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鹰: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曾于2023年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治理高价彩礼培育时代新风新貌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
熊水龙: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提案委专职副主任。曾于2022年两会期间提出《关于加强大龄未婚人员婚恋服务工作力度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年轻人对婚恋交友服务有需求
年轻人是真的不愿意相亲吗?2024年春天,到过河南开封“王婆说媒”现场的人,也许会给出另一番答案。
“‘王婆说媒’现象的出现,说明当代年轻人对婚恋交友服务有需求,对交友方式多样化有期待。”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提案委专职副主任熊水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3年,为配合各类武侠主题实景演出,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景区开始给“王婆说媒”设置舞台。为了增加互动,“王婆”赵梅尝试给游客相亲,慢慢地,节目从给一两个游客相亲,增加到三四个,时长也加到了1小时左右,上午下午各一场。
“官方严选”可以再多一些
在有需求的前提下,如何解决青年人婚恋过程中的第一步——“牵手”问题?
熊水龙在《建议》中提到,建议打造具有公信力的婚恋服务精准对接平台。一是健全组织保障工作,在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把大龄单身青年婚恋交友公共服务,列入各级政府民生实事之一。二是提高婚恋交友服务的公信力和安全保障,完善数字政府建设,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三是科技助力,打造具有公信力的婚恋服务精准对接平台。四是高度重视农村大龄单男工作,加强对农村大龄单男的帮扶工作。
熊水龙坦言,写这件提案时并未料到今年浙江的“亲青恋”在网络上的火爆,“但是我发现,在我老家湖北鄂南山区农村的大龄男光棍呈越来越多之势。而在我工作的广州,30岁以上的大龄女青年也越来越多,她们工作单位不错,有的家庭条件也很好,但就是结不了婚。这是我写这件提案的初衷。”
具有官方背景的公益平台提供婚恋交友服务,用网友的话说叫“官方严选”。吴海鹰认为,此类婚恋平台的成功具有借鉴意义,一是具有公益性,线上线下活动都免费,降低了婚恋交友成本;二是具有可靠性,会员须实名注册,经有关部门数据比对后才能收到邀请码使用交友服务;三是具有指导性,平台里开设了“婚恋课堂”,聘请心理专家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政务App在群众信赖接纳度、信息安全度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年轻人在婚恋交友过程面临的困难和堵点,的确需要积极推动解决。建设婚育友好型社会,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吴海鹰表示,要大力倡建各类公益性的婚恋交友平台和活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各部门、单位也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分内事,各类社会公益组织、志愿服务机构也应该积极加入进来,让更多的年轻人享受到安全可靠、参与性强的公益服务。要注重线上线下协同,培育一批热心肠、有经验、口碑好的公益红娘,同时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婚恋交友服务赋能,提高可及性、便利性、精准性。
积极挽回“跌跌不休”局面
民政部发布的《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83.5万对,比上年下降10.6%。结婚率为4.8‰,比上年下降0.6个千分点。面对“跌跌不休”的结婚趋势,该如何推动社会婚恋环境的改善?
吴海鹰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年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另一方面则要积极为青年步入恋爱婚姻家庭,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和服务。她指出,公益平台和商业网站在婚恋服务领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公益婚恋平台是非营利性、普惠性的,旨在为未婚男女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婚恋服务。商业网站则通过提供付费的婚恋服务来获得收益,以定制化、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满足用户的较高需求。
目前,尽管公益婚恋平台建设方兴未艾,但并不能包打天下,商业婚恋平台依然有其服务的价值和空间。“不论是商业平台还是公益平台,首先要做到的一定是规范化运作,必须合法合规,尊重社会公序良俗,这样才能形成良性、有效的互补,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商业平台出现的问题,需要通过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合力去解决。”吴海鹰说。
“未来婚恋市场和婚恋公益平台还是大有可为的。”熊水龙建议,要对婚介机构加强宣传,加强对婚介机构的管理;对优秀的婚介机构、政府部门要加强服务,如提供场地,减免税费等,对以婚介作幌子实则骗钱的机构要加大处罚力度甚至予以取缔。
熊水龙表示,未来,科技一定会推动婚恋服务升级,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婚恋平台可以更准确地分析用户需求,提高匹配成功率,提高服务质量。同时,未来的婚恋服务将更加个性化、多元化、体系化,服务帮助用户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提高婚姻的幸福指数,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婚恋支持。
在今年3月21日全国政协组织的一次学习座谈会上,吴海鹰委员做了“优化生育休假制度促进男女共担家庭责任”的发言。吴海鹰认为,在推动婚育友好的社会环境建设方面,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比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入国民教育体系,让男女两性从小就认识彼此在婚姻、家庭和社会中的平等地位,促进养成健康的婚恋观念和男女共担的家庭责任感。通过开设婚姻家庭课程、组织婚姻辅导讲座等,提高年轻人营造幸福婚姻、建设美满家庭的能力。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如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婚育假期制度、托幼服务等,减轻年轻人的婚育压力,营造友好的婚育环境。
“媒体在塑造社会婚恋环境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要为年轻人形成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吴海鹰表示。
融媒体记者:杨岚
原标题:《政协委员呼吁:打造具有公信力的婚恋服务平台,“官方严选”可再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