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保险理赔难、汽车消费猫腻多、网络购物新老问题交织、在线会员服务乱象频现……2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指出一些维权“老大难”问题让消费者很苦恼。
新冠保险理赔难
汽车消费藏猫腻
报告显示,有关汽车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用维修过的瑕疵车冒充新车销售。部分汽车销售企业在销售车辆时,将维修过的瑕疵车以新车名义销售,被消费者发现后,经营者又以符合《乘用车新车售前检查服务指引(试行)》规定,维修金额低无需告知消费者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三是二手车交易透明度低。如二手车中介故意隐瞒车辆真实行驶里程、维修记录、事故记录等信息,或未尽到核查义务,消费者权益受损等。
网络购物新老问题交织
此外,近年来,京东、天猫等电商网购平台推出了平台特卖店。然而,当发生纠纷后,一些平台又以平台特卖店为电商网购平台内嵌入的小平台,问题店铺为小平台内的商家为由逃避自身责任。
在线会员服务乱象频现
报告显示,在线会员服务投诉量不断增多,该领域问题主要有:一是智能电视平台“套娃式”收费引发消费者不满。由于智能电视系统内各模块资源相互独立,消费者连续充值却仍无法观看全部视频内容。
二是视频平台会员服务体验不佳。视频平台限制原会员用户手机投屏功能,消费者支付的费用越来越高,但体验却大打折扣。
三是婚恋平台会员服务存乱象。有的对会员信息审核把关不严,甚至提供“婚托”虚构交友、结婚需求欺骗消费者。此外,在黑猫投诉平台,有关世纪佳缘虚假推销、诱导消费的投诉较多。
四是网络会员服务默认自动续费。先诱导消费者免费使用,到期后未向消费者充分告知或有效提醒自动续费。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