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班花为什么还单身?这份研究成果让你吃惊

原标题:[揭秘]你们的班花为什么还单身?最新“研究”成果竟是。。。

最近,二孩出生人数超过一孩的消息让很多年轻人十分伤感:没经济实力的年轻人不敢生,那些实力雄厚的中年人却在继续播撒他们的基因。

但在此之前,另一条消息被大家忽略了,2017年江苏省的初婚年龄竟高达34.2岁!

原来,不是不想生娃,得先结婚啊!

晚婚晚育,这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一方面,生活的压力,让年轻人不敢轻易结婚生育;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当年轻人更加独立地进入职场时,结婚的需求相对减弱。

在“婚姻市场”上,有个有趣的现象:很多看似普通的女生,能很快找到男朋友,毕业后也很快结婚;但有时候,班花都可能一直单身。

近日,德国IZA劳动经济学研究所(IZAInstituteofLaborEconomics)发布的一篇论文,就重点研究了大学男女比例对年轻人婚姻的影响。结果发现,女生比例越高的学校,女生就越难找到对象;而即便学校男生比例高,也不妨碍男生找对象。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男女比例失衡耽误终身大事

在中国,高中时期的“早恋”是不被提倡的。因此上了大学,找对象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学业,都是终生大事。而大学期间的恋爱往往纯真烂漫,如果能找到未来的结婚对象,感情基础会相对稳固。

然而,在同性扎堆的专业性大学里,找到心仪的另一半并不容易。

2015年,中国高校新媒体联盟发布了全国719所高校男女比例排行榜:前十名中,4所师范类院校和4所外国语大学赫然在列。相反,排在榜单后10名的高校中,除1所刑事学院、2所体育院校外,其余7高校均为理工类大学。

文科专业学校女生多、理科专业学校男生多,无论从经验上看,还是从数据上看,这个现象都是普遍的。如果给这个榜单换一个名字——单身排行榜,可能也能成立。

2017年11月,德国IZA劳动经济学研究所发布的一篇论文显示,女生比例越高的学校,女生就越难找到对象;而即便学校男生比例高,也不妨碍男生找对象。虽然这份研究是基于德国的情况,但在中国,这种现象依然普遍。

首先,从1977年到2011年,德国女大学生的比例从1/3上升到了48%,与此同时,工程专业以男生为主,人文学科以女生为主,建筑、法律、医学等专业逐渐由男生专业变成女生专业,这和中国情况非常相似。

研究员NicoPestel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女生多的学校或专业里,女生单身的可能性更高。

女生比例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女生结婚的可能性就减少1.5个百分点;

但男生却不受此影响,男生比例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男生单身的可能性减少0.6个百分点,而不结婚的比例减少0.4个百分点。

也就是,男生越多,男生单身的可能性反而越低。因此,在理工科学校里,女生找到对象的可能性高于文科院校。

究其原因,就要引用“择偶梯度”这个术语。

这个术语是美国社会学家巴纳德提出的。他发现,在婚姻关系中,男性总是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相当或较低、年龄较小的女性,而女性往往要求男性的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收入、年龄等高于或等于自己。

因此,德国IZA劳动经济学研究所报告指出,在女性多的学校,女性要在本专业、本学校找到对象更加困难;而高学历男性的择偶范围则可以扩大到大学以外。

选专业要看“婚姻市场”?

普遍认为,我们考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是基于对未来行业发展和就业情况的判断。也就是说,劳动力市场决定了一个专业的报考情况。

但是,研究院NicoPestel却发现,“婚姻市场”也可能影响个人选择专业。例如,如果女生希望找到一个同样有大学文凭的对象,她很可能有意地选择女生少的专业和学校。因此,大学的男女比例不仅影响着”婚姻市场“,“婚姻市场”也会反过来影响大学的男女比例。

研究院分析德国工程专业的女生人数发现,上世纪70年代,工程专业的女生比例非常低,但到了2000年以后,工程专业的女生比例则增加了。

不过,“婚姻市场”并不是影响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素。因为,考大学,尤其是在德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层层筛选。能否拿到录取通知书,要受很多因素影响。

不过,仅从现象上看,中国最近几年理工科大学女生比例也越来越多。

此外,2016年万事达卡发布的“女性科技新力量”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5至19岁的女生中(即高中生),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即理工科)类科目的人数达76%,居亚太地区首位。

不过,理工科男女比例日趋均衡,是个可喜的趋势。但这一趋势发生的大背景则是大学的女生人数超出男生。

据中国教育部统计,自2009年普通本专科女生比重首次超过男生后,男女生数量差距越来越大。2016年,全国本科女大学生人数,比男生多出了111万,硕士研究生中,女生比男生多了10万。

更高的学历,意味着女性未来在事业上有更多的进步可能;另一方面,按照“择偶梯度”理论,又可能造成择偶难问题。要在教育、事业、爱情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点,对个人来说,不容易,对一个社会来说,更是巨大的工程。

THE END
1.年度婚姻服务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年度婚姻服务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docx,婚姻服务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PAGE 1 婚姻服务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目录 TOC \h \z 28934 概论 3 20798 一、公司简介 3 9502 (一)、公司基本信息 3 6928 (二)、公司简介 4 14070 二、婚姻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4 129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10/8015012133006133.shtm
2.婚姻市场从前,民国时的人类学家的著作,说国人实在过于功利,青年男女,碰到一起,第一眼,就在打量对方是不是合适做自己的配偶,而第二步,就是一系列计算。显然,眼下的婚姻市场,是更加赤裸裸的功利,无论男女,都是精明的生意人,虽然做的是卖自己的生意,门槛却相当的精。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21/05/11028580_1117848516.shtml
3.婚姻市场的经济学本质(一)但是,经过KingHenry更精确的研究却发现,婚姻市场并非严格的物物交换的市场。 婚姻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的“物物交换”的市场,它介于“物物交换”和“货币交换”之间。这一点,是由于“女性天然是商品”这个定律决定了的。这个定律,被KingHenry称“金氏婚姻市场第一定律”。下面再重复一遍—— 金氏婚姻市场第一定律: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943604/
4.台湾当代夫妻新象:开放的婚姻市场作者: 秦惠珠主编;柴松林等著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签: 婚姻ISBN: 9787227003960 出版时间: 1989-04-01 包装: 开本: 19cm 页数: 237页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对台湾现时可见的各种家庭形态、夫妻关系及新的婚姻现象进行了报导和讨论。作者简介 暂缺《台湾当代夫妻新象:开放的婚姻市场》作者https://www.dushu.com/book/10244377/
5.老田:对“朱氏阶级壁垒”的深切而具体感受三、诡异的农村婚姻市场和人情往来 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把经济学的规则用于分析一切人类活动,连婚姻和家庭也纳入其中,这种趋势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不过,某种程度上,供求关系确实有着重要作用。 在1970年代末期开始,掌权的邓小平实施极端的“一胎化”政策,导致更多持有“养儿防老”“传宗接代”思想的农村居民的对策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15/02/339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