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免费相亲,最快当天就‘脱单’”“包你找到老婆,结婚还送酒送黄金”……都说天赐良缘,现如今,一些婚介机构居然也可以为“结婚”做担保——只要你成为他的会员,并支付一定的“婚保费”,婚介公司便会承诺你一年内结婚,而且到时还能返还80%的费用。如果你以为这样“脱单”就稳了,那么很有可能已经陷入新型婚恋诈骗的圈套。
今年6月,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查办了一起“婚托”诈骗案,该案受害人达300余人,涉案金额共计250余万元。2023年9月18日,林亮(化名)等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被判处十年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
“天赐良缘”竟是诈骗陷阱
王先生今年40多岁,离异后一直单身。尽管亲友也给他安排了几次相亲,但都因他有过婚史而作罢。
然而,好景不长。一周后,这位女士对王先生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最后以“不合适”为由,将王先生拉黑了。
小李也经历了和王先生同样的遭遇,期间,他还为其中一名心仪对象支付各种花销近一万元。在经历了几个相亲对象前后态度大反转并被拉黑后,小李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婚托”套路深
2023年2月,多名与王先生和小李情况相同的被害人陆续到派出所报警,以林亮为首的婚介公司“婚托”诈骗团伙浮出水面。
林亮此前是一家婚介公司的员工,随着对婚介行业越来越了解,他发现,很多单身客户苦于没有交友资源,往往对婚介需求较大;而且大多数人容易受到“免费”的诱惑,会逐渐对婚介公司产生信任与依赖。
抓住人们的这一需求和心理,林亮有了自己的如意“算盘”。
2022年4月,林亮从原公司辞职,自己注册了一家婚介公司,开始专门从事相亲诈骗。他先是借助以往的资源,从其他婚介公司偷来大量客户信息,作为主要诈骗对象。然后,他将富有婚介经验的范某和曾在KTV打工的李某收入麾下,共同实施诈骗。
部分“婚托”的职业、年龄等信息都是假的,有的“婚托”甚至不是单身。
▲“红娘”和“婚托”上岗前均需进行“话术培训”,图为该诈骗团伙用于诈骗的“话术本”
所有通过相亲骗得的钱全部转入林亮账户,由林亮二次分配。其中,“邀约人员”可获5000元底薪加上10%提成,“谈单人员”可获5000元底薪加上30%提成,“婚托”可获200元一天的好处费加上相应提成。另外,林亮还会根据诈骗金额大小相应调整提成,调动成员积极性。经查,一年间共有300余人被骗至公司相亲,诈骗金额共计250余万元。
“脱单”需谨慎
对于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婚托”,检察官根据诈骗数额、退赔情况、认罪认罚等情节综合考量,
依法作出相应处置。对于诈骗数额不够刑事立案标准的“婚托”,公安机关依法给予相应行政处罚。今年6月,林亮等3名犯罪嫌疑人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9月18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林亮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十万元;判处范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三万元;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
被“催婚”是当代众多年轻人面临的问题,由于社交圈固定、性格内向等原因,很多单身青年难以找到合适对象,在此背景下,婚介行业应运而生。不可否认,婚介行业的出现顺应了社会发展需求,但由于缺乏行业监管和法律规范,婚介行业良莠不齐。不法婚介公司往往采用虚假承诺、介绍“婚托”、哄骗式消费等套路,引诱客户支付高额费用。当客户识破圈套后,往往由于证据不足等,陷入维权困境。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