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名句: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译文]护城河里流淌着半池春水,城中到处开着春花,而千家万户的房屋在轻烟细雨中却模模糊糊地看不清楚。

[出典]苏轼《望江南》

注:

1、《望江南》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2、注释:

望江南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金奁集》入南吕宫。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风细”句:微风吹动杨柳,杨柳轻轻飘拂。斜斜:无风时柳枝垂直,风吹动柳枝更倾斜了。

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密州北城有台,名超然台,苏轼让人修葺一新,经常登临游玩,并且写了《超然台记》那篇有名的散文。超然台故址在今山东诸城。望:一作看。

壕,指护城河。

寒食,古时于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清明前两日(亦有于清明前一日),禁火三日,谓之寒食节。寒食与清明相连,是旧俗扫墓之时。游子在外不能回乡扫墓,极易牵动思乡之情,故下文云"咨嗟","思故国"。

咨嗟,嗟叹声。

故国,指故乡,亦可理解为故都。

新火,寒食禁火,节后再举火称新火。新茶,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六引《学林新编》云"茶之佳品,造在社前;其次则火前,谓寒食节前也;其下则雨前,谓谷雨前也。"此处新茶指寒食前采制的火前茶。

3、译文1:

登上超然台远眺,春色尚未褪尽,和风习习,吹起柳丝千条细,这一湾护城河水绕了半座城,满城内皆是春花灿烂,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寒食之后,春意是该减了,酒醒后,面对这许许多多的无力与责任。

译文2:

春未暮,风中的细柳依然摇摆生姿。登临超然台远眺,看见满池春水,满城鲜花,千家万户被蒙蒙烟雨笼罩。

寒食已过,想起家乡,酒后心情忧郁。为了摆脱这浓浓的思乡之情,且生火煮茶。品尝着春天新采的茶叶,作诗自娱,不要辜负了这春天的好时光。

4、苏轼生平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6、苏轼在密州,适逢施政的困境。密州本是一座穷苦的“寂寞山城”,“火冷灯稀”,“昏昏雪意地垂野”。到任之初,当地“蝗旱相仍”,蝗灾、旱灾交相肆虐,“岁比不登,盗贼满野”。苏轼到密州,本是无奈的选择,自称是“脱网罗之患”的“散材”,心情是极不舒畅的。然而,面对逆境,胸存“尊主泽民”之志的他认为,“今虽在外,事有关于安危而非职之所忧者,犹当尽力争之,而况其事关本职而忧及生民者乎”只要关涉黎民百姓利益,份外份内之事他都要管。于是,他率领百姓灭蝗抗旱,平绥盗贼;筹措粮食,赈灾救民,使百姓“遂不失所,所活亦数千人”。苏轼的辛劳赢得了不菲的政绩,也赢得了百姓衷心的爱戴,他自己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于是,好游历玩乐的他,在密州北城修葺楼阁,谓之“超然台”,便于登高望远,饮酒作乐。这首词便作于台上,时熙宁九年(1076年)春。楼成,作有《超然台记》。“超然”者,谓“游于物外”,“无所往而不乐”。

《望江南》以登台游春起笔,勾画了一幅细风斜柳、春水鲜花、万千人家的祥和画图。登上超然台四处眺望,护城河里春水漾漾,密州城内满目鲜花,蒙蒙细雨沐浴着万千人家,令人心境平和,空明澄静。作者笔锋一转,由眼前之景唤起思乡之念,寒食节畅饮之后,如今酒醒,故乡何在?内心不由得发出一声嗟叹。然而,面对同游的老朋友,还是不要去怀想故乡吧,来呀,让我们重新生起火来,品尝品尝刚焙制的春茶,吟诗饮酒,可要趁着尚未衰老的大好年华!作者以一种乐观而豁达的人生态度对待心中的郁闷,以一种高雅而超脱的人生追求平息了内心的矛盾,洒脱地超越了不如人意的现实。

这首词颇能代表苏轼此一时期的思想特点,在他看来,“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如果能摒弃对物欲的孜孜追求,“游于物之外”,便能超越尘世的扰攘,做到“无所往而不乐”了。苏轼的这一思想贯穿了他后来不幸的一生。

7、“望江南”本是小令,二十六字,东坡写的是双调,即把原来的形式重叠了一遍,变成了五十二字,上阕写所见之景,下阕抒触景而生的情。情景合一,营造独到的意境,表达复杂的感情。

暮春时节的城外景色非常秀美。柳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婀娜多姿,“斜斜”两字,十分形象地写出了柳枝被春风吹动后的情态,妩媚极了。刚进入晚春,正是百花盛开的时光。词人兴致来了,就“试上超然台上望”,登临远眺,赏玩大好春色。护城河里,春水溶溶,碧波荡漾,环视城池的各个角落,都开满了各种奇异的鲜花。“半壕春水一城花”,简直如江南那样,美得无法形容。“烟雨暗千家”,使读者想到“杏花春雨江南”。这段景物描写,词人运用他绘画上的深厚艺术造诣,注意动静相配和色彩明暗相衬。柳枝依依,春水盈盈,这些都是动态的,变化着的;而烟雨中的千家,却是静态的,不变化的。细细想来,这就是一幅烟雨江南的写生。虽然只有寥寥几笔,却写出了晚春时节的特点。同时,春水的一色,鲜花的万紫千红,也令人眼前一亮,情不自禁地感叹:好美的春色!

寒食,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词人喝了些酒,以此来麻痹神经,可是醒来后却加倍的神伤。中华习俗,清明节前后,春光明媚,正式以内中的时光,应当返乡扫墓,祭祀祖先。东坡的父母妻子都埋葬在家乡眉山,离密州有几千里路远。扪心自问,他是多么渴望回乡祭扫亲人的坟墓!可是,他此时却想回而不能回。公务在身,怎好离开?而且这个时候正是国家多事之秋,变法派与守旧派斗争正酣,自己贸然回乡祭祖,被变法派知道后不知会加上多少莫名的罪!所以,算了吧,“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寒食过了,可以用新火了,悠闲地去煮新茶,品新茶吧,闲时可以饮酒写诗填词,这些都是人生的享受。大自然现在是春未老,一年里最美丽的时候,而自己也是正当好年华,不能让它白白溜走,尽量地去享受吧。

从表面看,这首词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真的有登上超然台而能超然物外、“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眼前远处江湖应尽量借诗酒自娱。

这里,东坡主张珍惜美好年华,放下一切痛苦,自在地去喝酒。

8、好一个“春未老”!既然敢说春未老,人自然也抱持未老之心。试想一下,苏老夫子在公务之余,登台而上。风“细”,柳“斜”,轻凉之风徐徐吹来;柳枝似人手,以一个“斜”勾勒和挽留行经路人。一衣带水,漾映眼底;辉照满城,缤纷春花。而后看千家檐瓦,迷蒙雨影中。尤其“新火试新茶”,自然有了苏轼“诗酒趁年华”的感慨。时光荏苒,我们依旧能感受那颗“游于物外”的超然之心。

“半壕春水一城花”,“半壕”对“一城”,“春水”对“(春)花”,句中自对十分工整。“半壕”、“一城”与“千家”,连用了三个数量词,从少到多,从眼前到远处,从俯瞰到周览到远眺,仿佛一位高明的画家,先画好近处景物,再以大写手法泼墨淋漓,渲染出深远的背景。苏轼活用数词和量词既有嗜好,又有手段。他在这两句词中把三个数词和三个量词组织、搭配得多么贴切、巧妙、自然!他在五十九岁高龄时被政敌迫害远贬惠州的途中,写了一首七律《八月七日出入赣,过惶恐滩》,首联“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竟能在十四个字的诗句中灵活自然地用了六个数词、四个量词,并使它们组成工巧的对仗,从而生动、形象地描述出他被贬的遥远路程,他的衰老容貌,以及他所处的艰难险阻的情况,并且融入了自怜、自叹、自嘲的复杂感情,其因难见巧地妙用数量词增添诗情画意的艺术动力,令人叹为观止!从这首诗回过头来看,《望江南》词对数量词的活用,还不过是苏轼小试牛刀而已。

9、下了十多天的雨,每天都有不同的感慨。听着那淅沥的声响,时不时心中泛上几分酸楚,又带着些厌倦。我变了,变得越来越感性,随便一点小事就会影响到我的心情。大概是离开家一个人生活所致吧。远离了家庭的温暖,一切都要靠自己打理,昂首面对一切,迎接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曾经以为我会很脆弱,但正相反,独自一人从未掉过一滴泪。习惯于沉默,习惯于用不加掩饰的笑发泄一切,总不自觉地想起那句,越痛越笑。

这几天脑海中总在想着这句诗,这句我以前非常喜欢的诗。以前看到它,就好像目睹了落英缤纷的场景,万事万物都处在烟雾朦胧中,真是诗情画意。但现今的我觉得曾经的想法真是一种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情,是一种无病呻吟。霪雨霏霏,半壕春水,不见一丝嫣红;烟雾笼罩,只感到刺骨的凉意和往返时发际在风中乱舞的狼狈。诗意而又具有浪漫色彩的东西要在外界影响很小而心又无限畅快的情形下才能呈现。撑着的伞被大风给吹折了,像上战场一般在食堂打着饭菜,我想再有才的诗人也感受不到它的浪漫之处。一切都是现实的,赤**的现实。

社会是让人回归现实的,太理想化会让自己很受伤。如今的我无比的渴望见到阳光,即使是微弱的,也能让我感到万物都是那么的真实,那样的自然。

10、读过《望江南》的人,都会在心中构筑出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江南,江南在诗词中,《望江南》中的江南,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地点,在那些或富丽或华美或清泠的字里行间,江南早已散漫成一片氤氲水色,浸入了文化之中。苏轼给江南的生命徒添一片水光波影,一派浅吟低歌。

“风细柳斜斜”,“烟雨暗千家”。自认为这样的轻歌曼舞的景象只适合苏州。曾经无数次驻足在苏州,却总被那一派“和风拂细雨、烟雨暗千家”所吸引。尤其是那句“烟雨暗千家”总是让我想到梦里的苏州。梦里的苏州,繁华而古老,细水之上宛如飞鸿的石桥,桥边垂钓的老者端坐成千年不变的石雕;有骑竹马的孩子快乐的奔跑,口中哼唱吴越古老的歌谣。正是这样的景色紧紧抓住了那些在“细雨”中随着“斜斜的杨柳”离开“千家”的游子的心,才有了那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在寒夜里映着月落乌啼,牵挂着游子离人的断肠。还有那些“和风”、“斜柳”般青丝飞扬的女子,腰缠长鞭,肩背龙泉,紫杉如花,长剑胜雪。无数次沉湎在那样的宋词里,迷失在这样的幻象中,醒来的瞬间,怅然若失。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苏轼在超然台上的豪言壮语不也是江南水性的赋予吗?江南水碧,萦绕的绝不紧紧是朦胧忧伤,不论是苎萝山下的夷光,还是西湖畔长眠的岳飞,碧水青山赋予他们灵动秀逸的面容与文思,也赋予了他们水性顽强的铮铮铁骨,教他们面对“半壕春水一城花”的大好江山时,背负起历史的托付,为绿水青山而战,为家园而战,为江南而战。“试上超然台上望”更是江南对他们的叮嘱,要把超然的豪情与坚强的背影留给后人。任细水长流,任落英缤纷,他们站在历史的一点,倾尽全力的守护那脆弱如斯的平安。

正是因为夷光和岳飞的努力,才有了“半壕春水一城花”的江南。轻歌曼舞,暗香盈袖,唱尽千年无尽轮转的华衰。

每每读完这首宋词,心海的涟漪久久荡漾,我不知自己是否该去看看今日的江南,看她是否同于苏轼笔下的梦里水乡。或许该去,去看看姑苏的园林与西湖的月色;或许不该去,任由这首《望江南》荡漾成无法割舍的水光。

然而不论如何,我都知道,那“和风”“斜柳”“春光”“繁华”“千家”早已与我的心相溶。

11、烟雨江南,江南似水!江南一个充满柔情细致的地方,长年水意充沛,让人浮想联翩!

自古以来,江南的水在诗人的笔下总是开出一朵朵淡雅的花,无论是【唐·白居易】的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还是【宋·苏东坡】望江南:“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这些优美动人的诗句,都离不开对水的描写!

春雨潇潇,细腻缠绵,江南便踏雨而来,在细细的烟雨里飘渺袅娜;在绿柳迢迢里涤荡回转;在紫燕呢喃里朦胧飘渺。

一帘微雨,轻巧地笼罩了那些远山近水,亭台楼阁,小巷人家。阡陌纵横,采桑的女子踏着细细的烟雨轻歌而来,抬眼却望不见那边的天,心思便遥遥地暖了!

喜欢这样的江南,水意葱茏,漫过心坎。驳斑的墙院,墨绿色的青苔悄悄地爬满了巷子,瓦楞,细雨微洒里,浸透着别样的风情。

在这些铺满鹅卵石的巷子里行走,步子轻浅,细语浅笑,撑一把有细碎花朵的小伞,感受时光寂静地滑过耳际,尘世的沧桑便在行走的孤独里远去......

春意盎然的江南是多情的,只需用心品味这份静谧,这份淡雅就好!端坐在阁楼上,或者是靠河的小院里,看流水缓慢地淌过。小船悠悠,竹蒿轻点,船头或站一戴斗笠的老翁,或一轻歌唱晚的女子,素衣素面,清淡的似那一江河水,悄然而去,留下几点淡淡的痕迹!

炊烟渺渺,烟雨江南!雨意充沛的小城,那些朦胧着的美丽,让人妥帖而又舒适。

柳絮迷离,烟波飘渺,有多少的往事被流水淡去,有多少的旖旎被渲染的绿翠流香。

水意轻笼,许多故事都已经淡去,可是细雨微风里,炊烟袅袅里,依然有写不完的诗篇,唱不完的柔情。乌篷船摇曳,回眸间便是一首诗,一曲歌,一副水墨画!烟柳轻晃,燕雀低喃,人间已是别样的情境。

一场雨能够滋润心事浅淡,也能够掩盖尘世的喧嚣浮华。江南的水意更会涤荡我们内心的沧桑寂寥,孤独伤感!

如果可以,请到江南去,走进那些深院巷陌,细触微雨淡墨的柔情淡雅,感受别样的风情款款,然后告诉自己身在江南!让无声的水意温暖滋润你干涸的心田!

水做的江南,柔情,迷离,悠然,心事就这样浅了,淡了!

此刻你在哪里?

12、雨雪风霜,月鸟树花。雨,从来都是国人钟爱的意象之一。有雨,便能曲尽缠绵,感怀百结,尤以春雨秋雨为甚。当万物复苏之时,来场细细靡靡的春雨,恰如洒落诸天雨花,诗人们顿然醍醐灌顶,灵感大发,给后人留下无数曼妙的诗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春夜喜雨》,大概是天下最为的“喜雨”诗了。诗人满怀憧憬,热切地做着春的美梦。的确,方是时也,大地开始滋润,遍眼姹紫嫣红,雨就是春的使者,春的精灵。

“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志南和尚的《绝句》和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相比上述诗句就显得仪态从容,不再那么感情急迫了。在意的是闲适洒脱,逍遥度日。类似的还有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等等,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禅境或逸趣。杜甫《曲江对雨》:“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全用白描,形象随之跃然纸上。苏轼《望江南》:“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意境又是多么令人神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雨靡靡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和韦庄的《台城》则境界阔大,从个人的情怀拓展到历史的感慨里去了。相对而言,因春为阳气生,由春雨引发咏史嗟怀的诗作较少,但既有之,就证明雨实在是个神奇的东西,它能使人纵横古今,极骛八荒六合之外。

于是,避不了的就是“伤春”雨了。也许出于诗庄词媚,词更易表达缠绵凄恻的情感,宋词中的伤春雨比唐诗似乎要来得多些。像突出“三月”字眼的,就有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晏殊的《木兰花》:“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等。就连看似中立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也充满着感伤愁绪。而唐代才女鱼玄机的《寄刘尚书》:“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却重在描绘晋川大地的秀色,气韵沉雄,情绪昂扬。可见,三月,包括三月雨并不简单喻示着迟暮、伤逝、离别等等,主要还在乎人的心境。

13、如今我们生活在现代都市,整天奔波于钢筋水泥的森林中,为了生计忙碌,为了事业打拼,蜗居在逼仄的空间里,在拥挤的人潮车流中,呼吸着污浊的空气。矗入云天的高楼让人压抑疏远,霓虹灯让星星和月亮在夜空消失,旋转立交桥让人目眩神迷。曾经在唐诗宋词中吟咏千遍向往不已的江南似乎已离开我们的视野,只存在梦境之中。

突然地遥想起那已离我们远去的古典而纯朴的江南,遥想那“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的美好景致。

于是,怀着一份眷恋的守望,想象一位儒雅的古人,披一袭薄如蝉翼的青衫,撑一把古色古香的纸伞,邀一城朦胧迷离的烟雨。站在时空的交汇点,任思绪随风远飞,去寻觅内心深处的向往,遥想那“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烟雨江南。

我的江南是天生丽质的南国佳人,古典诗性,纯洁优雅,青春烂漫,灵动多姿。她住在粉墙黛瓦竹篱木笆内,乌篷船和白帆在蓝天碧水间徜徉,她从青石板上走来,站在小桥流水之上,油纸伞下是她粉红的脸庞。春天她会去山坡上采一束红杜鹃,夏天会去西湖看十里荷花,秋日里来到院子的合欢树下品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冬日里观雨打残荷,赏断桥残雪。

我的江南是雄姿英发的男儿,大江东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八百里洞庭波澜壮阔,三万六千顷的太湖白浪滔天,雷霆万钧的钱塘潮摧枯拉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懦夫胆颤心惊,让强者欣喜振奋。江南的水柔中带刚,是武术中的太极,声乐中的交响。

我的江南是灵动秀美的中国水墨画,山青青,水碧碧,柳依依。她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明丽,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清香,她有夜船吹笛雨潇潇的浪漫,她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感伤,她有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魅惑,她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多情。

我的江南是雄奇不失秀丽的山水,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庐山的清凉,黄山的瑰丽,九华山的灵秀,雁荡山的神奇,一座座名山让江南于秀美中透出雄壮,于雄壮中显出妖娆。还有那一条条蜿蜒向前的河流,长江、珠江、钱塘江、嘉陵江,似是江南肌体里的脉搏,汩汩流淌着青春的澎湃与激情。

我的江南是戏里戏外风情万种的才子佳人,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里相送的江南,是许仙与白娘子温情缱绻凄美感伤的江南,是唐伯虎才华四溢风流潇洒的江南,是西施浣纱沉鱼落雁以身许国的江南。是一盏女儿红,花轿十里相迎送的的江南,是花雕、黄酒、大闸蟹饕餮的江南。是黄梅、昆曲、越剧戏韵飘香的江南,是唱念做打中水袖舞动的江南。

我的江南是悠然自得景色如织的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青山隐隐,绿水迢迢,草长莺飞,花木扶疏。这里绿阴深处有人家,鸡鸭成群,欢蹦嬉戏,牛羊在山野里怡然吃草,牧童的笛声与山间的流水相映和。这里农人在田园里耕作,炊烟在屋顶上缭绕,浣衣女的欢笑在竹林里回荡。

当摩天大楼以千篇一律的面孔在我们的田园肆意扩张,当高速公路以不可阻挡的气势横穿山岗、河流、田野,当霓虹灯把宁静的夜空渲染得艳俗不堪,当立交桥混淆东南西北,当河流湖泊的鱼虾绝迹,当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都荡漾着浑浊,当青翠的山峦被刀劈斧砍,当名山胜地塞满摩肩接踵的人流,当古朴的江南小镇被庸俗的商业气息淹没,我知道我的江南正一步一步离我而去。这南国的丽人正日渐苍老憔悴,步履蹒跚,像一朵美丽的花儿渐渐枯萎。

远去了,我的江南,我深深眷念着的江南,我将会也只能在梦中遥想你曾经青春动人的容颜。

THE END
1.不读这15句诗词,就不知道大雪有多美——唐 李白《清平乐·画堂晨起》译文:这应该是天上的仙人喝醉了酒,任性地将白云揉搓得粉碎(化作雪花洒落人间)。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 高骈《对雪》译文: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时,我正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枝因雪覆盖而似白玉一般。3.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元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665946398449532&wfr=spider&for=pc
2.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最新章节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作者:蔚空 动作:加入书架、章节目录、开始阅读 最后更新:2023-10-10 03:44:40 最新章节:第139章 半壕春水一城花由作者(蔚空)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半壕春水一城花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半壕春水https://www.xiaoyanwenxue.com/aikan/5406837.html
3.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杨斯雄/罗启瑞/蔡志展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杨斯雄/罗启瑞/蔡志展热门评论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杨斯雄/罗启瑞/蔡志展同专辑其他歌曲 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杨斯雄/罗启瑞/蔡志展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杨斯雄/罗启瑞/蔡志展 东方冥想音乐系列 (3): 诗酒趁年华 https://www.goflac.com/songs/293831441
4.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一城花。烟雨暗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题目标签:试上超然台上看且将新火试新茶半壕春水一城花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85fe7289015b45ffa1152d9bef440281.html
5.上海?朱家角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朱家角古镇,上海最有名的古镇吧。太喜欢藕香阁的设计了!一楼可临湖听雨,沿着假山拾阶而上可到二楼观荷赏藕,假山内部别有洞天,凉爽还可从小口观景,如果大一点是绝对的迷宫,终于知道为什么古装剧可以在假山内发生那么多剧情,真真是一块宝地我的梦想升级为拥有一座园林! @点小二 @点小游 #不负春光去旅行 #春日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27416510?bizType=29
6.苏轼咏春:烟雨暗千家,诗酒趁年华,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晚春,也是苏轼由杭州迁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的第三年。 头年八月,苏轼命人修葺城北旧台。他的弟弟苏辙题名曰“超然”。修好后,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https://zhuanlan.zhihu.com/p/612130945
7.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来自最美古风古诗词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苏轼 https://weibo.com/5886339293/IeNF0edYq
8.烟雨江南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阑通:栏;飘飘 一作:飘飖) https://www.douban.com/note/533906787/
9.无锡文艺网“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江南如画,或许就是这满眼的秀水灵山、烟雨繁花、亭台楼阁,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彪炳千秋的江南画家。当我们将江南绘画史的长卷缓缓展开时,绵延于太湖之滨的无锡画脉瑰奇的一面跃然而出。 http://wl.wuxi.gov.cn/doc/2017/06/02/1338424.shtml
10.《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北宋·苏东坡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https://www.meipian.cn/5010fi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