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没人要?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相亲相亲新浪财经

近年来,随着年轻人思维的转变,此前被唤作“老土”、颇遭年轻人排斥的“相亲”逐渐变得可以接受。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重回舞台的开封王婆,被有脱单诉求的年轻人围得水泄不通;与此同时,广东本地的线下相亲交友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有专家认为,“附近”一度让有“网生代”之称的年轻人忽视,甚至是无视,如今,线下相亲备受单身青年们追捧,从“附近的消失”逐渐转为“附近的回归”,体现了现在年轻人择偶方式、婚恋观念甚至是生活方式的变化。

相亲正流行

从线上到线下

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相亲

年轻人真的恐婚吗?真的不愿意相亲了吗?2024年3月15日,民政部网站公布的《2023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在连续8年结婚登记人数下降后,2023年登记结婚人数回升,全国结婚登记数为768万对,同比上涨了约12.4%。

同时,据世纪佳缘发布的《2022-2023中国男女婚恋观报告——70后-00后“三观”洞察》显示,超五成00后接受相亲找对象,而且跟上一代人相比,他们开始相亲的年龄也越来越早。数据显示,70后男性平均从26.4岁开始相亲,女性平均从25.4岁开始相亲;而到了00后这一代,最早从20岁就开始相亲。

此外,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发布的《中国爱情服务行业独立市场研究》显示,2016年中国爱情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人民币,到2026年将增长至2.1万亿元人民币。而在三大细分行业中,婚恋交友行业和恋爱社区行业在未来仍将保持较高速的增长,预计202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10.9%。

新快报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在“剩男”“剩女”并不少数的当今,对相亲从排斥到接受,是时下大部分适婚年龄青年男女的心理。在记者走访的年轻人当中,十个有八个表示“愿意走进婚姻”“可以接受相亲”。从事金融行业的李小姐有车有房收入不菲,然而如今已经33岁的她还是单身。从前李小姐的想法是随缘,“能遇上,早就遇上了”,现在的李小姐很耐心平和地接受亲友团的“帮扶行动”,“我也希望有亲友团为我壮壮胆,跟跟眼,把把关”。

从被动到主动

年轻人相亲正成为刚需

据某拥有3000万月活跃用户、新型兴趣社交社区平台旗下JustSoSoul研究院,于2023年发布的《Z世代婚姻观调研》显示,Z世代年轻人(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爱情,其通过对1618位年轻人用户婚姻观的调查,发现超过八成年轻人渴望结婚,为提高脱单概率,他们会主动通过社交软件、线下活动以及传统的相亲方式来寻找真爱。

广州越秀区民政局结婚登记处一位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透露,70%的人找到另一半,都需要他人帮助,大家对相亲的态度正发生变化。

广府婚俗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八姑姐”,20多年来当红娘,撮合了1000多对青年男女成为情侣,其中有很多走进婚姻殿堂。“近来有特别多的人找我帮忙介绍对象,每天各种朋友、亲戚介绍过来的就有五六十人。”八姑姐告诉记者,现在年轻人相亲的需求是很大的,情感和经济一样,均属于刚需。

相亲新常态

相亲更理性

真爱要找,相亲费也要考虑

有意思的是,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现在的年轻人也越来越理性,寻找真爱的同时,也会考虑成本支出,对比不同渠道的“相亲费”,并从中选择“便宜”的相亲渠道。

1996年出生的王思路(化名)从事媒体行业,早年在湖北一家电视台工作,目前在北京一家演出公司担任企划。按理说,长得颇为标致的她,接触的人又多,应该不愁婚嫁。然而,大学毕业与初恋分手后,她一直单身至今。为了脱单,她积极接受身边亲朋好友安排的各种相亲局,也尝试通过婚恋平台寻找另一半。“当时是在某相亲网站免费注册的,注册之后,一堆红娘不断联系我。最终选择了一个红娘牵线,选定8000元套餐,三个月内相看7个优质男,不包结果。”忙碌3个月之后,结果是没有结果。“也不是说这些男的有多差,但是没成事,8000元说没就没了,还是有些心疼。”在王思路看来,自己更信任熟人介绍的相亲,“熟人介绍的,成不了恋人,很多时候也会成为朋友,就当拓宽交友圈”。

33岁的陈舒(化名)是今年才踏上了相亲之路,因为不好意思麻烦身边人介绍,朋友圈又比较窄,一心想脱单的她开始接触一些相亲平台。“交费成为会员,权限比较多;不交费的话,需要通过使用积分才可以看到别人的资料。这些信息真真假假,需要自己去分辨。”陈舒告诉新快报记者,她其实也没太期望能快速找到对象,因为她身边有个好友,在相亲平台注册了几年,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我们都比较谨慎,不想交费太多,担心被骗,都是抱着试试的心态。”

这个“五一”假期,潮汕女孩阿青(化名)和相亲对象修成正果,在双方家人见证下举办了订婚仪式。今年35岁的阿青告诉新快报记者,五年来,她相亲了不下50次,如今的男朋友是通过朋友介绍的。“自从30岁开始,家里人就不停地催婚。我在深圳工作,爸爸妈妈在潮汕老家就帮我张罗,我基本每个月要回一两次老家,跟各种相亲对象见面。”阿青说,家人和自己都不大相信网恋之类的线上相亲,家里是通过当地的媒婆帮忙介绍,每见一个相亲对象,不管成还是不成,都要给媒婆200元介绍费。这些年相亲也花了一笔费用,但是家人觉得还是值得的。阿青认为,相比线上婚恋平台的花费,线下相亲的费用还是可控和合理的。

万物皆为“媒”

“软性相亲”成为年轻人新宠

随着时代进步和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万物皆可为“媒”——“云相亲”“视频直播群面式相亲”“剧本杀相亲”也相继出现。此外,民间相亲近年来也打开更多“脱单盲盒”,传统的相亲角也与时俱进。在杭州,有人在夜市摆个摊位,花一元钱就可获得一名异性的联系方式,也可以将自己的联系方式放入盒内;在苏州,有人主理一家“脱单便利店”,4年间成功牵线千余对男女……活跃在城市的“相亲摊”打开了新的空间。

自称“新媒人”的贺雪岚(化名)告诉记者,身为保险讲师的她,机缘巧合下兼职当起了“红娘”,半年里已促成10对年轻人走进婚姻。贺雪岚透露,自己之所以能促成相亲成功,采用的是“软性相亲”方式,即安排相亲当事人熟悉的三五好友相聚,进行小规模的联谊活动或者社交局:一起去看画展,一起烧烤,或者相约一场短距离的郊游。“相亲嘛,最紧要的是大家相处的时候轻松舒服,这样的‘软性相亲’成功概率很大。”

相亲在广州

线下相亲活动为何火起来了?

门槛低、选择多、效率高、氛围好

今年“五一”假期,“相亲+文旅”竟成了新的流量密码。一度在全网走红的开封“王婆”告假一个月后,于5月2日重回舞台,当天《王婆说媒》持续了近80分钟,众多年轻人带着明确的“脱单”诉求,源源不断涌入景区。据悉,因游客量较大,景区启动限流措施。

此外,全国许多景区也纷纷效仿,于“五一”期间推出以交友为主题的活动,广东多地也举行了各种“相亲+”跨界融合活动。其中,佛山创意产业园“25H说媒大赛”自启动以来,成为了年轻人社交的新风尚。据悉,该相亲活动带动整个园区客流,五天假期累计吸引客流量超过65万人次,日均超过13万人次,同比去年增加18%。

记者于“五一”假期结束前夕前往“25H说媒大赛”现场,晚上八点多,现场人气甚旺,两小时的说媒大赛,一共9对嘉宾上场,有货车司机,也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最终赛事共促成3对嘉宾成功送花(牵手)。园区方面表示,佛山创意产业园自4月8日以来已连续举办25期说媒大赛,来自佛山乃至大湾区的青年男女纷纷奔赴而来,撮合近100对单身青年成功牵手。

来自广州的崔先生告诉记者,网上看到说媒大赛有佛山版《王婆说媒》之称,于是动了过来看看的心思。“开封太远了,于是就近来到佛山。”他笑言,自己今年32岁,经营一家杂货铺,不过到了现场有点胆怯不敢上舞台相亲,“下次想拉上兄弟一起壮壮胆”。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各地线下相亲活动的火爆,侧面印证了年轻人在择偶渠道和择偶形式上的变化。不少网友表示,线下相亲活动之所以火爆,是因为它们既具有“媒人”的传统特点,又具有互联网的社交属性,更重要的是门槛低、选择多、效率高、氛围好。

线上婚恋网站被王婆们干翻了?

天河公园相亲角依旧火热

相亲角被很多人吐槽“老土”,然而,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广州最大的相亲角——天河公园很是热闹。假期第一天下午三点,记者前往天河公园。只见现场人来人往,众多中老年人为自家孩子相亲,张贴“寻缘”相亲信息,相互咨询交流。

住在员村附近的罗伯坦言,为了帮27岁的女儿物色对象,自己来天河公园相亲角十多次了。“刚才跟几个家长聊了,哎,都是帮女儿找对象的,要想找到合适的男生难啊。”罗伯说,自家女儿不愿意来现场,但倒也不反感父亲张罗相亲。

另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阿姨告诉记者,“五一”假期自己特意从武汉赶来帮儿子寻找另一半。她说,她的儿子是1986年出生的博士海归,如今在广州工作,因为一直忙于学习和工作,至今未恋爱过。记者现场所见,前来相亲的年轻人寥寥无几,不过代为相亲的家长们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自家孩子对相亲是接受的,只是没空或者不大好意思前来。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线下相亲活动红红火火,线上婚恋网站却日渐式微,有网友更调侃道:“线上婚恋网站被王婆们干翻了!”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世纪佳缘、珍爱、百合网和对缘婚恋平台四大巨头App月活用户1309.5万人,不足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

专家看法

线下相亲火热,这是年轻人“理性的回归”

就现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和相亲现状,新快报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人类学者周如南。在周如南看来,从社会历史维度来看,人们结婚的意愿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将之放置于最近五年甚至十年,却有所回升。“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婚恋态度也在变化之中。如今年轻人的婚恋意愿,可谓是‘大范围下降,小范围回归’”。另一方面,如今的适婚人群多是独生子女,两个人结伴过日子,在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经济压力会相对小些,“譬如从养老来说,2个人赡养4个老人比1个人赡养2个老人,压力相对小一些”。

周如南说,现阶段正进行着“传统的发明”——人们开始再度重视传统,重视家庭生活,但又有所不同。“从前,结婚是年轻人的必选项,到了适婚年龄就一定要成家立业。现在年轻人选择结婚,则是因为‘我需要’,为了让自己生活质量更高。可以说,对于年轻人来说,从前结婚是压力,现在则是一种主动选择。从前是没有选项的选择,现在是有多个选项的选择。”

从火了的“王婆经济”到各式“脱单派对”,如今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线下相亲。周如南表示,人们相亲方式以及情感链接的变化,从地缘关系到业缘关系再到趣缘关系,背后折射的是时代变化。他认为,前些年,互联网高密度嵌入年轻人的生活,由此催生出一个社会学现象——“附近的消失”。线上社交的便利性,让人容易忽略周边的世界。现在,线下相亲的火热,尤其是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接纳传统相亲,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附近的回归”,重拾附近也是重拾生活本身,“这同时也是年轻人‘理性的回归’,相亲的时候知根知底,也是解决风险的方式之一”。

THE END
1.洪雅相亲派嘉宾推荐第473期本科工程师,快来认识一下吧~洪雅相亲派是洪雅论坛旗下的本地相亲服务平台,以真实可靠、本地相亲为服务理念,重在让你变好、教你恋爱、帮你脱单哦~我们提供一对一线下高品质服务,以及线上交友小程序,帮你打破原本的生活圈、交际圈、遇见更多优质的单身男女,帮助洪雅单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E0MTA5Mw==&mid=2651238232&idx=2&sn=4b2fc2c1d6e766ee28197b04e1708461&chksm=bc4abf172ebf94c39d89865afb46d2e0ed73747f0a8edbd388649d08f77aeb8049c029567233&scene=27
2.盘点这些年遇见的奇葩相亲男TOP5(更新各类找对象交友渠道)年末盘点,我要来讲讲遇到过的奇葩相亲男,由于名额有限,我在闺蜜群里面让她们做了投票,最后选出了以下5位入选者。 (申明:这里不涉及对男生人品的评鉴,只是有些男生三观或者行为可能不太一致,超出自己理解范畴,让我有这个恶趣味想写写以作回忆,只是纯吐槽,不涉及任何地域黑,职业黑等等) TOP 5 :和尚兄 奇葩指数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01030788/
3.山同脉水同源地相连人缘相亲文化一脉三地文化资源绘成一张图京津冀三地山同脉、水同源、地相连,人缘相亲、文化一脉,具备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天然基础。 “观察整个区域的自然地貌演进,古代黄河与海河合力冲积,形成连片的华北平原。平原西侧、北侧边缘断块山地相对隆起,形成太行山山脉和燕山山脉。”展开《分布图》,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常务https://www.bism.cn/gzdt/xwdt/202407/t20240712_6436.html
4.天津日报数字报刊平台京津冀三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1月27日,“欢乐京津冀 一起过大年”主题宣传联合采访活动在北京艺术中心启动。从1月27日至2月1日,来自中央和京津冀三地的60余位媒体记者,走访北京市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环球影城、前门商圈,河北省雄安新区、正定古城、特色街区,天津市鼓楼、意风区、五大道、北疆博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4-02/01/content_143088_329144.htm
5.我相亲经历都是什么(二)——好人缘z“把相亲对象 组成球队 去夺下那世界杯”正像这句歌词,我的相亲对象恐怕也能组成一个球队了。而且各个都是个性鲜明最独特。 今天我就先讲讲这位Z先生。 这位先生是一位小学音乐老师,介绍人说是个孝顺本分的孩子而且还开了辅导班。总之极其好。 于是我便在姑姑和另一个介绍人陪伴下见面了,地点是在我家小区附近https://www.jianshu.com/p/79c780630f75
6.交汇地带,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云南位于中国南部,地处“一带一路”交汇地带,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通、文缘相融。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一路国家中国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B 复制 纠错https://www.shuashuati.com/ti/dbeb710134cb4600b17de3d98ed6ae7d.html
7.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京津翼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4.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来有1亿多,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京津翼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京津贯“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华文化() 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独特性②具有海纳百川、熔铸百家的气魄 ③具https://www.shangxueba.com/ask/20426098.html
8.江苏与国际友城守望相助让世界感受江苏温度社会新闻人缘相亲,民间力量汇成一支主力军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在此次全球守望相助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支支社会力量让民心更相通,真情更相融。10万平方公里的江苏大地上,企业、医院、学校、民间协会、甚至家庭个人,江苏人的点滴之爱,汇成江河,涌入友城及其他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 3月26日,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巴基斯坦留https://www.0515yc.cn/newsyc/folder59/m/2020-03-28/410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