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师,自己开工作室,求搭子带我出去玩,我会拍照。”
“读研中,i人里比较e的人,想找跳舞搭子。”
“吉他老师,喜欢王家卫的电影和爵士音乐,想约人一起Citywalk。”
“闲人,在家卖仓鼠,找运动搭子。”
……
社交平台上,各种“求搭子”的信息层出不穷,可谓五花八门,万物皆可搭。什么样的人正在找搭子?只有年轻人热衷于找搭子吗?如何选择搭子?搭子能带来怎样的社交体验?一种简单高效又自在轻盈的快餐式社交,正在俘获当代人。
图说:三三两两散步新民晚报记者陈梦泽摄(下同)
极简关系
追求“没负担有边界”
今年31岁的张钰婕一年前开始从事自由职业,由此开启忙碌而多彩的生活。“在国外大学毕业后来上海工作,在外企、民企、创业公司、上市公司都做过,尝试过不同的职业方向。”她说,自己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她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求搭子”的信息:“坐标上海静安,自媒体人,创作灵感受限,偶尔也会效率低,需要一些思想上的碰撞。如果大家觉得一个人太无趣,可以两三个人一起,到图书馆或咖啡厅一起办公学习,或者聊天、逛街都可以。”
没想到,回应热烈,以90后、95后居多。“收到几百条私信,我都会看,但只会跟少部分我感兴趣的人聊天,确定能搭在一起玩,才会约见面。”她说。
张钰婕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插画师。她俩约好在人民公园玩飞盘,“我们从下午待到晚上,非常聊得来,不仅都有国外求学的经历,在精神上也高度同频。”
但她们没有深交,对方邀请她看过一次画展后,两人几乎失联。在她看来,这并不遗憾,反而是她追求的“没有负担、不介入对方生活、随时开始随时结束”的极简关系。
“还有个‘搭子’也很投缘,是正在等考研成绩的学生,想找摄影搭子。我们一拍即合,在秦皇岛路码头边拍照边讨论,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现在我们偶尔也会在网上聊聊天。”
她认为,边界感和包容性,是“搭子”社交的两大优点。一般不问姓名,更不会主动探听对方隐私。“因为不参与彼此生活,所以聊天话题开阔、大胆,相处很轻松”。
精准陪伴
志趣相投互不打扰
通过在社交平台的小范围调查,记者发现,“搭子社交”并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
她们到一座城市,目标明确,总是从火车站直奔博物馆。从开馆逛到闭馆,再直奔火车站回家。“没有其他多余行程,也不需要为去哪儿发生争执。我们也很少过问对方的生活,在一起玩,很纯粹。”最近天气渐暖,两人相约“烟花三月下扬州”,参观大运河博物馆。
张琳还有个创作搭子。她和“哈哈镜”是在家长群里认识的,两人在群里都只看不说。直到一次偶然机会,面对面相处后,才开启“搭子社交”——“搭”在一起创作小说。
图说:逛公园搭子
在社交平台上,还有不少网友发帖给爸妈找搭子。“叮当椰”家住浦东三林,妈妈是重庆人,刚退休,希望找个搭子一起去前滩公园散步、跳广场舞。回帖者也很踊跃,大多是给旅居上海的父母找公园搭子。
共享信息
“搭”出新机会新思路
临时相约的“搭子”既收获了期待的情绪价值,又避免造成心理负担和情感内耗。还有一类人求搭子,非情感导向,而是为了交换信息,寻找赚钱或发展的机遇。
李梦楼在社交平台上求“女性小成本创业搭子”,“我之前和朋友开过酒吧,但顾虑很多,有些话没法直接说,合作并不顺畅。对我来说,找搭子一起碰撞合作机会,把规则先说清楚,更省心。”
发帖后,她收到不少私信,发现很多女性都想创业,“其实,也不一定能直接产生收益,但和搭子沟通,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启发。”
【延伸阅读】
避免盲目求搭,警惕社交陷阱
做自己,轻盈无负担,相互陪伴,又不打扰,搭子社交的特质吸引越来越多人加入。但即便是精准匹配的搭子,效果也可能适得其反。“搭子社交”里的低情感投入和强目的性,有时会带来低质量社交和更深的孤独感。
在找搭子的过程中,能清晰划清标准和界限,思想成熟、清醒理性的人,可能更有收获。
张钰婕介绍,选择搭子时,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制定标准,仔细筛选,好几个回合之后,才给对方发见面“绿卡”。“聊天的感受也很重要,感觉不对就尽快结束。”她说,有一次,一个号称某生活方式品牌主理的女生求搭,一直约面谈。“我觉得她好像在装‘成功女性’人设,但本着见识人类多样性的目的,就答应见面了。果然,对方其实是大学生,在一家创业公司实习,想找我咨询职场规划。装成熟世故,实际脑袋空空,还不真诚。聊了10分钟,我就走了。”
李梦楼也强调,通过社交平台找搭子,她只找同性。“一方面我的事业方向是护肤健康领域,女生更感兴趣;另一方面,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对不少年轻人来说,由于“搭子社交”的结成方式主要通过网络,搭子对象多是不了解的陌生人,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隐患。热衷于“搭子社交”的年轻人,要紧绷安全这根弦:仔细甄别,谨慎相信,远离违法乱纪的“搭子”。
新民晚报记者叶薇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xinmin.cn2024AllrightsreservedTech-vm-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