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常州市觅渡桥小学迎来了首批常州市级文明校园调研督查。由市教育局、文明办骨干力量组成的5人督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材料审核、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觅渡桥小学开展了全方位的调研。
觅渡桥小学党支部书记蒋钰以《秋白精神:觅小师生精神文明的灯塔》为题,向督查组汇报了觅渡教育集团三年来的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随后,督查组分为两组,一组审核创建材料,一组则在“秋白讲解团”小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觅小校园,考察创建文化。
觅渡桥小学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同志早年读书的地方。他一生始终致力于“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胸怀救国理想,勇猛精进,坦荡无私。报国情怀、求真态度、开拓精神是秋白精神的集中体现。秋白精神是觅小文明创建的精神核心。
一、以冠英之气涵养学校文化
瞿秋白早年读书时,学校校名为“冠英小学堂”,创办者以“冠英”取意“冠冕群英”,即为国家培养冠冕群英之才。“冠英”作为学校的文化基因传承至今,多年的教育积淀又赋予了时代的气息与使命。学校在“班子建设”“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方面充分体现“秋白精神”的灵魂核心和“冠冕群英”的价值追求。
班子队伍争当“秋白先锋”
“秋白先锋岗”是班子建设的主要载体。“秋白先锋岗”的创新先锋岗,体现了领导班子在集团化办学、创建新优质学校、领衔各类课题和项目中的核心作用;示范先锋岗发挥了党员和学校优秀教师在教学研训、学科建设、传帮带中的作用;服务先锋岗充分显示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城乡结对、乡村支教、文明志愿服务中发挥了辐射作用。
校园环境彰显“秋白印记”
学校虽地处中心城区,校园面积不大,但想方设法利用一切可利用场所,营造育人氛围:秋白读书处、秋白纪念室、汉白玉院士墙、校史文化墙、苕杏图书馆、师竹亭小花园、体育明星晴雨操场,无不体现出“墙面地面面面有课程,长廊连廊廊廊可互动”的育人氛围,引导儿童铭记秋白精神,以此获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校园文化传承“秋白精神”
学校的校歌《冠英堂歌》和《运动会歌》中表述的“大有为兮”“云表冠英”,和学校现在的办学理念“寻真致远,勤行谨识,冠冕群英,和而不同”十六字真言跨越一百多年,一脉传承。校训、校徽、校史,记录了学校一百多年的风雨。我们也从中提取了独有的人文精神和一致性的教育追求,那就是学校以培养国家栋梁为己任,百年不变。
二、以勤谨之风培育学生品格
对校训“勤谨”最直白的解读,就是勤于学习,谨于做人。学校秉承百年校训“勤谨”,自2016年起,着眼于觅渡儿童必备品格,围绕以“秋白精神”为核心开展觅渡儿童品格提升工程。2017年,学校成为江苏省学生品格提升项目“尚德学堂:区域推进品格提升”的执行学校。品格培养项目系统地落实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秋白主题活动课程
学校以争做“秋白好少年”为目标,开设秋白研究校本课程。《“秋白精神”引领孩子践行文明礼仪》特色项目荣获2016年度“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标兵项目”。少先队品牌社团“秋白讲解团”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活动,以义务讲解的方式,传承和发扬秋白精神,被评为2016年常州市中小学生“十佳志愿服务项目”。
“觅渡大世界”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挖掘了“国家情怀”“包容理解”“实践经历”的教育价值,围绕“文化基础、社会实践、自主发展”各类教育活动,开发三大类主题活动开展体验教育。与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多所学校友好结对,互学互访。全体参与和部分参与结合,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
2017年8月,学校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丛书,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全方位、宽视野,促进觅渡儿童必备品格的养成。课程实施中,力求实现三个统一:价值引领与情感体验相统一、品格养成与公民教育相统一、学习经典与生活实践相统一。
三、以觅渡之道守正教师初心
觅渡,觅渡,渡何处?这是瞿秋白一生所求,他要尽全部力量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探索比到达更可贵,这也是觅小教师本应守住的初心。学校紧扣“五个力”形成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卓有成效。
师表形象的感染力
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政策法规为基本准绳,学校又逐步完善了教师语言行为的要求,先后出台了《觅渡教师行为准则》《觅渡教育集团教师教育行为有关补充规定》《觅渡教育集团教师师德自律及言行自律规范》《觅渡教师礼仪规范》。觅小教师以端庄的气质,灵动的思想、规范的言行和具有活力的精神状态获得社会的认可。
最美教师的影响力
孟兰老师获得钟楼区第一届十佳“时代楷模”。陆小娟老师荣获常州市“最美教育人最美教师”;陆小娟老师的学生陈冉冉也获得江苏省百佳“美德少年”。学校每年都举行发现最美教师的校内活动,宣讲优秀教师的事迹。
“觅渡人物”的感召力
每年投票推选10名政治思想觉悟高,职业道德素养好,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在教学改革、教育科研、学生发展、班队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一线教师。这些教师在本年度中表现出色,被授予“觅渡教师年度人物”的光荣称号。
校内名师的专业领导力
学校现有2名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1名江苏省特级教师。汤海燕和朱兰萍领衔的市级名师工作室,在校内校外发挥着学科的引领作用,领衔着小学戏剧教育实践研究和小学英语“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项目,他们分别领导着学校的省级前瞻性项目和市级的课程基地项目。
“觅渡论坛”的带动力
教师之间的对话也可以具有思想性和深刻性。论坛内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觅渡课程大家谈”“寻找游戏中的文明之乐——我的课间我做主”“孩子,你慢慢来——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具有一定的话题性和反思性。论坛活动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之合力,发挥优秀教师群体的辐射带动作用,内强个体素质,外树整体形象,奋发进取,追求卓越。
三年来,觅渡教育集团以秋白精神为引领,打造校园文化底蕴,树立集团文明风尚。觅渡师生将继续围绕“文明”这一核心,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