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诈骗来钱快,男子王某拜短视频平台主播为师,专门学习新型诈骗套路;“出师”后为打响知名度“收徒”,他将作案过程进行直播,盗取钱款6万余元。
3月19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闵行区检察院”)获悉,近日,经该院提起公诉,被告人王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卖游戏账号莫名被盗2万余元
被害人晓文与对方在游戏交易平台聊天记录。闵行区检察院供图
然而晓文的账号显示没有收到这笔钱,她随即询问对方。“小姐姐,这个估计是支付宝延迟支付了,我之前也碰到过。我真的很想要这个游戏账号,要不你下载一个视频会议软件,我把支付宝客服也拉进这个软件的聊天群里,我们一起解决。”看到对方态度格外诚恳,晓文随即照做。
聊天群内的“支付宝”客服态度亲昵,话术专业,很快便告诉晓文,她的支付宝账户存在问题。为了测试其大额支付功能是否可用,该客服指导其创建了一个“钉钉”群,让其在群内给自己发大额红包,查看能否成功发出。
晓文立刻报警,一个专门诈骗的犯罪团伙随即进入警方的视野。
拜主播为师,专学诈骗套路
2023年4月,王某开始在网上陆续结伙干诈骗,并将骗得的大额红包和游戏账号卖掉的钱按照约定分成。从一开始在游戏交易平台招揽被害人的前端“渔夫”,到后期顶着官方客服的名头,诱导被害人转账发红包的“后续手”,王某在诈骗过程中的角色不断变化,随之变化的还有他对诈骗套路越发得心应手的“自信心”,“立志”要成为“业内大佬”。
东窗事发后终落法网
每次从被害人处骗出几笔红包后,王某往往会披上其他马甲或者换一个人继续骗。“每次骗到一笔钱后,被害人可能会不信任当前跟其联系的人,这时候就需要换一个身份,比如财务经理,继续骗。第二个人就叫‘二水’,如果被害人转账后又开始不信任了,就会继续换人,换成‘三水’。”
在讯问过程中,检察官发现自认要成为诈骗“大佬”的王某,对自身犯罪行为定性为盗窃罪似乎有个“心结”。
“检察官,诈骗我认了,但为什么我是盗窃罪?我明明学的都是诈骗套路。”检察官详细向王某说明,从行为人转移财物采取的主要手段和被害人有无处分财物意识的角度来区分盗窃罪和诈骗罪。“本案中,你利用信息网络诱骗他人给自己发红包,以提高账户额度完成收款,所以被害人没有交付钱款的意识,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经过检察官的释法说理,王某在证据面前,对所有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自愿认罪认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