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关系的五个维度

最近,不少《相夫》和《婚姻治疗师》的读者问一个几乎相同的问题:“船叔,我该结婚吗?”“老船,我是不是该离婚?”

也许,您认为这很好笑:结婚离婚,完全是自己的事儿,干嘛问别人?然而置身事外的我们当然是旁观者清,身陷情感漩涡中的TA们难以思虑周全。

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讲婚恋主题内容时曾讲到过,现代婚恋有其规律,衡量幸福指数的是五个维度,情感只是作为外部的切入点。当时讲得不太详细,今天再梳理一次,供各位参鉴。

我们年轻气盛之时,全然不信这个邪。但到了中年,就会感受世间的一切决非才能、理想能够改变。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有其沉淀在基因里的文化内涵。无论这种东西好坏,它都存在,个人无法改变。讲道理、说法理,在历史的洪流中都不值一提。

阶层,完全与对错无关,它就是一个事实,或称为现实。历史上的名门望族择偶非常严格。唐太宗李世民贵为天子,但是名臣魏徵的儿子娶山东望族的女儿人家不干,甚至公主下嫁人家都很不情愿,因为陇西李氏并非源远流长的世家大族。李世民很生气,但也只能吹胡子瞪眼,最后只得强令把陇西李氏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强塞进大姓里,就这样还遭到大臣的反对和世家的抵制——你陇西李氏是得了天下,但是我们世家早在春秋甚至夏商时就成形了,你算老几?

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是有的,主要还是门不当户不对的问题,只能成为文学作品;《西厢记》里的张君瑞和崔莺莺也是这个问题;就连人、妖婚恋故事《白蛇传》也是这个问题,白素贞哪怕是妖界最美最有才华的妖,也不能跟书生许仙结婚;神、人情感故事如董永与七仙女、牛郎与织女,更不用提了,阶层大法官王母娘娘绝对不会因为什么狗屁爱情放弃对阶层的维护。

说清楚了阶层,就跟成长有关系了。三个秀才聊书,三个村妇聊猪。就算你是清华博士,只要你出身泥腿子,对不起,你难以与出身大都市的同学往深里聊。因为你的童年没见过少年宫,虽然草长莺飞、蛙声一片自然宁静,但没摸过钢琴没进过剧院,在成长中形成的三观虽然经过教育考试的洗礼变得貌似趋同,不过其根儿上还是有缺失的。这就不难理解那些靠成绩和才能爬上高位却出身卑微的贪腐官员,一旦碰到财色就全线溃败的心理现象了。

婚姻是一种消磨时光的组织形式。差异太大的阶层,成长过程必然泾渭分明。靠荷尔蒙维系得了一时,维持不了一世。若只是恋爱尚可,进入婚姻围城则要慎重。

也许您会说:老船你不就是个土鳖么?没错,我老土鳖,但我在婚姻问题上有自知之明,没有吃天鹅肉的企图心,所以这方面的烦恼相对少一些。

也有阶层并不对等但婚姻尚能维系者,一定是在2、3、4、5这四个维度上下了血本。人无法选择出身,所以出身如我者不必自卑。这不是你的错误。阶层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慢慢改变,虽然难如登月。

接受教育,几乎是唯一的出路。也有富贵阶层家道中落和完全破败的,但是就算鲁迅先生这样的家庭,也还有资财供他东渡日本。民国时期那批大师们,细细考量他们的家史,都不简单,都是“有种的”。你们表跟我提太祖,人家家里不穷,而且是个异数。太祖在研究中国智谋上当世无人出其右,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练就的真本事,不然那批并肩战斗的兄弟何以被整得那样惨?所以学习是极其重要的。

中国恢复高考是一项德政。无论怎样批判教育制度,但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历史上最好的,就算在盛唐时期,受教育也只是少数人的专利,特别是地主阶层的权利。现今,至少城市教育(打工子弟除外)还是相对完善的。青少年可以通过勤苦学习改变命运。

婚姻关系中,受教育程度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婚姻治疗师》的一位读者妹子,一本毕业后有不错的工作,但由于缺失父爱性格懦弱,被一位工地帅小伙死追后无法推脱终于成婚,婚后男方哥哥进监狱、父亲重病,家庭陷入困境,整日以酒消愁与她不再交流。她拖着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又要上班,最终只能把孩子交给母亲带,其收入还不够还债,陷入情感和生活的死局。这个案例既有阶层的问题,也有教育的问题。一个再帅再美的人,若不分张飞、岳飞,不知荷马、柏拉图,只有身体交合没有思想交流,遇到困境是无法解局的。

学习是自我修养的基础。读书不是为了看故事,好玩,而是懂得常识、规则,知道些文史哲知识,略懂一点心理和科技就更好了。可以想象,一个帅哥在地铁里高声打手机、在大街上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大打出手,就算他是李小龙,你也无法在婚姻的考验中坚持下来。因为,婚姻是一场马拉松,在爱情荷尔蒙减退后就是一些让人厌烦的琐事,倘若没有文化修养来润济,必将产生情感荒原。

《猎场》里郑秋冬返回杭州见到变美的下属贾衣玫时说了句:“你去韩国了?”郑秋冬以前没有在意,一则是情感饱和正与熊青春热恋,二是对下属有忽视心理。突然见到以前的丑小鸭变白天鹅,当然心有所动。这是人之常情。

在婚恋中,长相非常重要。长相与出身一样,是先天占大部分,但也不是铁板一块,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调节变好的,所以韩国的整容业非常发达。全世界女人一生花在形象上的钱,足以买断中东一个石油大国。

但是,比颜值更重要的是健康状态。健康状态是既有恒量,也有变量。恒量取决于基因。《相夫》中一位武汉的读者问我,男友人非常好,学历也相当,但是考察家族有心脏遗传病史,连续六代人都活不过四十五岁,问我要不要结婚?我告诉她这个风险既然存在,你若答应就得承担,若承担不起就要放弃。她说这不道德,因为感情很好,他也没有隐瞒,或许医学能够解决。我告诉她,种种可能都存在,但是基因的问题怕是很难改变。至于道德,在婚恋中绝不能成为捆绑绳索。

健康还跟生活习惯有密切关联。考察婚恋对象时,一定要看对方的生活是否较为规范,有无不良嗜好,譬如吸毒、酗酒、性癖好、心理问题等,都应当引起重视。在婚姻的长跑中,健康最为重要,一旦陷入病痛和早逝的境地,生命将不堪重负。

要么有才,有么有财。这在现代社会无法回避。已经有财富的,也得有能力维护和使财富增值;暂时还没多少财富的,只要有才华,预期是可以创造财富的。这些都不是问题,关键是不能一样不占。

说到底,出身匹配,颜值相当,健康无忧,但得生活。特别是进入婚姻后,上有老下有小,就算老人已逝或丁克,也得面临生活的压力。当今世界,没有人可以生活在与财富绝缘的真空。贫贱夫妻百事哀。说白了我们要穿衣吃饭,生活品质太差亦会对情感造成强烈的负面冲击。故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因此,在择偶时期,应当考察对方的才华和财富潜力,至少应该保障生活的基本条件。没有钱,可以的。李安的夫人就养了他很多年,但李大大出手不凡,终于功成名就。所以男人女人,只要有才华,也不算吃软饭,无非是个长线投资。

孟母三迁的故事,国人耳熟能详。看似是教育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选择生活环境和圈子的问题。一个人再牛,也必然受环境特别是人际圈子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谓不良少年,并不是这个孩子不良,是他接触到的圈子不良。

一个总在深更半夜在外喝酒K歌洗桑拿的男人,免不了总有些花花事儿。而这完全是圈子里哥们的集体行为,一个人怎么可能喝酒到半夜?除非家里有个令人肝颤的母夜叉。环境对人的性格、趣味、意志有决定性的影响。无论是青少年时期,还是成年以后,几乎都可以通过这个人的生活工作圈子进行判断。

圈子是柄双刃剑。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关键看什么圈。网上经常见阔少香车美女、海滩派对、纸醉金迷。这样的圈子对年轻人有强劲的吸力,一旦加入则对社会产生鄙视心理,谁都看不起。《老炮儿》里的黄毛就是这一类,成为黄毛的爪牙啥事都干得出来,但就算是阔少的马仔都不愁没有女孩贴上来。同样,有的人加入了勤奋创业或学习的圈子,默默无闻奋斗。我认识一位小兄弟,27岁就开始有雄心拍摄打工子弟的记录片,不抽烟不喝酒,默默无闻只知干活。这样的年轻人,让我们中年一代看了很是敬畏。

因此,情感对象的圈子和社会资源,是婚姻中关键的外部因素。人具有社会属性,交际圈既要未雨绸缪作好铺垫,也要精准鉴别作好防范;既不能与性格孤僻者长处,也不能与滥交惹祸者同行。

综上,婚恋关系的五个维度,不可单一看待,需要统筹考量。诚然,五维绝对匹配的夫妻如凤毛麟角,不可苛求,但至少得有三种以上的相应匹配度,婚姻方可相对稳定。至于你非得说爱情才是第一,也对,但前提是建立在五个维度的基础之上。否则,爱情就是空中楼阁、一场春梦罢了。

THE END
1.社科文献2022年3月书讯新书发布本书最后,作者针对1990年代女性婚恋叙事局限性问题,提出了重建两性关系伦理的一些设想。 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 程萍 著 2022年3月/89.00元 内容简介 婚外性是个传统问题,从绝对意义上来说,自从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建立以来,婚外性就未曾断绝过。转型期以来,在中国社会宏观的经济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中国人的https://xianxiao.ssap.com.cn/readfirst/5666.html
2.百合佳缘:引领婚恋文明,共筑和谐社会在现代社会,婚恋文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和家庭的和谐,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百合佳缘,作为中国婚恋服务行业的领军品牌,一直致力于推动婚恋文明的建设,倡导健康、平等、尊重的婚恋新风尚。 婚恋文明是指在婚恋关系中,人们遵循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强调恋爱自由、婚姻平等、性别尊重以及情感真挚等价值观https://hea.china.com/article/20240605/062024_1530370.html
3.大学生婚恋观社会调查报告(精选6篇)3、当代青年的恋爱关系比较脆弱 当代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谈恋爱一般不考虑经济、地位、职业、家庭等社会性问题,浪漫色彩浓厚,表现为恋爱率高,巩固率低,能发展到缔结婚姻关系的寥寥无几,大多数均落得个“毕业季即分手季”的无情命运。 考虑到婚恋问题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我采访了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从中发现:随着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6o1d36g.html
4.婚恋报告(范例10篇)西方观不仅仅在结婚方式上有很大的影响,在家庭模式上亦如此。中国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最大。现如今有10.48%的选择丁克家庭(Double income no kids),由此可见西方婚恋观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之大。 四、对策和建议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小环境。社会是个大环境,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https://www.liuxue86.com/a/5006655.html
5.当代青年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婚恋观与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青年的婚恋观直接关系到青年自身与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婚姻家庭的稳定性。让青年人“安身、安家、安心”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动力。单身青年的婚恋交友状况,分析交友意向,掌握交友诉求,以期有效服务青年,留住青年人才,助力发展。一、当前单身青年基本情况我们https://www.wm114.cn/wen/242/483889.html
6.婚姻家庭法论文通用12篇[1]巫昌祯,夏吟兰主编.《中国婚姻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 第5篇 论文摘要:“婚姻家庭法”是研究有关婚姻家庭的法律制度、法律关系和与此相关的法律现象的科学。而夫妻财产制度是“婚姻家庭法”立法的重心之一,尤其是夫妻财产与社会经济等相关因素又紧密相连,因此需要对夫妻财产制进一步研究,使其https://ysyj.xueshu.com/haowen/68089.html
7.正视现代婚恋观,目前社会的婚恋观当前社会的婚恋观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婚姻被视为传统的家庭和社会基础,人们普遍追求稳定、长久的婚姻关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观念改变,现代婚姻观念逐渐从传统向多元倾斜。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自由和幸福感,婚姻被赋予更多的实质意义,不再只是一种传统的义务和责任。 http://www.aichao521.com/hunl/9189.html
8.浅析“闪婚”现象/王芳通过对他们的“闪婚”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社会的一些文化观念和社会状况,也能认识到他们的婚恋观念及行为对个人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其关键因素取决于城市化和文化变迁。同时也造成了80后婚姻生活的不和谐,影响到他们个人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闪婚”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因此有必要对此加以关注和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9967
9.我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8成人认可婚前性行为第三,“啃老”、弃老现象突出,亲情纽带松弛,家庭关系中普遍以儿孙为轴心。(作者完颜华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调查链接 1.调查目的:了解和考察在社会转型和外在价值观念的冲击以及消极社会现象的影响下我国公民的家庭道德观现状。 2.调查工具:本调查采用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编制的《2005-https://tv.sohu.com/20080411/n256241954.shtml
10.2024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消费者分析:年轻一代婚姻观念改变,25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婚恋社交服务中女性消费者占比较高,达64.9%;年龄段集中为25-35岁,占67.4%,与结婚登记年龄分布重合度较高;中高收入群体范围逐步扩大,月收入多集中在5001-10000元,占比43.3%,其次是10001-15000元、5000元及以下,分别占29.3%、15.1%。 https://www.iimedia.cn/c1020/101640.html
11.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婚恋观的发展变迁 摘要:婚姻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变化最复杂最富革命性的行为。对于婚恋观发展变迁问题的深入研究是现代人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这将对人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择偶标准,结缘方式,婚恋年龄,离婚率,恐婚族。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