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澄源寻迹千年唐宋茶

这里是平均海拔900米的政和县澄源乡,地处闽浙两省四县结合部,东与闽东寿宁县交界,南与闽东周宁县隔邻,西靠本县镇前镇外屯乡,北与浙江省庆元县接壤,全乡总面积271平方公里,现有22个村,2个茶、林场,113个自然村,6600多户,3.1万人,是政和县最大的一个乡镇。而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4%,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

臆想中的读书声是从1100多年前的一个初夏开始的。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白马渡的银青光禄大夫许延二和他官拜金紫光禄大夫的哥哥叶延一,两人原本同掌皇库,却都因受小人陷害而被贬。两个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为了避祸,收起忧郁和不平,历尽辛苦、不远万里南迁到了当时文化和经济都不发达的福建隐居,最后定居在了政和南里梧桐(今澄源乡上洋村)。

他们到政和的时候,已经快到第二年的端阳节。两个人相互搀扶,走在乡间的路上。这一对当时不满三十岁的兄弟,在怀念京都的繁华之余,也惊讶于他们所到之地的贫瘠。可是他们能做点什么呢读书人又究竟能做点什么对社会有益的事思来想去,无非还是教书育人。

经过几年的辛苦努力,许延二和叶延一于唐咸通年间(860年)在上洋村东创建了梧桐书院(亦称梧峰书院)以教育子弟,而这是政和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一所书院,也是闽北历史上第一所书院,比朱松创办的云根书院还要早两百多年。也可以说,正是从这里开始,政和的“政通人和”因为有了教育的落地,才开始显现。许多才情出众的政和学子,在这里接受了中国人文思想的启蒙教育,走向四面八方。

历史上的梧桐书院而今只剩遗址了。在几十年前那个疯狂“破四旧”的年代里,这个安静坐落在一个叫“书院坑”的山陇里的老宅,被人彻底破坏,各种屋瓦和木料都拆作他用,整个书院成了废墟。

而今风从龙上过,诉说着“青青子衿”的惆怅。新的梧桐书院,正在眼前的澄源村重建一只见一片水泽之上,一幢两层的传统风格建筑,开始崭露头角。

说完往事,一路陪着我们进入澄源的书院开创者许延二的后人、政和云根茶业的董事长,同时也是当地政和工夫茶、政和白茶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许益灿感慨地说:"澄源是一个古老淳朴的乡镇,我们许氏宗族在这里发展了一干多年,几乎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澄源乡确实民风淳厚。在前村,我们一眼望过去的古民居就有四五十座,一些老人和儿童进进出出,憨厚地对我们笑。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溪中随处可见活泼好动的鲤鱼。

鱼群丝毫不怕人,只要投喂一点食物,它们就快乐地挤上前来,顿时溪中就像绽开了一朵花。

这是一条有名的鲤鱼溪,也是一条风水溪。

从没有人捕捞溪中的鲤鱼,而鱼群对人也是无比亲近。村里的一位老人这时挑着茶篮走过来,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我们摆了摆手谢过,就又上路了。

到处是古迹的澄源,还有一个鼎鼎大名的家族,他们是唐代大书法家、一代忠臣颜真卿的后人,如今居住在澄源乡大山深处的赤溪村。

全村近干人口,有90%的村民都姓颜,他们现在仍完好地保存着祖传宗谱一部,题为《鲁国序谱》(祖籍山东的颜真卿,曾受封为“鲁郡开国公”)。

中国进入社会加速动荡的时期,也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907年-960年)。在这段朝代更迭、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的岁月中,时任吏部尚书的颜真卿八世孙颜虫松,因为厌倦了官场又崇尚道学,就弃官来到了闽北。他定居在澄源赤溪,是看中了这里的田园风光和物产丰富,决心开辟乡土、发展农耕,同时,用他高明的医术治病救人。

文人后裔居住的赤溪,还是武状元之乡。

也许是因为过去战争的阴影,颜家的后人大多崇尚习武,甚至颇有造诣。仅仅清道光年间,在建宁府(现建瓯市)举行的武试中,颜氏弟子就考取了12人,而且夺得了第一名。所以如今颜氏祠堂还存有一个宝物:就是当年武状元的奖品--把“官刀”,它长约3米,重达128斤,一般人是举不起来的。

在保存了完整明清古民居建筑群的赤溪村西南,有一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时建造的古廊桥“赤溪桥”,现在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进入了“闽浙木拱廊桥”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成为政和记录在册的“国宝”

赤溪古廊桥历经200多年的风雨,既没有腐烂,也没有坍塌,令现代人都啧啧称奇。而且,这是一座不费寸钉片铁,只凭棒卵衔接的木桥,桥底拱而桥面平,结构严密,建筑稳固。

廊桥没有柱脚,完全靠它自身的强度、摩擦力和直径的大小、所成的角度等形成支撑。

过去的政和廊桥并非只为行路。因为政和县地处闽北山区,山高路远,在几百年前交通不发达的岁月里,很多人要挑着柴火、山货、茶叶等物资到附近的集镇交换生活所需,比如像澄源这样的高山区,山民就要一路跋山涉水、忍饥挨饿,挑着担子走上几十上百里去讨生活。

一些乐善好施的好心人,为了让出门谋生的行人在途中有个乘凉、避雨、喝杯水的歇脚点,就在沿途的廊桥上、凉亭中,以及寺庙、道观里,免费为路人施茶。所以政和有不少廊桥。

而在高山区的古廊桥上,曾经有全年不断的无偿供应凉茶,特别到了农忙的夏秋季节,廊桥附近的所有人家都会主动轮流到桥上烧茶。轮到烧茶的人家,当家的主妇一大早就会到这里烧茶,给田间劳动的农民和路过的行人解渴,因为不断升腾的水蒸气飘散在空气中,几乎经年不断,所以廊桥有了一个很亲切的名字“烧茶桥”。

那年头,在廊桥上烧的茶都是很简单的,不过是水烧好后,在两个大木桶中加些菜茶和荒山野茶之类的粗茶,它们毫不精致,却能喝出属于山野的味道。

在对澄源的一路感慨中,我们踏入了一片视野绝佳的茶园一石仔岭生态茶园。它的前身是澄源乡茶场,地处澄源乡澄源村,始建于1976年,2007年改制后由福建省政和县云根茶业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并成为该公司的产茶基地,现有茶园面积5000余亩。主要茶种有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金观音、黄观音、梅占、台茶12号、瑞香,紫玫瑰等,另外还保留有300余亩生长达200余年的小菜茶(土茶)。

这里海拔近千米,茶园中长着各种野草、野花和野果树,沿着一条用石阶连成的观赏道可以一直走到茶园最高处,然后极目四眺。对此许益灿笑着说,经常有人来看茶园,却把这里当成了花果山。看得出来,在澄源土生土长的许益灿,对他的每一株茶苗都爱护有加,就连山风吹歪了茶园脚下的一个牌子,他也要仔细地把它扳正。

“茶叶,是我们这个古老的山区,人人都爱的东西。”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许益灿,回忆小时候的生活说,“那时候我们澄源乡的人,因为山里生活的这种自足性甚至很少出门。我第一次去县城还是在中考那年,看到满街的人,听到电铃的声音,感觉既新鲜又困惑。”

确实如许益灿所说,已经1000多年过去了,澄源乡还是一派“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世外桃源风貌。这里的山民既少见外人,也不提防外人(流动人口很少),甚至许多人白天出门劳作,都没有闭户的习惯。直到黄昏的云霞染红了半边天时他们才踩着夕阳回家,在邻里乡亲的问候中喝一碗热汤,放松劳作了一天的筋骨。其实茶叶一直是澄源的支柱产业,也是最传统的产业之一。整个澄源乡现有茶园面积1.8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1.5万亩,茶树种植品种有福安大白茶、福云六号、政和大白茶、台茶12号、福云595、铁观音等优良品种,就茶叶种植面积而言,居整个政和县首位,占全县茶叶种植总面积的25%左右,年产量达到3万担以上。

澄源茶因何能有这样的产出应该说和它的气候有很大关系。澄源地处二元地域,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又称高山气候冬寒夏凉,年平均气温才14.7℃左右,年降水量1900毫米,空气湿度大。即使是在盛夏,山里的平均气温也只有25℃左右,早晚温差大,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且让茶树因光合作用的影响,积累了更丰富的有益物质。

现代科学分析表明,茶树新梢中茶多酚的含量会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的降低而减少,从而使茶叶的苦涩味减轻;而茶叶中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的含量却随着海拔升高、气温的降低而增加,这就为茶叶滋味的鲜爽甘醇提供了基础。有学者也在研究高山茶叶的香气的形成机理时指出,山区低温和茶梢生长缓慢是形成高山茶香的主要原因。而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某些鲜花的芬芳,具有独特的风味特征。

地处高山区的澄源所拥有的小气候,使茶园保持了较理想的生态平衡。茶树凭借自身的抵御能力,少有病虫害,很多茶园从不喷施农药;而山区茶园中的天然肥源丰富,让土壤保持了良好的理化性状,使茶叶品质更优良。另外,这里人迹罕至,几乎没有空气污染,又让高山茶的生态多了一份保证。

就是这样一片茶,源自深林,产于乡野最终走向干家万户的茶桌。但这中间,还要经过无数的人事流转和因缘际遇,才能成为被载入史册的传奇。曾经有许多人的名字在岁月的长河中被湮没,但他们创造的却都留了下来成就了今天的丰饶,或是一种悬念。那么在这里,就请跟着我们将脚步迈向更深处,去分解一段持续多年的论争。

THE END
1.这些易错难读火车站站名,你能读对吗?前段时间 主持人康辉 “读完全国易错地名”的话题 登上了热搜 不少网友再次被 “行走的活字典”折服 直呼“涨知识” 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全国这些火车站站名 你读对了吗? ↓↓↓ 藁(gǎo)城南站 郫(pí)县站 邛崃(qióng lái)站 仪陇(yí lǒng)站 https://iapp.dztv.tv/share/YS0xNzktMzYyNjc2MDQ.html
2.这些易错难读火车站站名,你能读对吗?前段时间 主持人康辉 “读完全国易错地名”的话题 登上了热搜 不少网友再次被 “行走的活字典”折服 直呼“涨知识” 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全国这些火车站站名 你读对了吗? ↓↓↓ 藁(gǎo)城南站 郫(pí)县站 邛崃(qióng lái)站 仪陇(yí lǒng)站 http://news.cnwest.com/tianxia/a/2024/12/05/22897043.html
3.这些易错难读火车站站名,你能读对吗?前段时间 主持人康辉 “读完全国易错地名”的话题 登上了热搜 不少网友再次被 “行走的活字典”折服 直呼“涨知识” 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全国这些火车站站名 你读对了吗? ↓↓↓ 藁(gǎo)城南站 郫(pí)县站 邛崃(qióng lái)站 仪陇(yí lǒng)站 http://www.sjzntv.cn/news/bl/2024/12/1725350.html
4.福建省下温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政和县澄源乡下温洋水库管理房福建省下温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地址为政和县澄源乡下温洋水库管理房,位于福建南平政和县,福建省南平政和县牛背山社区居委会,福建南平政和县黄坦村委会,注册于2012年7月19日,法人是黄吕争,主要业务范围为淡水养殖、网箱养殖、畜牧养殖;禽畜、鱼类饲料批发零售;茶叶https://gongshang.mingluji.com/fujian/name/%E7%A6%8F%E5%BB%BA%E7%9C%81%E6%94%BF%E5%92%8C%E4%B8%8B%E6%B8%A9%E6%B4%8B%E7%94%9F%E6%80%81%E5%85%BB%E6%AE%96%E6%9C%89%E9%99%90%E5%85%AC%E5%8F%B8?mip
5.澄源乡天气预报15天澄源乡天气预报15天查询澄源乡天气网提供澄源乡未来15天天气,便捷查询澄源乡各地区天气预报15天状况,温度,降水量,空气质量,风力、生活指数等,还及时发布气象预警、各类气象资讯。助您放心出行旅游。https://www.tianqi.com/fujian-chengyuanxiang/24245/15/
6.政和县澄源乡下榅洋村村民委员会澄 开业 法定代表人:吕杨贵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4350725ME10292606 电话:- 邮箱:- 官网:- 地址:澄源乡下榅洋村 简介: 1、基本情况政和县澄源乡下榅洋村村民委员会成立于1900年01月01日,位于澄源乡下榅洋村,目前处于开业状态。 2、人员情况政和县澄源乡下榅洋村村民委员会法定代表人为吕杨贵。 上述文章是根https://aiqicha.baidu.com/company_detail_92572425375964
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调查推荐工作的通知》(建办村〔2017〕52号)要求,在各地推荐上报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审查,并向社会公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决定将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黑龙关村等2666个村落列入中国https://www.mayortraining.org/show-123-2745-1.html
8.背乡离井是什么意思,背乡离井的意思,背乡离井造句和成语接龙背乡离井的成语接龙 井臼亲操操身行世世代书香香消玉碎碎骨粉身身远心近近火先焦焦眉愁眼眼高手低低头耷脑脑满肠肥肥头大耳耳食之谈谈笑风生生杀予夺夺其谈经经纬万端端本澄源源源而来来者不善 近期查询 背乡离井高官显爵刁钻促搯洞房花烛东撙西节 热门词语 你好怎么读作者怎么读电表怎么读轮毂怎么读https://fanyi.kkabc.com/hanyu/%E8%83%8C%E4%B9%A1%E7%A6%BB%E4%BA%95
9.岭腰乡天气预报岭腰乡天气预报查询岭腰乡天气预报查询一周澄源乡 > 东平镇 > 岭腰乡 > 石屯镇 > 铁山镇 > 外屯乡 > 星溪乡 > 熊山镇 > 杨源乡 > 镇前镇 > 展开 收起 天气生活推荐 教育 美食 健康 数码 家居 娱乐 生活 时尚 旅游 社会 情感 汽车 健身 育儿 科技 游戏 自然 历史 2025高考不知道选什么专业好怎么办 最新报考专业指南 http://10tqw.com/weather/zhenghe_lingyaoxiang/
10.精华区文章阅读元文宗的圣旨对为什么追封孟子为“亚圣”有段说法:“孟子百世之师也。方战国之纵横、异端之充塞,不有君子,孰任斯文?观夫七篇之书,倦倦乎致君泽民之心,凛凛乎拨本澄源之论。黜霸功而行王道,距坡行而放淫辞,可谓有功圣门..可加封为邹国亚圣公。” 以孟轲与也曾被历代统治者尊崇为“亚圣”的颜回相比,他们https://www.newsmth.net/bbsanc.php?path=/groups/literal.faq/GuoXue/ctwh/lishi/gxzgwhs/M.1133567142.U0&sa=U&ei=Z_ddT7i1IoueiQfD9YSZBw&ved=0CDYQFjAI
11.福建省政和县美丽乡村澄源乡。福建省政和县美丽乡村澄源乡。 邵奕禄 千年古村落澄源乡旧貌换新颜。 古村新貌 小桥流水 古巷子里 独木老桥 老巷新房 老屋新貌 古镇之宝 镇龟塔 镇龟塔四周刻画着…… 莲花座 古典新貌 别样风景 别样风彩 独特之处 古廊桥 古廊桥旧貌换新颜 独特的视角 别样的美景 换个角度看廊桥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https://www.meipian.cn/cli243k
12.八百米山乡的脱贫路八月下旬,八闽大地似烤炉。然而在闽北,却有一块清凉之地——政和县澄源乡。“18摄氏度的夏天”,是这个平均海拔超过800米的山乡的一句宣传语。 政和是福建的贫困县,而澄源又是政和县最偏远的山乡。“受限于地理位置等,澄源的第二、三产业占比都较小,农业扶贫成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澄源乡乡长李重晶告诉https://www.xdkb.net/p1/114539.html
13.朱子缘:用诗歌与书画的旗帜,掀起一场闽江流域探源闽江源哺育八闽儿女的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一条河流,素有“母亲河”之爱称。她的涓涓之水发源于闽西北各水系,经千里汇流又从福州入海,干支流流经38个县市(包括浙江两个县),流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达60992平方公里(包括浙江境内的1070平方公里)。 http://lywh.hk.trst.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5&id=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