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觅渡,觅渡,渡何处?梁衡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

我第一次到纪念馆是1990年。纪念馆本是一间瞿家的旧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条河,叫觅渡河。一听这名字我就心中一惊,觅渡,觅渡,渡在何处?瞿秋白是以职业革命家自诩的,但从这个渡口出发并没有让他走出一条路。“八七会议”他受命于白色恐怖之中,以一副柔弱的书生之肩,挑起了统帅全党的重担,发出了武装斗争的吼声。

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声:“你朝爷爷砍吧,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许人们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他一开始就不是舞枪弄刀的人。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挤进来听。秋白与鲁迅、茅盾、郑振铎这些现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齐肩至顶的啊,他应该知道自己身躯内所含的文化价值,应该到书斋里去实现这个价值。但是他没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他的俄文水平在当时的中国是数一数二的,他曾发宏愿,要将俄国文学名著介绍到中国来,他牺牲后鲁迅感叹说,本来《死魂灵》由秋白来译是最合适的。

如果秋白就这样高呼口号为革命献身,人们也许还不会这样长久地怀念他、研究他。他偏偏在临死前又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这在一般人看来真是多余。我们看他短短的一生斗争何等坚决,最后英勇就义,泣天地动鬼神。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的句号。但是他不肯,他觉得自己实在渺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作为领袖,人们希望他内外都是彻底的鲜红,而他却固执地说:不,我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

秋白不朽。

(有删改)

石钟山水韵

洪忠佩

静坐江边,聆听江水撞击岩石洞穴的“钟鸣之声”,①如同谛听石钟山的心跳。激荡的“钟鸣之声”,成就了石钟山山名的由来。

没有人声的喧哗,只有江水的回荡,还有与我一样耐着性子倾听“千古奇音”的友人。

对这“千古奇音”奥秘的解释,我肯定不如地理学家透彻。我以为,是江风、江水、山岩、岩洞,孕育了石钟山的骨骼形态,还有生命的传奇。

真正让石钟山名声大噪的是苏东坡。宋元丰七年(1084年),苏东坡送长子苏迈赴德兴任县尉,走水路来到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的湖口石钟山。乘小舟于绝壁下考察和聆听“奇音”之后,苏东坡写下了《石钟山记》。从此,石钟山名扬天下。

历史上,湖口先后隶属九江郡、豫章郡、彭泽县。陶渊明任彭泽县县令时,县衙就设在今天的湖口县均桥镇柳德昭湾。湖口县作为行政区划始于南唐(950年)。今天的湖口县隶属江西省九江市。

打开湖口的历史画卷,石钟山是当然的地标。石灰岩耸立的石钟山位于湖口县城区,海拔不到六十二米,面积很小,历史上却是“江湖锁钥”之地。石钟山有南北之分,靠南面临鄱阳湖的为上钟山;北面抵长江的,则是下钟山。石钟山虽不高,意境却高远。山上的怀苏亭、清浊亭、上谕亭、梅花厅、昭忠祠、碑廊、禅林、古树,与山下滔滔的长江水,一起生发出无尽的诗情画意。

②事实上,与石钟山结缘的名人很多。除苏东坡外,还有陶渊明、郦道元、王安石、黄庭坚、郑板桥、曾国藩等,都留下了诗文遗墨。如今,石钟山和鄱阳湖中的鞋山作为庐山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不承想,这次再次来到石钟山,能够他乡遇故知——正在石钟山从事景区景观提升改造工作的胡文全,是从我家乡江西婺源走出去的古建修缮名匠。在石钟山相遇,他自然成了我的义务向导。

从石钟山山门拾级而上,胡文全引领我去江天一览亭和泛舟岩俯瞰,出现在视线中的是鄱阳湖水与长江水相融后向东奔流的壮阔景象。不过移步清浊亭眺望,所看到的“江湖两色”自然奇观,却颠覆了我之前关于长江水浑浊、鄱阳湖水清澈的认知——此刻,江湖交汇,鄱阳湖水浑浊而长江水清澈。石钟山景区的工作人员小李解开了我的疑惑,这是因为冬季枯水、船运往来变化而发生的改变。

江风呼呼地吹,江上船来船往。风太大,很难下到江边去倾听那“钟鸣之声”了。胡文全如数家珍,一一向我介绍石钟山的历史文化遗存。确实,如果没有《石钟山记》,没有亭台楼阁等景观,石钟山与长江边其他寂静山野没有两样。

那天下午黄昏时返回,往鄱阳湖大桥方向的游轮码头走。江边的警示牌引起了我的注意:此地为长江八里江段长吻鮠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上至鄱阳湖公路大桥上游七百米,下至金砂湾园区江铜集团公司码头,为永久性禁钓区域……

湖口县水域辽阔,渔业资源丰富,而生活在江边的渔民,世代以捕鱼为生。几年前湖口县率先在全国实施禁捕退捕,渔民上岸转产。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江豚。

每年7月到10月间,江豚会在石钟山到鞋山水域出没。我到石钟山时已错过了江豚逐浪嬉水的季节。石钟山景区负责人夏美贵见我对长江文化和生态保护兴趣浓厚,极力推荐我去与石钟山相距不远的江豚湾。说若是去了石钟山,不去江豚湾,等于没到湖口。

江豚,因萌萌的样子,被人们称为长江的“微笑精灵”。一片湖光山色的江豚湾,位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原称南北港。近年来,随着“长江大保护”政策的实施,以及养护、救治江豚的工作越来越受重视,这里成为长江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基地和长江江豚保护救助中心。

走进江豚湾长江流域淡水鱼类展示馆,我看到了生活在这里的珍稀鱼类家族。此前,我从未如此近距离看到中华鲟、大鲵、豹纹鲨、金吉罗、鳐鱼等珍稀鱼类。在播放的视频中,③我还一次次看到了“江豚的微笑”,听到了它们逐浪时欢快的“笑声”。

在长江生活的鱼类是个大家族,有400多种,其中纯淡水鱼类360余种、洄游性鱼类11种。白鲟等鱼类如今已经只能看到标本。

在江豚湾,我觉得最幸福的莫过于在这里工作的小沈,每天能够与那么多鱼类亲密接触。小沈从小生活在石钟山脚下,热爱家乡山水,长大后选择在鱼类展示馆做一名饲养员。

想必所有到访江豚湾的人都与我一样,在接受水生生物科普的同时,认识到湖口县“山江湖”的自然资源禀赋,也增强了对水生生物的保护意识。更重要的是,领悟到实施“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意义。

再访石钟山,俯瞰滔滔江水,江面波光粼粼。如果说,是长江孕育了石钟山的千古神奇,那如今的江豚湾,则是实施“长江大保护”造就的新传奇。

故乡老了

罗星航

①故乡没老,年轻着呢!

②只身在外的人总是思念故乡,那无尽的乡情,一直萦绕在游子的心中。有人说背着故乡走天涯,也有人说故乡永远在前方。

③记忆中的故乡依旧那么青春,那么富有朝气。第一次回故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刚刚二十岁,在湖北出生长大,总是勾画着老家的模样,似北国的莽野森林,像苏杭的小桥流水,还似南方的椰林遍地,抑或青藏的雪域高原。于是我带着小弟,在春暖花开之时,从武汉乘火车去祖籍——一个三省交界的边陲小镇。那时火车还没完全连通,需在怀化住上一晚。几十人挤在一起,睡的是大统铺,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小弟吵着要出去玩,行李怎么办?旁边的旅客听说我们要到湘西,连忙回答,不要紧,帮忙看着,都是老乡。我们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上街了,回来后,那位叔叔一直坐在我们的行李边守着,还给我们湖南的零食吃。

④第二天中午到达乾州,下车一看,天空蔚蓝,云朵漂浮,菜花描着金黄,桃花白里透红,万溶江银波闪烁,参天大树郁葱翠绿。许多年轻的妇女腰缠五颜六色的布裙,正在江边浣洗衣裳,苗族姑娘头上银饰的摆动声,此起彼伏的棒槌声,惊飞了树上的鸟雀,水花四溅,晶莹耀眼,怡人的风景迷倒了众多游客。两横四竖的石板铺成主要道路,街旁的商铺大都木制结构,灰瓦屋顶,尽管很有些年月,但都保护得相当完整-----原来沈从文作品中描绘的湘西确实惊艳。

⑤走过一段石板路,来到了老家,这是一幢三进的木制房屋,八根立天的木柱支撑着屋脊,四周的原木面板苍劲中透着黝黑,四道门槛经百十年进出磕碰,早已磨损得凹凸不平。我望着祖居,想象着先辈们埋锅造瓦,搬木立檩的情景,想象着成家立业,族人相拥的场面,想象着逃避战火,薪火相传的艰辛,心头不免掠过丝丝冷寂。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人,没做过什么,哪怕挑过一担土,种过一颗树,也心无遗憾。真是愧对故乡,愧对家人。爷爷早已过世,奶奶还很硬朗,叔叔才三十出头,力壮如牛,充满活力,那双手长满老茧,青筋外露,他长年在外开山砸石,干的都是重体力活。吃第一餐饭,他们就给我夹鱼头,其实我是不喜欢吃的,听说这里的鱼头专给最珍贵的客人,我很感动。晚上,露天草场有当地的戏曲表演,甩着长袖,拖着长腔,尽管下着毛毛细雨,观众还是很多,乡亲们看得也很专注,我却不知就里。反正,故乡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到处洋溢着青草的芳香,听得见河水的哗哗,还有亲人间的温馨。故乡就是这样极具诱惑,极具感染力。

⑥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婶婶拿出一双布鞋送给我,这几天她一直在熬夜纳鞋,不知道是专门为我赶工,我还想推辞,一双鞋有什么意义,接过时也不是很情愿。若干年后,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叔叔婶婶也许是让我行走千里,不忘故乡,脚踏实地,心系故乡,那针针线线连接着家乡的情怀,浓缩着亲人的嘱托。

⑦一晃好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回故乡,再也没有见到亲人们,真想他们哪。照说应该很容易,一张车票不就到了么,其实没那么简单,拖儿带女,也不太方便,再说还有工作,这都是借口。是淡忘了故乡,淡忘了浓浓的乡愁?有时梦里回故乡,走在荒芜的草地上,天空灰蒙蒙,不见人影,不见河流,像迷失的羊羔,惊慌,忐忑,急躁,想家。醒来泪水早已浸湿枕边。

⑧前年一次出差的机会,我在故乡停留了五小时。这是三十多年后第二次回故乡。时值清明,那天下雨了,小巷有些幽深,湿漉漉的,路边的木制建筑显得破旧,残缺。商铺里几乎没什么人,街上连叫卖声都没有,静静的。唉,万溶江怎么这么窄,这么短,当年的波光粼粼,诗情画意呢?故乡老了。

⑨奶奶去世了,叔叔已过六十,不见了那时的伟岸,脊背略显弯曲。老屋有点苍老,斑驳的木板门已现沧桑,右边的墙壁被风钻了个洞,好像有雨点肆意飘进来。微风吹过,墙角的青苔左右摇晃。周围的小伙伴们也都五十多了,他们坐在街心的石墩上打发时日。真的变化这么大?我不敢相信自己,摸摸下巴,也是胡须满脸。岁月催人啊。

⑩回头仰望故乡,烟雨朦胧,淅淅沥沥,她老了,三十年不见就真的老了。房屋矮小,河流窄小,道路狭小。早知如此,我该多回来几次,即使不能拉住故乡变老的缰绳,也可以和着家乡演变的节奏,一同走过来。记得故乡清澈的流水,记得故乡草木的余香,记得故乡烧酒的味道,记得故乡亲人的教导。那个鱼头我怎么就没吃呢,那双布鞋我还舍不得穿呢。转眼间,故乡就抖落了昔日的色彩。

故乡其实没老,依旧那样。日出东方的时候,她开始一天的忙碌,机器轰鸣,书声朗朗;夕阳西下的时候,她车水马龙,炊烟四起,;华灯初上的时候,她婀娜多姿,流光溢彩;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枕戈达旦,蓄势待发。

故乡没老,真的。

是我们慢慢变老。

(有删改)

相约雨巷

①撑一把油纸伞,相约雨巷。

②纵然是红尘之外还有红尘,纵然是路的尽头已没有尽头,纵使我枯瘦如叶,我都要择路而来。只因半个世纪的情缘,我早已相思成疾。还是用当年的纸伞挡雨,却怕你的名字湿成深深浅浅的泪痕,以勾起我心灵的唯一伤痛。从此再也无法紧握你的身影取暖,甚至走尽这雨巷。

③巷已成墟,亦如我破碎的心,有的只是一池雨打芭蕉的寂寞,一地风吹落叶的惆怅,一种对月独酌的凄清,还有一个结着淡淡愁怨的姑娘所勾勒的凄婉,凄婉又迷茫的故事,一段没有结尾的雨中曲。

④不管你是否已化蝶而去,那刻骨铭心的回忆早已在心头择荒而憩,汲取我的血液。待到哪一天我猝然老去,入土而眠,你依然清纯如往昔,倚我灵魂轻盈而舞。日月轮回,斗转星移,哪怕是千年之后的千年,而相遇之初的美丽,那颜色,那芬芳,那忧愁,甚至是那太息般的目光仍会如约来袭。如诗,如词的音律在我的心头鸣起。

⑤我相信在那人海茫茫中的邂逅,或许早已注定了我今生的牵挂与等待的维系。我要在生命终结前,了却未竟的心愿——撑一把油纸伞,相守于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你不来,我不走。

⑥等待是一种痛苦的欢愉,我发觉我成为一棵枯干的树时,已能听到风吹树皮剥落的声音,仿佛遥远的绝响,那么悲壮,那么凄凉。戛然而止时,我将轰然倒下,将痴情演奏为千古绝唱。待到来世,用我的残骸和灵魂化为一生只能梦你一次的花——丁香,仍在此处为你苦苦守候。

⑦或许你终有一天姗姗来迟,或许会讶异,身旁竟有一花孑然而立。清纯如你,芬芳如你,甚至还带有你忧愁的回忆。那似曾相识的感觉,是否会让久违的怦然心动濡湿于你,隐约忆起那“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

⑧然你终究淡淡一笑之后,翩然离去,不再回首。身后的花在微笑过后,悄然枯萎、隐去,只留下几滴绝望成灰的眼泪和那个紫陌纤尘里不老的回忆在空气中慢慢回味……

THE END
1.碧水绕苏幸福“河”你在一起︱常州永安河:让幸福在家门口淙淙俯瞰常州武进区,一条“玉带”飘然落在城区中部,自北向南穿城而过,这就是武进区的骨干河道之一——永安河。 作为江苏唯一一条入选水利部2024幸福河湖优秀案例的河流,永安河如何成功打造景美人和、宜居宜业的“生态廊道”?如何沿着水岸同治的治理思路,树立起“生态标杆”?12月5日,由江苏省水利厅主办、新江苏传媒承http://finance.jschina.com.cn/tj/sl/202412/t20241206_s6752f179e4b081b5d4ff14b4.shtml
2.电影《觅渡》劝地引发打卡热潮,常州又又又火了!PS:觅渡桥历史悠久,初为单孔石拱桥,后多次重建、修建,尽显延陵古城水韵。20世纪70年代,觅渡桥随子城河的填没而被拆除。 常州市第二中学 位于西横街32号的常州市第二中学,不仅是《觅渡》取景地之一,也是全剧的封镜地点。这里是“常州三杰”母校的旧址,也邻近觅渡桥的原址。电影将二中作为全剧最后一个拍摄的重要的封https://news.jstv.com/a/20230908/1694152583688.shtml
3.跟着《觅渡》寻找常州红色记忆8月28日起,电影《觅渡》在全国院线公映,这部恢弘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再现了一百多年前,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这三位杰出青年在大时代洪流中的热血青春和不屈信念。而对于观影的常州朋友们来说,电影中的很多场景都让人感觉分外熟悉。没错,因为《觅渡》的拍摄地正是在常州。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连线记者的脚步,走进http://www.wjyanghu.com/yhw/hotspot/shlx/2023-09-14/132992.html
4.馆本是一间瞿家的旧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条河,叫觅渡河。一听这名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觅渡,觅渡,渡何处?梁衡 我第一次到瞿秋白纪念馆是1990年。纪念馆本是一间瞿家的旧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条河,叫觅渡河。一听这名字https://www.jyeoo.com/shiti/e623100f-8158-4215-a533-82567ed657c1
5.觅渡雅居二手房房价走势,常州觅渡雅居二手房出售租房价格安居客常州钟楼$钟楼-南大街小区频道为您提供觅渡雅居二手房出售信息,小区价格走势以及小区简介,觅渡雅居租房,小区物业费,小区地址,实景图等信息,找觅渡雅居小区信息就上安居客。https://mobile.anjuke.com/esf/cz-cm348737/
6.教师影评及观后感影视教育总的来说,电影《觅渡》的剪辑特色包括非线性叙事、回忆与现实的交叉、剪辑语言的精致运用、动作与情感的平衡、紧凑的时间节奏以及情感层次的呈现。这些特色共同构建了一部引人入胜、情感丰富的电影,让观众深刻地体验“常州三杰”内心世界,增强了故事的深度与厚度。 https://jky.czedu.cn/html/article5962671.html
7.创新再现“常州三杰”的不朽青春,苏产影片《觅渡》研讨会在宁举行交汇点讯 国家电影局重点资助项目、江苏省重点影片《觅渡》正在热映,影片以独特笔触,还原了“常州三杰”的动荡青春和时代风云,9月1日,由省电影局、省文联主办的“电影《觅渡》研讨会”在南京举行,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影片的题材立意、人物塑造和艺术特色进行探讨,大家认为,《觅渡》很好地表现了“三杰”滚烫的青春,实现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10/h48ZnUkbZ2jOlh0U/1
8.《觅渡》南京首映宋洋演瞿秋白再现常州三杰故事1905电影网讯8月26日,由江苏省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广播电视台、江苏恐龙园赞奇影业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觅渡》在南京举行首映礼。导演宁敬武,演员宋洋、冯文娟,影片作曲捞仔等嘉宾参加活动。 电影《觅渡》以瞿秋白被捕后在狱中的回忆作为故事主线,梳理了“常州三杰”——中国共产党早期三位杰出的领导人瞿秋白、张太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EJ4D5qNibI
9.《觅渡》全国首映式江苏南京举行中国电影报8月26日,由江苏省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广播电视台、江苏恐龙园赞奇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总工会、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常州市天宁区委员会联合摄制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觅渡》全国首映式在江苏南京举行。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梁勇,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省委省级机关工委常务http://chinafilmnews.cn/mobile/Qnews.php?id=12616
10.觅渡觅渡免费阅读免费小说全文作者梁衡作品纪念馆本是一间瞿家的旧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条河,河上有一桥叫觅渡桥。一听这名字我就心中一惊,觅渡,觅渡,渡在何处?瞿秋白是以职业革命家自许的,但从这个渡口出发并没有让他走出一条路。“八七会议”他受命于白色恐怖之中,以一副柔弱的书生之肩,挑起了统率全党的重担,发出武装斗争的吼声。但是他随即被王明,https://www.qimao.com/shuku/1801740/
11.探访瞿秋白故居——周宇涵故居前原有一条河名曰觅渡,他当年就是跨过这条河,离开贫穷的家庭,开始了他短暂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如今觅渡河已不见踪迹,故居香樟树下那口曾经哺育了瞿秋白半世革命的老井,至今仍泛出清波。 多位国家领导前来悼念您! 瞿秋白只活了短短36年,然而却留下丰富魅丽的人生画卷。 https://www.meipian.cn/hcvo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