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乡村旅游景区建议精品(七篇)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建设乡村旅游景区建议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与现状

梅列区域面积352.5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3%,山、水、林、洞各具特色,钟灵毓秀,旅游景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辖区拥有瑞云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郊野国家地质公园、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虎头山、清枫谷等得天独厚各具特色的景区(点),市区知名“八景”中独占麒麟春晓、虎峰牧云、正顺凝紫、龙泉烟霞、斑竹秋月、瑞云紫烟“六景”,旅游资源丰富,是八闽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区内现有星级酒店7家、旅行社14家;交通便捷,向莆高铁、鹰厦铁路、福银(长深)、泉三高速公路穿行而过,三明机场的通航则使梅列交通更加多元、立体,形成了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登山、朝圣、风味小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区。

近年来,我区发挥地处三明城郊和丰富旅游资源优势,加大休闲旅游发展力度。2015年,全区接待旅游总人数27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5亿元;“十二五”期间,全区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1%和23.4%。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休闲旅游业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

(一)旅游文化品位有待提升

我区虽然建成一批城郊型休闲旅游景区景点,但可进入性有待提高,旅游线路营销比较薄弱,个性化解说系统尚不完善,特别在乡土文化和民风民俗资源等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旅游基础及配套服务设施有待完善

(三)旅游品牌创建有待突破

虽然创建了碧溪流域休闲农业观光带等一批旅游精品,但缺少上档次、影响大、知名度高的精品项目,一些景区开发经营粗放,部分旅游项目缺乏文化内涵,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严重。

三、对策建议

发展休闲旅游业是梅列区的优势,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我区要把握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城郊型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

(一)立足优势,明确定位

立足城郊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三明全市旅游发展格局,树立市区“一盘棋”的理念,紧扣“文明之城、魅力梅列”的主题,突出“文化、生态、休闲、度假”导向,统筹辖区旅游资源整合,完善旅游发展规划,明确生态休闲旅游发展定位,推进错位开发发展,加大“人文梅列、休闲梅列、魅力梅列”实践力度,加快推进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型转变,推动乡村旅游项目提档升级,努力把我区建设成区域性精品休闲旅游区。

(二)突出特色,唱响品牌

(三)整合资源,打造精品

以瑞云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复核检查为契机,加快辖区旅游资源整合,着力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项目。着力抓好以碧溪流域和瑞云山为主线的旅游资源整合,加快碧溪流域亲水慢道、大佑山景区、金丝湾森林养生度假与生态文化园等项目建设,形成瑞云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金丝湾省级森林公园、棕南山庄、白鹭山庄、碧溪提子采摘园、源丰葡萄酒庄园、清枫谷生态农业公园为主线的精品旅游线路;全力配合市里抓好三明郊野国家地质公园副碑设立、地学标识系统等项目落实,推进三明郊野国家地质公园梅列片区工程建设;主动对接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重点推进小蕉生态农业观光园、碧乡情采摘园等项目的建设和提升,培育连茂村、砂蕉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

(四)完善配套,提升服务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陈碧路改造为契机,加快推进瑞云山景区――大佑山景区及大佑山景区――沙县大佑山景区旅游公路建设,加强景区间衔接与串联,完善景区、景点之间的交通网络;加强旅游景区通达引导标识、公共信息和集散服务、旅游观光交通服务、旅游公共厕所等系统建设,完善旅游公共设施配套;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强化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客运企业、旅游景区等规范管理;加强导游、景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营造良好旅游环境。

关于做大做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建议

清原政协杨绪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近年来,我省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较快,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朝阳产业和新的增长点。这里结合我们清原满族自治县旅游发展实际,就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我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红河峡谷漂流项目为龙头,以国道202线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带为轴心,以休闲养生、佛教文化、森林生态和农家风情为特色的生态旅游格局。全县累计建设红河峡谷漂流、金山石佛、砬子山风景区等大小生态旅游景区景点8个,开发王家堡、筐子沟、沙河子沟域旅游线路3条,发展了农家乐、农户游和采摘游等乡村旅游。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宾馆酒店、休闲山庄、度假村寨、购物市场、休闲娱乐等服务行业发展迅速;旅游商品品种丰富,辽砚、野果制品获得抚顺市优秀旅游商品称号,二道岭草莓、清原马鹿和山野菜、林蛙制品、清河大米等土特产品销量较好;精心谋划和建设了红河峡谷漂流休闲旅游集聚区、清河商贸集聚区和金山石佛文化旅游集聚区,并大力发展“夜经济”,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几年来先后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县”、“辽宁省旅游强县”、“辽宁省乡村旅游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为了将清原打造成沈抚后花园,2012年以来,清原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花园城市、建设美丽乡村”战略部署,通过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将清原建成“休闲、避暑、养生”的最佳地。突出满族文化特色,依托生态资源优势,2014年投入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全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红河谷漂流景区全力进行了8.16灾后重建工作,恢复了接待能力,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6万人次,门票收入2950万元;金山石佛景区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及内部装修和景区内绿化、亮化、硬化等收尾工程,将择日对外开放;筐子沟景区已完成《筐子沟沟域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景区栈道、基础设施、改扩建道路等工程已开工,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东砬湾生态园项目完成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工程正在建设中;重点推进了王家堡、筐子沟、沙河子三条沟域农家游项目,筐子沟进行了基础设施改造、村容村貌满族特色改造、冰雪景区建设等工作,并开展了“满乡枫叶节”“乡村冰雪节”、“乡村过大年”等系列活动,全年接待10万人次以上。旅游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后发优势日益显现。

目前,我县正积极引进域外巨资,准备建设有“北方第一滑”之称的冬季冰雪项目,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清原旅游的知名品牌。使我县“春季能踏青观花,夏季能漂流避暑,秋季能赏叶采摘,冬季能滑冰滑雪”,真正成为无淡季的旅游之乡。

二、我县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旅游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投入水平较低,精品项目较少。我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受县乡财力影响,现有景区景点开发投入水平较低,资源整合水平不高,各级政府扶持力度仍然不足,导致我县在旅游景点开发建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与周边县市存在很大差距,同时极具吸引外地游客的满族文化元素的旅游项目开发滞后,境内包括英额门柳条边门、黑石木方城子等满族历史遗址及《柳边望月》和《黑牛诗》等满族历史文献与有名望的满族历史人物与旅游开发融合不够,没有形成地方特色也没有形成旅游群体优势,从景区的形象上看,除红河漂流外,其他景区的整体形象还亟待提升。

2、旅游要素发展不平衡,民族气息不够浓厚。目前,具有清原特色的食、住、行、游、购、娱各旅游要素发展仍然不平衡,而且各要素的产业链条都不长,远远满足不了旅游市场的需求。满族人民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的宝贵而悠久历史文化没有得到足够发扬光大,在旅游饮食产品开发上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使得“满族火锅”、“八碟八碗”、“勃勒叶饼”、“苏耗子"等传统佳肴没有得到更多游客的品尝;满族特色体育项目及儿童游戏没能被包装到旅游游乐项目中去。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小商品的生产加工仍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着生产规模很小,质量不高,产量不足,品种不全,包装也不够精美,没能形成品牌。县内也缺少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市场,土特产品和工艺品等旅游商品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和销售。

3、旅游文化比重小,满族元素利用不到位。清原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有着悠久历史文化。满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族艺术没在旅游开发中体现应有的魅力。我县在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内涵挖掘还不深,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缺少总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民族地区的特色还没有得到更好地展示,氛围还不够突出和浓郁,在现有的旅游景区中,对自然资源依托的多,对旅游文化挖掘利用的少,缺少品牌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园(基地),文化产业在旅游业中所占比重太小。

4、旅游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尚待提高。目前我县旅游行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开拓性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工作当中积极性,主动性不够,人才队伍不能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全县旅游管理和服务质量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旅游企业的管理还不规范,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还不高。亟需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旅游工作人员。此外,在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力度,提高旅游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需要省级部门帮助解决的主要问题

四、关于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结合旅游资源实际情况,要统筹抓好“旅游景区建设、乡村旅游发展和满族民俗特色项目建设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清原要在旅游景区建设上,不断巩固和提升红河峡谷漂流等品牌景区,加快建设筐子沟、东砬湾等有潜力的项目,积极推介和开发岗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村、小型飞机场等优秀的旅游资源;要在乡村旅游发展上,以筐子沟、王家堡、沙河子三条沟域农家游产业为突破口,促进乡村旅游与满族文化、乡土风情和特色农业深度融合,树立清原乡村旅游品牌;要在满族民俗特色项目建设上,进一步丰富满族文化内涵。构建“重点突出、梯次开发、纵向延伸”和“抓点连线扩面”的工作格局,并结合实际就如何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认识,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产业链长、幅射面广的显著特点。随着高速公路的全面开通和沈抚同城化步伐的加快,我县已经融入了沈阳1小时经济圈,成为沈抚人民的后花园。因此,大力发展县域旅游业,既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沈抚中部城市群休闲渡假市场的客观需要,更是壮大我省旅游产业,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的有力支撑。各民族地区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大旅游的观念,充分认识发展县域旅游业的重要性,把这项产业当作富民强县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真正摆到重要位置,纳入工作日程,给予高度重视。要像抓工业项目一样抓旅游产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深挖旅游资源,强化推进措施。

2、科学规划,整合资源,精心打造旅游精品。旅游规划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为此,省、市应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把各县的旅游资源都纳入进来,进行科学、有序的开发建设,合理确定精品旅游线路。各县区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域内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重点建设内容及线路开发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旅游产业布局,加大开发旅游资源深度,加强旅游要素配套建设。真正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使县域旅游开发建设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要整合旅游资源,突出重点,打造本地旅游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不断增强旅游景区景点的吸引力。我们要树立大旅游观,不断加强区域联合,围绕主要客源构成和地区旅游特点,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流,优势互补,构筑2—3日精品旅游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景区建设和经营的指导与管理,保证景区建设功能齐全,服务设施齐备,道路畅通便捷,旅游产品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接待能力满足游客的需要。做到用特色和服务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同时,要坚持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正确处理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3、结合地区特点,突出民族特色,积极发掘旅游文化。特色是文化之基,文化是旅游之魂。要提高旅游品位,就必须积极发掘文化资源,增加旅游文化含量。特别是东部山区是满族聚居区,清王朝发祥地,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因此,我们应该用清前史迹、关东风情和满族特色文化提升旅游品位。注重培养一批具有乡土气息,能够表演满族歌舞、民俗的演艺人才。让游客既能领略优美的自然风光,又能欣赏到风情浓郁的民族节目,景区景点及沿途的服务设施建设也应体现满族特色和东北风情。要有计划地开发森林浴、野生动物观赏、珍稀树种猎奇、农家乐、山货野果采集等自然文化项目,同时,加大对民族工艺类、农特产品类、山珍特产类等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不断丰富旅游商品品种,对现有的旅游商品要进行质量改造和精美包装,不断提升旅游商品档次。延长产业链条,繁荣旅游商品市场,让地产人参、鹿茸、根艺、绿色食品等伴随着滚滚客流走向全国各地。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以农户游为牵动,突出特色和风情,发展乡村旅游,形成新的离土不离乡的转移就业形式,从而提高农民收入。要灵活运用土地流转方式,发展景观农业、特色农业,以旅促农,以旅富农。

我们地处辽东,拥有寒冷漫长的冬季。可以说,发展冬季旅游前景广阔,空间巨大。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开发滑雪、滑冰、高山冬令营等参与性较强的冬季旅游项目,破解冬季旅游无项目这个难题。只要我们依托资源,突出特色,打造精品,那么,冬季旅游也会强起来,火起来。

4、加强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旅游业要想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因此,各地要对旅游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精心选拔,定期培训,严格把关。应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职业道德和管理水平。要重点培养业务水平较高的旅游工作人员、高层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及时引进一批高、中级旅游管理人才和实用人才,为实现县域旅游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要加强对宾馆、餐馆、餐饮业、“农家乐”等的服务管理指导,全面提升旅游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优雅、整洁、舒适的场所,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外部环境,满足广大游客对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求。要健全和完善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执法检查,规范旅游市场行为,努力塑造旅游小城市的良好形象。

2调查方法

3结果和讨论

3.1调查人口统计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包含年龄和性别两个基本的人口统计指标。本次调查男女比例为51.5∶48.5,从中可以得出本次调查的男女比例基本上属于合理范围,另一方面表明在青年群体中男女性别对于乡村旅游行为影响较小。由于本次调查选择青年群体因此本次调查的人群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如表1。表1年龄结构表

年龄人数/人百分比/%18-21岁2824.7822-25岁3430.0926-28岁3732.7429-30岁1412.39

3.2旅游动机

从图1中可以看出青年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的动机主要包括4个方面:减压、领略田园乡村风光、增进与朋友之间的感情、远离城市喧嚣。说明现在年轻人在工作和学习中承担着较大的压力。而乡村旅游可以使他们忘记所有的烦恼,全身心的回归一个没有没有受到工业化影响的地方,使得青年人烦躁、压抑的心境得到一次舒缓。

3.3旅游出行距离

多数青年人的出行距离不超过300km,31%的青年旅游者选择100km以内的出行距离;33%的青年旅游者选择100~200km的出行距离;29%的青年旅游者选择200~300km的出行距离;只有7%的青年旅游者选择300km以上的旅游距离。因此可以看出多数的青年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时候偏好选择中短距离的旅游景点为主(图2)。

3.4出游方式

50%的青年旅游者选择自助旅行;虽然青年旅游者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但是在调查中有32%的青年旅游者选择自驾游,他们其中有车一族可能少之又少,但是这么大比例的青年旅游者选择自驾游也表明对于拥有私家汽车的一种向往与追求。24%青年旅游者选择情侣出行也符合青年人注重浪漫的特性。仅7%的人选择随团旅行,这也表明青年旅游者并不喜欢受到束缚,喜欢自由,随心所欲。

3.5预计花费

青年人在乡村旅游的花费方面可以看到与其他类型的旅游存在相似性,如图3所示,青年人在花费金额上200~300元占了53%,100~200元占了35%,因此青年人在对于金钱方面的敏感也体现在乡村旅游活动中。而400元以上也只有2%说明青年人对于乡村旅游中过多的花费感到不值得。

4对策与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年旅游者将成为旅游业新的市场主导消费者。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的时候不能把他们笼统的归为一般旅游者;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4.1打造吸引本地青年旅游者的乡村旅游项目

从调查来看参加乡村旅游的青年旅游者大多数是选择附近的景点,对于各个乡村旅游景区来说主要的客源还是来自于本地市场。因此,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应该着重开发具有主题性、参与性、教育性的旅游产品,这样的旅游产品既可以让年轻人在旅游中体验生活、体验自然,同时又能够增加他们的视野,拓展知识面[2]。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展示、农业科普游、农业职业体验等一系列专题旅游项目,可以让青年人体验农业劳动的艰辛,也体会农家生活的乐趣,了解我国农村的现状。

4.2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住宿和交通一直在旅游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在住宿方面青年人通常会选择一些廉价旅馆,但是这些旅馆价格相对便宜的同时卫生状况、治安状况却让人感到担心,乡村旅游中的一些农家旅馆往往就存在这些问题[5]。因此景区应该配套兴建一些干净、卫生的青年旅馆,也可以建设一片帐篷宿营地等。交通方面青年旅游者多数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因此景区应该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增加公交的班次,合理规划线路[6]。调查中发现很多青年人有自驾出游的计划,应该对于景区的路牌、红绿灯等设施加以完善。

4.3合理的旅游商品定价

青年旅游者消费能力相比较于中年旅游者有所不足,他们对于商品的价格更加的敏感。青年人在选择出游时价格往往成为他们最为考虑的一个因素。因此,在制定旅游商品价格时候可以针对年轻人推出特定的优惠措施,采取灵活的价格方法,发挥价格的调控作用,在国家法定假日给予价格优惠。

4.4创新营销手段,营造良好口碑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积极实施旅游旺县和旅游强县战略,以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打造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格局为目标,在旅游部门的全力推动下,我县旅游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转变,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通过出让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极大地促进旅游项目的建设发展。,我县以出让开发经营权的方式,引进知名旅游品牌企业南湖国旅和本地能人开发经营燕岩、世外桃源景区和燕山景区、燕峰峡温泉漂流景区等旅游项目。燕岩、世外桃源景区通过南湖国旅的规划设计,投资包装、宣传策划,景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了以珠三角自驾游和港澳地区团队为主的大批旅客前来游玩,旅游业绩良好。燕峰峡温泉漂流景区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2300多万元,建设酒店、温泉别墅、露天温泉、漂流及矿泉水生产等项目。景区成功举办了两届广东省漂流大赛,—间,年接待游客15—20万人次,年营业总收入平均达500多万元。

(二)积极谋划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旅游资源开发。,我县引进香港锋华实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岳山温泉旅游度假村,该项目规划建设用地为720亩,经省政府批准首期建设用地为60.6亩。作为市、县重点建设项目,6月,该项目征地工作全面展开,目前首期建设用地已征地50.6亩;二期规划建设用地也初步与农民签订了200多亩征地意向,二期规划建设用地的土地修编、用地报批等工作正有序开展。

(三)生态乡村游项目逐步推进,将更有效地发挥我县旅游资源的整体效应。我县的大稠顶和三岳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林木葱茏、物种丰富、景致优美,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养生、旅游探险的好去处。保护区以其清新脱俗的自然生态景观,成为我县生态养生游的亮点,正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目前保护区正努力寻求合作开发生态养生游项目。而以梁村何屋、坳仔六德堂等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游项目也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卫生村建设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

(四)强化旅游产业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改进旅游综合服务工作。多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旅游产业配套设施项目各要素建设,一是通过大力招商引资,目前全县拥有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5家、二星级酒店2家、一星级酒店3家,其它大小旅业87家,共有客房2790间,床位5510个,是全省50个山区县中拥有三星级以上标准酒店最多的县(区)之一,能较好满足游客住宿的需求;二是推出了以粟米鸡、石山羊、六十日黄菜等具有怀集地方特色风味菜肴为主料的“燕都风味宴”和“乡土风情筵”系列菜色,深受游客好评。此外,被称为“中华一绝”的燕岩徒手攀岩采燕窝绝技成为我县游乐观赏的一大卖点,赢得游客的普遍欢迎。还有县城不少的休闲娱乐场所和旅游商品、土特产专卖店,基本能满足各方游客到我县旅游娱乐、购物的需要。

总体来说,近几年来我县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近两年多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响,我县已开发经营的旅游景区受到了较大冲击,出现了经营冷淡,景区旅游人数大幅减少,收入严重下滑甚至亏损,欠缴景区经营权费,经营难以为继的局面。据反映,燕峰峡温泉漂流景区就亏损了60多万元,经营陷于困境,而南湖国旅近年来累计尚欠缴90多万元景区经营权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实地调研和情况通报来看,我县旅游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这也是造成当前我县旅游经营陷于困境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景区欠缺后续资金投入,品位难以提升,缺乏新意。燕岩和世外桃源景区除了经营初期投入之外,近年来基本没有大的投入,设备设施残旧老化,景区尚停留在观光游览型而未能做到观光游览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粗放经营,品位不高,难以打造成一个高档次的精品景区,很难吸引“回头客”、“过夜客”,影响了景区的经营发展。

(二)景区难以做到完全封闭管理,存在隐忧。由于历史原因,燕岩和世外桃源景区观光道路与村民出行是同一道路,虽然燕岩已可改道出入,县政府也于今年5月15日开始对燕岩洞实施机动车行驶管制,但部分村民仍贪方便舍远求近驾车穿洞而过,影响了金丝燕栖息环境。而世外桃源景区一时难以改道,不少机动车进出景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旅游心情和人身安全,投诉不断,影响了景区的整体满意度。而且一部分村民趁机拉客逃票进入景区,令景区利益受损。不能封闭管理,还导致了设备遭人为破坏现象的出现。如世外桃源景区,岩洞里的照明设备经常被破坏甚至连给村民提供方便的照明路灯也不能幸免。今年春节,景区栽种的桃花也一次被偷走8棵,令经营者十分头痛。

燕峰峡景区一溪两岸山林虽已被林业部门依法列为生态公益林保护区,但近年来特别是下半年,群众进山乱砍林木的现象较为严重,致使景区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不协调。对此,景区也只能徒叹奈何。

(五)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目前,我县通往景区景点的道路大多等级低,尚处于路窄弯多不平坦的状况,对旅游团队车辆进出潜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旅客怨言较多。而且各旅游景点间通达力也不强,尚未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交通不畅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此外,目前通往燕山风景区的道路是当地的村道,旅游车辆进出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群众意见较大。同时,燕山景区目前尚未设有停车场,而可用来开设停车场的岩洞口前后地块为农田保护区,必须要经国土部门调整后方可进行,影响了景区发展。

三、建议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紧迫感。旅游业是一个综合产业,它涉及到众多的部门和方方面面,仅靠旅游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还不够的,需要各方面共同配合才能有发展、有突破。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提高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增强紧迫感,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通过宣传引导,使全社会形成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共识,形成“人人都是旅游使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三)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努力开拓旅游市场。应集中一定的财力、人力、物力,运用各种宣传渠道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对全县旅游项目进行宣传推介。如邀请名人画家到怀集休闲度假、写生创作、献才展艺,借助名人效应喧染旅游品牌。同时,争取上级文化部门或影视界到怀集拍摄风光片、电影和电视节目等,提高我县旅游景区景点的知名度,扩大怀集旅游影响力。

(四)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我县通往旅游景区景点道路等级低、通达能力差的问题,应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有计划、有步骤改造建设通往旅游景区景点道路,进一步改善交通状况,提高道路通行力和安全性,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景区导向指示牌的设置,特别是县城出入口路段,应及早设立完善各景区规范醒目的导向指示牌,为各方游客到我县旅游提供方便。

另外,旅客对燕岩特别是世外桃源景区交错杂乱的电线电缆颇有微词,认为这样很难体味得到陶渊明笔下所描述的景象。建议能否协调有关部门把电线电缆由架空变地下埋设,美化景区环境。对于燕山景区提出的建设停车场用地需把农保区调整为一般耕地问题,有关部门应支持解决好。

(五)要强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针对“吃、住、游、购、娱”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改进旅游服务工作。一要着力推进旅游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素质;燕岩、世外桃源作为我县旅游重点推介景区,应考虑设专门导游,以适应旅游需要;县有关部门应尽快编制出台科学完善的怀集县旅游线路景点介绍书,并要求各旅游接待酒店统一使用。二要加快有规模上档次的旅游购物市场特别是“特产街”、“旅游产品街”建设,带动旅游经济。三要重视旅游信息平台建设,把我县有关旅游资讯在信息网上进行推介,使外地人在信息网上都能了解到我县旅游景点的情况,扩大我县旅游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到我县观光旅游。

作者:王鑫吴晋峰郭峰李蕾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016年,国家旅游局分两批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首批全省共有8家单位入选,第二批全省共有20家单位入选。我区成功列入第二批创建单位名单,将于2019年迎接国家旅游局的验收。

一、“全域旅游”的基本概念

“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指在以旅游为优势产业的特定区域,将该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管理、运营,通过旅游业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政府与市场、居民与游客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旅游发展模式的先行区和创新区。

与传统旅游发展模式相比较,“全域旅游”有六大转变:

一是旅游开发、建设从单一景区建设和管理向综合性旅游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

二是旅游产业内涵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的发展平台转变。

三是旅游业发展从单一的产业发展向开放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式转变。

四是旅游体验方式从以观光旅游为主的传统体验方式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的复合型旅游方式转变。

五是旅游管理工作从少数部门管理向多部门协调统筹推进转变。

六是旅游执法方式从旅游职能部门为主的执法管理向多部门协作综合执法管理转变。

二、武进旅游发展的现状

“十二五”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实施了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2016年,全区共接待旅游者1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旅游增加值分别达到205亿元、99亿元,与上年度同比分别增长8.4%、9.6%、10%。截至目前,我区共有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7个国家2A级以上旅游景区(其中5A级景区1家),6个省二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区(点),4个省级自驾游基地,1个省级工业旅游点,14家星级酒店,18家旅行社。我区先后获得了“全省旅游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旅游名片”、“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示范县(区)”等荣誉称号,提高了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全国“全域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也面临严峻挑战和深刻危机,在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显现。如:缺乏重大项目,发展增速变缓;投资主体单一,景区运营质量不高;旅游产品类同,同质竞争激烈;资源要素制约,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这些都制约着进一步发展。

三、“全域旅游”工作的初步思路

作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武进区积极筹备各项创建准备工作。区旅游局于2016年编制完成了《武进区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初步规划了武进“全域旅游”的工作目标、实施战略和保障措施,力争2019年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的验收,实现武进旅游的二次创业,助推武进旅游再攀高峰。

(一)工作目标

紧扣“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在充分挖掘武进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打造精品景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智慧旅游服务水平,加大旅游新业态开发,将武进建设成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主导的中国知名的时尚体验型旅游目的地,长三角高品质特色休闲度假胜地,将旅游业建设成为推动武进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1.经济指标

到2020年,力争全区年游客接待量23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左右;实现旅游总收入3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实现旅游增加值150亿元,年均增幅11%左右。到2020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旅游业作为全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

2.创建目标

武进区创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嘉泽镇创建“江苏省旅游风情小镇”。

雪堰镇创建“常州市乡村旅游示范区”。

环球动漫嬉戏谷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西太湖花博园、影视基地、高新区园中园等一批新建景区创建国家2A级以上旅游景区。

礼嘉嬉乐湾生态农业示范园、雪堰龙凤谷创建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点)”,雪堰南山村、雅浦村、礼嘉薰衣草庄园、湖塘骐骥庄园等一批旅游点创建“省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点)”。

绿建区绿色建筑博览园等创建“省级工业旅游(区)点”。

明都紫薇花园酒店创建“国家五星级旅游饭店”。

到“十三五”期末,努力使全区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点)、省级工业旅游(区)点等的总数突破30家,带动全区“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重点工作

1.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提升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是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全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旅游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中,发挥“多规统筹”的作用。打破传统旅游资源观,通过“全域旅游”规划,统筹资源发掘和分析工作,形成“全域旅游资源库”。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建筑等人文资源开发旅游项目,保持其民族特色、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确保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优化旅游发展布局。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打破行政壁垒和地域界限,把单个景点有机串联起来,以点串线,连线成面,多线成网,形成一个全域概念明晰、区域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同时,充分调动镇、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性,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提升改造、市场监管秩序、公共智慧服务等,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发展水平。

2.实施改革创新战略,转变旅游发展新方式。

3.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助推旅游产业大发展。

4.实施品牌建设战略,扩大武进旅游影响力。

一是塑造推广武进旅游目的地城市形象。把旅游城市品牌形象推广作为我区对外文化交流、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围绕“花都水城、浪漫武进”的生态、文化和旅游特质,提炼具有武进特色的旅游品牌形象,全方位开展武进旅游品牌建设和推介。鼓励旅游企业以旅游节庆活动为契机,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推介活动,扩大武进旅游的品牌影响力。二是启动旅游品牌创建工程。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围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通过不断丰富区域内旅游产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区域服务水平,增强游客的满意度和吸引力。雪堰镇、嘉泽镇等围绕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资源特色开发赏花采摘、民俗体验、特色民宿、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精品。通过品牌旅游景区、精品旅游线路、旅游节庆美食、旅游商品展示等,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旅游品牌和旅游企业,形成我区的旅游品牌优势和旅游“软实力”。

四、关于武进“全域旅游”工作的几点建议

当前,旅游业正呈现出“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发展全域化、产业融合化和竞争白热化”五大趋势。下一步,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武进区旅游发展三年行动

计划(2017-2019)》,我们建议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建立健全统筹组织领导机制。组织召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成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常态运作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协调办公室。对涉及创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作专题研究和分工部署。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加强对产业政策、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工作统筹安排和监督评估。

二、制定完善配套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全域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全域旅游”发展与职能部门、板块、乡镇绩效考核相挂钩。将旅游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保障旅游重点项目用地指标。设立相当规模的“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将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支持旅游重大项目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服务营销、旅游新业态培育等。

三、启动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快编制我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依据规划制定“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由政府印发,把“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融入全区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之中。

附件:1.武进区部分旅游企业名录

2.2017-2019年武进区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表

3.2017-2019年武进区旅游招商项目调查表

4.2017-2019年武进区旅游度假区、A级旅游景区、星级乡村旅游区等创建工作计划表

常州市武进区旅游局

2017年9月5日

附件1

武进区度假区、景区旅游点、乡村旅游点名单

类别

序号

名称

等级

度假区

1

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

省级

景区(点)

春秋淹城旅游区

5A级

2

环球动漫嬉戏谷

4A级

3

中华孝道园

4

武进宋剑湖生态旅游区

3A级

5

嘉泽艺林园

6

横山桥白龙观

2A级

7

三勤农业生态园

乡村旅游区(点)

横山桥龙潭湖农业生态园

省四星级

随园盆景园

嘉泽成塘书院

雪堰城西回民村

雪堰太滆村

省三星级

雪堰雅浦村

省二星级

工业旅游区(点)

遥观光大环保能源

自驾游基地

花都温泉

春秋淹城

龙潭湖农业生态园

清都紫薇园

星级酒店

九洲喜来登酒店

五星级

明都紫薇花园酒店

附件2

2017-2019年武进区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表单位:万元

区域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与规模

建设单位

建设起止年限

计划总投资

已完成投资

2017计划投资

2018计划投资

2019计划投资

2017计划进度

2018计划进度

2019计划进度

备注

太湖湾旅游度假区

(4个)

龙泉山郊野公园(嬉戏谷生态露营基地)

项目规划面积约693亩,规划建设停车区、游客服务区、房车营地区、移动木屋区、商业娱乐区、体育拓展区、田园山水区、奢野帐篷区等九大功能区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露营地公园。包括3.35km乡村游道路。

江苏武进太湖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甲子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15

-2017

24000

17000

7000

竣工投入运营

运营

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

包括主游客中心位于嬉戏谷停车场,占地8亩,建筑面积2000㎡;辅游客中心位于度假区东,占地20亩,建筑面积约2000㎡;辅二游客中心位于度假区西口,建筑面积500㎡;科创中心3000㎡;园区内各节点景观绿化提升;停车场、厕所改造及智慧旅游建设等。

江苏武进太湖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17

-2019

25000

8000

10000

项目开工建设,其中主游客中心、厕所竣工

科创中心、辅游客中心、停车场等竣工

全面竣工

乡村游道路(太滆、城西、城湾段)

太滆段长1.4km,城西段长1.96km,城湾段10km。

15000

4500

6000

太滆段、城西段开工建设

完成太滆、城西段;城湾段开工

太湖湾水上飞机项目

太湖水上搜救中心及相邻地块26亩,建设水上飞机航站楼及起降平台,定位为区域固定的运营基地(FBO)飞行员培训基地及华东地区重要的通勤基地。

幸福航空控股有限公司

2016

30000

3000

2000

临时起降点建设,机场开发建设

机场建设、购置飞机

机场运营

尚未开工

西太湖

(1个)

西太湖雅集园

占地5.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由5大展馆组成的艺术群落。项目包含5大艺术馆整体建设安装费及后期改造费。

江苏花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012

22000

19600

600

完成办公区域翻新工程;绿化养护,日常运营维护

日常运营管理、维护;绿化养护

湖塘镇

骐骥庄园二期项目

打造以马术等竞技体育、休闲娱乐、教育拓展、观光旅游及互动式有机生态农业为一体的特色庄园。

常州骐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500

1500

400

300

野外休闲骑乘,户外拓展、定向训练营,真人CS

水域改造优化,东门、停车场,游客休闲服务区等

特色住宿、高端休闲娱乐场所等

雪堰镇

(2个)

雪堰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改造

对全镇区域内6公里雨污水管道、3.7公里环山游步道及停车场、路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整治。

武进区雪堰镇人民政府

-2018

500

环山游步道开工建设;雪雅线提升

亭山路提升改造

8

太滆村渔业特色一条街

以徽派风格改造近50户的乡村旅游饮食一条街;建设长80米,宽12米的乡村旅游水产品交易市场道路;建设太滆村街面800米街面线缆入地项目。

4080

1080

太滆乡村旅游水产品交易市场道路竣工

9

嘉泽镇

嘉泽环湖绿道绿色屏障工程

观赏花海和苗木休闲餐饮。

江苏田野生态有限公司

20000

5000

完成观赏花海建设

10

礼嘉镇

(3个)

常州薰衣草庄园

占地600余亩,以薰衣草等为景观特色,打造薰衣草旅游全产业链(种植园、婚纱摄影、精油提炼等),集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商业于一体的创意旅游综合体。

常州薰衣草现代农业观光园有限公司

3500

1000

继续提高园区软硬件设施,提高知名度

11

嬉乐湾生态农业示范园

占地1200亩,以“一轴、两区、四篇”(一轴为园区主干道;两区为东区科普娱乐区,西区主题景观区;四篇为开心农场篇、生态展示篇、主题景观篇、科普娱乐篇)为核心,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示范、生态农产品生产、农业体验、绿色主题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农业园。

江苏嬉乐湾生态农业示范园有限公司

游客服务中心,民宿、菊园、烧烤长廊、房车帐篷露营等,水产品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中心等。

12

礼嘉丰润农业文化生态园

占地400多亩,种植高产、高效、保健、无公害瓜果蔬菜,建设健康养生、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为目的的现代农业项目。

常州市丰润农业文化生态园有限公司

4000

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正式运行投产

13

高新区

园中园

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主,展示古树奇树,灵石巨石为辅,由低层现代建筑和古居民群组成,是集养心修身观赏于一体的私家别院,占地约46亩,建筑面积约17000㎡。

常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40000

园区道路,园林绿化,河道景观,老房子室内及展馆设置。

14

前黄镇

前黄状元文化园

位于前黄实验学校西侧,占地约6公顷,以“状元文化”为主题,包含状元阁、状元雕塑群、翰林苑、曹渎秋枫、及第桥等,打造状元文化展示、历史文化演绎、自然景观等相融合的文化公园。

前黄镇政府

1300

完成规划设计及前期准备工作

完成文化氛围的布置

总计

236880

113600

59080

34400

24200

附件3

2017-2019年武进区旅游招商项目情况汇总表单位:万元

所属乡镇或板块

项目总投资

招商项目进展

招商意向单位(投资商)

意向单位联系人

招商责任单位

责任单位联系人

太湖湾

太湖湾游艇俱乐部

游艇码头紧邻万泽太湖庄园。建筑面积4500平米,规划停船泊位60个,功能涵盖游艇停泊、维修、旅游观光等。

已签约

万泽集团

林伟光

常州万泽天海置业有限公司

杨增辉

因土地规划问题尚未能开工

淹城、湖塘镇

常州武进索亚风尚酒店项目、三勤房车营地

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打造华东地区影响力和创新力,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及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体验式温泉房车乐园。主要建设及经营主题酒店、品牌会所、温泉休闲区、房车营地等项目。

中盈旅游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解亚莉

淹管委;

湖塘镇政府

谈正刚、樊烨、

曾桂

中盈集团法务部门在审核正式协议

礼嘉德国现代农业项目

一期规划建设500亩。

4500(欧元)

2017.3签约

GIC德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德国FAKTAG股份有限公司

礼嘉镇政府、江苏嬉乐湾生态农业示范园有限公司

嘉泽姬山古镇

结合嘉泽镇姬山文化、状元文化、花木文化,打造文化旅游集散地

650000

在谈拟签约

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区旅游局、嘉泽镇政府

渔港风情小镇项目

300000

在谈

中青旅领泽基金

华侨城和云南旅游

旅游局、太湖湾管委会、雪堰镇

淹城

泛淹城旅游区文化旅游项目

开发建设淹城遗址文化项目,春秋乐园室内儿童游乐项目等

旅游局、淹管会

加拿大农业观光项目

引进加拿大先进的设施农业,需要农业用地1350亩,建设用地150亩。

15000(美元)

加拿大海卓诺公司

刘卓明

发改局

吕骏

德国温泉项目

包括水上创意游乐项目及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

一期10000(欧元)

德国法克特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天山重工

姜文鸽

嘉泽镇政府

太湖湾嬉戏谷商业街项目

20个商铺、内街7000平,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

300(美元)

意向

常州韩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太湖湾完美世界展示中心

利用嬉戏谷内一场馆做完美世界线下游戏产品的展示

完美世界数字娱乐技术公司

前黄杨桥老街

在杨桥进行旅游+养老+地产开发模式,涉地600亩

100000

中冶十一局、无锡一建

遥观镇

遥观镇宋剑湖旅游项目

占地6.5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000亩,计划打造集湿地观光、休闲旅游、科普教育、亲子互动、民俗体验、商务会议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新型旅游商业综合体

19000

遥观镇政府

沈锡忠

横山桥

白龙观道教文化园——江南第一财

规划面积在200余亩,配套面积600亩,按国家4A级旅游景点标准建设,有“第一财”祈福区、道教文化体验区、龙文化博览区、太极休闲区等。

白龙观

附件4

2017-2019年武进区旅游度假区、A级旅游景区、星级乡村旅游区等创建工作计划表

创建单位

创建目标

创建时序进度

联系人

联系方式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武进区

第二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启动创建

薛鑫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完成申报工作,

通过省级初评

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

李云辉

13775208068

嘉泽花园生态小镇

省级旅游风情小镇

通过验收

薛健峰

13961120688

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蔡华

13914991675

创建

遥观

宋剑湖生态旅游区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拟启动创建

杜骏华

88712768

江苏嬉乐湾农业生态示范园

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

盛伟

13915016898

太滆村

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许红卫

15240507601

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

许望林

15251928588

雅浦村

邵国君

13951228782

南山村

省二星级乡村旅游区

吕峰

光大环保科普教育基地

省级工业旅游点

通过省级验收

绿建区

绿建区绿色建筑博览园

西太湖旅游区

省级旅游度假区

创建方案需等“苏澳合作园区”规划方案确定后启动

15

西太湖花卉博览园

16

西太湖影视基地

附件5

地区

江宁区

溧阳市

常熟市

宜兴市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个)

省级旅游度假区(个)

国家级湿地公园(个)

省级湿地公园(个)

国家A级旅游景区(个)

总数

省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点)(个)

四星级

三星级

17

二星级

21

24

38

省自驾游基地(个)

省级及以上工业旅游示范区(点)(个)

2016年接待境内外游客数

(万人次)

2800

1600

1985.35

按照局里统一部署,陈清亮副局长率领赴宝鸡调研组先后深入XX市XX县、XX县、XX县、XX县、XX区、XX区及高新区等七个县(区)和XX市文化旅游建设开发管委会,就开发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工作开展调查研究。调研情况如下:

一、XX市秦岭生态旅游发展情况和取得的经验秦岭横亘XX市6个县区56个乡镇。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旅游名市的思路,依托秦岭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景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总体发展情况

目前,全市依据秦岭资源发展的a级景区有11个。其中4a级景区2个(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XX县凤凰湖景区),3a级景区7个(红河谷森林公园、青峰峡森林公园、钓鱼台风景区、鸡峰山景区、古大散关景区、嘉陵江源头景区、灵官峡景区),2a级旅游景区2个(炎帝陵景区、黄柏塬生态景区)。有森林公园10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4个、市级3个。在XX市区和秦岭北麓还建有中华石鼓园、茵香河休闲旅游区、燃灯寺、XX县紫柏山景区等。加之以法门寺、五丈原、青铜器博物馆等为代表的人文旅游景区和以秦岭北麓农家乐为代表的农业休闲旅游点,初步构成了XX市秦岭人文生态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二)人文生态资源情况

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宝鸡是历史上周文化、秦文化的发祥地,又是秦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融地,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与饮食文化。佛教圣地法门寺享誉世界。古三国遗迹五丈原、陈仓道、褒斜道,西周谋略家姜子牙隐居地钓鱼台,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息地炎帝陵等历史文化古迹在国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两当兵变遗址、双石铺工合运动遗址及宝成铁路修建地灵官峡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最古老的民族羌族的故里遗存着丰富的民族习俗。宝鸡独特的饮食文化和民俗手工艺品已创出品牌。

生态旅游资源十分富集。秦岭是陕西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重要区域。在宝鸡境内,有太白山、紫柏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柏塬、牛尾河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黄柏塬自然保护区内有茂密的原始森林,舒爽宜人的气候环境,清流跌宕的溪水流泉等自然景观。秦岭主峰太白山属于典型的第四季冰川,极具地质学意义。其植物物种极其丰富,随海拔变化而变化。位于XX县的鳌山,是陕西第二高峰,动植物种类繁多,石海遗迹遍布山坡,山间云雾缭绕,数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绝佳探险之地。秦岭宝鸡段共有峪道11个,其中6个具有旅游开发价值。西汤峪的温泉、太白山,赤峪的红河谷,斜峪的褒斜栈道及青峰峡,伐鱼峪的钓鱼台,茵香峪的鸡峰山,青姜峪的炎帝陵、大散关、嘉陵江源头、通天河等度假休闲景区已具备一定的接待能力。XX县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也将成为我省重要的生态农业观光区。

(三)宝鸡秦岭生态旅游发展经验

2、积极开展融资招商,开发建设景区。XX市组建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由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管理,负责招商引资工作。建设了茵香河文化旅游区。该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高端居住、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XX县、太白、XX县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积极设立旅游发展资金,制定优惠政策,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成果显著。XX县去年采取bt、信贷、基金等多种模式招商引资,合同资金29亿元,到位资金11.22亿元,去年新开工项目25个。2012年,XX县先后引进北京万景、西部投资等知名公司投资建设黄柏塬、乡村度假公园等项目。XX县通过招商引资建设酒店等服务设施,极大地改善了旅游接待条件。

3、改善人居环境,激活县域经济发展。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XX县着力打造凤凰湖景区,改善了县城的环境面貌。XX县坚持一街一景原则,景在城中、城在林中,旅游地产开发悄然兴起。大量的游客和外来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消费市场,不仅实现了农民增收,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存在的问题1、旅游规划不健全,开发无序盲目。个别县(区)、景区至今未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景区建设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深度不够,缺乏差异性,旅游产品的同质化较为严重。

2、部分景区管理体制不顺。少数景区由企业和当地政府或由政府的不同部门共同管理,推诿扯皮时有发生。个别山岳型景区土地使用权和林地使用权不清,严重影响开发建设。一些景区周边乱搭乱建、环境较差。

3、旅游景区可进入行不强。部分重点景区之间没有连通道路,无法形成环线。一些景区连接交通主干道及游客聚集地的路况较差。

4、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合力。宣传促销形式较为单一,各自为战,有限的资金没有发挥效能。部分景区因经费等原因,无法开展宣传促销活动。

5、投入不足。由于融资能力较弱,旅游投入与开发资金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内生动力机制不完善,市场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因为资金短缺及投资商选择不严,一些旅游景区建设粗放、配套差,缺乏市场竞争力。旅游规划、宣传促销、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建设欠账较多。

6、旅游人才缺乏。XX市旅游规划策划、旅游资本运营人才极度缺乏。生态旅游景区大部分职工来自于林场。其旅游服务理念、服务技能较为欠缺。

以上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宝鸡生态旅游发展,应下力气尽快解决。

三、关于加快大秦岭宝鸡段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一)加强规划体系建设,指导秦岭北麓地区科学发展

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科学保障。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推进秦岭地区生态旅游产品合理布局,是大秦岭宝鸡段旅游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目前,省旅游局正在修改完善《大秦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该规划通过后,XX市应结合区位优势和生态旅游资源特色,组织编制大秦岭区域节点规划,为秦岭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保障。太白山、青峰峡、黄柏塬、天台山等重点景区要进一步加大旅游区发展规划提升和完善,要加强旅游项目的策划和包装,科学确定景区的主题定位、功能定位,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产品。正确处理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的成果为生态环境保护服务,实现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严格控制旅游强度和旅游区域,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承载性和可更新性。

(二)加强区域合作,促进旅游度假圈协调发展。

(三)坚持特色发展,打造旅游精品

太白山、青峰峡、黄柏塬、天台山等资源特色鲜明,交通便利,有打造成国家4a、5a级旅游景区,国际一流旅游产品的潜力。XX市要推动秦岭区域旅游业大发展,必须从旅游产品建设入手,在项目的形象定位、品位展示、特色体现、环境营造等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开发集科考、探险、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参与性、复合型旅游产品,建设几个大的、富有特色的、能吸引国际、国内旅游者的旅游精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程建设,大力乡村旅游发展,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综合效益,努力实现我省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景区通达水平

便捷的旅游景区通达能力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保障。为了提升秦岭区域旅游通达水平,一是实施秦岭北麓景区畅通工程,完善环山旅游交通系统,提高现有关中环线到太白山景区道路等级;二是进一步完善旅游道路标识系统,在环山路收费站、公交站点、进山道路交叉点等各节点位置增加游客咨询和服务设施,在重要节点可设立秦岭驿站和自驾车营地,为游客提供咨询、食宿等综合服务;三是优化现有环山旅游公交专线线路,增加站点,增加车辆数量和发车频度,并逐步延伸到五丈原景区。积极研究华山西安太白山法门寺乾陵西安城际旅游铁路建设。打通太白山周至老县城黄柏塬华阳旅游道路。

(五)创新体制机制,改进管理方式

体制机制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是旅游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秦岭宝鸡段旅游景区多由林业部门发展而来,正确处理部门、地方、企业和当地群众的利益关系,合并旅游、林业、水利、建设、文物等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步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景区管理委员会,实现旅游景区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管理权分离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通过太白山、青峰峡、黄柏塬等景区的标准化试点工作,进一步规范旅游服务,推动宝鸡地区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六)加大资金投入,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

积极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地方政府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秦岭地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和宣传促销等,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资旅游业;整合发改、交通、建设、财政、土地、林业、文物等多个部门资源,形成发展旅游业的合力;组建股份制旅游企业(公司),引导旅游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加强项目的策划包装,提高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水平。省旅游局应设立大秦岭度假圈发展激励机制,在研究项目资金及宣传促销经费上,向发展快、质量好、真抓实干的县(区)倾斜。

(七)创新方式,大力宣传秦岭人文生态旅游产品。

(八)加强旅游示XX县创建工作,充分调动各区县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

旅游示XX县创建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临潼、XX县、华阴、黄陵、留坝、岚皋、商南等通过创建旅游示XX县工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典范。省旅游局在启动下一批示XX县创建工作时,应重点考虑度假圈内的县(区)。XX市要加大旅游示XX县的创建力度,发挥旅游示XX县的辐射带动作用,调动各方面发展旅游的积极性,推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THE END
1.旅游景区旅游资讯旅游景区以科技、文化、体育、节日等多元化旅游项目,让游客体验到独特的旅游文化氛围,?♀?如果您有兴趣参观,?♂?欢迎拨打联系电话18690725567。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https://m.5255.net/luyouzixun/67204.html
2.团队出游咨询:小黄山休闲登山,打高尔夫一日游线路名称:小黄山休闲登山,打高尔夫一日游(适合春秋季节,公司团队、青年团体出游) 【活动流程】 08:30厦门出发,(车上进行娱乐互动游戏)前往素有“千年古县、状元故里”之称的长泰。(车程约1.5小时) 10:00抵达长泰莲氏大酒店,前往高尔夫球场,由教练指导进行【高尔夫练习】(30球/人)是人们在天然优雅的自然的绿色的环http://www.lxuuu.com/news/content/3131.html
3.石泉景区餐饮住宿乘车信息大全联系电话 客房数 床位数 春池商务酒店 池河镇政法街002号 09156612822 44 70 河源农家宾馆 池河镇新兴街东段 13992535668 11 20 丝路驿站 池河镇明星村4组 13310950102 7 12 枫林晚客栈 池河镇双红村6组 19909152682 14 21 景园生农庄 池河镇明星村24组 19991507619 14 24 桑栖云村 池河镇明星村24组 138https://www.725200.com/toutiao/info-100086-846.html
4.四川旅游景点预订网四川旅游景点预订网站在四川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有着众多令人向往的旅游景点。从古老的宽窄巷子到历史沉淀的武侯祠每一处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有的地域特色。为了给广大游客提供更便捷、更全面的服务咱们特别推出了“四川旅游景点预订网”旨在为您的四川之行提供一站式服务。 https://m.makepolo.com/post/sicdujia/1060563.html
5.找一个闲人一起出去玩,最好是旅游博主或者想做旅游博找一个闲人一起出去玩,最好是旅游博主或者想做旅游博主的也行,想去哪你说地方,国内,国外都可以,不赶时间慢节奏,费用我承担,有兴趣留v 名字随便点吧20分钟前 31岁 巨蟹座 日期12月20日 - 2025年1月18日 地点中国 联系方式点我查看 此约伴已有6人感兴趣 点击App内查看 > 相关推荐 中国宣纸文化园是一个充https://m.qyer.com/feeds/p/RUXdPFC0dNAUSLLBLYzNIQ.html
6.旅行路线可定制提供陪聊拍照等服务……“私人陪游”真的靠谱吗记者搜索社交平台注意到,有不少“私人陪游”的帖子。记者联系到一位自称是学生兼职的人,对方提供了沟通注意事项,表示可以进行旅游规划,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私人定制。 双方确定好汇合时间和地点后,需要先支付120元定金,见面后再付尾款。如果因为用户个人原因取消行程,定金不退。当问及是否具备讲解能力时,对方表示不是导http://fx.ln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12/id/8273696.shtml
7.七台河“护行天下——华侨护照专题展”开展招聘点击下方关注七台河招聘! 七台河旅行社旅游公司 :黑龙江途途旅游 固话:0464-2909 888 地址:七台河博达体育门市 www.2909888.cn 记住网址咨询更方便 七台河人爱旅游就找 2909888.cn途途旅游 电话号/微信号:135 0488 7626 来源:七台河发布 想旅游要旅游--就找途途旅游 135 0488 7626 电话微信同号 固话0464-2909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M3LR1L0534B91E.html
8.余地2021成都品茶海哑店(成都品茶联系方式)一芽一叶一抹香,一人一篓采茶忙。 4、青城中国道茶生态观光园充分利用青城山独特的自然、资源、区位、生态优势,拥有5000亩集茶文化展示、道教养生、茶山观光、圈子聚会、户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AAA青城中国道茶生态度假景区”茶山旅游目的地。http://www.jkr.net.cn/12291.html
9.休闲体验旅游(精选十篇)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收入的提高及带薪假日的延长,越来越多的游客已不满足于在各个旅游点之间疲于奔命的旅游方式,休闲旅游的观念已经逐步代替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是指旅游者占据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的经济收入的前提下,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8b14zzb.html
10.求职招聘南京银杏湖农业观光休闲有限公司地点:南京市江宁区南京银杏湖农业观光休闲有限公司地点: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银杏湖大道520号联系电话:简介南京银杏湖农业观光休闲有限公司系台湾中卫科技集团投资,位于江宁开发区银杏湖大道,是一家集国际高尔夫球场、主题乐园、度假酒店于一体的综合形休闲度假景区。目前已建成27洞的国际高尔夫球场、高尔夫会所、灯光高尔夫练习场、独家别墅等https://lukou114.com/fenlei/info-1-753.html
11.四川三农新闻网以产业为支撑,通过主题民宿度假产品、特色休闲、农娱体验、主题美食餐饮等形式,打造集民宿、康养、亲子、农业、教育、观光为一体的多元素组合的观光体验园,带动周边农户通过住房改建民宿入股、土地入股分红,园区务工领薪等方式增收致富,截至目前,优先就近用工8000余人次,带动群众增收140余万元,往日交通闭塞的“深山窝”http://www.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page=331
12.乡村–旅游度假网据本届乡村旅游文化节相关负责人介绍,H5通过简洁的互动方式和展现形式,能够帮助岛内外游客更加便捷地探寻海南美丽乡村美景美宿。岛内外游客们均可通过“海南乡村旅游电子地图”一键导航心仪乡村旅游点和金银宿级民宿,附上的联系方式也便于大家咨询商家。游客们随时可以跟着地图将海南岛东、中、西的高椰级乡村旅游点一网http://www.dujia.org.cn/tag/%E4%B9%A1%E6%9D%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