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结婚案例分析

导读:冒名结婚常见于冒名者本人未达法定婚龄结婚或诈骗婚姻之中,是指非以本人真实姓名与他人结婚,而冒充他人之身份申请结婚,在婚姻登记机关签字申请结婚并领取结婚证的,是冒名者本人,被冒名者或知情,或不知情。下面是一起冒名结婚的案例分析。

[案情]

因领证女子与原告共同生活不足半月即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原告瞿X于2008年11月以“黄XX”为被告,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该法院查明原告起诉时提供的结婚证、身份证上的“黄XX”不是同一人,又不能查到原告所诉的被告真实情况,遂于2008年12月18日作出了(2008)鹿民初(一)字第891号民事裁定书,驳回了原告瞿X的起诉,现该裁定书已生效。

[审判]

判决后,原、被告未提起上诉。

[评析]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产生不同意见。

三是有效说。此观点认为,程序上的瑕疵不影响婚姻的实质效力。本案双方当事人虽有冒名结婚的情形存在,但双方当事人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不存在《婚姻法》第10条规定的婚姻无效情形,也不存在可撤销情形,因此,双方当事人的婚姻应当有效,双方当事人如要解除婚姻关系只有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

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理由是:[page]

一、结婚登记的瑕疵不影响婚姻的效力

冒名结婚常见于冒名者本人未达法定婚龄结婚或诈骗婚姻之中,是指非以本人真实姓名与他人结婚,而冒充他人之身份申请结婚,在婚姻登记机关签字申请结婚并领取结婚证的,是冒名者本人,被冒名者或知情,或不知情。冒名结婚,实质上是登记结婚时姓名错误,而姓名错误,有可能是笔误,也有可能是故意弄虚作假,但实际产生婚姻关系的仍是申请结婚并领取结婚证之当事人,即姓名有错但产生婚姻关系的人并没有搞错,属于结婚登记的程序性瑕疵之一。对被冒名者而言,其既未申请结婚,亦未亲自到婚姻登记处领取结婚证,故冒名结婚之婚姻效力只在冒名者及与之结婚者之间有效,其法律效力只及于该两人,对被冒名者不发生法律效力。也就是说本案之结婚证仅在“黄XX”与瞿X之间发生法律效力,而对真实的黄XX而言,不产生法律效力,其与瞿X之间不产生法定婚姻关系或事实婚姻关系。

二、撤销说或无效说将会使冒名婚姻关系处于无序状态

撤销说认为,婚姻登记机关在颁发结婚证时审查不严,属于滥用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该观点虽然从行政诉讼角度而言,存在一定的法理基础。但是,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已明确民政部门只受理因胁迫婚姻而申请撤销婚姻登记的申请,因其他虚假登记而领取的结婚证,民政部门无权予以撤销。对民政部门自身都无权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是否可以判决撤销如可以撤销,那么对被冒名者以行政相对人的身份提起撤销之诉,人民法院判决撤销结婚证的话,实际上撤销了冒名者与配偶之间的婚姻关系。如冒名者与配偶之间对婚姻关系并无异议,那么撤销结婚证之判决实质上侵犯了他们的权益,使他们之间的婚姻效力处于无效状态。

那么对被冒名者而言,是否影响其申请结婚由于被冒名者未申请结婚,亦未亲自领取结婚证,故该结婚证对其不发生法律效力。民政部门完全可以根据结婚证上的照片,认定冒名结婚之事实,不应对被冒名者申请结婚设置法律障碍。

宣告结婚证无效也带来重婚无法追究的问题。如有配偶之人故意冒名与他人结婚,而按无效说,冒名结婚登记是无效的,则无须经法院宣告,自始是无效的行为。由于结婚证无效,则无法追究冒名者重婚之刑事责任,其无论冒名结婚多少次,理论上来讲都不构成重婚。

三、冒名结婚民事救济之可行性

如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则可以冒名者的真实身份提起离婚诉讼。但是对冒名者失踪且不知其真实身份的案件,该如何处理撤销说或无效说认为,冒名者身份不明,对此类案件,民事诉讼无法确立真实被告,不符合民事诉讼受理的条件,如不能通过行政诉讼处理,当事人就失去法律救济途径,无法解除其婚姻关系,这也是撤销说或无效说坚持行政处理的主要理由。

笔者认为,对下落不明的冒名结婚者,并非属于《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无明确的被告。《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有明确的被告”即可受理,而冒名结婚者应当是明确的,有照片、签字、手印等证据在婚姻登记机关备案,即事实上能够确定有其人,仅是其姓名、出生、住址不详。因此,对冒名结婚者之配偶提起诉讼的,完全可以公告送达应诉通知书等诉讼文书。程序上,被告姓名仍以被冒名结婚者之姓名,并加以双引号,法院在公告、判决书中注明被告冒名结婚之事实即可。必要时,参照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拒不提供真实姓名,而在判决书中张贴照片的方法,在审理冒名者下落不明的离婚案件时,在公告及判决书中,附贴冒名者本人之照片。公告期满后,依法缺席判决是否准许原告离婚。

THE END
1.却不料这竟是一倡心设计的骗局。彩礼婚姻闪婚离婚结婚面对这场婚姻悲剧,尹某愤然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妻子归还全部彩礼。然而,法院的判决结果却让他心生寒意。虽然法律认可了妻子的“过错”,但判决结果却让他难以接受:彩礼仅返还10.44万元(已扣除部分),并归还部分首饰;精神损害赔偿金仅为3万元;其他争议款项因不属于彩礼,法院不予支持。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M1N5OA05562FQZ.html
2.发现被婚姻诈骗30万后应该怎么办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以诈骗为目的结婚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这样的案例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的结婚彩礼越来越高,不过,结婚登记应建立在彼此都相互了解的基础上,不然被对方骗的这30万元如果追不回来,得自己承受损失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史微微律师,手机:19850716853http://20.nj64.com/open.asp?id=168401&tid=135
3.从35件“婚恋诈骗”案件中,揭秘常见作案手法南方plus经统计,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共办理婚恋诈骗案件35件75人,占同期受理诈骗案件总数的8.05%。通过类案综合分析,检察官发现无论是在虚拟网络还是现实生活,此类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都高度雷同。 现在通过三宗典型案例为您揭露婚恋诈骗的“三部曲”。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3/07/c7430195.html
4.高校继续教育典型案例:长春开放大学——终身教育视野下开放大学具体课程如下:《如何帮助老年人防诈骗?》《老年人的婚姻家庭关系》《保护老年人的财产权益》《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发展》《如何教育好孙子辈——别让隔代教育成为隔代隐患》《宜居环境与老旧小区改造》《老年声乐智慧学堂学习教程》。 智慧助老课程资源观看网址 https://cdce.eol.cn/news/361801.html
5.婚姻法案例的相关内容有哪些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从无效婚姻的概念判断,诈骗婚姻是违反自愿的婚姻,其实际上是无效婚姻。首先,这种婚姻违反了婚姻缔结的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原则。尽管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时形式上表现为“自愿”,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愿。其次,这种婚姻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于法律规定的可撤销婚姻。受胁迫是非自愿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这种非自愿性随着时间的https://wap.lawpa.cn/changshi/102342.html
6.诈骗经济纠纷案例分析诈骗经济纠纷案例分析传统家事纠纷案件,一般是指涉及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案件,如离婚、赡养、抚养、扶养、继承、分家析产等,现在已经涵盖了婚姻无效、撤销婚姻、离婚后损害责任、人身自由权、夫妻财产约定、婚生子女否认、生父确认、同居关系析产和探望权、监护权、被继承人债务清偿、遗赠抚养协议、涉外婚姻和涉老婚姻等,https://www.64365.com/special/zpjjjfalfx/
7.践行正义:江苏无锡法院20069.徐开雷保险诈骗案 隐名被保险人利用显名被保险人的名义实施保险诈骗行为,是否构成保险诈骗罪的间接正犯?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方海明范莉 江苏省无锡市遗嘱自由与婚姻自由冲突时的司法处理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法院赵玲洁 34.任才生诉宜兴市广海元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更换纠纷案 汽车更换条件的认定及法律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66979
8.同父异母三姐妹为求财共施婚骗,诈骗罪怎么处罚?刑事案例郭某1、李某2、李某3系同母异父的三姐妹,因眼馋做婚骗的朋友“收获”颇丰,三姐妹决定联手实施婚姻诈骗。2009年2月至2010年年初,三姐妹以发布:房地产女富婆征婚等广告,诱骗异地70周岁内男士,并以能提供30万定金及300万资金助男方发展等条件吸引受害人上钩,一旦受害人与三姐妹联系,三姐妹则分别冒充婚介公司工作人https://www.fabao365.com/xingshi/7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