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精选5篇)

相对于传统的技术、产品或工艺等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征:商业模式创新的出发点是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而是更加注重客户的需求,从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为出发点来设计企业的经营活动;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综合集成创新,它不仅仅限于企业某一方面单一因素的变化,而是常常涉及企业经营活动多个方面、多种要素同时发生重大的变化,表现的更加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商业模式创新还可能开创一个全新的可赢利领域,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当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还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如:技术是重要支撑,常表现为技术支撑的商业模式创新,如风电的商业模式,就迫切需要解决高峰时的储电及稳定供电的技术难题。商业模式创新还依赖于整个价值网络,如移动互联网产业就需要系统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内容和服务提供商、终端设备制造商等的密切协作等(乔为国,201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分析

(一)商业模式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建立在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基础上的技术驱动性的产业,然而仅依靠技术创新并不能带动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只有和整个商业模式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产业化。企业将新技术推向市场都要借助一定的商业模式才能实现,商业模式是联系技术及其经济价值的桥梁(Chesbrough,2002)。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面临的挑战是在技术和市场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且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条件下,如何找出合适的商业模式,把技术特性与市场需求特性二者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实现技术的潜在经济价值。因此,商业模式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或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技术方面的缺陷,特别是对于我国许多企业在不具备太多关键技术的情况下,商业模式创新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乔为国,2012)。

(二)新商业模式的建立有利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的形成

商业模式创新需要建立市场的多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密切合作,特别是共性技术平台搭建、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支持。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开展车身材料、汽车电子、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技术攻关,以及生产、控制与检测装备等的研制,而且还要积极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不断探索新能源汽车整车租赁、电池租赁以及充换电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这种不同的商业网络的构建以及合作模式的变化会在原有的市场上产生新的商业机会或者会创造新的市场,从而引起产业本身以及附属产品、服务的变化,有可能会催生一些新兴的产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带来已有产业(企业)商业模式重构

技术创新特别是激进型和破坏型的创新必然会引起商业模式相对比较彻底的变革创新,引发商业模式重构,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性带来的应有之意(陈志,2011)。如苹果公司自主设计了iPad的微处理器,独立开发操作系统iOS,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产业的彻底改变,iPhone就是手机、相机、音乐播放器和掌上电脑的功能的组合,将硬件、软件和服务整合在一起,改变了普通人的消费方式,同时也开启了手机数码产品新的商业模式。

(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对策

(一)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1.顾客价值创新。顾客价值创新是指企业从顾客的利益出发,通过为顾客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改善顾客价值,给予顾客强烈的心理上的获利感受,并通过改变顾客价值来使顾客满意。顾客价值创新有三条创新途径:一是要重新定义顾客和顾客需求,即发现潜在的顾客和发现顾客的潜在需求。二是要重新定义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和价值的实现方式,这是根据新的顾客需求来进行的,体现了对现有顾客价值的提升,改变了现有产品或服务的功能价值和顾客价值实现的方式,是对产品功能、结构和形态的创新。三是要提供新的服务方式和途径,此目的是通过降低分销过程中所增加的附加值,从而达到提高顾客价值的目的。企业可以通过压缩分销的环节,或者调整与分销商的合作方式,甚至提供新的分销渠道,与顾客之间建立新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高莉莉,2010)。

2.价值链创新。价值链创新的实质是围绕顾客需求,优化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同时发挥成本优势,给企业创造更多的新的价值。具体有两条创新路径:一是价值链组合调整。就是围绕顾客需求来确定重要的部分为中心,组合调整非重要的部分来适应这个中心。二是价值链优化整合。就是企业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优化整合资源,实施归核化战略,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总成本。

3.供应链体系创新。供应链体系创新的实质是优化配置企业的各种内外部资源,形成整个供应链协同创新,保障企业在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中动态发展。具体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要重构供应链结构。通过优化供应链资源,加强协作关系,提高供应链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二是要形成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价值网络。该价值网络是以顾客价值为中心,企业需要考虑利润产生的环节和自身实力,在价值链中选择自己合理的位置,积极发展与合作伙伴、供应商、分销商的联系,发挥协同效应,形成共同为顾客提供价值的网络(李椿等,2010)。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对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双管齐下,取得发展。

1.不断进行价值创新,努力实现新兴产业载体企业价值最大化。价值创新是商业模式的灵魂,企业必须借助商业模式进行价值创造、价值营销和价值提供,努力实现新兴产业载体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此,要注重轻资产经营。轻资产主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企业的经验、企业的品牌、治理制度、规范的流程管理、与各方面的关系资源、资源获取和整合能力、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同时,还要为广义的客户创造价值。广义的客户是指企业提品和服务所涉及的内部和外部的对象,包括顾客、员工、股东和社会。由于价值创造的目的是要让整条企业价值链上的所有利益共同体受益,这就要求商业模式能够创造四种价值:为顾客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空间;为股东提供持续、稳定、高水平的价值回报;积极回报社会。

3.加强政府扶持的力度,积极实施“绿色信贷”推动政策。为了促进新兴产业的产业化,推进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需要打造以财政引导、资本市场为主体的金融环境。由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对新兴产业技术的投资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许多新兴产业技术的示范工程必须由政府出面,加大支持力度,从而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向新兴产业技术领域。新兴产业技术的推广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行为,在发展的初期需要政府在财政、税收、法律、资金等诸多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同时,也需要银行的“绿色信贷”推动,“绿色信贷”能够促进和带动国内及国际金融机构资金、外国政府贷款向新兴产业领域倾斜,进一步调动新兴产业载体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新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TimmersP.BusinessModelsforElectronicMar-kets[J].JournalonElectronicMarkets,1998,8(2)

2.GhazianiA,VentrescaMJ.Keywordsandculturalchange:frameanalysisofbusinessmodelpublictalk,1975-2000[J].SociologicalForum,2005,20(4)

3.Chesbrough,Henry,andRichardS.Rosenbloom.Theroleofbusinessmodelincapturingvaluefrominnovation:evidencefromxeroxcorporation’stechnologyspin-offcompanies[J].IndustrialandCorporateChange,2002(11)

4.赵晓康.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内在机理及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5.乔为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2012(3)

内容摘要:互联网的兴起带动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企业迅速发展。在服装业,具有新型商业模式的服装企业正在不断蚕食传统商业模式服装企业的市场。服装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寻找一种优秀的商业模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服装企业商业模式成功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商业模式的内涵、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然后通过服装企业的实践经历,分析与研究服装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和类型,同时也对商业模式的价值进行实例研究。

关键词:服装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互联网的兴起带动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企业迅速发展。在服装业,具有新型商业模式的服装企业正在不断蚕食传统商业模式服装企业的市场。凡客诚品、麦考林、梦芭莎等近年创立的优秀的B2C电商企业,获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一些传统的服装企业为重获市场竞争力,也纷纷涉足电子商务,并取得不俗的成绩。

当前原材料、租金、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对服装全行业均带来了冲击,传统商业模式的服装企业尤其步履维艰,多家国内大型服装OEM(贴牌生产)厂商面临生存调整。及时调整商业模式,提高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是破解这一难题的解决办法。

商业模式创新

(一)商业模式的定义

一是经济类定义,它是将商业模式归结为企业获取利润(租金)的商业逻辑。

三是系统类定义,它是前两者的综合,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或组织拥有明确的战略方向,内部拥有关键要素或结构模型进行支撑,并拥有短期或长期的利润评价机制。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根据商业模式的概念可以看出,随着所处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起市场环境剧变,企业理应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服装企业特别是传统服装企业必须将商业模式创新放在首要地位,其具体原因为:

1.服装成本不断攀升。以拥有门店运营的服装企业为例,服装成本主要包括一般成本、管理成本、销售成本。其中一般成本包括服装面辅料成本、制造成本;管理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营业费用成本;销售成本则包括物流成本、店铺租金成本、店铺运营成本等。因此,随着目前国内PMI、CPI指数的不断上涨,服装成本中的面辅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物流成本、店铺租金成本不断攀升。这导致最终服装价格也相应上升,根据商务部资料显示,2011年7月份国内纺织服装出口平均价格增长24.7%,而数量则仅增长0.9%。

2.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一方面,国内人民币不断升值,通货膨胀加剧,国民对生活必需品的支出成本正大幅上升,导致对纺织服装消费品的支出锐减;另一方面,国民对品牌和潮流趋势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从而必然要求服装价格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以提高国民对服装的消费热情。因此,在时尚、品质等要素一定的情况下,价格成为服装企业竞争的关键。

3.企业竞争同质化。由于国内服装行业缺乏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和创新竞争思维,服装企业常出现对成功相互模仿的“趋同”现象,从产品同质化到战略趋同、商业模式趋同。很多服装企业提供类似的产品,争夺相同的消费者,营销手段基本靠价格战,导致竞争异常激烈。

服装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服装是时尚品,也是快速消费品,因此,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消除库存。关于消除库存,不同的服装企业探索出了不同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从价值链的途径,对服装从产、销各环节进行创新。

(一)销售模式

销售模式是指产品成为商品的通路。从服装企业发展史来看,服装企业的销售模式分别经历了量身定制模式、批发模式、零售模式。其中量身定制模式衍生出的具体形式有以前的裁缝制和当前的高级成衣定制;批发模式衍生的形式有网络的B2B模式和一般意义上的批发制;而零售模式衍生的类型非常丰富,包括实体零售模式和虚拟零售模式。

虚拟零售模式出现在互联网兴起之后,主要表现为B2C模式,即电子商务。虚拟零售模式的代表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IT企业涉足服装领域,代表性企业为凡客诚品、梦芭莎、麦考林等;另一类是服装企业涉足电子商务运营,代表性企业为美特斯邦威、报喜鸟、爱慕、兰缪等。值得一提的是,前者由于熟悉网络消费群体消费需求,能够利用精准的网络营销手段,通常比后者获得更好的业绩表现,且增长迅猛。

(二)品牌营销模式

(三)制造模式

综上所述,服装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主要是从价值链角度进行的。在价值链上,它可以分为销售模式、品牌模式、制造模式,而且不同的模式具有不同的价值,其关键看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

服装企业商业模式价值实例研究

不同的商业模式能带来不同的商业价值。为对价值链途径上新型商业模式的价值性能有直观的理解,本文对零售模式、品牌营销模式、制造模式三种类型服装企业的业绩情况进行分析。其中零售模式的代表企业为美特斯邦威、凡客诚品、麦考林、INDITEX;品牌营销模式的代表企业为NIKE、ADIDAS;制造模式的代表企业为联泰集团、达利国际集团、雅戈尔集团。具体的绩效可见图1和表1。

可以看出,目前国外的INDITEX、NIKE和ADIDAS销售额远高于国内服装企业,这表明品牌营销模式的NIKE和ADIDAS具有较好的市场绩效,而拥有零售模式和品牌营销模式的INDITEX集团则表现出更为强劲的实力和潜力;虚拟零售模式的凡客诚品和麦考林,以及实体零售模式的美特斯邦威则在总额上较低;制造模式的联泰集团、达利国际集团和雅戈尔集团则表现较为稳定,处于发展成熟阶段。

同时,虚拟零售模式的凡客诚品和麦考林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其中凡客诚品2008-2009的年均增长率为130%,麦考林的年均增长率则为55.59%;实体零售模式的美特斯邦威则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率为33.82%,INDITEX集团则为10.23%;制造模式的联泰集团、达利国际集团、雅戈尔集团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9%、2.42%、17.32%;品牌营销模式的NIKE和ADIDAS分别为1.04%、5.51%。这表明采取“轻资产”的零售模式对创立企业十分有利,使之能迅速建立市场影响力,获得成长。而当企业成熟后,对品牌营销模式和制造模式的涉足较为恰当,以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

当然,以上的模式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服装企业的商业模式会隶属于销售模式、品牌营销模式、制造模式的一种,而有些服装企业则会兼有两种,甚至三种商业模式。如美特斯邦威兼有零售模式的实体和虚拟形式,同时在品牌营销上也有所侧重;INDITEX集团兼有制造模式、零售模式、品牌营销模式。但在这些模式中,各服装企业还是有所侧重于某一种,而对另外的形式兼顾。

结论

商业模式跟产品一样是有生命周期的,没有哪种商业模式是一直成功的。因此,为获得核心竞争力,服装企业应该对原有商业模式的不足进行修正,以适应现时的变化。对于创立初期的服装企业来说,寻找一种适合企业发展且不同寻常的商业模式是其进入“蓝海”并超越现有竞争对手的关键。但当成长到一定阶段,则需对原有商业模式进行重塑,以重新取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Rappa,M.Managingthedigitalenterprise-businessmodelsontheWeb[EB/TL].省略/models/models,html,2000

2.HenryChesbrough,RichardS.Rosenbloom.TheRoleoftheBusinessModelinCapturingvaluefromInnovation:EvidencefromXeroxCorporation’sTechnologySpin-offCompanies[J].IndustrialandCorporateChange,2002,11(3)

3.魏炜,朱武祥.发现商业模式[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合法化战略;中介效应;新企业绩效

一、引言

二、理论阐述和假设提出

CEO都不同程度的实施了商业模式创新,且业绩出众者的商业模式创新更彻底。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商业模式创新对新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着中介作用

三、数据搜集与数据分析

(一)样本和数据搜集。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是2015年7月至2015年10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问卷的发放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通过政府部门的协助发放问卷,二是电子邮件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向一些熟悉企业的总经理等高管发放调查问卷并通过反复联系收回问卷。本研究样本取自于青岛、济南、天津等地的新创高新技术企业。此次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152份,剔除无效问卷17份,有效问卷为13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32.1%。根据已有文献对于新企业的年龄界定,本研究样本企业的年龄均不超过4年。

1、模型3和模型4的实证结果,说明合法化在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的假设成立,并且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四、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合法化战略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以135家企业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获得了一些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

(2)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合法性约束的解决途径。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先动性、创新性和风险性特征往往使企业面临着“合法性门槛”,因此,要想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实现企业成长,就需要跨越“合法性门槛”。为解决新企业面临的合法问题,新企业在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的同时应该积极的进行合法化管理策略。进行积极的合法化管理,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提高自身的合法性水平是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关键环节,对商业模式的成功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郑晓博,吴晓晖.创业投资治理行为与新创企业绩效――一个中介模型及讨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02)

关键词:“互联网+”“她经济”商业模式

引言

随着电商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的细分,女性消费成为了新的消费趋势,女性在市场上占有绝对的地位。于是商家为吸引女性消费,需要改变营销策略,实施精准营销(李玲,2015)。追根溯源,企业改变营销策略需要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创新2.0下“互联网+”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动力,也在网络经济的背景下与传统行业跨界融合。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在女性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探讨“互联网”+“她经济”环境下商业模式创新中关于社群、平台、跨界的变化,为企业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以满足女性消费者的需求提出建议。

一、基本概念

(一)“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一种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从技术与产业角度的“互联网+”的实质,是使传统产业转变得更加信息化、数据化。“互联网+”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与传统产业的结合,通过更新业务体系、优化生产要素、重构商业模式等措施来完成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李玲,2015)。依托“互联网+”,能够创造新的产业和业态,也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李璐莹,2018)。“互联网+”是一种创新性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互联网+”的融合、开放、合作与共享,其具有六个相得益彰的典型特征即跨界协作、创新推动、重建结构、满足需求、开放连接、连接所有(李伟,2018)。“互联网+”的跨界融合促进新技术应用到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中,推动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和新资源开发(马化腾,2015)

(二)“她经济”的概念

(三)商业模式的概念

二、“互联网+她经济”的商业模式

三、“互联网+”背景下“她经济”商业模式创新策略

(一)改善女性用户体验

(二)优化女性网络平台口碑传播

(三)行业跨界合作

随着市场的碰撞竞争和行业之间的频繁合作,新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产生,企业将与自身毫不相干的企业相互融合、渗透,从而创造了更高效的整体,通过差别更大的跨界合作吸引消费者,用新颖、独特征服消费者。例如,阿玛尼与三星合作推出的联名限量款手机,满足消费者身份心理和求异心理需求,形成了有价值的企业链条。企业间应用开放式、发散式的思维进行跨界合作,在诚信的基础上敢于创造新的合作模式,打破行业界限,强强联合,互赢互惠。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商业模式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商业模式创新日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获取的主要途径和企业运转的核心。本文通过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和其路径实施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实施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的不二选择,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也呈现“点-线-面-过程”这种进阶式的发展趋势。不仅如此,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还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展开研究,包括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实施与趋势。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研究

(一)基于企业创新程度视角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二)基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视角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三)基于企业价值链视角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Magretta(2002)认为:新的商业模式就是隐藏在所有商业活动下一般价值链上的变量,价值链有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包括所有与生产有关的活动,另一部分包括所有与销售有关的活动。进而,他得出结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或者起始于一个产品的创新,或者起始于一项流程的创新。RaPPa(2004)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意味着企业必须明确他们将通过开展何种活动来创造价值,以及如何在价值链上来选取上、下游伙伴中的位置,最终能够与客户产生收益。Miles等(2006)从企业组织形式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间合作经营是推动企业商业模式持续创新的的动力和方向,这也是基于价值网络内协作关系的创新。

(四)基于企业系统视角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研究

(一)面向战略规划的商业模式创新实施研究

(二)面向个人和组织学习的商业模式创新实施研究

有些学者,包括Sosna、McGrath等,认为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实施过程是一个个人和组织不断学习的过程。Sosna等(2010)提出了商业模式创新实施的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初始商业模式的设计和测试;第二步是商业模式的发展过程;第三步是精炼和改进商业模式的过程;第四步是通过组织学习保持商业模式的成长。McGrath(2010)也持类似的观点,认同组织和个人学习在商业模式创新实施中的重要作用。但与Sosna等学者不同的是,McGrath认为商业模式的试验失败和学习过程既可能发生在组织内部,也可能跨越组织边界发生。

(三)面向持续改进的商业模式创新实施研究

Morris、Schindehutte和Allen(2003)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就是企业在逐步加深对自身的商业逻辑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就是从基础层商业模式向专有层商业模式和规则层商业模式逐步递进的过程。Chesbrough(2006)则从商业模式升级的角度详细介绍了企业优化其商业模式的方法和步骤。他把商业模式分为大众化、部分差异化、市场细分式、能获得外部支持、能整合企业创新和能动态适应市场六种,并认为商业模式是否能够提升取决于现有商业模式是否能够创造足够的利润、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开放程度以获得外部资源以及企业是否愿意出售自己不需要的非核心资源。为了让商业模式的划分和升级具有可操作性,Chesbrough还明确提出了衡量这六种商业模式的标准,分析了每种商业模式与上一层次商业模式的关键区别,并认为这些关键区别就是提升商业模式的着眼点。与此同时,Chesbrough还强调了开放性对于提升商业模式的作用,认为这六种商业模式的总体趋势是促使企业不断趋向于开放式创新和管理。

(四)面向IT变革的商业模式创新实施研究

Timmers(1998)、Kodama(2004)、Venkatraman和Henderson(2008)等学者都谈到了IT系统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作用,并强调IT系统建设要与商业模式创新相匹配。不仅如此,包括IBM和SAP等企业也是高度重视IT系统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IBM(2006)认为,IT变革是商业模式转变的一个内在因素,同时也决定了商业模式转变的可行性。在商业模式创新中,企业技术人员应该配合企业管理者从三个方面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的行动,即理解商业模式的系统构成、用商业思维对企业现有的IT模式进行创新、建设柔性化和响应化的IT基础设施。与此同时,SAP公司的总裁(2007)在其著作中强调了变革时代全球经济的信息化特征,并认为企业应该通过建立弹性信息架构和协作业务网络来加快转型速度,以根据客户需要提供一套完整的服务与解决方案,而不再是满足于向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单个商品或服务。

研究展望

尽管商业模式发展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一些领域不够完善,特别是国内对此领域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设计出适合企业战略目标的商业模式成为创新型企业的出路,而对于有了一定模式的企业如何在动态环境下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就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企业商业模式必须考虑企业、顾客和竞争等三大因素,并在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之下,选择若干个具有战略性的设计变量作为奋斗目标。通过以上对商业模式及其创新的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对其未来展望如下:

第一,商业模式创新的“合法性悖论”研究。商业模式创新,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尤其是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如何突破原模式的包围并成长为主导模式而不中途夭折的动态研究。这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目前,已经开始有很多学者意识到这一问题。

第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后续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应该加强案例研究工作,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如增加资料收集的渠道以增强说服力,特别是采用与企业高管直接交流的方式来收集样本企业的数据;还可以通过多案例研究、定量方法等研究方法来丰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形式。

第三,商业模式及其创新价值评价。商业模式及其创新价值评价是商业模式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方面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商业模式及其创新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方法,对商业模式及其创新价值进行评估,从而为企业决定是否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选择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以及评价商业模式创新的结果提供依据。

1.王琴.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1(1)

2.钟婷婷.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

3.王建国.中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道[J].现代企业教育,2011(5)

THE END
1.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用户群互联网时代各位书友大家好!我们上回讲到了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那么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具体是什么呢?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并不是赚钱模式。它包含了四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产品模式,在互联网里做大的公司,都是产品驱动型的公司。所有的商业模式都要建立在产品模式的基础之上。没有产品和对用户的思考,公司不可能做大,走不了多远。所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LMKJDH05563XZI.html
2.互联网领域商业模式颠覆性创新分析商业研究f2013/03 总第431期COMMERCIAL RESEARCH 文章编号1∞1-148X (2013) 03-∞83 -05 E醒团领盟圃血醺茸醺疆胜剖面目昕徐德、力(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常州213∞2) 摘要:颠覆性创新是企业面临着技术创新、市场突破、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等时理想的选择,关于互联网领域商业模式颠覆性创新实例https://doc.mbalib.com/view/0e43695ac9396cecc91699ec6b8a028c.html
3.互联网思维视角下商业模式创新演化过程研究最后,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本文再进一步对海尔互联网思维下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互联网思维下商业模式创新演化各阶段实现方式,及互联网思维下商业模式创新的特性,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提供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73-1017049175.htm
4.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如何创新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商业模式的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如何创新商业模式,成为了许多企业家和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首先,互联网时代下企业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通过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企业可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从而针对性地调整商业模式。例如,阿里巴巴通过淘宝的数据https://www.marketup.cn/marketupblog/yxzx/13050.html
5.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探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探讨与展望2014年6月14日上午,张瑞敏先生在沃顿商学院全球论坛上作了主题为“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探讨”的发言,以海尔自身的转型试错为样本,探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海尔经历了从组织、战略到薪酬体系的全方位变革。一种亘古未有的崭新商业形态正在被创造…… https://blog.csdn.net/mujian0000/article/details/36386189
6.中国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发展趋势与创新策略分析锐观网三、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 四、中国移动应用及服务发展情况 第三节、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 一、移动互联网用户属性分析 二、移动互联网网民行为分析 三、用户对移动互联的业务需求分析 第四节、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章、中国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应用分析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926760.html
7.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精选十篇)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精选十篇) 1987年中国学术网 (C A N E T) 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 正式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互联网在中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到2007年底, 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 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大促进了互联网公司的飞速发展,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g4bz132.html
8.“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在这次智能化生产的工业变革中,“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追赶西方国家的突围方法钮小鹏:企业需要适时考虑“互联网-” 2015-11-06 20:14:47 真正的“互联网+”要能给企业的供需基本面带来增长,在特定行业,企业应从成本、效率、客户体验和风险控制上考虑适时“互联网-”峰会https://topics.caixin.com/m/2015/5634/100866709/
9.《互联网金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李巍)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互联网金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作者:李巍,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最新《互联网金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互联网金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8539388.html
10.中国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模仿创新研究但是,历史数据告诉我们,大多数中国互联网企业模仿国外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都以失败告终,鲜有成功的案例,因此探讨中国互联网企业如何模仿外国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模仿创新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接着,对商业模式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商业模式的定义以及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然后,明确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530-1016129910.nh.html
11.创新浪潮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探索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创新不仅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创新驱动下的商业模式变革 https://www.p50gsq8nno.cn/zhi-neng/444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