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龙援藏工作报告新浪黑龙江

2016年7月,全国第八批、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干部人才进入雪域高原,一千余名队员开启了新一轮全面援藏工作,他们传承“老西藏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续写着祖国全面繁荣富强的伟大“中国梦”……他们克服重重艰难,让藏区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用高额付出诠释了充满大爱的“家国情怀”:三年间,因突发高原疾病和意外,10余名援藏干部长眠雪域高原;我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52位援藏干部人才和60名组团教师中,23人经历了亲人离世之痛,6人经受了家属病重抢救的煎熬,但他们都把对亲人的牵挂融入忘我的工作中,时刻坚守在自己神圣的岗位上;三年间,龙江援藏队员有19人患上脑水肿、肺水肿、高原心脏病、心梗等疾病;2018年底,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组织援藏干部人才和教师体检监测,队员身体健康指标异常率为94%。

大家好,我是哈尔滨市第40中学的李英龙,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52名援藏干部人才中的一员。回想三年援藏磨砺,身体经受的折磨恍如昨天、对危险的恐惧依然清晰,对家人的愧疚始终无法释怀,但在西藏、日喀则、仁布县,三年的艰苦奋斗,也让我的灵魂得到了洗涤,思想得到了锻造和升华。那里,是我永远的骄傲和一世牵挂。

仁布,你是我的骄傲和牵挂

第一部分:母亲在病榻儿子要远行

三年前决定援藏时,内心是被改变藏区教育面貌、倾情施展才华的热血充盈的,但也充满了纠结。我和妻子是丁克一族,我远赴万里之外,援藏一个周期就是一年半,留下她一个人在家她有多孤单;父亲母亲、岳父岳母年事已高,我这一走他们谁来照看。

当我忐忑着说出我的想法时,妻子沉默了,然而她很快做出了抉择,她说:“我是国家干部,了解援藏的意义,你要去援藏我应该支持,你的追求我懂。老人这块……他们身体都还好,我会好好照顾他们的。”瞬间,我呆住了,原本打好的各种腹稿瞬间被温暖融化一空,出身高干家庭、一直被大家宠溺的娇娇女,就这样痛快地放行了。然而,越相知越难舍,拥住妻子,我在她耳边轻轻说:“等我回来,一起寻找我们的诗和远方!”

还没从喜悦和感动中走出来,母亲的一次意外让我再次心绪难安。老人家在公交车上不慎摔倒,造成脊椎三节压缩性骨折,年近八旬的母亲卧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病床前,老母亲紧紧攥住我的手不断追问:“老儿子,西藏那么远、那么苦,你去那到底为了啥呀?是不是别人说的为了钱不要命?可咱不缺钱啊!现在我起不来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过这一关,你就忍心把我扔给你媳妇和你大哥吗?咱能不能不去了?”母亲的话让我心如刀绞,泪水在眼眶打转。面对需要尽孝的母亲,心里有那么多援藏的理由却一个也说不出口。最后,还是妻子出面,一点一点打消了老人的顾虑。她对母亲说:“支援边疆功德无量,英龙是从全市几万干部中选出来的教育人才代表,是经过严格政治审查和工作考核的,这是组织对他的认可,也是对我们家属的信任,是非常光荣的。去西藏,他可以做很多事,能帮很多人,英龙已经四十多了,援藏将是他难得的人生经历,我和我爸妈都支持他去,家里您不用担心,有我呢。再说大哥还能帮忙,我一定能照顾好你们四个爸妈。”

儿行千里母担忧。我知道母亲不是拦我,是心疼我。临行前,她一再叮嘱妻子:“好好包顿饺子,就包英龙爱吃的酸菜馅的,西藏的饺子煮不熟。”端着一盘刚出锅的饺子,我坐在母亲床前。老人家反复念叨的只有一句话:“再吃一个,再吃一个。”热气遮挡不住母亲脸上的皱纹,心里一阵阵发酸,饺子放在嘴里第一次感觉咽不下去。那一刻,我坚定地告诉自己:就算只为了母亲和妻子的理解与牵挂,我也一定要在援藏中做出最大的成绩!

第二部分: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

2016年7月4日,我走进西藏日喀则,来到仁布县。一路进藏,雪山、神湖、经幡,空气中都弥漫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草甸上牛羊与毡房点缀,朝拜的藏民磕长头匍匐,天与大地相依相连,人与自然水乳交融。这就是让我无数次为之激动的人间秘境,我将在这里兑现我的承诺,回报亲人的付出。但理想与现实之间永远隔着两个字——考验。

刚刚适应,爱人就强烈要求过来看我。可初入高原,她就被严重的高原反应击倒,头痛欲裂、睡不着觉,只能躺在屋里吸氧,10天探望假期,仅呆了4天。就在这短短4天里她却发现了我的一个小秘密。一天早上吃着饭,她放下筷子,用手指轻轻擦我的脸,边擦边笑着说,“这咋到了西藏连脸都洗不干净了?”擦了两下,她的笑容突然僵住了:“这怎么是血,英龙,出血了。”我紧握住妻子的手,轻声说:“别紧张,就流了点鼻血,没事的啊。”她拉着我就往外走,“走,去医院检查一下。”我拍拍她的肩膀说“真没事。”“不行,必须去。”望着妻子惊慌的眼睛,我轻轻将她抱在怀里说:“亲爱的,真没事,因为高原反应,很多援藏同志早上都会流鼻血,别担心。”周围突然寂静下来,我感到妻子在我怀中微微颤抖,轻轻啜泣。我使劲地扬起了头,看着天花板,不让眼泪流出来。就这样过了好久好久,我双手扶着妻子的肩膀,看着她的担忧的眼睛,郑重说道:“放心吧我的杨小胖,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援藏结束后,我还要带你去寻找我们的诗和远方呢!”

第三部分:来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

我和队友开始踏查、走访,争取尽快找到最急迫的教育援助项目,早一天立项,藏区孩子就能早一天受益。我们坚持走访了20多个村级学前点。在高原,一动不动都会喘,跋山涉水更是步履维艰。但来到学前点时,我们却感觉心比身体更痛。站在教室前面,只能看到一个个黝黑的脑袋,学生的身体被成人桌椅挡了个结结实实,有的甚至只能露出半张脸。这里的藏民生活艰难,饮食上单一的糌粑、白菜、土豆造成孩子营养不良,本就身体瘦小,使用成人桌椅对他们的身体发育更加不利,据了解,全县58个村级学前点大都如此。我们把掌握的情况迅速上报,“更换学前点桌椅”很快被确定为教育援藏项目。

当面对仁布中学一千余名学生时,援藏的使命感更加强烈。这些学生是仁布的希望,是西藏未来的希望,我的使命是扶助他们建设好西藏的明天。我要带给他们改变,每改变一点,他们距离幸福就更近一点。我任职校党总支书记和副校长,因为有多年德育工作经验,主动承担了德育工作,而实际工作中,强烈的责任感让我竭尽所能把我所拥有的、我能够寻找到的都留在了那里。

学校规划中,我积极参与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我们在结合仁布教育教学成功经验和学校现状基础上,充分借鉴道里的教育成果,提出了受援学校“一个引领、两个转变、三个提升”的三年工作思路。

援藏最核心的是援理念、援智慧,二十多年的教育经历,我从40中学传承了“用心成全每个生命”的教育情怀,我在道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大平台上得到了巨大的帮助,我要把道里智慧融入仁布工作中,让道里教育成果像美丽的格桑花一样在高原盛开。

党建工作中,我注重以社会实践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一方面,通过落实党建工作各项制度,规范组织生活,加强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利用党员先锋示范岗、党员结对帮扶学困生、送教下乡等实践活动强化组织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我组织了党员“义务理发”主题党日志愿活动。藏区生活消费极高,理一次发要50元,洗一次澡要100元。即使在县城也要几十元,仁布学生多来自牧区,三分之一以上学生家庭贫困,加上一学期都要住校,许多学生头发留得很长,不卫生也不好看。于是,我自费从网上买了20套理发设备,并号召党员教师为学生义务理发。虽然理发手法一点都不专业,但学生依然会高兴地坐在椅子上等待。当然,他们也会在手艺好的“师傅”后面排成长队。虽然剪出来的效果什么样的都有,但这里的孩子不那么计较。看着他们嬉笑着离开,看着老师们露出的开心笑容,我心底的孤独瞬间被幸福填满。幸福真的就在“为人民服务”中!

而在党员“金秋助农”活动中,我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藏民的淳朴。金秋时节,我组织部分党员教师帮助缺少劳力的藏民收割庄稼,也带上了部分淘气的孩子。我想通过活动增强党员服务意识,教育孩子懂得珍惜,也想让藏民感受党的关怀。但劳动结束后,藏族同胞拿出积攒的藏鸡蛋时,我却被感动了。要知道藏鸡蛋可以卖到5元一个,他们自己都不舍得吃,却拿出来十几个、几十个招待我们,师生深受感动。那一刻,我心里没有党员群众之分,没有藏区内地之分,没有故土他乡之分,只有满满的温暖。

带着这样的体验,我更加热心于自己对两户贫困家庭的扶贫任务。我带着米、面、油和钱去看望他们,讲党对藏区的重视和关怀、讲脱贫攻坚的政策,帮他们寻找脱贫办法。我带着他们急需的农具来到田间,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我积极协调扶贫办帮他们寻求政策支持,联系雪域“光明行”工作队专家为他们治疗眼疾,帮他们寻找社会公益岗位增加家庭收入。三年里,奔波于县城和山村,我身体感觉到了累,健康状况也大不如前,但我的心思却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简单。他们在接受我资助的同时,也会把自己认为最珍贵的核桃、藏鸡蛋用小布兜装上,使劲塞到我怀里,不拿都不行,虽然最后我会偷偷把这些珍贵的东西留在角落里,通过别人送回去,但真情无价,这些足以让我感觉更有责任做好脱贫工作。经过不懈努力,现在,普巴次旦和次旺多杰两户家庭都实现了脱贫。而在不断的接触中,我与边珍、达娃两个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很小就没有了父亲,我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了父爱,他们说:“我想叫你李爸爸!”一声“李爸爸”,震撼了我的心。我只是尽我所能帮他们做了我能做的一点事,但他们却把最珍贵的亲情交给了我。这对于我来说,何尝不是更大的收获?我在援藏中付出心血,也在高原上收获成长。

德育工作中,我注重抓实常规管理。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出台了“仁布中学学生学习和生活一百个德育细节”;推出了班级德育工作量化考核机制;发挥德育主阵地作用,形成了可借鉴、可持续的适合农牧区学校的德育管理模式。

随着各项工作的逐渐改进,学校名气也越来越大。学校搞活动,我把县委书记、县长请过来,教师们感到自己的工作得到了领导重视和同行认可,积极性越来越高,主动奉献的教师也越来越多。

在此基础上,我将自己掌握的先进理念和工作策略与学校工作相融合,一方面抓好课程落实,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完整合格的基础教育;一方面全力推动教学改革,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几年下来,学校中考成绩在日喀则24所初中学校排名中,由十四名冲到了第八名。

第四部分:相似的情形一样的选择

2017年11月,我岳父被确诊为膀胱癌。妻子是独女,一直被父母呵护,她承受的沉重打击可想而知,在援藏队和县领导再三催促下,我返回了哈尔滨。因为心里实在放不下仁布的工作,在岳父做完手术渡过危险期后,我就匆匆返藏。但难题接踵而至,岳父化疗期间,岳母又因严重的膝关节疾病卧床。父母同时重病使我爱人身心俱疲,经医院检查确诊为II型糖尿病,需住院调理治疗。她不敢告诉患病的父母,更不敢告诉远在西藏的我。但每个人的承受都有极限,终于在一次每日例行通话中,她忍不住失声痛哭。得知全部消息后,我唯一的念头就是立刻回去,回去照顾她、替她扛。最终,还是爱人先沉静下来,她对我说:“英龙,没事的,还有一个多月,一年半的援藏任务就结束了,困难都是暂时的,我自己都能解决,你在西藏受的苦我知道,咱们不能让这些苦白受,照顾好你自己,别让我再有更多牵挂,等你回来就好了。”

“家有贤妻,胜过良田万顷。”我庆幸我有一个好妻子,但我愧疚自己不是好丈夫。在我艰苦援藏的背后,她的付出一点都不比我少。整个援藏期间,她只在我刚到西藏时和我有过一次视频。之后她就告诉我:“英龙,以后咱俩再也不视频了,看到你我就想哭,我受不了。”一句“受不了”里有多少孤独、思念、艰难和忍耐?也见证了她有多么坚强。一句“受不了”伴随着我的援藏全程和她的每个日夜,但她就那样挺过来了。她是我整个援藏期间最愧对的人,也是我最感激的人。在我爱人的坚持和坚守中,在相互的鼓励、打气下,我的援藏期即将结束。

2017年底,一年半的援藏周期结束之际,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对派出的援藏干部人才进行年度考核和征求意见,仁布县教育局和县中学强烈要求我继续援藏一个周期。孩子们舍不得那个帮他们搞卫生、陪他们早自习,为他们掖被子,和他们一起吃饭,一起打球的大朋友,舍不得那个节日为他们带来礼物,假期为他们带来书籍,让校园变的整洁,让课堂充满笑语的“不一样的校长”。仁布的老师们已经离不开那个一心提升教育质量,为学校带来希望的“不一样的书记”。

第五部分:燃烧的是热血奉献的是生命

龙江援藏工作队要求队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克服困难险阻,倾情雪域,奉献高原。这些真的不只是口号,因为这里有高寒和缺氧,有莫名的孤独和无尽的思念,有刺眼的阳光和艰难的翻越……在这里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做同样的工作,需要有更多的准备;生同样的病,也许面临的就是死亡。

在雨季来临之际,西藏时常会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几十斤、上百斤的巨石滚下来,声势十分吓人。在走访途中,我们也时常会遭遇,有时需要原地等待,有时也要顶着危险冲过去,其中,最惊险的一次遭遇山体滑坡,车辆一侧是随时可能滚落岩石的高高山崖,一侧是奔涌的雅鲁藏布江,出现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是死亡,好在都在有经验的人的帮助下,有惊无险得躲过了。但最让人煎熬的一次我们被困住了整整一晚。在日喀则开会返回县里的途中,我们遭遇了暴雨引起发的泥石流,找不到更安全的通道,我们只能原地等待。天色一点点暗下来,没有路灯,没有救援,漆黑的夜渐渐遮住了我们的车辆,车外传来泥石冲刷地面的声音,不时夹杂着巨石滚落、冲撞的巨响,脑海里不断出现桥梁坍塌、地面深陷、车辆被泥水裹挟淹没的画面,那一刻,我感觉我真实地触摸到了死亡……有时人在自然面前真的是渺小的、无力的,不过,那次泥石流没有袭击到我们。当晨曦来到、风雨停歇时,真的仿佛得到了重生。

但三年间,援藏队员却不都是这样幸运的。仲巴县中学由内地引进教师成长起来的校长,不到40岁就倒在了海拔4700多米的工作岗位上,当地百姓把他葬在县城的公路边,让所有人纪念和致敬这位为藏区教育事业燃尽自己生命的汉族教师;在日喀则上海实验中学,三年内9名上海教师倒在了为学生辅导的课堂上,将自己的生命献与了雪山上的苍鹰;吉林市组团援藏教师领队,在下乡走访的途中坠入万丈悬崖,永远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援藏的丰碑上。就在7月中旬,全国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中的一名上海医生和一名大连律师,因进藏的严重不适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这些人用生命谱写了壮歌与担当和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在西藏老师中也有一批入藏工作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内地教师,他们扎根雪域教育,成为精英和骨干。他们与藏族师生同吃同住,用真情和奉献与藏区百姓缔造了深厚的汉藏情义。但当他们最终荣退返回自己的故乡时,身体机能和器官已经发生变化。五年内,他们要像候鸟一样选择两地适应生活,五年后在内地能够活下来才能证明没有生命威胁了,据说他们回到内地的存活率大概只有百分之三十。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无所畏惧,把青春奉献给这片土地,也奉献了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这是一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第六部分:你给我今生骄傲我许你一世长情

三年间,作为仁布县中学党总支书记、副校长,我和同仁们共同努力,带领学校成长为成为日喀则市示范学校、名优学校;通过援藏资金立项为仁布县中学投入150万元电子白板和学生桌椅;通过呼吁和号召亲朋好友、教育同仁向学校和学生实施捐助;先后召开日喀则地区和西藏自治区现场会,学生升学率实现历史性突破。

三年间,作为个人,我在藏区累计捐助3万余元,并从2017年开始资助2名家庭贫困学生一直到她们大学毕业;多次获得优秀援藏干部人才、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三年间,我一头浓密的黑发日渐稀疏,因长期缺氧造成脑细胞死亡,记忆力明显衰退,身体多项健康指标异常,但我始终没有忘记我的承诺:把我能干的都干好。面对一项项工作成果,我为我的工作而骄傲;面对仁布县中学生源以每年100多人的数量递升,我为学校的发展而骄傲;面对人畜同住的简陋小屋墙上粘满的奖状,我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而骄傲;当我得知我们工作队获得全国援藏单位中唯一一个日喀则市文明单位、西藏自治区文明单位和省五一劳动奖状时,我为这支队伍感到骄傲自豪。当我看到西藏随处都在飘舞的五星红旗时,我骄傲于祖国的和平和团结;当我听到学生对我说“我想去内地读高中,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时,我骄傲于援藏工作带来的思想转变;当听到自己作词的校歌在校园里唱起时,我骄傲于我与仁布中学的身心相融;当我听到两个孩子喊我“李爸爸”时,我骄傲于我与这里的人民有了浓厚亲情。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在西藏用生命铸就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风骨。道里教育人也在那里书写着教育的“奋进之笔”,我的援藏任务已经结束,但113中学刘斯珩还在那里倾情奉献,60中学段立强的新征程已经启动。在全国最艰苦的地方执教,让生命和使命同行。如果说西藏是净土,那她净的一定是心;如果说援藏是镀金,那她镀的一定是思想的金。

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干部人才及组团教师时刻不会忘记队友创作并雕刻在援藏公寓上的铮铮誓言。

汉藏铭

浩浩黑水,汤汤雅江。

松林兴安,雪域神山。

东北西南,一脉相连。

承国运,边陲地暖。

酬壮志,万里云天。

骢马叫,辞妻儿,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华茂,男儿烈,为报家国肝胆照。

风吹关山月,情留年楚河。

雄鹰寄忠诚,雪莲洗尘埃。

稳定发展,国之所系,龙江勇士敢担当。

汉藏相扶,躬身为民,韶华逝去何所惜。

莽莽高原,展襟报国,步履铿锵豪放。

殷殷热血,龙江儿女,砥砺铸就峥嵘。

此生为社稷,九死不彷徨。

受命援此,铭以志之。

深深的高原情,盛开的格桑花,情牵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大业,情暖于汉藏相扶、躬身为民的大爱,情融于汉藏一家、相亲相爱的大举,我们愿与兄弟携手共进!愿雪域高原早日富强!愿伟大祖国永远昌盛!

如果组织需要,如果藏族同胞需要,即使我已白发苍苍,即使我已垂垂老矣,我依然会重整行囊,再返第二故乡。

THE END
1.大雪情长,爱意悠扬情殇离人月下情郎梨花大雪纷扬,一夜银妆。念一段纯美的情章,感眉梢爱意深藏。心初漾,情初彰,拥爱入房,流年暖香。 时时蜜意长,情开正芬芳,一心一意柔肠,大雪万丈映耀华光。 雪绒如裳,铺展满心素裳,轻拂恋梦微茫,倚一榻幽伤,闻爱语回廊,旧檐别念暮云苍。 雪茫茫,影凉凉,寒风添怅小轩旁,落絮淡如霜。悄萌几缕痴狂,往忆萦绕情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LMSUML05566SD3.html
2.又相信爱情了!苦命女子独守昆仑三十年,等一个永远回不来的男人又相信爱情了!苦命女子独守昆仑三十年,等一个永远回不来的男人 “爱像风筝断了线,拉不住你许下的诺言!”这是刀郎“西海情歌”中非常经典的一句歌词,每每听到这一句,总是让人情难自禁,忍不住泪流。这首歌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吸引很多人传唱,主要原因还是这首歌背后一段真实凄美的爱情故事,瑛和勇儿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6191410557603591&wfr=spider&for=pc
3.致敬最可爱的人转发@央视新闻:今天来自予你一生长情致敬最可爱的人【转发】@央视新闻:【今天,#解放军建军95周年#,一起发微博致敬最可爱的人!】大漠高原、雪域边关、湛蓝深海……在祖国需要的地方,都有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人民军队初心如炬征途如虹#,此刻,一https://weibo.com/1887714990/LEYmxiaD6
4.圣地之恋丨世界最美爱情圣地巴拉格宗神山婚纱摄影在神山脚下、雪域之巅 我在等你,相约一见 在神山之下,雪域之巅 这里离天堂最近 最能 聆听我的真心 这里是斯那多杰与仁称拉姆隐居的世外桃源 曾惊艳了千载 春秋轮回的时光 也温柔过三生 久伴长情的岁月 这里是八瓣莲花绽放的地方 一花盛开一世界 一生相思为一人 https://www.jianshu.com/p/c6fe598326c8
5.《雪域之光》慕城作词阿汝汗作曲,原创歌曲简谱,通俗歌曲,国语《雪域之光》有关声明 1.站内曲谱歌词均由作者或者网友上传发布以及网上搜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附上相关版权证明材料来信517858@qq.com联系处理。2.站内曲谱如果用于商业用途,请直接与词曲作者联系。3.词曲作者名字以谱面为准。4.词曲作者作品分类,由系统自动进行分类,同名作者作品难免混淆,如有错误,请https://www.ktvc8.com/article/article_652946_1.html
6.[回声嘹亮]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李峙以歌念亲人《超音速》 20240729 [2022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歌曲《New Youth(新青年)》 演唱:刘雨昕 李一桐 赵珈婧芸 童和光 星瞳 吉莉 换一批央视榜单 1 国家记忆 最帅单膝跪地 揭礼炮兵训练幕后 2 军事科技 科技炫彩 航展上的那些明星装备 3 从一根翠竹看竹乡人的生存智慧 农耕探文明 4 鹰笛,雪域高原上天赐的https://tv.cctv.com/v/v2/VIDEhqTnbz0nvkZ3Fz3fTnBA201229.html
7.雪域高原的援藏日记:支教一年,自教一生今日女报电子版雪域高原的援藏日记:支教一年,自教一生 从伟人故里到大山之南,山高水长情悠悠。 山南的教育事业发展日新月异,教学环境已然旧貌换新颜——一座座教学楼、宿舍楼拔地而起,一件件智能教具被引进运用,外地教师“走进来”、本地教师“走出去”……这些蜕变的背后,离不开湖南省援藏工作队的坚守和奉献。http://jrnb.fengone.com/new/Html/2024-09-12/24595.html
8.祖国西陲雪域高原,中国军人演绎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2018年,马小龙和妻子结束7年爱情长跑,步入婚姻殿堂。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结婚不到一个月,马小龙却已回到连队。这些年,妻子一直为家庭付出和奔波。两人之间,始终是她陪伴他多一些。 如今,他们的儿子凯凯2岁多了。在最需要父爱的年龄,马小龙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时间统共不超过100天。2岁的凯凯,开始喜欢与大人http://www.81.cn/yw/2020-12/28/content_9959254.htm
9.中国唯美先锋群专辑(九)深陷这长情的等待 静守四季 无怨彻夜不眠 无悔,时光殆尽…… 明月可知离别苦 文/珍惜 月下楼台饮孤寂 一杯苦酒溶相思 遥问明月别离苦 夜照天涯默无言 静坐楼台,望月独自悲,滴滴清泪梦难回。 煮酒饮相思,醉眼寻影归,奈何星辰不解意,怎知我心守情痴。 https://www.meipian.cn/1hh6uj8b
10.微博正文雪域馨儿 2018-11-23 来自 朱一龙超话 朱一龙温柔的力量 #朱一龙 并肩前行# 【朱一龙】有一种幸运叫与你相遇 ,有一种陪伴叫并肩前行 ,有一种喜欢叫一世长情,有一种幸福叫余生有你。我的心里原本荒芜得寸草不生,后来你来这走了一遭,万物奇迹般生长。世界如镜,你对世界温柔以待,世界便许你春暖花开!愿你https://m.weibo.cn/status/4309307871210704
11.致敬,那些边防军人浪漫的爱情表达方式从雪域高原到海岛前哨,从荒漠戈壁到深山丛林,神州大地的版图上,无数默默无闻的军人,既坚守在守卫祖国的阵地上,也坚守在守望爱情的阵地上。他们,用自己理解的浪漫方式表达着心中的爱。 有的表达方式,如同火焰般热烈。得知爱人李琪到高原探亲,西藏军区边坝边防连上士张永便琢磨着给妻子补办一场求婚仪式。桑布拉雪山脚下https://m.gmw.cn/2022-03/18/content_1302851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