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不含港澳台)共有酒吧6万家左右,分布在31个省、市、自治区,数量最多的为广东,数量高达7500家,超过第二名云南接近3000家,省份酒吧数量中位数为陕西省数量,陕西省有酒吧1368家,前17名省份拥有的酒吧数量占比80.37%。这些数据来自工商注册,但没有注册营业执照或打着酒吧旗号做其它营业的企业依旧有很多。
官方实施严格管控
7月2日晚,都匀市公安局持续组织各派出所警力开展社会面巡逻防控工作。检查旅馆、洗浴场所500余家,KTV、酒吧300余家。
5月12日夜间,弥勒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联合市公安局、红河州生态环境弥勒分局等职能部门,开展夜间酒吧噪音污染整治工作,此次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8人,检查酒吧场所15家,现场要求拆除音响设备5套。
近几年,官方对娱乐场所的管控越来越严,紧紧围绕治安乱点和问题,严厉查处涉黄涉赌涉毒行为,严格检查行业场所是否证照齐全,严肃落实住宿行业实名制登记制度,严密排除各类治安隐患,严防发生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各类案事件。
如何转危为机?
根据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0-2025年中国酒吧夜场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统计分析显示:酒吧产业经济带是我国休闲消费产业中的一支主力军。早在2018年酒吧市场规模达到451亿元,我国总体GDP超过90万亿,占比达到0.05%,为我国GDP也做出很大的贡献。
发展至今,酒吧在世界各地城市已经是常见的休闲娱乐场所,巨大利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这个行业。那么面对行业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环境政策,酒吧要如何转危为机?
选址布局规范化
运营一家酒吧,最重要的一点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最开始就不符合规定,那后续无论打造得多完美都没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十八条,“核查发现公众聚集场所使用、营业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经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撤销相应许可。”
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指出,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警告处理,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因此为响应国家政策,也为了企业开业后能够正常运营发展,酒吧在运营前期就要做到:选址要慎重;装修施工时,优先考虑消防安全问题;重视设备隔音的质量,做好降噪处理。
营销手法创新
伴随着互联网及移动端的普及,消费者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加大。移动端的功能日益强大,不仅实现了移动支付功能,智能手机更是成为居民不可缺少的社交工具。酒吧可借助手机端来实现创意的营销与互动手法:
No.1酒吧+现场互动
活跃气氛,带动现场用户一起嗨,用全新的模式去吸引更多的用户,增强用户的黏性、回头率,并且还能够获得额外的收益,创造更多的利润,来弥补在其它环节耗费的成本。
No.2霸屏互动
No.3打赏
既能带动起驻唱歌手卖力演唱和服务员用心服务,又能让酒吧捕捉到用户们的兴趣爱好,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收获更多的用户,这样的互动可谓一举两得,更能让现场形成一片打赏热潮,用户和歌手们打成一片,一起玩、一起嗨。
酒吧+移动端的营销模式契合当代消费者的习惯,可增强顾客与酒吧的互动力度,有力驱动行业的发展。
经营模式品牌化
酒吧承载了喝酒、聊天、交友、放松等多种功能,是现代人休闲娱乐的社交场地之一。目前中国酒吧行业同质化情况严重,只在音响、灯光与场地设计上进行差异化调整。多元化的品牌经营模式将有助于酒吧行业的升级转型,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发展动力。
内部设备再升级
炫目的灯光效果、3D立体环绕音响、酷炫DJ控台
拥有全华北地区顶尖音响设备的CD音乐现场酒吧
全方位娱乐沉浸式体验
编后语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娱乐需求,只要努力提炼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在品牌塑造、营销创新等方面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并随着消费需求做出升级,就不缺乏生存空间。相信经过升级发展后,酒吧娱乐市场一定会呈现不一样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