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维尔纽斯峰会开幕在即,俄乌冲突仍是绕不开的重点议题——“北约将团结一致,俄罗斯的侵略将不会得到回报,”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之前的表态中就可窥见一斑。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严骁骁分析指出,此次峰会将聚焦三大看点:新的军事与防务行动计划、新成员“入约”以及美国继续推动北约推行“印太化”战略转向问题。北约本质上是一个军事同盟,峰会或给予乌克兰入约某种政治承诺,但通过一次会议快速加入的可能性极低。
北约拟继续增加军备开支
严骁骁认为,北约将会在峰会上推出新的军事与防务行动计划。在军事行动方面,预计北约将会采纳三个新的区域性防务计划,以应对俄罗斯与恐怖主义。这些计划包括成立一支人数为30万的高度战备军队,来执行北约的空中和海上的军事打击任务。在防务建设方面,鉴于俄乌冲突促使了北约成员,特别是北约的欧州成员大幅度增加了其国防开支,已使更多成员国达到了北约规定的成员国军备开支须占其国内生产总值2%的要求,北约极有可能会推出一项继续提高成员军备开支承诺的计划,来加强成员间在武器研发、军备采购、军事合作方面的凝聚力。
乌克兰“入约”困难重重
相比之下,乌克兰的入约问题则显得更为复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前呼吁北约应当为乌克兰入约提供快速通道。但对于乌克兰的呼吁,北约成员国内部存在一定的分歧。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发表了明确支持乌克兰入约的声音,但美国、德国在这一问题上仍没有明确表态。严骁骁说,乌克兰入约涉及一个敏感问题:即北约本质上是一个军事同盟,其盟友之间负有集体防务的义务,因此如果在俄乌冲突尚未结束之时,给予乌克兰北约成员国身份,那么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冲突,就意味着是整个北约与俄罗斯的军事冲突。显然,北约与俄罗斯之间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一直是美国、德国等国家所极力避免的。
在严骁骁看来,此次峰会就乌克兰入约问题的讨论,很可能其重心不是去推进具有实质意义的入约程序、进程等问题,更多是试图在政治层面上加强成员国之间在乌克兰入约上的共识,给予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某种政治承诺或路线图,以此来对外界显示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持,以及对乌克兰入约的支持。乌克兰即便最后能够加入北约,那也必将会经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通过此次峰会使其快速加入北约的可能性非常低。
美推动北约“印太化”转向
严骁骁说,此次峰会的第三个看点是美国继续推动北约推行“印太化”战略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