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县城学生:基础教育不应该是适者生存的模式

教师家访要拍照,和职称挂钩的“学习强国”得趁着吃午饭时刷积分,备课本的抄写经验是“把字写大些”“中间空白多些”,因为上级检查只看是否完成规定课时的教案数量,不会看其中的内容。

“正事”和“杂事”

读书会现场,林小英说起目前正带着北大学生,在北京的小学里做的调研。“你们知道,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工作最辛苦的时段是什么时候吗?”林小英问,见现场响起的回答都不对,她给出了答案:“孩子们吃午饭的时候。”

另外一位高中党支部书记说,学校几个领导经常开玩笑,应该再成立一个办公室,职能是专门应对上面的各种检查、各项工作,“这些杂事情,都在那个办公室干了,其他人就能安心工作”。

把每个人都当作例外

在林小英的调研中,谈到如何解决县域教育问题,“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是被各方教育参与者反复提到的解决之道。在林小英看来,就是要从制度层面让县域教育有自己的主体地位。“在很多次教育改革中,县域教育逐渐从原来是自足自在的主体,变成城市教育的追随者,当变成追随者的时候,就意味着对自身原有存在状态的全面否定。”

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好老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在家长、学生、教师、上级主管部门眼中都有不同回答。而在县域教育里,评价指挥棒却集中在对教育管理者的指标考核和对师生的成绩排名上。但是,指挥棒和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厘清,结果导致种种错位,最后就是标准越来越单一。“当用同一个指标来衡量所有学校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基础性弱势的学校在向优质学校看齐的时候更加弱势,而这种弱势典型的外在表现就是教育资源在城乡差异上的又一重叠加”。

“假设我是一个老师,正常情况下看到一个学生在打瞌睡,我就会去问,是不是昨天晚上没睡好?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但是如果老师受考核量化影响,认为关心学生没用,就不会多问。或者老师看到学生打瞌睡,想的不是关心,而是各种焦虑:怕学生拉低了全班平均分,从而导致一个月的考核马上掉到全年级最后一名,奖金就要扣500块钱——我的天,你看这样的链条多长!所以简单的考核放到教育体系里很不应该。”

林小英举例说,当前这种从审计文化里面来的量化公约机制,没有给老师们处理疑难杂症和处理个体性问题以肯定。在当下的评价体系里,教师是被管理的对象,校长是教育部门的下属,他们只能按照评价表格来行使工作。

“必须超越传统的政策评估那种狭隘的专家治国论倾向,提出一种力求克服甚至解决经验主义与规范分析之间长期存在的僵局的方法论框架。”针对教师、校长、教育局长、教育部长,乃至国家,在《县中的孩子》里,林小英提出一套更加多样化和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比如在对教师的评价中,主要侧重于志业承诺,核心问题是“教师的投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就,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吗?”产出指标中,关于学生的成绩涉及托底和拔尖两块。对校长的评价里,评价原理是项目验证,核心问题是“根据本地经验,学校达到了既定目标吗?”

“我们都知道要因材施教,背后的原理就是把每一个人都当作例外。当把每个人都当作例外的时候,我们眼里就有人,人的眼里就会有光。现在很多孩子觉得上学不快乐,老师和校长又觉得没有人能理解自己心里的烦恼,就是我们把学校的工作拆分成一个个指标,每一个个体也都被‘拆解’,变成不是完整的人了,没法被看到了,最后影响了基础教育发展。”

教育是可以很朴素的

《县中的孩子》是林小英历时3年,深入6个省份7个县域25所不同层级学校,涉及东、中、西部不同地区,从多角度展现中国县域教育生态的田野调查。她用纪录片式的分镜头细致呈现了县域教育的生态,深度剖析了中国“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所面临的困境的根源及其后果,详解县域教育何以在今天这个时代成为一个问题式的存在。书中虽然说的是县域教育,暴露出来的很多问题,其实在城市教育中同样存在。

这本书的写作起源是2012年,林小英到深圳富士康做调查。当时富士康的两个厂区有十几万名工人,他们平均23岁,90%的工人只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绝大多数来自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林小英和她的团队前后三次进入富士康工厂,对120多名工人进行了访谈。“在学校里,我们是不被期待的。”每当问到来富士康之前在学校的生活,工人们都这样说,这句话令林小英感到刺痛。

而在林小英自己的生活中,她注意到舆论场上最经常说起的教育问题就是“鸡娃”,中产阶层的教育焦虑被无限放大。而中国教育的现实是,全国2000多个县容纳了全国50%以上的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成为企业的年轻劳动力,他们的受教育状况,其实更关乎中国社会未来的面貌和发展。

林小英在《县中的孩子》里,对教育的所有观察、思考和建议,其实可以归纳成一句话:回到教育常识,恢复教学常规。

她自己就是这么经历过来的。她出生在湖南农村,中考的时候没能考上县里最好的一中,而是去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只是介于“二三梯队”之间的六中。在最好的县中,开学第一天,校长或者班主任老师都会鼓励学生们志存高远,努力通过高考,结束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实现阶层跨越。但在林小英读的六中,校长说的却是:要认清自己的位置,不管别人怎么教学、补课,关起门来把自己的学习搞好就行。“在一所学校,师生相互守望、相互呵护,就这样过日子。”林小英说,这是她在六中学到的第一个常识。

六中虽然只是一所普通高中,但老师们并不像后来崛起的“衡水模式”一样“鸡血”,他们教给林小英的第二个常识就是“劳逸结合”,不过分压榨学生。“只有玩好才能学好,要先学会玩,才知道怎么学。”至今林小英还记得高三语文老师经常说的这句话,他还告诉学生们如何分配学和玩:“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当时学校的规定,是该学习的时候学习,凡是不该学习的时候坚决不允许学习。晚自习结束后,校长看到谁还在看书,会把学生轰出教室,理由是晚上必须好好休息。“他们深深知道,只有在玩的时候玩好了,学习的时候才能好好学”。

“教育是可以很朴素的”,林小英说,基础教育不应该是现在这样的适者生存的模式,“经济越落后的地方,教育越应该给人以希望”。

在林小英的调研中,谈到如何解决县域教育问题,“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是被各方教育参与者反复提到的解决之道。”《县中的孩子》是林小英历时3年,深入6个省份7个县域25所不同层级学校,涉及东、中、西部不同地区,从多角度展现中国县域教育生态的田野调查。林小英在《县中的孩子》里,对教育的所有观察、思考和建议,其实可以归纳成一句话:回到教育常识,恢复教学常规。

THE END
1.林小英:县中就读的孩子被视为“被淘汰”下来的人县中能走出优质生源与师资流失的困局重新振兴吗? 教育不该是适者生存的模式,经济越落后的地方教育越应该给人以希望。 名家推荐 林小英博士强调了教育评价机制改革,探求县域教育改革的解决之道,使得县域学校从整体教育改革中的“他者”转移到应有的主体地位,从而回答了“县中的孩子”同样也是“我们的孩子”的终极问题。https://erxiang11.blog.caixin.com/archives/279167
2.挺直腰杆:推进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高中是“腰”,振兴之路如何走?高中教育是提高劳动力质量的重要阶段,是一个国家从中等收入迈向高等收入阶段的重要指标。提升县中教育质量,为实现教育强国奠定基础。 ? 一、振兴县域普通高中:出路在哪? 办好县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破解“县中塌陷”的困局。优化布局,按标准化新建扩建高中学校,扩大县中教育资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10/10/14716539_1116703394.shtml
3.破高中教育困局,“清北复读班”郑州成立,让高考生告别灌输式教学郑州新奇中学校长王彦林现场接受采访时,指出河南高中教育困局,并坦言:“高中教育的革新,这是每一个教育从业者的使命与责任,也是新奇中学联合优实力教育捷登高考,创办‘清北高考复读班’的初心。” “革新,就是迎难而上,打破常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优实力教育捷登高考创始人、专攻北大课题研究组研究员、双动力教学模http://gov.hnr.cn/lyb/article/1/1284043926143111168
4.大学通识教育陷入困局对此,甘阳提倡运用“双重编码课程”的解决方法,所谓双重编码课程,就是该课程既属于专业课程,也可以当作通识教育课程,既方便了学生,也同时减轻了授课老师的负担。 困境三:高中与大学间裂缝难修补 基于现在中学是文理分科的状况,有人担心大学的时候要学习通识教育,文科生要懂理科,理科生要懂文科,在现行的体制下要修复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5/14/content_2180096.htm
5.寒门学子(精选八篇)目前,菏泽市的农村教育问题相严重。在校大学生家庭负担沉重,农村教育严重滞后,这些问题严重阻滞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教育,而且很重视教育,许多人都认识到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因此,虽然贫穷,却从来没放弃对教育的关注有发展。 寒门学子的内外困局 篇3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t2mfj7d.html
6.sincolink.com/apfnode/x00852739.htm2021年,周成建接受《商业江湖》采访时直率地表示,他缺乏对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表面上我一直强调自己做"中国裁缝",但实际上,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我一度脱离服装圈,很少了解行业的变化,正是这种"脱圈"行为让美邦出现今天的困局。 离退市仅剩一步之遥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10—2021年,美邦的市值从巅峰时期的372亿元http://sincolink.com/apfnode/x00852739.htm
7.www.jxmzxx.com{$woaini}>www.jxmzxx.com{$woaini}公交集团近日开放第二批错时共享停车场站,新增183处公交场站2665个车位。截至目前已对社会开放具备错时共享停车条件的公交场站200余处,总计可提供小客车停车位超过3000个。 公交场站开放错时共享停车位是近两年公交集团为缓解居民停车难推出的一项新措施,促进停车资源良性互动循环,实现共享共用。错时共享停车原则上采取http://www.jxmzxx.com/appnews_20241114/01489921.html
8.达州商人熊涛意外离世旗下地产公司陷债务困局博骏教育提前易主四达州商人熊涛意外离世 旗下地产公司陷债务困局 博骏教育提前易主 四川达州商会近年来在资本市场颇有知名度,盖因低调凶悍的资本市场“达州帮”中有多名达州商会成员。近日,达州商会副会长、港股上市公司博骏教育(1758.HK)前实控人熊涛意外离世,再度引发外界对达州商人的关注。https://xueqiu.com/1078525202/15757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