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婚介平台深陷诱导消费、虚假宣传、合同埋雷等争议,备受消费者诟病。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很多消费者眼里,市场上的婚介中介服务已经陷入信任危机,成为“骗子”“婚托”甚至“杀猪盘”的代名词。2023年,一项由京津冀3地消协联合组织的一项调查证实,背景信息审核不严、“红娘”资质有待规范、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退款难、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隐患等问题,在婚介服务机构不同程度存在,亟待进一步整顿和规范。
“婚恋友好”是“生育友好”的重要前提,必须提到更高层面来看待交友平台问题。不久前,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搭建多种形式的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可见想方设法为青年搭“鹊桥”势在必行。现实中,从政务APP的婚恋交友服务悄然出圈,到开封“王婆说媒”引全民网上围观,显示出广大青年以及全社会对于公益婚恋服务、免费婚恋服务的由衷欢迎。巧合的是,近期日本政府部门开展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调查对象中近七成未婚人士不清楚如何找对象,这一结果将“促使该国政府考虑向民众加大宣传政府在婚恋方面所提供的服务”。
搭建好婚恋公益平台,需要回答好“谁来搭建”“如何搭建”等具体问题。这两年的全国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呼吁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这方面的作用,把婚恋服务作为民生事业来经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婚恋交友服务赋能,提高可及性、便利性、精准性,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陆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