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世间没有真爱,你之所以爱上对方,主要是这3个原因爱情婚姻恋人潜意识

心理学将爱情定义为三种要素的组合——激情、亲密、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情欲成分,既有生理性的欲望,也有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而承诺是对陪伴对方的责任肩负。

真正的爱情,需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假设缺少其中一个,都会让爱情变了味道,得不到完美的结局。

那一段爱情是怎么产生的呢?人们总以为,爱情虚无缥缈,遇见一个人是玄而又玄的缘分,电光火石的刹那,一眼就确定了就是那个人,殊不知好感的产生,在你俩相遇之前就早已注定。

那么,什么才是你真正选择接受对方,愿意和其共建亲密关系的原因呢?从心理学上来说,主要有这三个原因。

1.三到四岁时的经历

人类第一次性觉醒的年龄,是从三岁开始到四岁结束。这个时期大多数人的生活环境还处在纯粹的美好之中,成年人对这个时期的孩童也常常是疼爱为主。

于是在某一个夜晚,孩子在梦中遇到了心心念念的爱情。

梦中情人的建立,会使得人们对理想恋人的描述更加饱满,也是纯情感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青春期时的爱恋特别纯粹以及胆怯。因为这个时期的恋爱对应的是幼年时期的异性特质,而对有的人来说,则是一份自己在幼年时丢失过的爱恋。

但值得注意的是,倘若在三到四岁这个时期的孩童,遭遇到了异常的性别刺激,也会影响其成年后的性认同和性取向。这种影响往往是根深蒂固的,难以扭转。

2.亲切的熟悉感

人类作为一种生物,遵循着三条本能——对生的渴求本能、对死的恐惧本能、对外界刺激的探知本能。熟悉感便是建立在“舒适地生”这条状态基础上,也就是说,熟悉感实质上会使人感到安全。

这一种亲密关系的建立,通常被叫做日久生情。或是因为不得不,或是不经意,在经过长久的相处后,两个人会越来越在乎对方,也会变得离不开对方。

但是在感到失去对方时,又会产生痛彻心扉的空落,甚至想要不顾一切抓回来。有人说,它是爱情,有人认为这不成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们找不到哪个词将它单独区分出来,只好用“习惯了对方的存在”来解释。

直到有一天,栀子花落在了蓝色百褶裙上,女孩对男孩说“我好像爱上你了”,男孩一脸懵“我们不是早就在一起了吗”?

3.与个人习惯模板相匹配

通常我们会发现,男生女生在寻找伴侣时,常常会挑选有着和自己异性父母相似,或对立特质的伴侣。而通过父母和子女婚姻的对照,心理学家们发现,婚姻的幸福与不幸,通常表现出代际的延续性。

比如,一个女孩的父亲过于自我为中心,不在乎母亲的想法,做事独断专行。母亲心中不满,并长期与她父亲进行对抗。那么在孩子心中,则会基于女性立场,时常幻想自己作为母亲的一方,获得对抗胜利的场景。

在这种场景中,男方通常以妥协认输为结果。那她在现实中,若遇到经常将自己处于弱势、被动妥协的男人,她便会在熟悉感中不自觉地靠近他,甚至肆意欺压。反之,若母亲在面对强势父亲时选择顺从,则通常来说,父亲就不得不担任起家中的支柱作用,女孩便会在面对强势男方时,产生依赖与好感。

习惯模板的建立,是大脑对自身能量节省的应用,通常是无意识的。这个例子中,女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对父母相处模式的观察,以及对父母行为的模仿,她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行为习惯,与恋人相处时,如果对方的模板与自身模板契合,那么相处将会感到轻松,反之则会冲突,需要磨合。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男女明明知道自己所托非人,即便伤得再深或被打得再惨,也不愿意离开对方,因为在潜意识里认为,即便受伤了却依然可以在这里舒适生存。

所以,一个人最终会爱上什么样的人,其实在正式进入这段关系前,早已注定。童年的成长经历、父母的相处模式、一个人形成的思维习惯,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但与动物相比,人的优越性就在于懂得思考、懂得自我完善和进步,当意识到自己潜意识中存在不太正确的关系模式时,看到真实的自己,厘清问题的关键,我们也有机会修缮错误的思维模式,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THE END
1.自考大专04265社会心理学复习考题复习资料11、1908年的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的《社会心理学》。麦独孤1908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对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起了划时代的作用。12、社会心理学直接来源于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二、名词解释、简答题http://www.mdgs-edu.com/fxzl/1779.html
2.情绪情感测试,情绪情感的分类分类: 医疗健康 >> 精神心理科 解析:词典里这样注释:情绪 :qínɡ xù ①心情;心境:情绪不佳|醒来情绪恶。②从人对事物的态度中产生的体验。与“情感”一词常通用,但有区别。 情绪和情感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情感和情绪是心理学中常用的两个术语,二者有明显的区别。情感(Emotion):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情境的感https://www.tai26.com/?p=125656
3.爱情心理学练习题答案全.docx恋双性恋B跨性别者女同性恋男同性恋TS3.俄狄浦斯需求互补理论换论情结斯腾伯格霍曼斯利物浦-兰开夏大学爱情三角形腰臀比弗洛伊德温奇四、名词解释1.亲密:爱情关系中那些促进双、志同道合和不分彼此的感情方亲近的表达方式——如对自尊、照顾、归属、支配、服从和性满足的渴望,任何形式的心理生理激发都能产生对激情的https://m.renrendoc.com/paper/291102769.html
4.什么是社会心理学?在周围社会环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感受与变化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变量名词解释: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科学的研究就是要找到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3.调查法名词解释:询问法,社会心理学中经常使用的有访谈法和问https://m.edu.iask.sina.com.cn/jy/gu2982B3ir.html
5.发展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版)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关键期: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 2.心理理论:对心理与行为之间关系的朴素理解,是儿童对人的心理过程的理解。 3.观点采择:想象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主要在学龄儿童期发展起来。 4.性别刻板印象:社会文化根据社会成员的生https://jjxy.wmu.edu.cn/info/1265/4867_1.htm
6.全国2014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真题及答案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发展 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2.行为模式 是指神经运动系统对于特定情景的特定反应。 23.心理工具 包括各种符号、记号、语词、语言。 24.可知度 https://www.exam100.net/html/2018/jyl_0824/30562.html
7.一文读懂营销理论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一、名词解释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率先提出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 (一)五种需要是最基本的,与生俱来的,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05551-1.html
8.名词解释及重点简答题(全文)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https://www.99xueshu.com/w/w4ly6fepdsg2.html
9.《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合集).docx绪论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体内、外刺激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做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里的一种方法。 4.调查法调查法以问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719/5232130040004311.shtm
10.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库(最新版)考试题库75、名词解释 人际关系心理学 点击查看答案 76、单项选择题 在态度的三种成分中()成分相对独立一些,与其它两种成分的相互影响也小一些。 A.认知 B.印象 C.情感 D.意向 点击查看答案 77、填空题 私下保留的态度要比公开表达过的态度更()改变。 点击查看答案 78、填空题 影响遵从的因素主要包括()、群体的http://www.91exam.org/exam/87-3756/3756689.html
11.2023年北大社会心理学历年考题整理及答案(五篇)北大社会心理学历年考题整理及答案篇一 名词解释: 1.诗大序 2.七略别录 3瀛奎律髓 4.鼓子词 5.豆棚词话 论述 1.建安到太康诗风的演变 2.唐太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3.分析儒林外史与清代谴责小说讽刺方法的异同 赏析:古诗 青青河畔草 北大大综合考试真题 基础题部分填空选择 1、“为何写作http://cooco.net.cn/zuowen/1100810.html
12.爱情三角(三元)理论认为爱情的三种基本成分是亲密激情和承诺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了爱情三角理论,即:激情、亲密和承诺三种成分组成了爱情。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和罗丝的爱情满足了以下()成分。 A.激情 B.亲密 C.承诺 D.以上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爱情三元理论 名词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斯滕伯格教授爱情三角理论将爱情分为八种,不属于其中的是迷恋式。https://www.xilvlaw.com/souti/yiwei/796647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