老夫少妻背后的中国婚姻市场

配偶年龄差距以每年0.6岁速度递增,城市中老年女性“结构性失婚”老夫少妻背后的中国婚姻市场

50多岁的中年大学教授再婚娶了泼辣的80后时尚杂志主编,40多岁的美熟女离婚后与比自己小9岁的高帅富姐弟恋,电视剧《大丈夫》充满了现代题材,背后是越来越残酷的中国婚姻市场现状:根据深圳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易松国的研究调查,深圳城市离婚女性中有94.6%的人没有再婚,男性再婚的超过80%;据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显示,中国配偶间男女年龄差距以每年0.6岁的速度递增;在北京,65岁及以上的再婚男性,平均要比妻子大13岁多……数据让人吃惊,婚姻市场现实同样残忍。

中国婚恋市场的传统伦理与现代意识之间的巨大落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当下社会整体状况的一个折射。

本报记者赵妍

由王志文、李小冉主演的这部热播剧《大丈夫》近期在各大卫视刚刚落幕,这部以“老少恋”为主线的“另类”家庭剧在收视率一路飙升的同时,其中对中国婚姻市场的描写也引来舆论非议。

编剧李潇在讲述创作《大丈夫》的初衷时说正是因为“这种社会现象(老少恋)越来越普遍了,值得做做”。她的依据是在与周围朋友家长里短聊八卦时,每个人身边至少能举例出一两个朋友,正在经过或经历过“老少恋”。李潇此前的编剧作品越多聚焦家庭题材,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当婆婆遇上妈》、《大女当嫁》以及《人到中年》等。

从经验现象—这种社会现象(老少恋)越来越普遍—出发而创作的《大丈夫》,以“理解和同情”的立场剖析了一个“老少恋”个案,给家庭带来的困惑与矛盾,当然同时也有好处与欢乐。

嫁给“大丈夫”的“幸”与“不幸”

该网站在最后引用歌词“年龄不过是个数字”并且鼓励那些正在与老男人约会的女孩:如果你对未来有更长远的机会就用不着犹豫,跟老男人步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吧……

《大丈夫》的编剧最终也给了“老少恋”一个幸福圆满的结局:李小冉扮演的年轻妻子为王志文扮演的教授“老夫”生了一个儿子,她的父亲不仅与年龄相仿的女婿达成了和解,还因此成了朋友和“玩伴”。教授的前妻将女儿带出国共同生活,无论是前妻和女儿都不再是这个“老夫少妻”家庭的情感障碍。

一切似乎皆大欢喜。不过有意思的是,实际上在“圆满”结局的前一集,他们还在闹离婚,并且老教授对娶了年轻妻子所付出的情感、精力等成本过高表现出后悔,铺垫良久。在他提出离婚之前,老教授说了这一段话,实际概括了全部的“坏处”:

“我们俩如果有了孩子,难道就幸福了吗你现在自己想一想,你到底幸福不幸福。自从咱俩在一起,你们家被闹得鸡飞狗跳,这外边是闹得满城风雨,你跟你爸都差点脱离了父女关系。结婚以后就更甭提了,先是我闺女找你别扭,完了我那前妻回来了,找各种事,还有你那前男友。你又流产了。你妈得了病,一直到去世。完了咱俩又要不上孩子,你说你这日子过得幸福不幸福啊好,这些事都算过去了。说万幸,我还有生育能力,咱们还能怀上个一男半女的,那你说,孩子出来了,你一边伺候孩子,一边还得伺候你爸,让他养老送终。等走着走着,我就成老弱病残了。我成了老弱病残,你还得伺候我。等咱们孩子养大了,可能他大学都没毕业,我这人就没了。我必须得想,这些事都是眼前的。所以不能再晃荡了,再晃荡晃荡这日子就给晃荡没了,我现在就想要为你做些事,我必须要来弥补因为我的出现给你们家人造成的伤害。”

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必须让两人的生活回到他们结婚以前的状态。

不过,这一长篇大论的问题,实际上从他们年龄差距20岁的恋爱开始,一直到电视剧所谓的“圆满结局”之后,一直存在,并将永远无法解决。

“非女不暖”背后的经济学

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老少恋”,甚至描写“老少恋”的影视作品如《大丈夫》,均会被冠以“价值观不正确”的骂名。但毋庸置疑的是,“老夫少妻”现象从古至今,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多种文化中,从未绝迹过。

根据媒体报道,2000年左右,据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显示,中国配偶间男女年龄差距在以每年0.6岁的速度递增。而根据1999年中新社援引一份社会学报告称,中国男女结婚时的年龄差距在拉大。调查发现,1987年夫大妻2岁的比例最高,达到47.17%;进入90年代后,男大女5岁的比例最高,达48.44%;男大女8岁、10岁的比例也在大幅度上升,男大女10岁以上的被认为属于“老少配”,比1987年增加14%。这反映“老夫少妻”的婚配情况越来越多。

贝克曾总结过婚姻市场的规律:男人在婚姻市场上的资源是财富与地位,女人在婚姻市场上的资源是青春与美貌;男人的资源随着年龄增加而递增,女人的资源随着年龄增加而递减。根据这一规律,一旦进入中年以后,男女双方的资源就可能失去平衡,男人往往成了“有效率的寻觅者”,女人则成了婚姻市场中“没有效率的寻觅者”。这一解释,为拥有更多资源的中老年男性在再婚市场上“老少恋”,甚至婚内“见异思迁”现象的出现,提供了经济学的基础。

知名的性学家李银河也在早年从“价值观念转变”的文化分析角度做过解释: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人们的收入差距拉大,人的观念和想法也更实际,从总体上讲,早工作几年、事业上有一定成就的男人经济实力要强一些,这些人中很多因为专注于事业,并未成家,因此他们往往赢得了那些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女孩的青睐和倾慕。另一方面,也有女性观念的变化问题,过去,女子为追求平等,比较独立,而现在很多女孩不再追求独立,依赖性增强,希望有种小鸟依人感觉或者干脆相夫教子,找个有钱的人作为归宿,而年轻是她们最大的本钱。因此,出现男女婚配年龄差增大和老夫少妻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城市中老年妇女“结构性失婚”

电视剧《大丈夫》的故事情节中,江珊饰演的“老教授”前妻搬到再婚丈夫家居住的情节,一度被认为“狗血”,不过这一条怎么看都显得“配角”的线索,实际解释了与“老少恋”相辅相成的另一婚姻市场现象:城市中老年妇女的“结构性失婚”。

一个“骇人听闻”的数据来自深圳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易松国博士。根据他的研究调查,离婚女性中有94.6%的人没有再婚,男性再婚的则超过80%。而在这部分女性中,又有83.6%的妇女表示离婚后没有性伴侣。当然,他的研究样本量较小,是深圳100多位离婚人士。

该研究用于定量分析的数据来自北京市婚姻登记业务数据库,涉及北京市辖域内的19个婚姻登记处(包括1个市级和18个区县级的婚姻登记处)所采集的信息,共包含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的1146209条结婚登记记录。

该研究认为,再婚男性在婚配过程中表现出了更强的“年龄向下婚”的倾向,即选择年龄大大低于自己的女性为伴侣:这样,年龄偏大的、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丧偶/离婚女性就在婚姻市场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这一研究结论,实际上是当下我国婚姻市场中,针对中老年妇女“结构性失婚”的有效描绘。

更直接的数据则是上述研究称,北京自2004年以来各年份中的男性丧偶和离婚人数均小于女性.但再婚人数却都高于女性;因此,男性总体的再婚率为女性的2.4倍左右,特别是丧偶再婚率,近乎女性的3倍,且在时序上基本保持稳定。这一结果意味着北京男性的再婚可能性要大大高于女性。

当然,学者针对各大城市所得出的中老年女性在婚姻市场上的“劣势”地位,与全国普查所获得的数据情况是恰好相反的。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的全国水平看,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石人炳教授2005年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研究所杨记教授2007年研究,均认为从2000年全国整体状况来看.女性的再婚可能性远高于男性。不过,针对这一相悖的情况,学界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村女性的高再婚率所致。

企业老男人的新太太们

何娟

作为一个年轻的女人,我也许永远无法理解大叔们对年轻肉体的热爱。

我无法理解纳博科夫会把“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这般精彩的句子浪费在《洛丽塔》的开头;我无法理解,库布里克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初期就迫不及待地去拍《洛丽塔》,他也许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不久之后就拍出《2001,太空漫游》和《发条橙》这样的不朽之作;我也无法理解,英俊如杰瑞米·艾恩斯会如此沉浸于“亨伯特”的角色,在1997年翻拍的《洛丽塔》中,艾恩斯忧郁无助的眼神可算是他演员生涯中最好的演出;我也无法理解,80岁的张先娶了18岁的小妾之后,苏东坡的调侃“扶鸠笑入鸳帏里,一树梨花压海棠”的诗文,在我看来,苏东坡的羡慕远大于讽刺—当然,他本人也差不多。

刘阿姨不见了

到了近几年,我留意到,在和长辈们的饭局里,时常会出现这样苏东坡式的段子。

“前几天我在街上撞到那谁谁谁,带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姑娘过来,我问,这是你女儿吗,他笑了笑,哈,原来是他的新老婆。”

每每说到这里,在场的叔叔伯伯们—那些在公务员系统、国企还有民营企业里工作了几十年的中年男人们,包括我父亲,都会啧啧称奇,我则一脸茫然地听着,仿佛自己刚从外太空回来。直到有一天,这个段子的主角变成了我熟悉的唐叔叔,我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惊讶。

我总是会惦记着唐叔叔,还有他的前妻—那位我叫刘阿姨的女人。回忆里,小时候的我很爱溜去他们家玩,唐叔叔允许我爬到他的书桌上乱翻,刘阿姨则会从柜子里拿出糖果和饼干给我吃,有时候爸妈工作太忙,刘阿姨还会帮忙到幼儿园接我。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我已经没有什么印象。只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唐叔叔带刘阿姨来我家玩的次数越来越少,很多时候都是他一个人过来。我也再没有吃到刘阿姨从柜子里拿出的糖果和饼干了。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俩在纠缠了二十多年后,终于离婚了。再后来,我终于见到了唐叔叔的那位年轻姑娘,一位大不了我几岁的女士。我已经忘她姓甚名谁,模样也记不太清,只知道,现在的唐叔叔乐于带她出席各大饭局和麻将局。在一次的麻将局里,我终于忍不住走过去问这位女士:“以后我怎么称呼你啊,叫阿姨好吗”

她非常尴尬地笑了笑。唐叔叔也尴尬地回答我:“其实你可以叫她姐姐的。”

小姐姐的“抢夫大战”

母亲告诉我,父亲不少同辈的人,在中年后,都换了新太太,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春”。唐叔叔绝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我叫他吴叔叔,他和我父亲年龄相当。他很喜欢招朋呼友,游山玩水。

姑娘看起来很温婉,一路下对大家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没过多久连我也亲切地叫她小姐姐了。

我没有意识到吴叔叔和小姐姐当时的表情,后来努力回忆,大概小姐姐一直陪着笑脸,吴叔叔则一言不发。

这事平淡无奇地过去了。

直到一个多月后,我才听说,原来这位小姐姐,和吴叔叔的原配在老家上演了一出“抢夫大战”,原配一度将吴叔叔强行接回家住,但小姐姐随后以割脉自杀又抢回了吴叔叔。

我怎么也无法想象如此亲切的小姐姐居然为了一个老男人做出如此彪悍的事情。听说两人终于结婚在一起了。

用漂亮的女人来映衬自己

叔叔们的新太太不但给我带来了称呼上的尴尬,更让我对男女的认知产生了怀疑。进化心理学告诉我,年轻貌美的女性往往意味着更多的繁殖可能性。古人说,“糟糠妻、不可弃”,幻想以礼义廉耻对男人的动物性有所约束,效果可想而知。

大概是顾及我的年纪和身份,叔叔们一般不热衷于带他们的新太太来见我。不过我偶尔还是会见到。

有一位彭叔叔,在一次饭局上带来了一位年纪看上去和我差不多大的姑娘,肤白眼大,一开始我还没反应过来,后来才听说,这位叔叔离婚不久,正和前妻处理离婚财产事宜。这位1988年的姑娘,是他新近交往的对象。

过年的时候,彭叔叔和姑娘来拜年,照例要给我这样的晚辈利是。不过,从这位比我还小一点的姑娘的包里掏出来的利是,总是显得怪怪的。我没有管那么多,拿了利是以后,还是陪着笑脸对彭叔叔说了一句:“谢谢彭叔叔啊,恭喜发财。”

相比于太太们的扭捏,叔叔们倒是以和年轻姑娘们交往为荣。叔叔们耗费了自己的前半生去追逐财富、权力、社会地位,却损失了青春、身体和激情,这个时候,找一个年轻的新太太,来彰显自己仍未失去魅力。相比于女人化妆打扮自己,男人用漂亮的女人来映衬自己,显得更加虚荣。

THE END
1.年度婚姻服务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年度婚姻服务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docx,婚姻服务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PAGE 1 婚姻服务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目录 TOC \h \z 28934 概论 3 20798 一、公司简介 3 9502 (一)、公司基本信息 3 6928 (二)、公司简介 4 14070 二、婚姻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4 129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10/8015012133006133.shtm
2.婚姻市场从前,民国时的人类学家的著作,说国人实在过于功利,青年男女,碰到一起,第一眼,就在打量对方是不是合适做自己的配偶,而第二步,就是一系列计算。显然,眼下的婚姻市场,是更加赤裸裸的功利,无论男女,都是精明的生意人,虽然做的是卖自己的生意,门槛却相当的精。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21/05/11028580_1117848516.shtml
3.婚姻市场的经济学本质(一)但是,经过KingHenry更精确的研究却发现,婚姻市场并非严格的物物交换的市场。 婚姻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的“物物交换”的市场,它介于“物物交换”和“货币交换”之间。这一点,是由于“女性天然是商品”这个定律决定了的。这个定律,被KingHenry称“金氏婚姻市场第一定律”。下面再重复一遍—— 金氏婚姻市场第一定律: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943604/
4.台湾当代夫妻新象:开放的婚姻市场作者: 秦惠珠主编;柴松林等著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签: 婚姻ISBN: 9787227003960 出版时间: 1989-04-01 包装: 开本: 19cm 页数: 237页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对台湾现时可见的各种家庭形态、夫妻关系及新的婚姻现象进行了报导和讨论。作者简介 暂缺《台湾当代夫妻新象:开放的婚姻市场》作者https://www.dushu.com/book/10244377/
5.老田:对“朱氏阶级壁垒”的深切而具体感受三、诡异的农村婚姻市场和人情往来 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把经济学的规则用于分析一切人类活动,连婚姻和家庭也纳入其中,这种趋势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不过,某种程度上,供求关系确实有着重要作用。 在1970年代末期开始,掌权的邓小平实施极端的“一胎化”政策,导致更多持有“养儿防老”“传宗接代”思想的农村居民的对策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15/02/339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