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法院十大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渴望健康、认知减弱等特点,打着“服务老人”“关爱老人”等旗号,犯罪手段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令众多老年人上当受骗。从全市法院近三年来审理的养老诈骗案件来看,主要有“购买养老保险骗局”“投资养老项目骗局”“提供养老服务骗局”“养生保健骗局”“养老帮扶骗局”“婚姻介绍骗局”“非法集资陷阱”“收藏品骗局”等八种类型。

(一)购买养老保险骗局

社保领域成为养老诈骗的高发地带,经统计,全市法院近三年审理的养老诈骗中,有近三成的案件系利用购买养老保险实施诈骗的案件。这类案件主要是针对农村老年人,利用农村老年人对养老保险需求较大,不了解保险政策,不清楚办理程序等特点,对老年人实施诈骗。购买养老保险骗局手段多样,既有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代办养老保险的,也有通过挂靠公司虚构劳动关系帮人代办养老保险的;既有通过伪造年龄代办养老保险的,也有谎称社保局有熟人可以代办养老保险的。这类案件提醒我们:办理养老保险必须到社保机构咨询和办理,切勿轻信他人,同时也提醒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材料审核,切勿让犯罪分子钻了空子。

(二)提供养老服务骗局

(三)投资养老项目骗局

这种类型的诈骗,主要是通过许诺高额收益为诱饵,让老年群体投资子虚乌有的项目,骗取老年人的投资款。这类案件警示我们:投资养老项目需谨慎,天上不会掉馅饼,拒绝高利诱惑,要对养老项目加强甄别,方可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四)养生保健骗局

这种类型的诈骗,主要是利用老年人关心健康、担心疾病的心理,冒充中医专家、医生等身份,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等,通过夸大老年人所患疾病的严重性,将一些保健品或普通药品包装成特效药、神药予以销售,骗取老年人钱财。这类案件提醒我们: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以防陷入骗局。

(五)婚姻介绍骗局

(六)收藏品骗局

这种类型的诈骗,主要是通过话术、免费赠送礼品等骗取老年人的信任,对一些价值较低的钱币、玉石、玉玺、邮票等工艺品或收藏品,宣称具有较大收藏价值,并承诺老年人购买后,可以高价回购、高价代卖、组织拍卖或定期返利等,进而诈骗老年人用高于市场价数倍的价格购买。这类案件提醒我们:无论是收藏还是投资,都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老年人的投资活动,一定要事先和家人子女商量,捂好手中钱袋子,谨防上当受骗。

(七)非法集资陷阱

这种类型的诈骗,主要是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渴望健康等心理,成立“老妈乐”“夕阳购”“老来福”等带有诱导性的网上商城,通过积分返利、免费旅游、媒体宣传等方式,骗取老年人信任后,诱骗老年人注册会员,缴纳会员费,进而实现集资诈骗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目的。这类案件提醒我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无论犯罪分子设置何种复杂的投资回报规则进行掩饰,只要宣称保本付息甚至超高的收益,实质上就是在非法集资,资金将面临巨大的风险。老年朋友应提高警惕,擦亮眼睛,不为高利所迷惑,否则将陷入非法集资陷阱。

(八)养老帮扶骗局

这种类型的诈骗,主要假借关心关爱老年人的名义,通过免费发放小礼品、免费旅游、免费做艾炙按摩、送温暖活动等方式,取得老年人信任后,以各种方式对老年人实施诈骗。这类案件提醒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蝇头小利,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凡是有人让您出钱,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重庆法院

十大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陈某某诈骗案

关键词

收藏品数额特别巨大

基本案情

2014年5月,被告人陈某某与赵某、李某某出资注册成立重庆某收藏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后,设立业务部、财务部、人事部等部门,陈某某等人招募大量工作人员后,安排业务部员工以话术、发传单、赠送免费礼品等方式吸引老年客户到公司,向老年人介绍该公司销售的钱币、玉玺、邮票等,谎称该收藏品具有较大收藏价值,短期内可实现巨大升值,并作出公司可高价回购、高价代卖、上市交易、组织拍卖或定期返利的虚假承诺,取得被害人信任后,诱骗被害人以高于市场价数倍的价格购买收藏品。2014年5月至2019年1月期间,陈某某等人共骗取1213名被害人7036302.29元。

裁判结果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以被告人陈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

本案系一起以销售收藏品为名实施的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本案被告人陈某某伙同他人通过话术、赠送礼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到其公司,夸大其收藏品的收藏价值,打着高价回购、上市交易、定期返利的幌子,诱骗老年人以高于市场价数倍的价格购买收藏品,致使老年人财产受损。该案警示老年人,收藏品投资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在不具备相应鉴别能力时,应通过正规的渠道进行购买,不能轻信陌生人的推销、宣传,且在投资前要与子女或亲朋好友沟通,听取他人意见,切不可因一时冲动而陷入骗子设好的圈套。

THE END
1.却不料这竟是一倡心设计的骗局。彩礼婚姻闪婚离婚结婚面对这场婚姻悲剧,尹某愤然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妻子归还全部彩礼。然而,法院的判决结果却让他心生寒意。虽然法律认可了妻子的“过错”,但判决结果却让他难以接受:彩礼仅返还10.44万元(已扣除部分),并归还部分首饰;精神损害赔偿金仅为3万元;其他争议款项因不属于彩礼,法院不予支持。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M1N5OA05562FQZ.html
2.发现被婚姻诈骗30万后应该怎么办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以诈骗为目的结婚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这样的案例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的结婚彩礼越来越高,不过,结婚登记应建立在彼此都相互了解的基础上,不然被对方骗的这30万元如果追不回来,得自己承受损失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http://20.nj64.com/open.asp?id=168401&tid=135
3.从35件“婚恋诈骗”案件中,揭秘常见作案手法南方plus经统计,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共办理婚恋诈骗案件35件75人,占同期受理诈骗案件总数的8.05%。通过类案综合分析,检察官发现无论是在虚拟网络还是现实生活,此类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都高度雷同。 现在通过三宗典型案例为您揭露婚恋诈骗的“三部曲”。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3/07/c7430195.html
4.高校继续教育典型案例:长春开放大学——终身教育视野下开放大学具体课程如下:《如何帮助老年人防诈骗?》《老年人的婚姻家庭关系》《保护老年人的财产权益》《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发展》《如何教育好孙子辈——别让隔代教育成为隔代隐患》《宜居环境与老旧小区改造》《老年声乐智慧学堂学习教程》。 智慧助老课程资源观看网址 https://cdce.eol.cn/news/361801.html
5.婚姻法案例的相关内容有哪些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从无效婚姻的概念判断,诈骗婚姻是违反自愿的婚姻,其实际上是无效婚姻。首先,这种婚姻违反了婚姻缔结的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原则。尽管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时形式上表现为“自愿”,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愿。其次,这种婚姻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于法律规定的可撤销婚姻。受胁迫是非自愿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这种非自愿性随着时间的https://wap.lawpa.cn/changshi/102342.html
6.诈骗经济纠纷案例分析诈骗经济纠纷案例分析传统家事纠纷案件,一般是指涉及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案件,如离婚、赡养、抚养、扶养、继承、分家析产等,现在已经涵盖了婚姻无效、撤销婚姻、离婚后损害责任、人身自由权、夫妻财产约定、婚生子女否认、生父确认、同居关系析产和探望权、监护权、被继承人债务清偿、遗赠抚养协议、涉外婚姻和涉老婚姻等,https://www.64365.com/special/zpjjjfalfx/
7.践行正义:江苏无锡法院20069.徐开雷保险诈骗案 隐名被保险人利用显名被保险人的名义实施保险诈骗行为,是否构成保险诈骗罪的间接正犯?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方海明范莉 江苏省无锡市遗嘱自由与婚姻自由冲突时的司法处理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法院赵玲洁 34.任才生诉宜兴市广海元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更换纠纷案 汽车更换条件的认定及法律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66979
8.同父异母三姐妹为求财共施婚骗,诈骗罪怎么处罚?刑事案例郭某1、李某2、李某3系同母异父的三姐妹,因眼馋做婚骗的朋友“收获”颇丰,三姐妹决定联手实施婚姻诈骗。2009年2月至2010年年初,三姐妹以发布:房地产女富婆征婚等广告,诱骗异地70周岁内男士,并以能提供30万定金及300万资金助男方发展等条件吸引受害人上钩,一旦受害人与三姐妹联系,三姐妹则分别冒充婚介公司工作人https://www.fabao365.com/xingshi/7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