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跑训练过程中不适生理反应与应对措施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长跑训练过程中不适生理反应与应对措施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中长跑训练作为大负荷,高体能的训练方式,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运动员会经常出现身体机能不适的生理反应。只有正确的认识身体机能的生理反应,运动员才能采取正确的保护措施,提前预防,减少损害。因此,将探讨中长跑训练中身体机能出现的反应及减缓该症状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长跑;身体机能;生理反应;处理对策;
一、前言
中长跑运动是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运动员速度和耐力的训练项目,其成绩优异与否一方面取决于运动员的先天性素质,健康的体魄是一个运动员成功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后天训练也是提高其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训练时,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往往会采取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方式,运动员不可避免的会在训练中出现一些身体机能不适的生理反应现象。如果没有及时的针对这些生理现象做出处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可能会随之而降,甚至可能导致伤病的出现,影响其运动水平的提升。在传统的中长跑训练中,教练员更重视的是训练的强度与运动员的运动负荷,过于片面的认为训练任务才是第一位的,从而忽略了对运动员的保护以及对运动员心理上的疏导。对运动员来说,虽然中长跑训练对其身体机能的提升帮助较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动员总是出现逃避,畏难等情绪。所以在中长跑教学中教练要把握运动员心理状况及其身体机能生理反应,针对性地给出专业意见,不仅有助于教练员采取相应的队员保护措施,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还能培养其迎难而上、刻苦拼搏的良好品质。
二、中长跑训练过程中身体机能容易出现的不良生理反应
(一)“极点”
(二)胸部胀痛和肋下刺痛感
中长跑训练中出现胸部胀痛和肋下刺痛感的现象是常见的。此现象是由于训练时呼吸方法不规范,使胸腔,肺部肌肉过度紧张和疲劳而引起收缩,刺激了相应的神经感受器,从而引起胸部两侧及肋下胀痛。同时也可能是由于前期准备活动不够充分,所以身体在高强度负荷出现不适应的症状。此外,此现象的出现可能与天气因素有关,如果气候环境过度干燥或者过于寒冷时,运动员也可能会出现胸部胀痛和肋下刺痛感。
(三)肌肉酸痛
(四)运动中的腹痛
腹痛一般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通常有胃肠痉挛,肝脾瘀血,腹直肌痉挛等症状。
1、胃肠痉挛
2、肝脾区疼痛
运动初期肝脾区疼痛主要是由于前期缺乏准备活动且开始时运动过猛所致,在内脏功能还未提升到适当的水平时就增加了运动强度,导致肝脾充血,引起疼痛或胀痛。此外,剧烈运动时,由于呼吸方法不正确,频率太快,使得呼吸肌疲劳,也可引起肝脾区疼痛。同时,又因为呼吸肌疲劳及痉挛减轻了对肝脏的润滑作用,也能造成疼痛。
3、腹直肌痉挛
腹直肌痉挛多发生在运动过后,特征明显,发生于表面,用手触摸可以了解具体情况,这种现象主要是由运动时身体出汗量大,造成体内盐分不足,水盐代谢不平衡所引起的。
(五)疲劳性骨膜炎
三、对不适生理反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一)调整呼吸节奏
(二)避免在气候恶劣的条件下进行训练
(三)合理安排运动量
为了预防以及缓解肌肉酸痛,运动员应该合理安排运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进行训练。此外,要注意在运动前进行放松,尤其要多做下肢的放松。同时,推拿按摩也有利于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队员之间可以相互进行搓揉、按摩来放松,再加上热敷,可以帮助消除肌肉内的乳酸及其他代谢产物,从而减缓运动员肌肉僵硬、酸痛不适的反应。
(四)运动前避免吃得过饱或饮水过多
运动中出现腹痛时,应先减速深呼吸,调整呼吸与运动的配合,同时按压疼痛部位,一般来说可减轻疼痛,若疼痛仍不减反增,就应立即停止运动。为了避免运动时腹痛,在运动前应避免吃得过饱或饮水过多。刚开始时,运动不能过猛,当内脏器官功能提高到相应水平时,再增加强度。冬季训练要注意用鼻腔呼吸,降低冷空气对胃肠道的刺激。夏季训练前喝杯盐水,以降低排汗过多造成的盐代谢紊乱,可以减轻或避免运动中腹痛的发生。
(五)注意训练场地的选择
在运动训练中如果出现膝关节、踝关节或者小腿疼痛红肿时应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同时注意对运动场地质地的选择,尤其在冬天不要让队员在质地比较坚硬的水泥地面上做一些诸如“后蹬跑、跨步跳、蛙跳”等素质练习。训练场地不规范,队员在运动中脚与地面缓冲不够充分就极易造成运动损伤。练习后坚持热水洗敷,并对疼点进行按摩,同时配合医药治疗,休息时小腿部垫高,促进血液回流,严重时停止训练几天,这样就会减轻症状,坚持一二周会使症状消失。
(六)正确跑步的技巧
跑步时,要注意让头与肩保持稳定,目光直视前方,下颚略收且不要低头。双手微微握拳,大小臂屈成直角,自然地前后摆动,摆动时需注意幅度,往前不露肘,向后不露手。与此同时,跑步脚落地时要注意让脚尖先接触地面,之后再渐渐过渡到整个脚掌,从而保护运动员的脚踝、膝盖,预防骨膜炎的发生。跑步时,要注意发力方式,学会用大腿带动小腿,膝关节要朝向脚尖。脚部需放松,不能缩紧脚趾,当脚抬高至距离地面10厘米左右时就可放下。而落地时要注意前脚掌不要太过发力,以免致使腿部肌肉发达。同时,在跑步时运动员最好保持抬头挺胸的姿态,这有利于改善其呼吸循环系统。跑步时的呼吸一般采用鼻吸嘴呼,而当体力不支时可以采用嘴吸嘴呼方式。
四、结语
科学的进行中长跑训练,应该要正确的认识训练中身体机能的生理反应。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体育教学经验,详细阐述了中长跑训练中身体机能的生理反应与处理对策,能够使运动员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体机能,减少损害的发生,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也能为教练员提高训练的有效性而提供科学依据。
五、参考文献
[1]王辉军.浅谈中长跑训练[N].发展导报,2017-11-14.
[2]王跃波.巧用学生心理进行中长跑教学[N].中国体育报,2014-04-11.
[3]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袁作生,南仲喜.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5]张书海.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方法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6,(11).
[6]许巍.中长跑训练中大学生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监督和恢复[J].咸宁学院学报,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