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直播诈骗嫌疑人已刑拘!关注主播法律风险,给直播平台的三点合规建议——法律人回看“3·15”系...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4.17

摘要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直播领域的三类主要风险,结合行业实践特点对每一类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细分,根据监管规范体系和执法尺度对于每一具体风险涉及的行为界限、程度等问题做了法律分析,并向该领域企业给出了合规风控的总体思路。

Part1

引言

晚会报道的男运营冒充女主播诈骗案令人咋舌!他们具体的业务模式就是将每一个直播团队拆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名女主播和一名男运营。女主播负责在直播镜头前搔首弄姿,吸引大哥打赏。而男运营则在镜头的背后,操控着数台手机、数台平板电脑,同时跟着不同的大哥聊天。他们通过诱导打赏或直接转账的方式,既骗用户的感情又骗用户的钱财。

Part2

互联网直播行业的法律风险

由于网络空间的触达优势,隐蔽性网络空间的陌生人直播行业藏着诸多肮脏与邪恶。“3.15”晚会所报道的,将女主播和男运营结成团队,通过所谓“男人更了解男人的”各种欺骗、引诱话术进行诈骗,只是该行业黑灰产的冰山一角。

一些直播平台主动进行或放任他人在平台发送淫秽信息、进行性交易;一些平台在APP内部设置捕鱼游戏、抽奖等射幸活动,而又未做好反向兑换、银商等的管禁措施。

无论这些网络黑灰产的形式如何变幻,究其本质,此类行业涉及的法律风险主要有涉骗、涉赌和涉黄三点。

涉骗的风险

涉骗形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被作为引流平台”“软件产品/服务的交易形式瑕疵”“软件本身行为涉嫌盗窃、诈骗”三类。

1.被作为引流平台

由于互联网直播平台往往是超大规模流量聚集地,其用户之间往往也是陌生人社交关系。所以这些平台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作为引流平台,不法分子获取流量后,再将用户诱导至平台内外进行买卖类诈骗、性交易诈骗或情感式诈骗。

平台若不及时处理用户投诉,则可能要承担损失扩大部分的共同侵权责任。如果平台对大量诈骗行为视而不见或采取的措施明显无效,可能被认定为刑法上的“明知”,从而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诈骗罪的共犯等。

2.软件本身产品/服务的交易形式瑕疵

一些平台由于缺乏内控机制、产品上线合规审查和运营监测机制,往往设计出一些法律关系不明确,或直接就是非法违规的产品或交易模式。这些都容易导致用户投诉和起诉,影响产品口碑和声誉。这类案例有,默认勾选连续包月使用户错误付款、游戏币种多样导致消费者错误充值、大额付款方式容易误触、未实名认证导致未成年用户产生大额交易等。

本类风险一般不涉及行政处罚、刑事犯罪,但在引起大批用户投诉、举报、起诉的情况下,公司可能要面对监管部门的检查、问询,并要应对大批网络服务合同纠纷之诉。

3.软件本身行为涉嫌欺诈、盗窃、诈骗

本次“3.15”晚会曝光的女主播与男运营分工诈骗,就是典型的平台或公司本身行为涉嫌诈骗。在这种模式中,女主播负责视频或语音直播,男运营负责与大量用户聊天,从而让用户陷入错误认识,主动用货币购买礼物打赏给女主播账号。

本类风险是最致命,也最容易发生在某些初创公司的。当前互联网直播领域基于兴趣、年龄、消费层级等被划分出了许多细分领域,一些小型初创公司往往是几个人搭台迅速就能占领部分市场。但在商业模式的设计和运营把控上,一些实控人可能对法律不了解或了解不精确,甚至是在经过合规论证后在运营层面对一些细节把控不够精确,往往就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最终触碰刑法红线。本次“3·15”晚会曝光的女主播与男运营搭配诱导用户刷礼物的事件,该公司的实控人、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都已经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但他们可能直到现在都在纳闷怎么主播与运营分工合作的方式就涉嫌诈骗犯罪了呢?

涉赌风险

涉赌的形式主要有“引流平台”“软件直接或间接参与”“软件常规功能被利用”“软件部分功能涉嫌赌博”四类。

这与涉黄的引流平台参与形式类似,不法分子利用陌生人直播软件的隐蔽特性在平台上引导有需求的用户到其指定的平台上参与赌博。

平台若不履行网络安全监管义务,即建立平台上的机器屏蔽与人工巡查制度,最终造成平台上赌博信息泛滥成灾的,则有极大可能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明知”,从而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犯罪或开设赌场罪等的共犯。

2.软件故意或间接故意为赌博提供聚集人员、计分和资金结算

3.软件部分常规功能被利用作为赌博工具

各直播平台都开发了红包等正常合规的产品,但这些产品极易被利用作为赌博等违法行为的工具。刑法第303条第2款规定了开设赌场罪,组织他人在直播平台上通过红包等功能进行赌博达到一定金额的,可以直接构成该罪。近年来,一些人利用红包功能进行赌博被判处刑罚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

4.软件部分功能性质涉嫌赌博

涉黄风险

涉黄的形式主要有“招嫖平台”“涉黄图文发布平台”“涉黄行为沟通传播渠道”三类。

1.被作为“招嫖平台”的形式

2.动态模块被作为涉黄内容发布平台

3.视频/语音模块被作为涉黄内容传播渠道

Part3

合规风控思路

直播平台企业合规风控体系

合规风控工作本身又可以分为常态的合规风控和创新的合规风控,常态的合规风控服务于企业战略、企业运营和企业营收,而创新的合规风控则利用专业思维为企业发现新的战略增长点和运营模式。

互联网直播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战略阶段、规模等实际情况来开展合规风控工作,比如,对于一般风险要将其与机遇进行恰当的价值选择,对严重风险和监管底线则绝对不可触碰;同时还应对合规团队建议的战略性方向,进行审慎的战略决策。

具体而言,一个完整的合规风控体系主要包括产品运营合规风控、内部控制、外部风控三个维度,三个维度之下又包括各个专项领域的风控措施、流程与制度。

以诈骗风险为例,直播平台企业可以采取的合规措施

对于那些希望做好合规,而非企图铤而走险利用黑灰产赚快钱的直播平台企业而言,都应当以“3·15”报道的直播诈骗案等类似案例为鉴。以本次“3·15”曝光的直播诈骗问题为例,平台企业可以采取的针对性合规措施包括:

2.加强运营管理。直播平台的运营部门应当把好入口关、日常监测关、投诉处理关等多个关口,这有赖于平台企业建立相应的人员审核标准、内容审核标准与流程以及妥善的投诉处理制度;还应当做好运营人员的合规培训,对他们的不当行为、舞弊行为、违法违规行为做好监督、处理;针对运营人员在与主播、公会等合作的口头和书面交往,也应当要求他们使用企业经法律审核后的统一口径,以免后续出现分成纠纷、处罚纠纷、民事共同侵权纠纷或涉嫌刑事犯罪共犯。

Part4

结语

国家近年来不断完善对互联网直播领域的规制体系,出台了《网络安全法》《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诸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了多次集中整治,通过警告、下架、罚款、追究刑事责任等多种形式清除了一大批违规违法APP和网站。

行业领域内的从业者只有着眼于为社会创造真正的价值,担当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树立合规经营理念,做好包括产品运营合规风控、内部控制、外部风控在内的完整合规风控体系,才能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实现自己的长远发展。

THE END
1.微信被投诉诈骗?紧急应对指南揭秘!微信被单独举报为诈骗将面临何种后果 当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内容被单独举报涉嫌广告或欺诈时,若举报频次较高,该账号可能会被永久冻结。 一旦微信账号被举报涉嫌诈骗,可能会产生以下几种后果:微信平台将对举报进行审核,若审核认定举报属实,将对涉嫌诈骗的账号实施封号或限制登录等处罚措施,若账号被封号,用户将无法使用微信http://www.gngo.cn/7C274AAB4972.html
2.警惕网络诈骗远离刑事风险在数字浪潮汹涌的当下,网络诈骗如同隐匿于暗处的狡黠暗影,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从巧言令色的虚假网络投资平台,到佯装权威冒充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的手段愈发隐蔽且复杂,令人防不胜防。 从今年十月份开始,满洲里市人民法院已受理涉电信网络诈骗关联案件13起,涉案人员23人。我们发现网络诈骗犯罪呈空间虚拟化,行为人与受害https://www.manzhouli.gov.cn/News/show/1293418.html
3.为什么我QQ无缘无故涉嫌发布/传播诈骗信息或涉嫌诈骗行为(如如果被骗建议尽快报警。如需要进一步咨询,可与我联系。http://www.110.com/ask/question-15995010.html
4.涉嫌发布/传播诈骗信息或涉嫌诈骗行为(如转账/付款/购买商品以及骗贷已帮助827671人 · 响应时间平均3分钟内 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61876495.html
5.我的QQ因为涉嫌发布传播诈骗信息或诈骗被暂时冻结,我该怎么办?QQ被冻结了进入腾讯安全进行解冻即可。解除QQ冻结的操作步骤如下:1.进入腾讯qq反诈骗中心然后点击“解除https://www.lawtime.cn/ask/question_32792331.html
6.反诈预警朋友圈微信群发这类信息,可能涉嫌犯罪!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所发布的内容涉及欺诈引流,还会将自己的好友置于诈骗风险之中。 同时,明知这类“兼职”涉及帮助不法分子传播不良信息或欺诈引流信息的情况下,却仍以此换取报酬,实际上等同于用个人账号协助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在知情的情况下协助黑灰产活动,很可能将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而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https://m.voc.com.cn/rmt/article/11498085.html
7.朋友圈发这类信息或涉嫌犯罪兼职陷阱需警惕最近,微信安全中心公布了一项公告,旨在打击利用微信账号发布诈骗信息以进行兼职盈利的行为。公告指出,近期有不良分子利用“兼职”作为掩护,在朋友圈和微信群中散布诸如“转发朋友圈赚钱”、“闲置微信账号换零用钱”等信息,对此,用户应保持警惕,切莫参与。这些非法活动可能要求参与者传播未经认证的产品广告,如虚假减肥产品,https://3g.china.com/act/news/10000169/20240825/47096929.html
8.持续更新ing!记录2019年那些内容安全事件5月14日国家网信办公布,2019年1月至4月,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教育类移动应用程序专项整治,查实“作业狗”“口袋老师”等20余款程序传播淫秽色情等违法违规信息,存在过度商业营销和娱乐化等不良行为。国家网信办已清理下架上述程序,关停违法违规情况严重的应用服务,约谈部分程序运营方,督促删除内容低俗及与学习无https://dun.163.com/news/p/b0b712455e9c4595b6c3a072e1264cd0
9.微信安全中心发布治理公告:警惕利用微信账号传播诈骗信息的兼职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发布的内容涉及欺诈流量,还会使你的好友面临被欺诈的风险。 同时,明知这种“兼职”涉及帮助不法分子传播不良信息或诈骗信息,却仍以此换取报酬,实际上相当于利用个人账户协助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灰市活动,很可能因涉嫌帮助、教唆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而追究刑事责任。 https://m.bjhwtx.com/h-nd-254212.html
10.AI智能电话语音通话销售机器人源码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运营商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二、不利用该平台违规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任何含有下列内容之一8)电销类沟通中存在吵闹及辱骂客户行为的; 9)其它涉及虚假、诈骗、违法、违规行为的; 10)涉嫌“714”高炮、‘砍头息’等高利贷行为,涉及暴力催收,违法催收https://www.zye.cc/code/php/1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