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说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

1.互联网商业模式由价值和成本决定,并由价值牵引。

2.互联网产品本质就是价值传导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就是要让这个价值变现。

3.商业模式由业务模式(赚钱方式)、产品架构(承载)、产品规则(实现)三个主要方面构成,为产品使用者提供价值,由E/C最终判断执行结果。

前情摘要

互联网产品分为两个阶段,其本质在于向用户提供价值,从而降低用户成本,提升效率。当所提供的核心价值由开发者提供时,即工具型产品或媒体/内容型产品;当所提供的核心价值由其他人提供时,互联网产品进入到平台型产品,提供连接价值,连接对象越多,价值则越大。因此,互联网产品最重要的核心是产品架构,产品架构体现了如何为使用者提供价值。

那搭建产品架构的逻辑是怎样的?为什么互联网江湖中,有“唯快不破”的理念?这都要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说起。

本文,我们就去聊一下互联网商业模式。

本来不想写这个案例,但经不住我们魔性小编的严厉要求,只能拿个案例,简单分析一下,作为先导。

需要说明的是,我并没有见过案例中所分析产品的产品架构,所有对产品架构的分析都建立在产品前端的展现之上。

1.0版本

2.0版本

产品架构没有调整,依旧是在“关系链管理”和“交流管理”上做出迭代。但是为什么是一个新的大版本?这个版本最大的变化是从熟人连接拓展到陌生人的连接,“查看附近的人”是最大的变化。

但这个变化的目的依旧是在打牢“关系链管理”的基础。同步进行的还有在“交流管理”中加入了视频的交流。其他新上线的功能均是二级功能,目的在于加强用户体验,更好提升用户效率,降低用户成本。在这里不再赘述。

3.0版本

在这个版本中,产品架构有了改变,在原有的“关系链管理”和“交流管理”基础上,添加了“内容管理”模块,开始连接内容及内容创作者。“内容管理”模块包括“打通腾讯新闻和腾讯微博”,最重要的是“服务号”和“二维码”的上线。

4.0版本

5.0版本

6.0版本

7.0版本

前四版本,以工具型产品为主,商业模式就是构建用户之间的连接,但没有业务模式,商业模式是缺失的。根据D=E/C,用户在沟通中,追求无上限的E,并且尽量拉低C,而当与市场上的竞品基本没有差异的时候,赚钱的机会基本没有,甚至后向付费都不可能,也就不能生出业务模式。

那么,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

一、互联网商业模式

所谓商业模式,说白了,就是通过什么样的商业逻辑来赚钱。但不论什么样的商业逻辑,根本还是价值的交换,商业模式都是要让这个价值交换能够顺利进行。因此,商业模式即按顺序解决如下问题:

为谁提供价值?→提供什么价值?→如何提供价值?→怎样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为谁提供价值?”指市场,可以针对一个群体,也可以针对多个群体。

“提供什么价值?”指实体产品或服务,核心是提升目标群体的效率,降低目标群体的成本。针对一个群体,提供的价值显性化,技术易感知;针对多个群体,提供的价值是“连接”,协助一个群体产生的价值,快速传递给另外一个群体,更需要扎实的后台技术。

“如何提供价值?”指价值承载体,以产品为核心,产品设定提供价值的规则,并将规则显性化。

“怎样价值最大化?”指在使目标群体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要把商业模式显性化为业务模式,以运营驱动业务模式。直到这里,才能开始赚钱。

整个链条中,产品成为承载体。产品触及了要对接的目标群体,展现并优化了提供的价值,同时承载了运营对业务模式的驱动,使自己产生收入。因此,商业模式如果得以实现,需要通过产品展开。

即,通过产品,让自己的收入建立在为别人提供的价值之上。

二、互联网商业模式生成

互联网商业模式脱离不开价值获取效率和成本的匹配,不管是第一阶段类型产品,还是第二阶段类型产品。

建立商业模式的基础:对象和价值

构建商业模式,首先要清楚“为谁提供价值?”,即确定目标用户。

目标用户包括核心用户和外延用户。这里需要将核心用户和外延用户进行划分,这样的划分,是由用户对所获得的价值重要性与获取成本来判定的。

第一类是核心用户,这类人群也是新产品上线时的种子用户源,他们认为所获取价值极为重要,获取成本可以接受;

第二类用户为外延用户,认为所获取价值较为重要,获取成本可以承受;

第三类用户为潜在用户,认为所获取价值重要,但顾及到成本而暂时不会使用产品。要获取这部分用户,只能通过运营,提升价值在他们心目中的重要性,或通过技术迭代,降低他们的获取成本。

其次,要明确给目标群体提供的是什么价值。对于用户而言,这个价值,由目标群体的需求和能承受的成本所决定。

对于企业或产品而言,这个价值由提供的服务上限所决定。当企业或产品所提供的价值满足群体所需且成本可接受,那么商业模式形成的基础就出现了。

建立商业模式的承载平台:提供价值

对于互联网而言,当明确对象和价值后,就需要使用产品来完成价值的传递了。

我们在前文曾提过,产品竞争的核心在于架构。这里的架构要解决的是如下问题:产品要从什么地方,通过什么手段,获取怎样的价值,并最终提供给谁。

产品的架构更加底层,需要更加融合,而不是简单的累加,过多的累加只能会让产品架构更加臃肿。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各有不同,这时就需要引入产品规则来进行判定。当使用者熟悉这套架构,基于产品规则来进行价值生产和价值获取的时候,产品的市场地位随之确立。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唯快不破”的说法。对于互联网产品而言,“快”实质是指,在核心架构确定的情况下,在市场中尽快确定规则,从而获取使用者。

“获取怎样的价值”是对价值生产后,通过产品架构产生的产品规则,对价值的筛选。在这个环节,存在价值的扩展性,而扩展的价值终将实现跨界。如滴滴从打车到专车到拼车到单车。

“最终提供给谁”是指拥有价值后,找到需要这些价值的群体,并清楚如何通过产品,触达最终使用者。

建立并运转商业模式:确定业务模式,获取收入

基于架构开发出的产品具备了价值提供的能力,而基于产品架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即产品规则。通过产品规则,能够明确价值传递的方式、范围、效率、成本等。

产品架构+产品规则承载业务模式,实现商业模式。产品架构决定了商业模式的上限,如工具型产品提供的价值、平台型产品连接的群体数量;产品规则作为调节器,则决定了业务模式的拓展范围,业务模式和产品规则相互影响,形成完美的相互支撑体系。

例如,对于长视频产品而言,连接了视频生产者、品牌主、用户。起初的产品规则,用户免费,形成后向付费的业务模式;视频内容的差异化生成,提供给用户更多的价值,产品规则随之而改变,就逐渐进化成了前向付费+后向付费的业务模式。

视频产品给了用户差异化内容,满足了用户的价值,但是,这个价值获取也是有效率的,想得到更高的效率吗?超前点播福利了解一下?保证你付出的成本足以满足你对效率的追求!

那么,为什么产品架构决定了商业模式的上限呢?

产品架构决定了连接的群体或提供的价值,而这恰恰是商业模式可扩展的极限。例如,视频产品的架构决定了连接的是内容创作者和内容消费者,想让视频产品的商业模式扩展至生活服务领域,那是千难万难啊。

那么商业模式在产品架构下,是被什么驱动成长的?

所以,我们看到了视频产品的后向付费模式,品牌主希望获得的价值就是产品销售,要获取这样的价值,就需要支付成本。但CPM的模式明显对商品销售的效率提升不大,这个时候CPC、CPA就逐渐成为主流。

到前向付费模式的时候,就开始满足内容消费者对内容价值以及内容获取效率的追求。

再一个小问题:怎么平衡前向付费和后向付费呢?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小结论: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以自己的成本,创造价值(企业自身也需要遵循E/C的模型),从而形成业务模式,帮助使用群体降低使用成本,提升使用效率。当所提供的价值和付出的成本都进行价格化,并固定了两者关系之后,便形成了商业模式。

三、未来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进化

那未来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会怎样进化呢?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赋能会更加全面,社会中所有价值流动不畅的地方,互联网都会进入,以技术来推动价值的更快流动,在价值流动的过程中创造新的价值,从而产生新的业务模式,从而实现更多样的变现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是工具,也可以是平台。作为工具,将更加细化和垂直,技术更加显性化;作为平台,将更为底层,连接的作用会更大,产生的价值也更大。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根据D=E/C,每个人对效率和成本都将提出新要求,要求效率尽可能高的提升,要求成本尽可能降低。而这些新的要求就是商业模式未来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

商业模式由业务模式(赚钱方式)、产品架构(承载)、产品规则(实现)三个主要方面构成,为产品使用者提供价值,其结果最终由E/C来确定。

因此,互联网产品本质就是价值传导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就是要让这个价值变现。从而得到,商业模式就是以业务模式为具体表现形式,产品架构决定了商业模式的上限。而业务模式通过产品规则来进行实现,产品规则作为调节器,决定了业务模式的拓展范围。

THE END
1.互联网商业模式解读互联网商业模式解读 我们常常谈到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那么啥叫商业模式?常见的商业模式都有哪几种?初学者该如何快速掌握互联网常见的商业模式。 1、商业模式的定义 商业模式:顾名思义就是赚钱的方式、模式。 商业模式有两个要素分别是利益相关方、利益交换方式。我们要分析任意互联网产品的商业模式会从这两个要素https://blog.nowcoder.net/n/fddb2e621e604d35941d5b4976934303
2.互联网+时代创业的24种商业模式盘点所谓互联网思维,与传统行业最迥异的,应该就是商业模式问题。传统行业思考的只是产品创新,而互联网行业似乎还得思考商业模式创新。比如Google,在1999年时候,大家还为Google没有商业而担忧。Facebook上市了之后也仍旧没有牢靠的商业模式。但是,现在怎么样,Google和Facebook现在都不怎么为收入发愁。所以是不是能直接从用户https://www.clii.com.cn/zhhylm/zhhylmHangYeZiXun/201507/t20150714_3875322.html
3.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精选十篇)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精选十篇) 1987年中国学术网 (C A N E T) 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 正式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互联网在中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到2007年底, 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 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大促进了互联网公司的飞速发展,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g4bz132.html
4.互联网时代的十大商业模式互联网项目因为成长极具爆发性,成为国内外创投公司投资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理解,则是投资此类项目的基础。本文总结了10种最典型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以期帮大家更好地了解互联网项目。 互联网时代的五大商业逻辑 纵观互联网时代诞生的企业,我们经常会对一些商业模式产生疑问。Google的商业模式到底是搜索还是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12121321723219.html
5.互联网商业模式有哪些特点和优势,深入剖析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优势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商业模式也越来越成熟,这种商业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剖析一下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优势和特点。 一、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特点 1.低成本: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成本相对传统商业模式来说要低很多,因为互联网商业模式可以利用互联网的高效性和便捷性,省去了很多传统商业模式需要https://www.marketup.cn/marketupblog/yxzx/13098.html
6.互联网领域商业模式颠覆性创新分析商业研究f2013/03 总第431期COMMERCIAL RESEARCH 文章编号1∞1-148X (2013) 03-∞83 -05 E醒团领盟圃血醺茸醺疆胜剖面目昕徐德、力(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常州213∞2) 摘要:颠覆性创新是企业面临着技术创新、市场突破、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等时理想的选择,关于互联网领域商业模式颠覆性创新实例https://doc.mbalib.com/view/0e43695ac9396cecc91699ec6b8a028c.html
7.互联网世界九种基本的商业模式社区模式的发展主要依赖用户忠诚。用户投入了较高的时间和情感在里面。收益则往往来自于副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或者无偿的捐助;再或者收入通过绑定文字广告或者订阅费的付费服务。互联网天然的适合社区商务模式的发展并且当前其中较为流行的开发领域,是社会化网络的兴起。 http://simyjs.whu.edu.cn/xuekeguangjiaoyuxingyedongtai/2016-11-19/1746.html
8.“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在这次智能化生产的工业变革中,“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追赶西方国家的突围方法钮小鹏:企业需要适时考虑“互联网-” 2015-11-06 20:14:47 真正的“互联网+”要能给企业的供需基本面带来增长,在特定行业,企业应从成本、效率、客户体验和风险控制上考虑适时“互联网-”峰会https://topics.caixin.com/m/2015/5634/100866709/
9.决胜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商业模式课沈拓工作室本门课程由沈拓老师讲授,他长期从事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前瞻研究、企业咨询与创业投资工作,他将带领学员洞察互联网未来、破译商业模式密码,把握企业创新策略,帮你赢得加速成长。 本门课程适合创业者、传统企业转型创新相关管理人员、对移动互联网感兴趣的各界人士、潜在创业者、投资界人士学习 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s/TsinghuaX/THU00001X/_/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