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重点补充

1、自尊:(self-esteem):对自己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全部评价。特质自尊(traitself-esteem):

2、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其中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3、自我参照效应:第一,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

和很好的回忆。第二,人们倾向于把自我作为评判他人的标准或规范。理论解释:精细加工说、组织加工说及双过程说。影响因素:参照他人的亲密程度、回忆方式、个体差异、刺激材料的性质。

4、自我表露:Jourard提出。他最早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人将有关自己的信息表露给目标人

3、自我表露过程中的所有成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5、自我同一性:没有明确的定义。本意是证明身份,指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

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统一风格”的自我。自我同一性的确立(identityachievement),就意味着个体和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思考。青少年时期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自我同一性发展。埃里克森相信,个体在职业、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政治倾向和一般世界观)性取向(性取向和产生与年龄一致的性角色行为)。三种体验:1、自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2、自我本身是统一的,有发展的连续感和相同感。3、自我设想的我和体察到的社会人眼中的我是一致的。如发展不好,会出现统一性扩散或消极同一性发展埃里克森指出自我同一性的两个极端情形:同一性过剩,(狂热主义),一个人过分的卷入封停团体或某种亚文化的特定角色中,绝对排他相信自己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同一性缺乏(拒偿),一个人拒绝带自己的成人社会中应承担的角色,甚至否认自己的同一性需要。

6、自我实现预言: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怀有某种期望值,这种期望值

将会(不自觉地)引导着这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待值前进,最后这个预言得以实现。指关于某些未来行为或事件的预测对行为互动改变很大,以至于产生预期的结果。

7、自我设障:Berglas和Jones[2]将其定义为: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

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

主要表现为意识或潜意识中对自己正常的心理与行为产生抗拒与阻碍,它包括心理和行为上的自我设障两个方面。心理上的自我设障表现为思考问题负面多,经常由于失败唤起消极的情绪,对自己进行惩罚或批评,自我贬抑和自我否定。行为上的自我设障表现为怯于表达与展示自己,行为退缩,通过身体不适或其它方式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8、自我: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各种不同属性的综合性知识,是一

个多维度和多层次的有组织结构。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包括自我认知、人我关系认知、自我意向、自我概念的基础是自我图式。

9、自我服务偏见: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

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即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归因偏见。

11、从众: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直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大多数人

的行为一直的一种倾向。可分为理性从众和费理性从众,理性从众按主体行为的目的不同可分为遵从、顺从和服从,非理性从众即盲从。亦可根据外线行为是否认可从众及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分为真从众、权益从众和不从众。从众原因:信息性社会影响:群体掌握的信息程度如何和人们对自己独立判断的信心如何。规范性影响:规范原因而引发的从众行为,为了不引人注目,不被他人嘲笑,不至于陷入困境或遭到排斥,群体一致性越强,规模越大,凝聚力越强,越容易从众,个体地位越高越不容易。男性比女性不容易,人们对刺激物越了解越不容易,个体主义国家越不容易。

12、众从:众从是一个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概念,是指群体中多数人受到少数人意见的

13、印象管理:有时又称印象整饰,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是

2、印象构建: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决定如何去做。策略:1、降低防御:当个体

试图使自己为某一消极事件负嘴角责任或拜托麻烦时可以用,包括解释、道歉、置身事外、2、促进提升:当个体试图使自己对某一积极结果的责任最大化,或者想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更出色时,会使用这类策略、争取名分、宣扬、揭示困难和联合。

挫折攻击理论:当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从而引起犯罪。攻击行为的”挫折-攻击“理论是最早对攻击行为进行解释的心理学理论之一。

THE END
1.自考大专04265社会心理学复习考题复习资料11、1908年的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的《社会心理学》。麦独孤1908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对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起了划时代的作用。12、社会心理学直接来源于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二、名词解释、简答题http://www.mdgs-edu.com/fxzl/1779.html
2.情绪情感测试,情绪情感的分类分类: 医疗健康 >> 精神心理科 解析:词典里这样注释:情绪 :qínɡ xù ①心情;心境:情绪不佳|醒来情绪恶。②从人对事物的态度中产生的体验。与“情感”一词常通用,但有区别。 情绪和情感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情感和情绪是心理学中常用的两个术语,二者有明显的区别。情感(Emotion):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情境的感https://www.tai26.com/?p=125656
3.爱情心理学练习题答案全.docx恋双性恋B跨性别者女同性恋男同性恋TS3.俄狄浦斯需求互补理论换论情结斯腾伯格霍曼斯利物浦-兰开夏大学爱情三角形腰臀比弗洛伊德温奇四、名词解释1.亲密:爱情关系中那些促进双、志同道合和不分彼此的感情方亲近的表达方式——如对自尊、照顾、归属、支配、服从和性满足的渴望,任何形式的心理生理激发都能产生对激情的https://m.renrendoc.com/paper/291102769.html
4.什么是社会心理学?在周围社会环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感受与变化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变量名词解释: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科学的研究就是要找到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3.调查法名词解释:询问法,社会心理学中经常使用的有访谈法和问https://m.edu.iask.sina.com.cn/jy/gu2982B3ir.html
5.发展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版)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关键期: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 2.心理理论:对心理与行为之间关系的朴素理解,是儿童对人的心理过程的理解。 3.观点采择:想象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主要在学龄儿童期发展起来。 4.性别刻板印象:社会文化根据社会成员的生https://jjxy.wmu.edu.cn/info/1265/4867_1.htm
6.全国2014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真题及答案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发展 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2.行为模式 是指神经运动系统对于特定情景的特定反应。 23.心理工具 包括各种符号、记号、语词、语言。 24.可知度 https://www.exam100.net/html/2018/jyl_0824/30562.html
7.一文读懂营销理论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一、名词解释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率先提出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 (一)五种需要是最基本的,与生俱来的,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05551-1.html
8.名词解释及重点简答题(全文)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https://www.99xueshu.com/w/w4ly6fepdsg2.html
9.《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合集).docx绪论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体内、外刺激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做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里的一种方法。 4.调查法调查法以问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719/5232130040004311.shtm
10.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库(最新版)考试题库75、名词解释 人际关系心理学 点击查看答案 76、单项选择题 在态度的三种成分中()成分相对独立一些,与其它两种成分的相互影响也小一些。 A.认知 B.印象 C.情感 D.意向 点击查看答案 77、填空题 私下保留的态度要比公开表达过的态度更()改变。 点击查看答案 78、填空题 影响遵从的因素主要包括()、群体的http://www.91exam.org/exam/87-3756/3756689.html
11.2023年北大社会心理学历年考题整理及答案(五篇)北大社会心理学历年考题整理及答案篇一 名词解释: 1.诗大序 2.七略别录 3瀛奎律髓 4.鼓子词 5.豆棚词话 论述 1.建安到太康诗风的演变 2.唐太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3.分析儒林外史与清代谴责小说讽刺方法的异同 赏析:古诗 青青河畔草 北大大综合考试真题 基础题部分填空选择 1、“为何写作http://cooco.net.cn/zuowen/1100810.html
12.爱情三角(三元)理论认为爱情的三种基本成分是亲密激情和承诺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了爱情三角理论,即:激情、亲密和承诺三种成分组成了爱情。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和罗丝的爱情满足了以下()成分。 A.激情 B.亲密 C.承诺 D.以上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爱情三元理论 名词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斯滕伯格教授爱情三角理论将爱情分为八种,不属于其中的是迷恋式。https://www.xilvlaw.com/souti/yiwei/796647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