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线下接触式婚恋诈骗刑民交叉问题认定路径探析

“一对一”线下接触式婚恋诈骗案件中,双方的经济往来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犯罪,诈骗数额该如何认定?实践中有以下三种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奚某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犯罪嫌疑人奚某某与被害人徐某某通过线下交际建立了一定程度的恋爱关系,二人之间的经济纠纷应当认定为因民事欺诈引发的婚恋纠纷。因此,奚某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其行为应当由民法而非刑法调整。

第二种意见认为:奚某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应全部认定。

奚某某在交往过程中隐瞒婚姻状况、真实姓名,被害人徐某某因此陷入“真实婚恋”的错误认识,徐某某在陷入上述错误认识的情形下给付对方财物,致使自身财产遭受损失。因此奚某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应当以被害人损失数额全部认定。

第三种意见认为:奚某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应区分认定。

婚恋诈骗类刑民交叉案件并不应当完全由刑法进行规制,双方交往中的花费可能存在“你情我愿”的情况。对于案件性质及诈骗数额,应当结合双方交往的阶段、犯罪嫌疑人虚构事实的内容、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

三、评析意见

笔者赞同第三种意见,婚恋诈骗类刑民交叉案件一般具有民事法律行为的外观,对于案件中遇到的刑民交叉问题,需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进行穿透式审查,具体认定路径如下:

(一)“穿透式”审查主观故意以准确认定案件性质

从客观上看,诈骗犯罪与民事欺诈客观表现上往往存在重合,难以从欺骗内容、欺骗程度等方面进行“量”的区分,必须从非法占有目的上进行“质”的把握。从主观上看,婚恋诈骗犯罪的行为人根本无意与被害人恋爱结婚,恋爱交往的目的就是非法占有对方财物;而用欺诈手段的行为人有与被害人正常交往的意思,只是企图通过欺诈手段在交往过程中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或解决自身某种需要。因此,“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区分婚恋纠纷与婚恋诈骗刑民边界的一个重要界限。

(二)“穿透式”厘定交叉情形以甄别涉案财物性质

本案诈骗数额的确定,首先需考察民法对于本案的基本立场。在刑法与民法规范的保护目的相一致的场合,刑法应当绝对从属于民法。厘清双方经济往来中的刑民交叉情形,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必要进入犯罪的实质认定。双方经济往来是否全部认定为诈骗数额,需详细剖析本案刑民交叉情形并作具体法律分析,以分类甄别涉案财物的性质。

笔者认为,实践中认定刑民交叉案件犯罪数额时,不应孤立适用法律,而应在厘定双方经济往来中的刑民交叉情形后,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刑民交叉情形进行“穿透式”审查,结合“被害人是否陷入错误认识处分财物”这一构成要件进行实质判断,以确定是否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实质内容,进而准确区分认定本案的诈骗数额。

(三)“穿透式”分析构成要件以区分认定犯罪数额

本案诈骗数额的认定,除了准确厘定双方经济往来中的刑民交叉情形外,还需判断被害人是否系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物,进而导致财产遭受损失。实践中应结合处分财物时双方交往的阶段、被害人处分财物的原因、所处分财物的实际用途等,对被害人陷入何种错误认识及陷入错误认识的程度进行分析。

从男女感情发展趋势来看,双方交往过程一般可以分为“追求”阶段、“恋爱”阶段、“婚恋”阶段。在“追求”阶段、“恋爱”阶段,双方线下交际、发展感情的必要支出,包括“赠与财物”“共同生活消费”等情形,不应当认定为系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的财物。在“婚恋”阶段,被害人基于“订婚结婚”等错误认识为婚礼筹备支出的“三金”、彩礼及其他支出可以认定为诈骗数额。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以上)

THE END
1.婚恋交友诈骗罪如何判的一、婚恋交友诈骗罪如何判的 在实践中,如有故意进行诈骗活动者将被依法判处严厉的刑罚,一般情况下将在此期间内接受三到十二个月的有期徒刑,以及罚款;倘若涉案金额的诈骗行为被判定为“巨大”级别的犯罪行为,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那么罪犯将会面临三年以上但不超过十年的有期徒刑;而当诈骗金额达到“特别巨大”级别的https://www.66law.cn/laws/2561619.aspx
2.以“结婚之名”诈骗被告人获刑并处罚金娶妻结婚本是喜事,怎料真心白银竟换来虚情假爱。近日,福建省建宁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诈骗案,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钟某有期徒刑三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八万元。 2021年10月,被告人钟某在已经与文某在海南省以夫妻之名同居的情况下,仍通过媒人安排在福建省建宁县与阮某相亲,谈好彩礼7.8万元,并于10月16日登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12/id/7714919.shtml
3.百姓微律所一部短剧创2000万充值记录有哪些风险?王耀齐:这种情况涉嫌合同诈骗。合同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或者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情形。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要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看能否快速追回缴纳的管理服务费。如果市场监管部门无法追回费用,就要快速向公安部门报案,同时联合其他被骗当事人共同向公安部门反映情况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781258752079454210
4.以提供“婚恋服务”为名专骗老年人19人犯诈骗罪获刑此时,婚介所要求尹大爷先缴纳6000元服务费并签订合同。陈大爷没有细看合同就交钱签字。结果,两人见面还不到10分钟,“陈大妈”表示要去吃结婚酒,先行离开。此后尹大爷苦等近两年,两人再也没见上面。这是近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一起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3-07/06/content_jpdOeaHwP3.html
5.警惕“情人节”变“情人劫”,检察官提醒谨防婚恋诈骗小编盘点了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近年来办理的婚恋诈骗常见的几类案件,希望广大网友能够引以为戒。 案例一 谈恋爱吗?好看的“越南新娘”那种 来自云南的杨小甲投靠嫁在灌云县南岗镇的亲戚,意欲谋取一份工作。连云港市灌云县南岗镇大龄青年李某请托其介绍对象,正愁赚钱无门的杨小甲觅此“商机”,便马不停地赶回老http://www.jszf.org/yasf/202005/t20200521_44254.html
6.杀害题目答案解析,杀害题目答案解析5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A.甲、乙成立共同犯罪B.甲、乙不构成共同犯罪C.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D.下列犯罪中,不适用数罪并罚的有A.甲为了诈骗而伪造公文,骗得3万元人民币B.甲为了杀害乙,去黑市上买根据犯罪主客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__A.甲预谋杀害乙,于是准备https://www.12tiku.com/newtiku/so-%E6%9D%80%E5%AE%B3-l5.html
7.案例解析婚恋交友中冒充军人招摇撞骗行为之定性第二种意见认为,马某某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行为,应认定为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马某某冒充军人骗取银行卡并冒用,该冒用行为属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牵连行为,二者形成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构成牵连犯,应从一重罪处断。 第三种意见认为,对马某某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行为,应认定为诈骗罪;马某某盗窃他人银行卡并使用,应当https://www.360doc.cn/article/59186135_110611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