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历史文化资料彭德怀率部激战地寅陂桥遗址位于横龙镇利田村。
1927年7月中旬,红五军为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彭德怀率领部队,从永新经莲花进入安福洋溪、严田。
当部队途径安福县横龙镇利田村时,突遭敌工兵营伏击,红五军在寅陂岭桥下奋勇攻山,发生激战。
该桥梁早已损毁,只剩下4个桥墩。
寮塘桥之战遗址位于寮塘乡寮塘村坪田组,建筑占地面积500平方米。
1931年5月,正值第二次反围剿之际,红七军五十五、五十八团和红二十军一七五团,以及湘东独立师等,在安福县红色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击溃了出城骚扰之敌一个团后,于5月13日乘胜将安福县城包围。
但敌人紧闭城门,不敢迎战。
14日,敌第五十二师一五四旅,从阜田来安福增援。
是日,红军往来路撤10公里,诱敌出城。
红七军、红二十军,湘东独立师等分别埋伏于坪桥、寮塘桥、苦田一带,与敌人五十二师韩德勤部的一五四旅展开交战。
现桥两头均被河水冲毁,仅存中间残桥15米长左右,已废弃。
坪桥之战遗址位于寮塘乡龙佳村坪桥自然村。
1936年12月的一天晚上,湘赣红军游击队第三大队30多名战士,由大队长刘保禄率领,从安福县七都出发,到县城附近十里楼的下路村打土豪筹款时天已微亮,部队不便返回,只好隐蔽在坪桥附近的谷源山上,县保安团接报,派出30多人,准备在坪桥伏击游击队。
次日天刚黑,当游击队行至坪桥时,恰好与前来设伏的保安团300多人相遇。
红军游击队乘保安团立足未稳,发起进攻,并四处吹号迷惑敌人。
敌人仓皇撤退,红军俘保安团20余人,缴枪20余支,子弹数百发。
山庄乡荷溪村毛泽东旧居——“伍氏祠堂”位于山庄乡荷溪村三组,清代建筑,建筑占地面积378.95平方米。
1930年9月底,毛泽东同志在指挥九打吉安时由分宜县路经此处住一天二夜,并走访贫困农民。
现房屋外观陈旧,内部设施损毁。
毛泽东旧居——“义行定邦公祠”位于枫田镇下店自然村,高8米,建筑占地面积250.8平方米。
1930年9月,毛泽东指挥攻打吉安过程中,从山庄荷溪来此住过一夜。
现旧居内陈列四方桌3个,语录牌1个。
由于年久失修和风化的作用,该旧居屋顶漏水,墙面剥落。
朱德旧居——“仁忠公祠”位于山庄乡荷溪村三组,清代建筑,建筑占地面积398.82平方米。
1930年9月,朱德同志随毛泽东同志在指挥九打吉安时,由分宜路经此地住二天一夜。
现旧居房屋外墙倾斜、破烂,内部设施损毁。
陈毅收编武功山游击队下山抗日遗址位于彭坊乡陈山村上墩组及附近山峦深处。
遗址包括1937年10月陈毅坐蓬桥到达该村住地寻访村民、步行上山路径、与湘赣红色独立团游击队员李森启和刘别生联系地点以及与刘培善、段焕竞属部宿营会谈地。
经确认身份并达成共识后再辗转送往永新铁境山临时省委驻地与谭余保正式会面。
原有建筑及其它遗址共约1000平方米,现仅存部分墙基。
三女跳崖遗址位于武功山泰山乡三天门正江(四十八湾龙潭)。
1934年10月,国民党军大举进攻江西安福县苏区。
由于敌众我寡,中共安福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机关及莲花县萍乡县的党政机关相继转移到泰山苏区。
当时洋溪区妇女干部郁怡花和安福县苏维埃政府内务部代理部长李发姑(又名李珊),负责安置和疏散转移这一带的群众,并组织妇女成立服务队和宣传队,慰问红军。
不久,李发姑率安置工作组前往武功山下白竹坪疏散群众。
晚上李发姑、郁怡花、刘断英在开展工作时被敌人包围。
为了不暴露群众,3人叫喊着将敌引开,后退至一悬崖边。
她们抱定宁可牺牲,也不当俘虏的信念,纵身跳崖。
刘断英当即牺牲。
李发姑、郁怡花被当地群众救出。
中共江西省委机关驻地--安福南山位于彭坊乡江南村油路组。
1939年,由于国民党匪特的猖狂破坏,党内叛徒的为虎作伥,使中共湘赣特委、赣西北特委、遂(川)万(安)泰(和)中心县委、前委和中共吉安县委相继遭到破坏。
1940年8月,中共江西省委由赣州秘密迁驻安福南山。
同时,中共湘赣边特委为了斗争的需要,也从永新铁镜山迁到安福南山一带,配合中共江西省委开展活动。
由于战争动乱,国民党反动派烧杀抢掠,导致该驻地严重损毁,现只剩下残垣断壁。
湘赣红军独立五团驻地旧址位于泰山乡南沙村龙家、五石里,建筑占地面积540平方米。
1934年下旬,湘赣军区独立第5团随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从永新牛田出发,经安福金田、洲湖、坪桥、严田到达武功山境内泰山地区与独立3团等部会合,驻扎在南沙龙家和五石里。
11月上旬,在粉碎了萍乡保安团的偷袭后,随省委、省军区向泰山区的长源头、芦台村一带转移。
当时驻军所在的南沙村刘岐瑞等农户老宅,均已被拆除,并建成了新房。
中共萍(乡)宜(春)安(福)中心县委遗址位于泰山乡文家村高峰自然村,建筑占地面积150平方米。
1935年,湘赣省委与中央失去了联系,只好向武功山深山区转移。
期间,撤销了原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省军区,组建了湘赣临时省委。
湘赣临时省委为开展宜春、安福等地工作,于12月在安福县境青龙山下的大江(高峰)成立中共湘赣萍(乡)宜(春)安(福)中心县委,同时成立了县游击总队。
原址现被拆除建成了新房。
湘赣游击队三江改编旧址位于章庄乡三江村垇头组,建筑占地面积140平方米。
1936年12月,谭余保在安福县章庄乡三江村召集湘赣游击司令部大队长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将湘赣游击队改编为湘赣红色独立团,段焕竞为团长,刘培善任政委,将原4个大队改编为4个连,有力提高了队伍的作战能力。
该旧址被拆毁了三分之一。
中共安福县第二次党代会旧址——槎江大祠位于洋门乡槎江村3组,坐西朝东,面宽15.6米,进深42.1米,砖木结构,始建于清朝,民国时期维修。
1931年11月,安福县第二次党代会在此召开大会根据中共湘赣省委的指示,对健全、巩固、发展各级党组织、扩军、开展游击战争、查田运动和肃反等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决议。
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县委,王正平任县委书记。
中共莲(花)安(福)萍(乡)中心县委遗址位于泰山乡文家村,建筑占地面积700平方米。
1934年夏秋之交,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安福县大部分苏区失陷,只剩下泰山一小块根据地。
1934年7月,莲花、萍乡、安福三县县委负责人在钱山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成立莲安萍中心县委。
8月,中共安福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和地方武装被迫退入泰山,莲安萍中心县委成立,驻文家村。
莲安萍中心县委所在地房屋,被国民党侵占后,主要的一幢房被烧毁,后栋由于年久失修,损毁严重。
湘赣红军独立三团驻地旧址位于泰山乡月家村瓦溪自然村,建筑占地面积400平方米。
1934年9月,根据地逐步被白军占领,只剩下永新牛田、安福泰山等十几块被分割的根据地。
在此形势下,省委决定放弃永新、牛田等几小块根据地,将党政军机关和军区所辖的主力部队向武功山转移。
于是,独立第3团从永新石灰桥地区突围,向莲花、萍乡、安福等地转移。
10月下旬,湘赣独立第3团由萍乡青龙山转移到安福泰山根据地,与莲安萍中心县委会合,驻泰山乡月家村瓦溪。
当时驻军的老宅,上世纪70年代均被拆除,并建成了新房,后墙大部保持完整,上有十多处枪眼。
安福县革命历史遗址安福县是大革命时期赣西农民运动的发源地之一;1929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将安福划入井冈山根据地;1931年7月至1934年8月,是湘赣革命根据地主要县份;1934年9月至1937年11月,是南方(武功山)三年游击战主要战场;1940年7月,中共江西省委进驻县境南山,指挥江西人民抗日救亡。
毛泽东、彭德怀、陈毅、王震、萧克、陈正人、王首道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与革命家,曾在这里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全县有共和国将军7人,革命烈士3098名。
通过2008年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江西试点工作初步认定,全县有革命遗址37处。
其中主要党史事件和主要机构旧址13处,占地面积3662平方米;重要党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2处,占地面积4210平方米;革命领导人故居7处,占地面积1629平方米;革命烈士墓2处;纪念设施3处,占地面积3929平方米。
这些遗址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中大革命时期形成的有6处,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有2处;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有革命遗址与革命文物2处,解放初期形成的有3处。
但由于雷电、风灾、火灾、水灾等自然因素和战争动乱、不合理利用、年久失修、管理和保护的缺失等人为因素,不少革命遗址严重损毁,亟待进行有效的保护、利用和开发。
一丶革命遗址方志敏指导安福农运工作旧址——复古书院(今安福中学)1927年6月底,省农协执委方志敏同志奉命秘密来到吉安,并于7月初亲临安福指导农运工作。
他一到安福便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代表们对前期全县农运工作基本情况的汇报,并对当时安福农村革命形势以及如何开展农运工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7月上旬,在方志敏的直接指导下,在县复古书院(今安福中学)召开了全县农协代表大会。
到会代表40余人,历时2天,方志敏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正式成立了安福县农民协会。
原复古书院院舍在解放前后已拆除,在原址上兴建了安福中学办公大楼。
红五军指挥部旧址——“王屯曹氏祠”位于洲湖镇三湖村曹家组。
1929年11月至12月间,彭德怀率红五军第四、五纵队从吉安县天河及洲湖石门山一带运动至此,在三湖通往吉安官田的“狗爬岭”山上修筑工事,与国民党军队激战一天一夜。
大捷后,红五军下山,将军部迁入该祠内休整,并发动群众打土豪。
后该祠成为王屯乡苏维埃政府办公地。
现该旧址门墙及部分标语保存较好,主体建筑遭两次火灾而毁,只剩墙壁。
现存祠旁红五军关押白军俘虏的教化所民房旧址内墙上的标语保存完整。
注:这是代笔搜集的向上级部门起草的报告,后续。
红五军战斗遗址位于洲湖镇三湖村姚岭自然村南面“狗爬岭”山。
遗址面积约二万平方米。
现存军事掩体4处,战壕3条。
另在山南侧吉安县属地山场发现同类遗址数处,保存均较完整。
1929年11月下旬,彭德怀率第四、五纵队运动至该山上构筑工事,设置战场,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分别与山南吉安县官田及山北安福县洲湖两个方向同时进攻的敌人激战一天一夜,重创国民党主力吉安守备十三师、朱耀华十八师成光耀旅及安福工兵营等,取得歼敌三个营、击溃3个靖卫团、缴枪70余支,子弹万发的重大胜利,一举扭转红军在安福、吉安两县的军事局面。
部队下山后,在三湖一带休整并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募集物资,建立红色政权。
中共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机关遗址位于泰山乡文家村。
1934年9月下旬,在国民党军重兵“清剿”下,湘赣军区虽全力抵抗,给敌人以很大杀伤,但终因敌众我寡,根据地逐步被占领,只剩下永新牛田、安福泰山等十几块被分割的根据地。
在此形势下,中共湘赣省委决定放弃永新、牛田等几小块根据地,将党政军机关和军区所辖的主力部队向武功山转移,利用那里的有利地形,与敌周旋,以期打破敌人的“清剿”。
10月,中共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军区机关从永新牛田迁驻文家村,11月,国民党萍乡保安4团向文家村进行偷袭,经袁家村战斗后,省委、省苏维埃、省军区率部向长源头、芦台村一带转移。
中共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机关所在地文家村南坪,现仅剩部分残垣墙角。
中共湘赣省委机关驻地遗址位于钱山乡芦台村上冲组,建筑占地面积136.8平方米。
1934年11月,中共湘赣省委和省军区为了配合主力红军西征,命令独立一、三、五团和永新游击队等,分别在永(新)、安(福)边界,宁(冈)、茶(陵)一线和遂(川)万(安)泰(和)地区抗击国民党的进攻。
为了保存力量,10月31日,中共湘赣省委、省军区率主力独立第五团1200余人,从永新牛田转移到武功山地区,驻安福泰山袁家村(现文家村)。
11月,独立三团在打退萍乡保安四团两中队偷袭后,省委机关暴露,从泰山文家村迁到芦台村。
该址目前已倒塌,仅剩一堵1米余高的墙,其余只剩墙脚,被当地居民用作菜地。
湘赣省军区驻地遗址位于钱山乡观形村桑树坪组,建筑占地面积158.7平方米。
1934年12月下旬,红军独立第三、五团在长源、芦台一带与敌激战数小时后,部队伤亡较大,后被迫撤退。
湘赣省军区越过武功山金顶主峰,向深山区观形村转移。
该址位于观形村桑树坪组,在国民党“进剿”时被完全烧毁后,经几次维修,现为冯辉秀住宅,保存较好。
中共湘赣省委机关(长源)驻地遗址位于钱山乡长源村邓家园,建筑占地面积313.7平方米。
1934年11月,江西保安四团两中队偷袭湘赣省委、省军区驻地袁家村.红军独立第三、五团及莲(花)安(福)萍(乡)游击队奋力抗击,毙敌80余人,缴枪40余支,机枪1挺。
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但省委机关被暴露,被迫转移至泰山区的长源头、芦台一带。
该址已全部倒塌,只剩墙脚,曾被刘树昌种植农作物,现已荒芜。
湘赣省政治保卫局旧址位于洋溪镇枧田村横江组,建筑占地面积352平方米。
1930年至1936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洋溪镇与莲花县交界,枧田村位于苏区与白区的交界处。
该旧址保存一般,室内无人使用。
中共安福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资源公祠位于洋溪镇店背村樟树湾10组,坐东朝西,高8.8米,长22.2米,宽12.50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前后二进、内有天井,后进的藻井上有螃蟹、虾、鱼等纹饰,县内较罕见。
1930年4月,为贯彻赣西南特委第一次党代会决议,加强党的领导,夺取新的胜利。
继安福县第一次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之后,在该祠内,由陈正人同志主持召开了中共安福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会期7天,参加会议的代表有70余人。
通过大会正式选举、产生了中共安福县委员会,刘家辉任书记,马铭任副书记。
此时期全县共有中共党员1700余名。
现遗址保存一般。
安福县苏维埃政府办公地旧址郁氏廷灿公祠位于洋溪镇店背村樟树湾10组,坐东朝西,高8米,长30.8米,宽13.5米,砖木结构,前后二进,内有天井、藻井。
藻井上雕刻的螃蟹、鱼、虾纹饰充分生活情趣,较罕见。
1930年4月,中共安福县委在该村资源公祠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共安福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机关即在郁氏廷灿公祠办公。
莲(花)安(福)萍(乡)三县联席会议旧址位于钱山乡曾家村钨沙组后方竹山脚下,建筑占地面积150平方米。
1934年7月,莲花、安福、萍乡三县县委负责人在钱山钨沙村召开联席会议。
研究成立中共莲安萍中心县委和游击队的问题。
武功山游击队秘密联络站旧址位于金田乡欧田村忠信组矮枫树该址目前已全部倒塌,被农户用作菜地。
武山腰棚户内。
山棚西边一条山道直通井盒冲扎籽坳,可连接彭坊坳云直至严田、泰山乡,经骑山脊直上大头脑顶峰(大头脑属武功山山脉笋峰的分支),东向直通陈家坊与外界联系。
此地山山相连、环环相扣,进可攻、退可守。
1934年,谭余保率部转入游击战以来,湘赣省委秘密安排了交通站和联络员,为红军筹粮筹款、传递消息、掩护战士、治伤疗病。
联络员刘玉英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智斗白军,数次被捕,虽经受严刑拷打,仍然坚持秘密联络活动,直到1937年底陈毅上山收编,部队开赴抗日前线。
该旧址原为刘玉英家棚户所住房屋,夯土墙、杉木棚。
新中国成立前夕,刘玉英举家迁居山下,现仅存墙基。
安福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万寿宫位于洋溪镇桥头村老街上,建筑占地面积6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