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案(精选11篇)

3.培养学生对网络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班会流程:

一、引入(5分钟)

1.以一个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开始班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是否听说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电信诈骗?

二、了解电信诈骗(10分钟)

1.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指以网络通信为手段,通过虚假身份或信息诱骗他人,获取非法利益的犯罪行为。

2.分析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冒充公检法、冒充亲友、冒充客服、网络购物诈骗等。

三、预防电信诈骗(15分钟)

1.提醒学生要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

3.强调学生要提高辨别能力,不轻易相信虚假信息,特别是涉及到财务、个人隐私等方面的信息。

4.告诫学生要警惕网络购物诈骗,不轻易相信低价诱惑,选择正规、可信的购物平台。

四、案例分析(15分钟)

1.分组讨论:给学生分发电信诈骗案例,让他们小组讨论案例中的诈骗手段和预防方法。

五、总结(5分钟)

1.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时刻保持警惕。

2.确认学生对电信诈骗预防措施的掌握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备注:

一、教学目标:

了解电信诈骗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手段。

学会辨别电信诈骗的特征和警惕信号。

掌握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

电信诈骗的概念和常见手段。

电信诈骗的特征和警惕信号。

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电信诈骗是什么?他们听说过哪些电信诈骗的手段?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讲解电信诈骗的概念和常见手段(10分钟)简单介绍电信诈骗的概念,并列举几种常见的手段,如冒充公检法、假冒银行客服、虚假中奖等。

分析电信诈骗的特征和警惕信号(10分钟)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特征和常见的警惕信号,如语言中的矛盾、要求保密等。

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5分钟)教授学生一些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随意转账等。

案例分析和讨论(15分钟)提供一些电信诈骗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特征和警惕信号,并讨论如何防范和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总结和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应该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和要求,同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资源:

电脑或投影仪

电信诈骗案例

教学PPT

五、教学评估:

在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确认他们对电信诈骗的理解和防范措施是否掌握。

六、教学延伸:

建议学生在遇到可疑情况时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避免受骗。

七、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了解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常见手法;

学习如何辨别和预防电信诈骗;

培养学生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

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常见手法;

如何辨别和预防电信诈骗;

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们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电信诈骗吗?有没有听说过电信诈骗的案例?”鼓励学生们回答。

第二步: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常见手法(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电信诈骗的定义,并列举一些常见的手法,如冒充公检法、冒充亲友、冒充银行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了解电信诈骗手法的巧妙和危害。

第三步:如何辨别和预防电信诈骗(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们讲解如何辨别和预防电信诈骗,包括以下几点:

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

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和下载未知软件;

学会利用网络和媒体等渠道了解最新的电信诈骗手法。

第四步: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电信诈骗的情境,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如何应对电信诈骗。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学会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第五步:总结和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们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学习如何辨别和预防电信诈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不轻易上当受骗。

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们参加有关电信诈骗的知识竞赛,加深对电信诈骗的了解;

邀请警察或网络安全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强学生们的防骗意识。

教学评估:教师观察学生们在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以及学生们在总结和反思环节中的回答,评估学生们对电信诈骗的理解和防范能力。

主题:

网络安全教育预防电信诈骗

40分钟

目标:

通过本次班会,学生能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和预防方法,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1.引入(5分钟)

老师简要介绍电信诈骗的概念,并提出电信诈骗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分析电信诈骗手法(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列举出他们所了解的电信诈骗手法。

每个小组报告他们列举出的手法,并由老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3.电信诈骗案例分析(10分钟)

老师提供一些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诈骗手法和受害者的错误行为。

引导学生讨论受害者应该如何避免被骗,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4.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10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如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转账等。

5.总结(5分钟)

老师对本次班会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预防电信诈骗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醒他们在遇到可疑情况时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报告。

扩展活动:

鼓励学生设计并演练一些预防电信诈骗的情景剧,以加深对预防电信诈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一、目标:

1.了解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常见手段;

2.掌握预防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准备工作:

1.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2.电信诈骗案例和图片。

1.导入(5分钟)

教师用PPT或黑板、白板展示电信诈骗案例和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你们是否听说过电信诈骗?有没有亲身经历过?”

2.了解电信诈骗(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常见手段,如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假借亲情关系、虚假中奖信息等。

3.预防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5分钟)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白板依次介绍以下内容:

a.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手机号码等;

b.警惕陌生号码的来电:不随便接听陌生号码的来电,尤其是涉及到个人信息或财务问题的;

e.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和诱导。

4.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

教师给出一些电信诈骗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这些案例中的诈骗手段有哪些?

b.如果你是受害者,你会如何应对?

c.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对于避免成为受害者有何帮助?

5.总结与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预防电信诈骗的重要性以及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搜索并了解更多的电信诈骗案例,并写一篇200字的作文,总结自己在预防电信诈骗方面的体会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电信诈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预防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了解什么是电信诈骗,以及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学习如何防范电信诈骗,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培养学生的警惕性和辨别能力,提高对电信诈骗的认知。

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常见手段;

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

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电信诈骗吗?你们听说过哪些电信诈骗的案例?

总结和小结(5分钟)回顾本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并强调警惕性和辨别能力的重要性。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如回答问题、提出观点等;

讨论质量: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反馈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拓展延伸: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班会主题:

防电信诈骗

班会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预防电信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班会准备:

确定主持人、制作ppt

具体步骤及安排: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电信诈骗特点

1.作案过程不接触化。

2.作案方式信息化。

3.作案手段智能化。

4.作案地域跳跃化。

5.受害人群不特定化。

6.犯罪组织职业化。

7.犯罪活动国际化。

8.赃款流动快速化。

(二)、电信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法

2.短信类诈骗:中奖短信诈骗,低息贷款诈骗,引诱汇款诈骗,发送携带木马链接的内容短信诈骗。

三、班会总结

短短的40分钟我希望能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安全意识的种子,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让自己心中那颗安全教育理念的种子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60分钟

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将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预防措施,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a.播放一个电信诈骗案例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b.提问:你们是否听说过电信诈骗?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2.了解电信诈骗(15分钟)

a.介绍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常见手段,如假冒身份、虚假中奖、伪造网站等。

b.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和影响。

3.预防措施(20分钟)

b.展示一些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诈骗手段和预防措施。

4.总结(10分钟)

a.回顾本次班会的内容,强调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b.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警惕,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5.结束语(5分钟)

a.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宣传活动,传播网络安全知识。

教学资源:

1.电信诈骗案例视频

2.真实电信诈骗案例资料

3.小组讨论题目

评估方式:

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表现。

2.学生提交的小组讨论总结。

1.了解电信诈骗的概念和危害;

2.学习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1.电信诈骗的定义和类型;

2.电信诈骗的危害和后果;

3.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通过引入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提出“如何预防电信诈骗”的问题。

2.知识讲解(15分钟)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类型、危害和后果,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电信诈骗的问题。

3.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种电信诈骗类型,并列举出预防该类型诈骗的方法和技巧。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

4.案例分析(1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几个电信诈骗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诈骗手法和被骗者的错误行为。引导学生总结出预防电信诈骗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5.游戏互动(10分钟)

教师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竞赛。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回答关于电信诈骗预防的问题,回答正确的小组得分。

6.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学生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提醒学生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学会预防电信诈骗。

1.电子设备(PPT、投影仪等)

2.黑板、粉笔

3.电信诈骗案例资料

4.小组讨论和游戏互动的题目和问题

1.小组讨论和汇报的质量和深度;

2.游戏互动中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3.学生对于预防电信诈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邀请网络安全专家或警察来学校进行网络安全讲座,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了解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常见手段。

学习如何辨别和避免电信诈骗。

培养学生的防骗意识和应对能力。

教学准备:

PPT演示文稿。

电信诈骗案例和视频素材。

学生练习题和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电信诈骗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展示电信诈骗案例和视频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常见手段,如冒充公检法、假冒银行客服、虚假投资等。

解释电信诈骗的危害和后果,如财产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等。

强调电信诈骗的高发场所和对象,如手机、网络等。

三、防骗策略(20分钟)

分析电信诈骗的特点,如言语胁迫、恐吓、奖励等手段。

强调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如不随意泄露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

四、应对能力培养(20分钟)

组织学生参与互动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应对电信诈骗。

布置学生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和信息。

组织学生开展防骗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写作报告等。

教学反思:

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常见手段,培养学生的防骗意识和应对能力。通过互动活动和练习题,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防骗知识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需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案目标:

了解什么是电信诈骗,以及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学习如何防范电信诈骗,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财产安全。

培养学生的警惕性和判断力,提高他们对电信诈骗的辨别能力。

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常见手段

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第三步: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

验证身份:学生应该学会验证对方的身份,例如通过其他渠道联系亲友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留意诈骗套路:教导学生留意电信诈骗的常见套路,例如中奖信息、虚假求助等,以便及时辨别和避免上当受骗。

第五步:总结(5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财产安全。

引导学生制作宣传海报或小册子,向其他同学和家长传播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

THE END
1.常见网络电信诈骗案件案例分析安全常识2、骗子自称稳赚不赔的网络平台和APP都是诈骗团伙私自搭建的,骗子可以通过后台控制输赢、赔率、充值、提现与冻结。 第四类 虚假投资平台诈骗 (一)案例 2021年2月25日,陈先生被一名微信好友拉入一股票投资QQ群,群主不断发布关于外汇投资的动态消息,消息显示投资回报率很高,群里不断有群友晒出盈利截图。心动的陈先http://wzbwc.hnkjxy.net.cn/2023_12/19_23/content-22244.html
2.也许下一个倾家荡产的就是你忧依是什么软件名字从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离世,到清华老师被冒充公检法不法分子骗走1760万,从著名演员黄晓明收到来自“孩子学校”的诈骗短信惹来网友热议,到ETC卡隔空被离奇盗刷…腾讯安全盘点了2016年十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可以发现,如今的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出如下特征:首先,诈骗分子充分结合当前时事热点设计骗术,能够让受害https://blog.csdn.net/zhangguo5/article/details/71429756
3.2022网络安全运营服务机制及网络反诈应对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涉安”法律在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共性,法律相关条款完善公司网络安全制度、平台治理、反诈应对等,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对通信运营商、互联网运营商的安全运营、反诈机制建设提出借鉴,从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到网络安全保护与发展,促进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监督,依法治网,安全运营全https://www.rbc.cn/shangxun/2022-12/14/cms1357811article.shtml
4.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安全资讯在本报告中,360 安全大脑通过对猎网平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2020 年 1 月 24 日至 2020 年 3 月 13 日)收集的 3243 例有效举报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疫情期间网络诈 骗数据综合分析、网络诈骗受害者画像、疫情期间高发诈骗类型分析等维度揭示了疫情防控 期间网络诈骗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https://weishi.360.cn/n/11619.html
5.沪警方通报打击防范网络交友类电信网络诈骗情况【案例一】 徐汇公安分局破获系列网络婚恋诈骗案 不少婚恋网站为男女青年相识相知、寻求爱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平台。但也有一些别有用心之徒,编织着恋爱结婚的美丽谎言,专门针对大龄未婚女青年实施诈骗。 还在读研究生的张小姐,在家人看来已是大龄女青年,时常催促她早日嫁人,忙于读书的她便通过某婚恋网站注册了个人信息https://www.kankanews.com/a/2019-05-22/0038860204.shtml
6.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浪漫520,警惕以“爱”为名的诈骗陷阱! 浪漫520,警惕以“爱”为名的诈骗陷阱! 有人说,所有骗术中,最可恶的就是“网络交友”类诈骗不但骗钱,还骗感情,如今,也存在部分将婚恋诈骗与投资诈骗相结合的案例,出现了交友过程中拉受害人“投资”或者平台上进行“充值”的“连环骗”。今天,警方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征婚”https://mobile-bwc.hnebp.edu.cn/Home/Page/52290
7.理论“荐股诈骗”类犯罪的法律适用探析(1)出现随机推荐手段的10个案例,以及有人为操控的6个案例,均以诈骗罪判决;(2)毫无证券从业资质,通过身份伪装等进行荐股类行为的36案中,29案以诈骗罪判决,7案以非法经营罪判决;(3)涉案平台系虚拟平台的 21 个案例中,15 案以诈骗罪判决,6案以非法经营罪判决。其中,涉及(2)(3)两类因素的案件定性存在争议,https://www.scxsls.com/column/publishInfo/605
8.中国法院网特别是近些年来,在互联网交友平台的助推下,人人社交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交形式进一步丰富,更加剧了婚恋交友诈骗高发的态势。我们今天召开发布会,选取海淀法院近三年来审结的通过婚恋交友手段进行诈骗的典型案例,梳理此类案件的整体态势和具体特征,探究婚恋交友诈骗高发的原因,并提出化解此类问题的建议,以期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1/08/id/52851.shtml
9.头条文章经查,该犯罪团伙自2022年3月实施诈骗以来,重庆、北京、内蒙古等省市均有受害人,涉案100余万元。据冉某交代,在实施诈骗期间,他们会准备网络交友平台账号,以白富美图片进行包装,打造空姐等人设,通过婚恋网站、即时通信工具等方式寻找受骗人。在与受害人“培养”了感情后,骗子们就引诱其参与能“快速赚钱”的赌博、博彩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806816193446511
10.广东检察机关发布微信诈骗犯罪案例分析此外,腾讯公司应加强对微商的准入门槛监管,微商必需实名制,加强对微商的实时监控,适时提示消费者有诈骗的可能。 四是要加强宣传,强化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相关部门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微信平台等多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微信诈骗的作案类型、手段和防范措施,加大对典型微信诈骗案例的报道,提高微信用户的防范意识。http://m.cnr.cn/news/20170512/t20170512_523752003_t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