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老年人社交重新受到资本重视,是否有可能成功跑出一款现象级产品?本文介绍了几款具有代表性的老年人社交产品的发展情况,探讨了该行业变现困难,走下坡路的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老年人社交赛道正在重新受到资本青睐。
在对美篇、糖豆、小年糕、红松等市场上头部创业公司调研一圈后,flay总结道,这些曾经崛起于2019年前后的线上产品,都不是很成熟。无论是从用户数、活跃度、使用心智,还是商业化等维度考量,都没有达到公司预期,老年人对这些产品的接受度还很有限。
多位投资人告诉Tech星球,老年人社交赛道陷入一种严重的供需不平衡怪圈:资本对于中老年人市场持续看好,政策也在不断向中老年人市场释放红利,但赛道始终没能跑出一款现象级产品。
从人口结构变化来看,这是一个拥有无限想象空间的蓝海市场。
到2025年,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的银发群体人口占比18.7%,达到2.64亿人,预计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
老年人消费能力也是一个待挖掘的金矿。国家社科基金《养老消费与养老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测算,到2050年,我国老年市场规模将达48.52万亿元,老年人消费市场将达60万亿元。
人人网创始人陈一舟曾感慨:“社交只是投资者幻想出来的蓝海”。对于更细分垂直小众的老年人社交,资本争相涌入的领域,究竟是不是一门好生意?这个市场天花板有多高?
一、资本瞄准中老年群体
今年年初,资本再次将目光锁定在了中老年群体。
事实上,围绕中老年群体,无数资本与创业者早已进行过多次开荒试水。
早在2011年,市场上便出现了现今国内最大的居家医疗照护机构“福寿康”,背靠红杉等顶级投资机构。不过福寿康主要提供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比较重。轻模式的老年人社交项目,如小年糕、美篇、糖豆广场舞、乐退族则先后上线于2014-2015年左右。
不同于社区养老服务,老年人社交项目切入方向大多集中在老年大学、广场舞等兴趣驱动的内容服务、图文创作工具、相册视频制作,短视频以及直播项目等。
美篇则是图文工具的代表,也是几款产品里最受资本追捧的项目,连续三年拿下6轮融资,背后投资机构包括真格基金、腾讯投资、经纬创投等。
阿拉丁公布的2019年7月份Top100榜单中,排在前15名的5款产品:小年糕、全民K歌、票圈长视频、糖豆视频、看一看欢乐频道,在功能设置方面都有明显的中老年用户特征。可以说,银发用户是小程序公司重要的争取对象。
2020年,还没上市的快手也顺势推出了针对中老年人群体的音乐相册制作小程序。只是这款产品没能坚持半年,便以“停运”告终。
2020年成为老年人社交赛道重要分水岭,产品几乎都在那一年前后完成从工具到社区的升级迭代,但也大多从那一年开始走下坡路,资本对赛道的态度由热转冷。
二、无数人折戟老年人社交
坡长雪厚的老年人赛道,还没诞生完全胜利的赢家。
先行者已呈现出疲态。社交领域一位资深人士告诉Tech星球,糖豆、小年糕等产品邀请他去讲过课,但那已经是几年前的事,对于几家公司近况,他则不是很了解。
后来者也大多铩羽而归。
几天前,脉脉上有认证为唱吧员工的网友爆料,唱吧中老年业务线被全部砍掉,涉及团队人员40多人。公开资料显示,唱吧于2021年初正式进军中老年市场,去年底推出了中老年文娱教育平台“花生大课堂”,为中老年人提供包括国画、声乐在内的免费直播课程,业务由唱吧联合创始人白帆负责。
白帆曾对外解释,花生大课堂业务,看起来是做教育,但其实是偏娱乐和社交,致力于构建学员之间的连接和交互方式。
此外,很多产品本身存在一定的行业乱象。以“小年糕”为例,小程序里很多推荐视频搬运自抖音,平台还充斥着“震惊!救命的马齿苋”“日本传来一个预防脑萎缩80岁脑灵活长寿法”这样反科学反常识的内容。
三、老年人社交陷商业变现困局
有研究认为,老年人口占比每上升一个点,文化消费增长5个点以上。从这个角度来讲,中老年人群体是一个充满结构性机会的增量市场。
老年人群体无疑存在着社交需求,这一点,在抖音、快手便可以得到证实。在抖音以“老年人社交”为关键词搜索,可以搜出多个指向老年人相亲交友的产品推广,像闲趣岛、爱聊、依对、呼呼等,同城交友需求旺盛。
但问题是,老年人社交需求是否需要独立的app或其他形式的产品来满足。
投资人Will不太看好老年人社交,在他看来,社交本质离不开以荷尔蒙驱动的获取流量,通常打法为,先以点对点擦边球形式形成一定用户规模体量,之后再通过一对多进行直播打赏变现。与年轻人荷尔蒙经济不同,老年人社交需求特点更偏向于社群社交,以线下社交为主,属于熟人社交,点对点模式在老年人群体不太成立。
除了二次婚配场景存在一定创业机会,其他老年人社交产品普遍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老年人线上社交核心诉求是什么,需求如何被满足。
作为疫情中为数不多拿到新一轮融资的创业项目,红松被视为最有希望成为新一代老年人社交产品标杆的公司。
红松定位于服务中国退休人群,通过“小站”模式发展老年人“兴趣社交”,社交场景涵盖声乐、书法、绘画、舞蹈、朗诵、健康、英语、旅游等多个兴趣领域。
红松背后投资机构的投资人告诉Tech星球,红松服务数百万老年人,月收入接近亿元,每月翻倍增长,涵盖教育和旅游产品。而红松崛起的原因在于,团队背景横跨互联网、旅游和教育三个领域。
但无论是糖豆广场舞、相册视频制作产品小年糕,还是眼下最有黑马品相的红松,本质上,老年人社交项目都没有离开为兴趣或知识付费的范畴。如果完成数亿用户积累的糖豆、小年糕、美篇们无法做好商业变现,红松打破行业魔咒的可能性则仍要打上一个问号。
“大家还是太想当然了,老年人社交本质还是要观察老年人用户行为习惯。”
作者:翟元元;公众号:Tech星球
本文由@Tech星球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