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课堂评价需体现学
习目标、内容与评价的一致性,倡导多元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评一致性”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在帮助教师与学生清晰教与学
情况的基础上,让教学评价贯穿课堂始终,进而不断调整教与学行为,以达成教
学目标为目的的一种课堂模式。“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既能显著改善在语文
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课堂评价缺位或教评不一致等情况,也有助于新课
标理念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在“教、学、评一致性”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具体实践,进行了“教、学、
础上,寻找到了“教、学、评一致性”实施行动的理论支撑以及现实必要性——
用教育目标分类学和逆向教学设计作为理论支点,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培
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落实课堂深度教学作为现实要求。随后,选取四川省遂
宁P校高中语文教师和高一(20)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课
堂观察和访谈。对县城高中语文课“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现状进行了深入
分析,发现目前县城高中语文课“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确定并设计了高中语文课“教、学、评一致性”实施行动研究的教学方案,随之
开展了两轮行动研究。在此之后,对行动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反思、总结与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为县城高中更好地开展“教、学、评一致性”语文课堂提出了相应
的建议和策略。
实施两轮行动研究后,发现具体实践中的“教、学、评一致性”语文课堂存
在如下问题:第一,教学目标的制定缺乏课程标准的学理支撑和对学情的具体把
握;第二,教学缺乏深度,“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积极作用未能发挥;第三
教课堂教学评价效果不理想,影响“教、学、评一致性”的提升。并针对问题进
行了归因分析:第一,教师对“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认识不够深入;第
二,教师在“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实施中缺乏相应的评价素养;第三,教师
在“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实施中缺乏必要的课堂调控能力。第四,学生互评
意识薄弱以及缺乏相应技巧。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高中语文学科特质,提出了以
下建议:第一,提升语文教师目标意识,保证“教、学、评”三要素的目标一致
IV
性;第二,改进教师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第三,培养教师课堂调
控与评价素养,提高“教、学、评一致性”适配程度。第四,教师应想法设法增
强学生互评意识并提供互评指标评价支点。从这四个角度来提高县城高中语文课
的“教、学、评一致性”,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高中语文课;教学目标;教学评价
V
目录
摘要IV
AbstractVI
绪论1
一、研究缘起1
二、核心概念界定2
三、文献综述3
四、研究目的与内容9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0
六、研究创新之处11
第一章“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必要性13
第一节实施“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理论基础13
一、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教学目标的制定指明方向13
二、逆向教学设计为“教、学、评一致性”活动的设计奠定基础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