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检察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发布

刘某等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杀猪盘”式跨境电信网络诈骗

【关键词】

“杀猪盘”检察一体化检警协同分层分类处理

【基本案情】

【检察机关履职过程】

本案系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听取汇报指导办案;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主动加强与浙江省公安厅沟通,组织全省打击网络犯罪指导组实地深入指导焦点问题;金华市人民检察院统一全案标准,形成金华市公检法《关于构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证据体系的指引》,指导一线办案。

【典型意义】

当前,投资类诈骗已经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类型。诈骗集团往往通过社交软件寻觅被骗对象,以投资股票、期货、新业态为幌子,引导被骗对象安装虚假软件,通过操控虚假的交易平台实施诈骗,隐蔽性强、受害人众多、涉案金额往往特别巨大。为此,社会公众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充分了解投资项目,合理预期未来收益,选择正规途径理性投资,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可形成最高检督办、省检察院靠前指导、市检察院统筹协调、基层院主力办案的四级联动立体化工作模式,上下联动,统一全案标准,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依法严厉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严惩犯罪集团的幕后“金主”和骨干分子,实行分层分类打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张某海、韩某桐等人诈骗案——以“考证包过”“证书挂靠”为诱饵实施诈骗

考证诈骗全链条打击宽严相济追赃挽损

2022年8月26日,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张某海、韩某桐等人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至七年八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一审判决后,部分被告人上诉,2022年10月10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罗某云等人诈骗案——以婚恋为诈骗手段的传销型电信网络诈骗

网络传销婚恋诈骗追加指控金额分层打击

2022年5月27日至6月16日,嘉善县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对罗某云等31人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至八个月不等,判决已生效。

同时,组织专业机构进行资金审计,明确犯罪资金去向,通过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全案37人认罪认罚,追缴赃款人民币67万余元,追赃挽损率达95%。

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交友、求职、娱乐活动都开启了“云模式”。本案中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特点,以提供就业机会为诱饵将年轻人骗入犯罪组织,诱导年轻人冒充单身女性建立虚假恋爱关系骗取钱财,严重侵害被害人的财产安全,欺骗被害人感情。网络求职时,要提高警觉性和防范意识,切勿被“开豪车、住高档酒店”的假象迷惑;网络交友要谨慎,切勿被网络爱情冲昏头脑,朋友圈的“白富美”可能是键盘后的胡渣大汉,谨防上当受骗。

王某等人诈骗案——以虚拟币交易平台为手段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虚拟货币交易认罪认罚追赃挽损

2021年5月28日至2021年12月7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王某等77名被告人无期徒刑至一年六个月不等及相应罚金。一审宣判处,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2021年12月21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两人改判,其余维持原判。

2019年5月30日,杭州市上城区公安局对本案立案侦查。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检察院两级检察机关联合介入侦查,经与公安机关共同分析研判,及时冻结主犯王某拟向境外账户转移的赃款3200万余元,筑牢诈骗资金外流防线。2019年9月11日,公安机关以王某等80人涉嫌诈骗罪分案移送起诉。

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构建以电子证据为核心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据体系,结合被害人报案材料,要求对平台进行重新审计,追加指控数额1110万。同时,检察机关灵活运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促使73名犯罪嫌疑人在捕诉环节退赃退赔人民币460余万元,并以同案人员退赃作为示例,教育侦查阶段始终不认罪的主犯王某,促使王某主动退出赃款340余万元。

此外,检察机关在审查过程中发现线索,查明财务人员赵某某名下的房产实为主犯王某出资和实控,依法将该房产纳入处置范围,经司法拍卖追赃1538余万元。两级检察机关历时三年不懈努力,将被害人损失5538万元全部追回,追赃挽损效果显著。

检察机关在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时,要依法能动履职,将追赃挽损贯穿办案全过程,加强上下联动、内外协同,共同研究会商追赃挽损路径和涉案财物处置方案,形成追赃合力;要注重审查赃款去向,追查到底,发现可疑资金转化的房产、车辆等财物,应发挥补充侦查作用,及时厘清财物权属关系,拓展追赃挽损的广度和深度;综合运用认罪认罚从宽等刑事政策,促成被告人主动退赔退赃,瓦解犯罪集团,实现最大限度的追赃挽损,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陈某等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职业“卡商”与行业“内鬼”勾结开办手机卡用于电信网络诈骗

职业“卡商”行业“内鬼”在校大学生全链条打击

2021年6月16日,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并处罚金;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同年5月7日,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检察院对在校大学生陈某浩作出不起诉处理。

针对手机代理商贩卡问题,检察机关与有关通信公司积极沟通,建议加强开卡环节内部监管,切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黑产链条;针对在校大学生违法收购、贩卖手机卡被用电信网络诈骗的情况,检察机关走进校园,会同学校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揭露就业兼职“陷阱”,提高在校学生防范意识。

当前,手机卡是诈骗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工具。随着网络实名制的要求,办理银行卡、注册网络账号等一般都要绑定实名制手机卡。犯罪分子为逃避打击,往往非法收购他人手机卡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绕过实名制监管,成为网络黑灰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为获取最大利益,贩卡团伙往往拉拢、利诱通信行业内部人员和在校学生开卡、贩卡,在校学生由于社会阅历不足、法治观念淡薄,在寻找兼职过程中,易被裹挟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工具人”。

检察机关要加强与通信管理、教育部门的沟通协作,深入开展综合治理,曝光一批行业内外勾结的典型案例,督促规范开卡程序,切实压紧企业的社会责任;重视在校生就业指导的法治教育,及时揭露就业兼职“陷阱”。明确手机卡、银行卡仅限于本人使用,不得非法出租、出售。一旦出租、出售,轻则泄露个人信息,受到限制办卡等信用惩戒或行政处罚,重则可能涉嫌犯罪。切莫贪图小利,成为犯罪的“帮凶”。

王某安等人诈骗案——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红色通缉令境外合作追逃主犯从严惩处

2019年12月23日、2021年11月26日,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王某安、姜某平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至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一审判决后,王某安上诉。2022年1月28日,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7年4月17日,金华市公安局婺城分局对姜某平等人涉嫌诈骗罪一案立案侦查。2017年10月,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发现发现一名代号“鱼”的人员极有可能参与诈骗,通过共同研判分析,组织同案犯辨认等措施,确认此人为长期在境外生活的王某安。后查明王某案系窝点内的管理者、指挥者,不仅对参与人员进行统一代号、食宿管理,还负责每日工作安排和监督,是犯罪集团主要组织者。于是对王某安采用红色通缉令方式追逃。

红色通缉令发出后,检察机关会同公安、外交等职能部门,积极研究对策,多次交换意见、通报信息、相互磋商,在中央统一组织和领导下,形成抓捕合力,于2021年3月21日将王某安抓获,并于同年6月16日将其押解回国、执行逮捕。2021年7月30日,公安机关将王某安涉嫌诈骗罪一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2021年8月18日,检察机关对王某安以诈骗罪提起公诉,并建议法院对王某安依法从重处罚意见被法院采纳。

检察机关要与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对电信网络诈骗集团尤其是境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组织者、领导者、骨干分子依法从严追诉,对长期藏匿境外的诈骗分子,要善于与公安、外交等部门加强配合,利用红色通缉令政策,通过国际合作,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全球追逃,让跨境诈骗集团组织者无处可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肖某鑫等85人电信网络诈骗案——以网络赌博平台为依托进行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赌博平台犯罪金额认定分层处置

2021年1月27日至2022年10月12日,平阳县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肖某鑫等80人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至十个月不等,并处罚金。被告人均未上诉,判决已生效。

当前,一些不法分子诱骗他人参与赌博,实则通过操纵赌博游戏输赢骗取大量钱财,此类犯罪波及范围广、受害群体众多,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危害性极强。广大人民群众应自觉增加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坚持勤劳致富、依法致富的理念,远离网络赌博,避免陷入以赌博平台为媒介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陷阱。检察机关办理此类案件时,要通过网络平台运营模式、盈利手段、资金流向等信息分析,透过犯罪行为表象,准确区分网络赌博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重视电子证据取证,精准认定犯罪数额,依法追诉犯罪分子,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

李某伟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利用“超级签”为诈骗类APP提供技术支持

电信网络诈骗超级签名网络黑灰产检察技术

2021年2月至5月,被告人李某伟利用某品牌手机为个人开发测试软件提供的安装调试机会,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绕开该品牌手机公司审查和监管部门监管,让无法通过审查的诈骗APP自由下载、安装,俗称“超级签”服务。即利用个人开发者账户签名分发的安装包不需要经过应用商场官方审核,可随时安装使用,个人开发账户在一年内可以为100台手机提供的APP安装包权限,李某伟通过购买大量域名,申请大量的个人开发者账户,租赁服务器,搭建“超级签”服务系统供非法APP上传,为百倍手机用户提供非法APP下载、安装服务,近乎达到“上架”效果。现查明李某伟共“上架”非法APP200余个,下载28157次,非法获利1万余元。2021年3月至5月,被害人施某红、羊某红、沈某伟、黄某余等因下载使用李某伟“上架”的诈骗APP,被诈骗分子诈骗65万余元。

2021年12月21日,磐安县人民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李某伟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判决已生效。

2021年4月30日,磐安县公安局对本案立案侦查。经公安机关商请,磐安县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针对案件定性争议,电子数据收集、提取、保全、固定等方面的内容提出意见。

2021年9月9日,公安机关以李某伟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移送起诉。因该案技术性较强,检察机关构建检察官+技术人员综合审查新模式,技术人员帮助检察官梳理理解“超级签名”“个人开发者账户”等专业名词概念及犯罪技术原理,提出调取技术性证据建议,通过补充侦查进一步证明诈骗APP系犯罪嫌疑人李某伟“上架”等犯罪事实,为准确认定犯罪事实提供证据支撑。

针对李某伟提出其主观上不知道“上架”的APP系诈骗应用软件的辩解,检察机关全面审查证据,结合李某伟具有从事该品牌手机软件测试的工作经历,为逃避定位识别频繁更换域名,使用多个境外阅后即焚即时通讯工具与上家勾连,获利颇丰等反常情形,依法认定其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

2021年12月14日,检察机关对李某伟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提起公诉。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分工日趋精细化,形成由各个作案环节构成的利益链条。为绕开某品牌手机公司审查和监管部门监管,让无法通过审查的诈骗APP自由下载、安装,专门提供非法APP“上架”服务的“超级签”黑灰产业链应用而生。检察官提醒,在下载APP时,应当通过手机中正规的应用商店进行下载,不要从一些不明网站下载,不要贪图省事随意点击链接、二维码下载软件,否则很容易遭受电信网络诈骗造成财产损失。

检察机关要坚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链条纵深打击,突出惩治提供技术支持的黑灰产业链,实现全链条打击、一体化治理;要遵循先搞清技术原理再谈法律适用的基本路径,充分发挥检察技术人员的专业作用,有效破解各类新型网络犯罪案件中的技术难题;要深入调查行业规则,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既往经历、行为次数和手段、与他人关系、规避调查、获利情况等主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主观明知,准确打击犯罪分子。

THE END
1.警惕“情人节”变“情人劫”,检察官提醒谨防婚恋诈骗小编盘点了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近年来办理的婚恋诈骗常见的几类案件,希望广大网友能够引以为戒。 案例一 谈恋爱吗?好看的“越南新娘”那种 来自云南的杨小甲投靠嫁在灌云县南岗镇的亲戚,意欲谋取一份工作。连云港市灌云县南岗镇大龄青年李某请托其介绍对象,正愁赚钱无门的杨小甲觅此“商机”,便马不停地赶回老http://www.jszf.org/yasf/202005/t20200521_44254.html
2.山西警方结合近期“婚恋”诈骗典型案例,精心制作反诈手册~莫让山西警方结合近期“婚恋”诈骗典型案例,精心制作反诈手册~莫让美好的七夕节变成糟心的“七夕劫”https://cj.sina.cn/articles/view/5812119316/15a6de714020019ao2
3.东营市公安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新闻发布会10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例 1、广饶县信用卡还款诈骗案:2018月1月10日 ,广饶县局接到报警,受害人程某称在广饶县怡景苑为他人还银行卡借款时被诈骗55000元钱。接到报警后,反诈民警经长期侦查,通过查询资金流、通讯流,确定了嫌疑人活动轨迹,于2018年10月19日成功在广东省大埔县抓获犯罪嫌疑人杨某,经审讯,犯罪嫌疑人http://www.dyxcb.org/Item/8732.aspx
4.中国平安产险山西分公司:电信诈骗花样多投资理财需谨慎案例介绍 王女士通过某婚恋网站添加了一名自称高中退休老师的好友,通过几天的聊天建立了信任,该好友向王女士推荐一个可以获利的理财网址,指导其自行创建账户操作,王女士在该网站上充值多次后,发现账户内的钱无法提现,这时意识到被骗后报警。 平安产险山西分公司提示广大消费者: https://www.sxgov.cn/content/2023-11/10/content_13111354.htm
5.中国法院网下面,进入通报会第二项议程,请汪琦副院长介绍我院养老诈骗审理整体情况。 [10:06:33] [党组成员、副院长汪琦]: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我是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汪琦,今天我院召开“北京西城法院法院涉养老诈骗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 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2/07/id/53007.shtml
6.全民反诈在行动十大高发类电信网络诈骗,你都了解吗?小编提醒:警惕“低价充值、高价回收账号”等宣传,很有可能是诈骗!买卖游戏账号、装备要选择正规官方渠道,不要轻信陌生网友。 10 婚恋、交友类诈骗 【案例速览】谢女士在网络上结识了一名“外国大兵”,对方自称是派驻某国的军医,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希望以后可以到中国定居。谢女士在与这名“大兵”聊天过程中逐渐被对方https://m.jnnews.tv/p/989459.html
7.[经济信息联播]警惕婚恋诈骗“老赖”租客牵出诈骗案老太黄“昏[经济信息联播]警惕婚恋诈骗 以爱之名设下“甜蜜陷阱” 警惕“黄昏恋”变成“黄昏骗” 00:02:16 [经济信息联播]美国:美联航恢复波音737 MAX 9机型客运[新闻袋袋裤]云南:用爱浇灌成长 “蒲公英”行动走进基层学校 [共同关注]最高法发布旅游纠纷典型案例 游客擅入非旅游区域发生意外 谁担责? [今日亚洲]关注https://tv.cctv.com/2024/01/28/VIDE5zEAGbWeEfUObdwLiDjY240128.shtml
8.深泽县公安局开展七夕节主题法制宣传活动宣传期间,民辅警以婚恋交友作为宣传重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及用典型案例以案说法等方式,提醒群众要增强意识、擦亮双眼,不要听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警惕各类“婚恋诈骗陷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引导群众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向群众讲解软件用途及操作流程,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精准宣http://zhuanti.hebnews.cn/2023-08/24/content_9059323.htm
9.婚恋网诈骗案例,网络婚介诈骗术揭秘一、婚恋诈骗案件的特点 ㈠犯罪方式隐蔽化。由于此类诈骗案件男女双方都是通过网络的交友网站或是征婚广告、QQ聊天后联系的,犯罪嫌疑人通常编造一个或几个假名,虚构身份背景和经济状况(有的还隐瞒已婚事实),伪造身份证明,用虚假身份证办理银行卡诱使被害人转账实施诈骗,作案手法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https://mip.66law.cn/topic2012/hlwzp/
10.信访化解典型案例:淮安检方精准打击婚恋诈骗信访化解典型案例:淮安检方精准打击婚恋诈骗视频推荐拉车门盗窃还自拍“炫耀” 两名嫌疑人迅速落网 31吨钢卷甩出 骑手险遭辗轧! 老人迷路暴走10小时 民警赠送可定位钥匙扣 行驶安全莫大意 救护车陷入泥地动弹不得 警民合力推车脱困 行驶安全莫大意 男子钓鱼久坐腿抽筋 将车开进河里 https://v.jstv.com/wap/wosu/a/20240126/17062722496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