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制造“完美男性”?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展现出了长久以来,人们对不同性别的期待:男性要搞一番事业,女性要专注爱情和容貌。

当然,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女性们说“搞钱真香”,而男性们则开始“外貌焦虑”了。

根据咨询公司和医疗美容机构的数据,去年中国每10名接受整形手术的人中有3名是男性,而2019年时男性的占比仅为1/10。2019年,男性在医疗美容上的平均花费是7025元人民币,是女性(2551元)的2.75倍。

通过整容来达到“完美”,原本是女性中流行的自我改造,为什么会成为许多男性的选择?男性群体的加入,又会给整容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一般来说,整容技术主要集中在三种:开刀手术、异物注射、脂肪移植。

整形的目的则分为两种:一种是“雪中送炭”,旨在修复身体创伤,比如先天体表问题或意外伤害带来的烧伤、畸形等等。另一种是“锦上添花”,希望通过医学手段将改造成更符合主流审美标准的外观。

不过,生理情况不一样,社会文化对男女外貌的期许也不一样,男性选择的整容项目自然也与女性有所区别。

举个例子,女性们青睐的抽脂手术,目前还没有在男性中成为主流,一方面源于男性在生理上更容易通过运动健身获得较低的体脂率。另外,社会对男性的身材有更高的包容度,只要不是过于肥胖影响健康,大多没有必要“铤而走险”。

比如同为明星,综艺《追光吧!哥哥》里男艺人的身材管理,普遍没有《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女艺人那么严格。

那么,男人们都在整哪里呢?

有报道称,几乎所有女性整容的项目都有男性尝试,其中做得最多的是植发和割下眼袋。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更早受到脱发的困扰。

据国家卫健委的调查,中国约有1.64亿男性存在脱发问题,占深受脱发问题困扰群体的65%以上。而雄激素导致的脱发是无法根治的,因为不可能从根本上去除雄激素的分泌。

这种情况下,什么“duangduang”的洗发护发产品都不好使,只能求助于植发技术。

割下眼袋,也男性整容的高频项目。这类群体主要是4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为了显得更年轻,免得因老态而丢掉饭碗,会选择祛睑袋、除皱、去鱼尾纹等年轻化项目。

隆鼻、双眼皮、下颌变小等开刀手术,除了部分人是因为意外而需要整容外,近年来希望通过手术来提升外在颜值分的年轻男性也不少,甚至出现了过犹不及的锥子下巴。

正如女性有私处整容一样,男性同样也有隐秘生殖器官的整容需求。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些大城市10%的男性接受了生殖整形术。甚至还有对精子进行“整容”的项目,通过改造精子质量和数量来尝试治疗男子不育症。

关于女性的“外貌焦虑”,是女性希望通过完美化改造来接近男性的主流审美取向,因此绝大部分女性的整容方案也是趋同的,著名的韩国小姐选拔就因为整得过于相似而被网友们玩起了连连看。

但传统的两性标准,男性负责赚钱养家就行了,功成名就什么的才是标配。怎么也出现了整容的刚需了呢?

值得一提的是,选择整容的男性可不都是靠脸吃饭的演艺从业者,有非常多是政界、学生、普通公司职员等等。既然不是出于本心的选择,那么,男性的躯体究竟在被哪些因素而形塑呢?

一个针对中国人身体自我的研究,在调查了381名被试(136名整容者,245名非正整容者)后发现,整容者往往感受到了更多的人际压力、媒体压力,有更高的社会比较倾向、对外貌的负面评价更恐惧。

来自外貌的压力、恐惧与焦虑,正在慢慢被男性所感受到。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职场竞争更加激烈。

年年都是“最难毕业季”,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再创新高,毕业生求职时想要脱颖而出,英俊的外形也被算进加分项里。在新加坡媒体的报道中一些男性就声称,自己的就业前景因(整形)得到了改善。

已经身在职场的男性,面临队伍年轻化的趋势,同样也“不得不卷”。就拿男性主导的政务工作来说,十年前就有不少官员因为年龄焦虑、外貌焦虑而发生过改小年龄、通过整容年轻化等操作。

意大利总统贝卢斯科尼,也曾接受了长达4个小时的整容手术,脸上带着胶布出席会议,并抱怨自己“为了这个国家牺牲了太多”。

传统由男性主导、男性建立标准的领域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需要女性消费、女性购买力的行业呢?

当“男色”变成一种消费品,自然会有男性从业者愿意制造相应的商品。娱乐业就首当其冲,成为男性整容的高发地带。

此外,婚恋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发布后,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而适婚年龄的年轻男女比例更加失衡,加上独身主义、不婚主义崛起,使得男性想找到婚恋伴侣的难度更大。因此,也有不少男性希望通过整容在婚恋市场上脱颖而出。

当然,与女性整容市场的规模相比,男性整容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所以,整容机构的推动,也是不容忽视的。

近年来许多女性开始拒绝被“外卖焦虑”所影响,尝试打破刻板印象,接受有瑕疵的身体和外貌。以塑造“性感天使”、超模走秀而著称的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都开始邀请大码女装创始人来担当品牌大使。

女性尝试打破枷锁,自然也让整容市场感受到一丝寒意。预先布局新兴的男性市场,一些唯利是图的整容机构尝试刺激男性的消费需求,用夸张的宣传揽客,也就不足为奇了。

或许可以说,在严苛的社会标准和消费主义面前,无论男性、女性,都难以避免悬在头上的整容手术刀。

整容市场正在变得男性化起来,而整容技术本身,却有着非常强烈的女性化特征。

2.精细化的整容项目,需要细心与耐心等女性特质。一个高明的外科医生应有一双鹰的眼睛,一颗狮子的心和一双女人的手,像整容项目更需要精细化的操作,比如植发就需要精准判断每个毛囊的深度、粗细、方向等等,再进行治疗,许多美容医师都是女性任职。

另外,许多美容求医者往往还存在心理上的不自信、自我认知不清晰等等,需要的不仅是治疗方案,还包括心理创伤的修复,这时候男女医生在同理心上的明显差异,也会影响求医者的选择。

强调沟通与服务的整容领域,需要更多女医生发光发热。

这时候,新的矛盾就出现了。

此外,整容行业市场化程度更高,加上多点执业政策出台,个人诊所设立条件松绑,求医者往往会多次、反复消费,这时候拥有强大的个人IP号召力,对职业成长助益良多。而女医生在个人品牌打造上更容易受风险控制、精力不足、“冒充者综合征”等影响,缺乏更进一步、主动营销的意愿和行动。

如果说男性化市场将给整容领域带来新的增长契机,那么女性化技术将为女医生赋予更大的发展潜力。

这也证明,技术关乎所有人的前途和命运。单纯的男性化或单纯的女性化,都不应该是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唯有把握和尊重性别差异、注重性别和谐的技术,才拥有更长远的生命力。

快报

2024-12-0923:08

房多多美股盘中触发第三次熔断,熔断前涨147.32%

2024-12-0923:01

国内期货夜盘收盘,焦炭收涨5.6%

2024-12-0923:00

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涨幅扩大至10%

2024-12-0922:59

iSharesMSCI中国ETF大涨8%

2024-12-0922:53

文峰股份:暂无与胖东来洽谈合作调改的计划

2024-12-0922:50

房多多触发熔断,现涨86.79%

2024-12-0922:47

美国天然气价格上涨超过3%,达到一周来的最高点

2024-12-0922:40

中概股及ETF美股盘初飙升

2024-12-0922:38

特斯拉股价超过404美元,升至2021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4-12-0922:33

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上涨7%,创9月以来最大涨幅

2024-12-0922:32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中国资产集体大涨

2024-12-0922:28

焦煤主力合约日内涨超4%

2024-12-0922:12

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下令监管谷歌支付,谷歌反诉

2024-12-0922:11

摩根士丹利对“美版贴吧”Reddit股票评级从“持有”上调至“增持”

2024-12-0922:03

浙江义乌溢价55%成交一宗涉宅用地,成交楼面单价10286元

2024-12-0922:00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经合组织秘书长科尔曼

2024-12-0921:59

民政部:责令中华口腔医学会对已注册会员入会资格进行严格复审

2024-12-0921:56

华菱钢铁:子公司拟投资24.99亿元建设特大口径无缝钢管连轧技术开发及产业应用项目

THE END
1.29岁奇葩女相亲,不要孩子,男方不帅就开怼,找对象为分泌多巴胺29岁奇葩女相亲,不要孩子,男方不帅就开怼,找对象为分泌多巴胺 姜女士今年29岁,担任一家教育机构的市场部经理,年收入5万元。她最大的爱好是阅读,尤其喜欢坐在窗边看书,因为那样让她感到很有诗意。她还为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天真”,象征着她的天真和浪漫!通常来说,读书能够修身养性,提升个人素养,但对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742663216264010&wfr=spider&for=pc
2.心理诊疗室:那些隐藏在热点事件背后的心理动因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敏曾在写《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的时候,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给家暴妇女支持小组打电话求助的女性,遭受家庭暴力事件最短的是3年,最长的是40年。 而根据加拿大的研究,当一个遭受家暴的女人终于决定报警时,她此前遭受暴力的次数,竟然平均达到35次! https://story.hao.360.cn/topic/LNrZQkrnNHC7Qw
3.性别角色对女大学生就业影响分析(通用6篇)查表明,情感性和焦虑障碍在女性中更常见,女性中抑郁和焦虑比例明显比男性多,这种现象与女性遵从既定性别角色、处于从属地位、不直接表达愤怒有关。!“#由情绪与行为的关系可以显而易见地发现女性易感的心理障碍对工作动机和工作水平的影响,也会对日常的生活适应产生破坏作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y8o3tpu.html
4.“乃万事件”中的女性污名化现象探讨的音乐节上演唱自己的原创歌曲《Boy》,并解释创作初衷:“男生也有很多梦想,想做球员想做游戏玩家,但是到了十八岁他们的梦想成了买房买车,所以我们应该给心爱的男孩子一些宽容和理解,所以男生也要大胆地继续追寻你们的梦想,女生也一定要坚持做自己。”这番言论,在被过度解读后,变为了一部分人口中的不为女性发声和http://media-ethic.ccnu.edu.cn/info/1189/2620.htm
5.大龄女性愁嫁,婚恋红娘却“笑不起来”。“最重要的就是制造焦虑,焦虑了对方自然信任你”,蔡佳回忆。 她曾经有个同事接待了一名被父母带来的海归女生,对方32岁,自己创业,年收入能有50万,在上海有房有车,并不着急结婚,相反站在她身边的父母比较急。 同事画了一个时间轴交给她的父母: “相亲谈恋爱起码得1年吧?到时候过二人世界得一段时间吧?” https://36kr.com/p/2119822097664389
6.为什么说男性的择偶焦虑是主动焦虑,而女性的逼婚焦虑是被动焦虑呢?所以女性对婚恋的主动焦虑远远大于男性,不过这也不是她们能控制的,这是一个长期折磨与压力,显得不那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2236020/answer/2828601742?utm_id=0
7.你在和别人“共享老公”吗?她说,“唉,你不知道,这位女士年过马上三十了,单身。谈过不少恋爱,全都因不合适而告吹,现在早已拒绝相亲……” 我身边没少见过剩女单身的案例,尤其女性,很多都称自己嫁给了工作,其实这是一种注意力转移。但是,她们内心深处还是挺孤寂的,渴望安慰。 思颖的老公,高大帅气,学历高,名校毕业,公司主管,收入颇丰。同时,https://www.meipian.cn/1jd11s8i
8.《三十而已》:中产阶层焦虑和独立女性幻梦南方plus不论是努力实现阶层跃升、还要照顾丈夫孩子的全职中产主妇顾佳;还是已婚未育、拒绝成长的上海本地普通白领钟晓芹;还是外地来沪打拼、野心满满的王漫妮,都各对应着某一类当下都市女性的自况和自我期待。 对30+女性的高要求制造了新焦虑 这三位女性尽管都面对着生活里的具体困境,但是她们拥有不俗的容貌和身材,有着超出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8/02/c3845528.html
9.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番禺区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建立完善女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强化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宣传,根据妇女需要开展女性心理咨询、评估和指导,促进妇女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预防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重点关注青春期、孕产期、更年期、老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强化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在妇女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加大应用型心理健康和社会工作人员培养力度,促进http://www.panyu.gov.cn/gkmlpt/content/8/8618/mpost_861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