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氢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现状、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趋势
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概述
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它是继水力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技术。由于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把燃料的化学能中的吉布斯自由能部分转换成电能,不受卡诺循环效应的限制,因此效率高。另外,燃料电池用燃料和氧气作为原料,同时没有机械传动部件,故排放出的有害气体极少,使用寿命长。
氢燃料电池指的是氢通过与氧的化学反应而产生电能的装置。氢燃料电池汽车即以氢能源电池为驱动力的汽车产品,因此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理解为一辆“自带氢燃料发电机的电动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无污染”载运工具,是未来新能源清洁动力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同样作为富有前景的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还存在一定的区别,且相较于已全面商业化的纯电动汽车,我国氢能源电池汽车还存在部分难以攻克的难题。
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电子、储氢设备、电控系统、操作系统等核心软硬件,涉及原材料包括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氢气、石墨、不锈钢、钛合金等。其中,石墨、合金、催化剂等材料市场化程度高,产品供需及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但氢气存储罐的制造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行业研究成果主要来自于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氢气存储罐制造商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从而对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成本产生影响。中游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涉及汽车销售、汽车保险等金融服务、汽车维修等售后服务以及加氢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三、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
四、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趋势研判
1、加强科技创新,支撑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自主发展
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条长,技术含量高,有必要系统梳理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在基础研究、核心材料和零部件的研发创新方面的短板,加大投入、超前部署,提升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未来,我国将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破除设备接入、地方准入、集成配套等方面的政策壁垒,探索氢能与交通、信息通信等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以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2、完善标准体系,保障氢燃料电池汽车品控稳定
在氢能产业推动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将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强化政府监管,加强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产学研用衔接以及跨领域标准制定机构的协同,形成一体化的标准制定模式,提升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标准体系的影响力。同时,我国汽车企业将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装备研发,提高汽车生产效率及质量稳定性。
3、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拓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
目前,我国已通过京津冀、长江流域和珠三角大湾区等具备自身氢能供应能力、自主技术创新、市场推广应用以及经济基础的地区先行先试,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合理布局。未来,我国将尽快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产业发展经验,进一步扩大试点示范范围,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物流、运输、工程、港口、园区等多元场景得到广泛应用。
4、强化国际合作,共同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2025-2031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机会预测报告》共六章,包含中国氢燃料汽车市场分析,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主要企业分析,中国氢燃料电池发展趋势及投资价值分析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