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快手用户都能发现,一个名叫「AI小快」的账号格外活跃。
如果你问点严肃问题,AI小快一样有问必答:
没看明白的视频,还能帮忙解读:
这让人很好奇,「AI小快」到底是谁?
尽管性别模糊,AI小快也拥有自己的人设:「有态度、有能力、有感情、有梗」的「四有」AI账号。
比如,AI小快特别擅长讲段子:
有时候,与AI小快的聊天,还能给你带来一点哲学思考:
聊天搭子AI小快的打开方式
更重要的是,AI小快还可以及时提供很多力所能及的帮助。
因为AI小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数理化史地生都优秀。以前刷短视频,遇到不懂的概念还要退出去搜索引擎问,但现在,随手艾特AI小快就能得到清晰的解答:
帮忙想个文案、个性签名、宠物名,对于AI小快都是手到擒来的事:
特别是,即使你没看懂视频在讲啥,也可以让AI小快解读一下:
能达到这种多模态理解水准,真是让人没想到:
当然了,「AI小快」的互动方式不只是文字问答,图片生成、图片编辑什么的都不在话下。
同样深受网友们喜爱的,还有AI小快自带的扩图功能:
可能是它真的太会聊,导致很多用户在其他社交媒体上也疯狂呼唤AI小快:
如果你问:AI小快有什么不能办到的事?那可能就是被问过很多次的「代写作业」了:
自从ChatGPT爆火以来,很多企业都在思考,如何让大模型技术在行业中发挥真正的价值。尽管在大模型技术研发的披露上,快手一直比较低调,但我们惊喜地看到在了快手在大模型应用上的很多场景和案例:
具体来说,能说会画的「AI小快」背后,是两个快手从零到一独立自主研发的大模型:大语言模型「快意」和文生图大模型「可图」。
「快意」是快手大模型团队自主研发的大语言模型,能够实现高效的自然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为复杂的知识问答、文案创作、实时翻译、逻辑推理,以及代码编写与分析等任务提供强大支持。
自去年8月份快手发布自研大语言模型「快意」(KwaiYii)-13B版本以来,半年内快手又相继研发了66B、175B版本的大模型,用以适配不同的业务场景的需求。经过数万亿Tokens训练的快意大模型在MMLU、C-Eval等中英文权威榜单上均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成绩,在实际用户体验和反馈中可以看到,快意175B的模型效果已显著超越了ChatGPT-3.5,并达到了接近GPT-4的水平。
AI小快在快意大模型基础上注入了情感陪伴能力,让用户在与AI小快沟通过程中,不仅能够收获有用的信息,而且能够让聊天变得有趣,给用户提供长期的情绪价值。
可图大模型能够基于开放式文本生成风格多样、画质精美、创意十足的绘画作品,同时也能完成对图像的智能编辑。在「AI小快」之前,可图大模型已经为快手主站的「AI玩评」功能提供了文生图技术支持,给到了用户流畅的「许愿式」体验,获得了众多好评。
经过长达半年的「实习」之后,AI小快逐渐成为了连接众多用户与快手平台和社区的重要角色。比如我们能看到,用户会坦诚地表达自己对某一类风格视频内容的喜爱,希望AI小快帮忙推荐:
在信息流中,已经有用户收到了AI小快精心推荐的视频:
作为大模型在快手社区平台的应用探索之一,AI小快实实在在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互动体验,也给短视频行业带来了一些启示:再往下一步,还能发挥哪些价值?
随着数字经济竞争愈发激烈,营销效率的提升成为企业持续创新与发展的关键,更先进的AI技术正在驱动营销迈进「智能化」时代,重塑生产、理解、分发、承接的链路。在上个月举办的以「智能经营」为主题的2024快手磁力大会上,快手已经公布了大模型在B端的一系列应用:
与此同时,快手始终以应用场景的洞察驱动大模型的研发。在被Sora带火的视频生成方向上,快手已经在2023年下半年投入了文生视频技术的专项研发,希望将生成模型和生产者工具结合起来,不断帮助创作者降低创作门槛,提升短视频制作质量和效率。
作为一个有着天然生产、消费场景的短视频平台,我们也非常期待接下来看到视频生成模型在快手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