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车辆工程现状及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引言
由于玻璃钢(FRP)具有质轻、高强、抗冲击、耐腐蚀、可整体加工成型等优点,已被许多国家在轨道车辆上采用,为实现高速、节能带来效益。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玻璃钢在我国城轨地铁车辆上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已成为地铁车辆部件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玻璃钢制品不受零部件形状的限制,许多复杂结构用玻璃钢成型比较简便。而聚酯玻璃钢更因其强度高、重量轻、易成型,易着色的优势,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地铁车辆司机台的设计制造过程中。
2聚酯玻璃钢复合材料的特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比可以看出聚酯玻璃钢在耐燃、发烟、毒性及耐热方面稍劣于酚醛玻璃钢,但其工艺实现性明显优于酚醛玻璃钢,更适于手糊法制作。成型简单,受温度影响较小。工艺简便,可以一次成型,经济效果突出,尤其对形状复杂、不易成型的产品,更突出它的工艺优越性。
司机台设计不仅要保证司机操作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也需满足人机工程学及工程美学。
目前地铁车辆上司机台主要有铝合金拼焊台体及玻璃钢台体两种结构。由于金属件在造型上的相对局限性以及考虑整车减重的原因,玻璃钢结构的台体应用的更为广泛。一般地铁车辆司机台需具备以下特点:较为复杂的流线曲面造型及着色要求;较高的强度以满足设备安装要求;较高的防火性能以满足轨道车辆安全防火要求等。通过对司机台以上特性的分析可以看出,聚酯玻璃钢本身的物理性能及突出的工艺优越性,完全符合形状复杂、不易整体成型的司机台的制作。
聚酯玻璃钢司机台在工艺制作上采用手糊法,工艺简单,可以一次成型,整体承重,内部可灵活预埋金属支撑件,稳定性更佳。图1为司机台手糊成型工艺流程,地铁车辆聚酯玻璃钢司机台实物照片如图2所示。
4结语
聚酯玻璃钢复合材料是由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多相体系固体材料。它充分发挥了各组分材料的特点和潜在能力。具有质轻、高强、抗冲击、耐腐蚀、电绝缘性能好,工艺简单,可整体加工成型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地铁车辆司机台的制造。随着轨道车辆工业发展的需要,聚酯玻璃钢将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城轨地铁车辆的设计制造中,为实现高速、节能带来效益。
参考文献
[1]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
[2]顾王飞.第三代阻燃技术及应用[C]//玻璃钢学会第十五届全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287—292.
关键词:市场现状;发展趋势;运营模式;二手车市场;7s
未来十年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将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过程,针对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快且消费需求变化快的情况来说,我国汽车市场必须弥补缺乏规范、先进的二手车经销理念和完善的全国性二手车交易市场信息网络系统等问题,推出一系列适合国内汽车行情的解决方案。
一、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汽车市场总体情况及趋势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不仅发展快,而且汽车消费需求变化也快,这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自主品牌将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过程。预计未来十年,我国汽车市场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1%,到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有望占据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将是美国市场销量的两倍左右。
(二)国内二手车市场现状及趋势
(1)二手车市场发展迅速,区域特性表现明显;
(2)以新车产销量和经济的增长促进二手汽车交易;
(3)品牌二手车置换有其自身的优势。
二、国外汽车市场的的现状及主要特点
(一)国外汽车市场总体情况及特点
国外尤其是美国,对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研究是非常成熟的,随着美国汽车的快速普及,对服务的需求迅速上升,在美国廉价汽车的攻击下,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其他国家纷纷进口美国的汽车,形成了各自的汽车后市场。
(二)国外二手车市场的总体情况及特点
发达国家二手汽车交易量均远远超过新车的交易量,一般均比新车高出一倍以上,已经形成了市场规模效应。其次,国外的二手汽车市场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旧车认证、置换、拍卖、收购和销售体制,二手车实行规范化的售后服务标准。
三、相比国外我国汽车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的营销模式
传统意义上,我们分析中国汽车市场,曾经认为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即所谓"一线城市",北京、广州、深圳等,汽车消费已经趋于饱和,销售增长重点会向"二三级城市"转移,甚至连这些城市也正在走向饱和。重点将进一步向所谓"四线五线"城市,即县城和乡镇转移。这些传统型的汽车市场问题不能够将解决,目前二手车销售市场前景广阔,但我国在这方面没有权威的市场,没有创新的营销模式吸引购车人员的兴趣。
(二)二手车市场高速发展背后隐藏的问题
(1)交易市场功能单一,缺乏现代营销手段,基本靠收取交易费生存。
(2)受新车降价影响,二手车经销商经营风险加大。
(3)二手车行业法规严重滞后,时效性不足。
(4)行业诚信缺乏有效监督。
(5)交易行为不规范,缺乏有关行业标准。
(6)二手车价值评估随意性较大,实际估值与理论价值差异很大。
(7)缺乏运作规范、理念先进的二手车经销商。
(8)尚无完善的全国性二手车交易市场信息网络系统。
四、对我国汽车市场现存的问题做出解决方法
(一)从用户需求的分析出发解绝问题
1、用户对汽车使用年限预期相对较短,近40%的用户对车辆的计划使用年限为3-5年;其中,市场保有量相对较高的紧凑型和小型车用户对车辆的期望使用年限相对较短。
2、超过半数用户计划"以二手车售出"的方式处理旧车,在选择旧车处理方式方面,半数的用户把"以二手车售出"作为处理旧车的主要方式。
3、用户期望的二手车业务主体,多数用户希望由"品牌特约经销商"、"汽车厂商"或"二手车评估机构"开展二手车置换业务。
通过以上三方面调查发现,大多数用户对汽车的使用年限为3-5年,那么汽车过了用户心中的理想年限之后,用户则想以二手车出售的方式处理旧车,最后在用户的心中,除了品牌效应和汽车厂商这些原有条件外,专业的二手车评估机构和专业的二手车交易市场也占相当大的比重。
二手车销售已在用户心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但是我国二手车市场存在一个需规范的问题,虽然现有的4s、5s、6s店对汽车的后市场服务也很专业,但是随着发展逐渐也解决不了用户在购买新车过后的下一阶段想专业二手车置换的需求,用户都会对不专业的二手车服务市场有些戒备。
(二)解决问题推出7s政策:
整车销售Sale精品二手车、售后服务Service精细售后、二手车置换Secondhands满意置换、汽车落户SettlementOfAutomotives、零配件Sparepart品质保证、信息反馈Survey欢迎指导、教育培训School专业专注。
(1)整车销售:加强面对市场竞争不依靠价格战细分用户群体实行差异化营销加强销售队伍的目标管理。秉承着服务流程标准化、销售指标细分化、服务指标严格化的原则,打造出7S店的一流销售团队。
(2)售后服务:7S店在整车销售服务项目完成后所进行的售后服务,包括产品介绍、送货、安装、调试、维修、保养、汽车美容、技术培训、上门服务等一系列服务。
(3)二手车置换:是消费者用二手车的评估价值加上另行支付的车款从品牌经销商处购买新车的业务。二手车置换的流程:出售旧车、保留号牌、更新指标、购新车、验车上牌。手续:①机动车登记证书;②机动车行驶证;③购车发票;④车主身份证;⑤车辆购置附加费证明;⑥保险单。
(4)汽车落户:消费者在7S店里无论是购买了新车还是二手车都可一再这里把汽车落户的手续全部办完。服务项目包括:验证手续、办理移动证、验车、缴纳购置税、领取车牌照、最后建档备案。
(5)零配件:7S店里的配件非常齐全且价格便宜,售后有保障可以让消费者在这里放心购买所需的配件。
(6)信息反馈:7S店为了给消费者营造良好的看车、选车及售后服务等项目并实现"数字化"市场网上服务。客服中心,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
(7)教育培训:汽车7S店为提高个方面想了解和学习专业汽车知识的人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人们在实地上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是汽车人才培训的基地。
(三)7s的实例--国内首家7s汽车大楼
7s大楼位于齐齐哈尔市南苑开发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是国内首家7s店。大楼占地面积3万7千平米,具有室内面积,7层全景阳光展厅,配有车辆电梯,是唯一的车辆出入途径,保证车辆安全。配有专业的销售团队进行一对一的售车,还有全市唯一的一家公办车管所分支车管所,为顾客办理一切车方面的手续(落户、转户,等)。在二手车方面还推出了二手车贷款业务,解决用户资金问题。
五、结语
7s的优势就在于解决围绕汽车的一切问题,符合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快且消费需求变化快的情况,在客户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给客户在同一个理念下的最优质的服务,同时还可以增加社会上专业的汽车人才,让我国汽车市场加速发展,尽快与国际汽车市场接轨,使我国形成一个更强大的汽车市场。
参考文献:
[1]秦聪.汽车网络互动营销趋势分析[J].中国汽车界.2010,(9).
【关键词】无人驾驶脑控汽车发展前景
1前言
2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
2.1国外驾驶汽车的研发状况
2.2国内驾驶汽车的研发状况
3智能驾驶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无人驾驶汽车在其优势凸显的同时也更加暴露出其问题。无人驾驶汽车的问题包括局限性高、人文接受程度问题和安全防御性低等。
3.1局限性高
无人驾驶汽车在其“视觉能力”方面无法达到人脑的高度,其传感器通过红外摄像和普通摄像两种技术完成道路环境的收集。当车辆在人口密集的楼房建筑区、事故区域或者其他有人通过通用手势信号来指挥车辆在此区域通行时,无人汽车将遇到判断难题。另外,道路存在信号标志老旧变形等情况出现,无人汽车可能产生误识或者漏识,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3.2人文接受程度问题
社会对无人驾驶汽车依然存在诸多疑问,如当无人驾驶汽车行驶在这个人口稠密的世界时,发现已经无法避免事故的发生时,智能计算机应该选择冲向马路的行人还是直接撞击迎面而来的车辆?在受到外部虚拟网络攻击后是否还可以维持完全驾驶?未被Google或GPS完全测绘的道路如何行使等。无人驾驶汽车在法律法规方面同样存在极大的挑战。如产品责任,立法和多重管辖权等。无人汽车与有人汽车发生事故责任判定和无人汽车之间发生事故责任判定等。
3.3安全防御性低
4智能驾驶的发展前景
智能驾驶是通过人工智能辅助或代替人进行汽车驾驶行为,它可以弥补人类驾驶员会存在的缺陷。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发展,智能驾驶所需的各种传感器、计算机的性能和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极大进步,成本也在逐步降低。
从人工智能和汽车驾驶结合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纯智能的无人驾驶应为未来驾驶的主要方式,即使在当前基于贝叶斯、决策树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的方法被运用在无人驾驶的行为识别和行为决策的技术环境下,我们也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行驶路线保证无人驾驶汽车的应用推广。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下面向驾驶行为的机器学习,一直以来都是智能车领域的“瓶颈”。随着国际“类脑”研究的兴起,我国也上线了“中国脑计划”,但毕竟类脑计算还仅从理论阶段开始向前迈步,类脑计算机仍难以得到实现和应用。
从当前智能驾驶的技术角度来看,相对于无人汽车,脑控汽车的发展可能更加适合。这是因为无人驾驶汽车的计算机系统目前还无法达到类脑计算机体系的高度,因此很难做到像人脑一样思考问题,难以较好处理驾驶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和针对无人驾驶做出的阻碍或破坏行为。
因此提高人工智能在辅助方面的全面完善是全面实施无人驾驶的必经之路。现在的家用汽车基本配备雷达辅助系统,该系统可以不断监控周围的交通状况,可以用发声频率提示本车与可能碰撞物体的距离,也可以确定与前车距离以及前车行驶速度,如与前车距离明显低于安全距离,系统会向驾驶者发送听觉警报。目前奔驰的主动式驻车辅助系统能够在主动转向和制动功能干预下自动泊车。并且,在车辆通过自动驻车辅助系统停入平行车位后,该系统也可以在自动转向和制动控制功能的帮助下,让车辆完全自动地驶出平行车位。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在扩大自然语言处理等人机交互方式在人为干预下“释放双手”的模式上加大科研力度,如:语音操控、脑控汽车或类似飞机自动与手动驾驶切换等智能驾驶方式。其中语音操控汽车可以通过语言指令如“倒库”“直行”或“开启雨刷”等自然语言实现汽车系统的自动处理并通过车辆配置的传感器和摄像头等硬件付出行动来响应命令的方式来实现语音操控汽车的智能模式。因为有驾驶员的加入会使智能汽车的行驶方式更加灵活多变,适合于当前复杂的交通环境,满足社会法律和伦理观念的接受要求,所以提高人工智能在辅助方面的研究应用的价值更加巨大。
[1]朱盛镭.未来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J].上海汽车,2015(08).
[2]郑宝成.智能汽车及其新技术发展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7).
[3]冯学强,张良旭,刘志宗.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综述[J].山东工业技术,2015(05).
[4]辛煜,梁华为,梅涛等.基于激光传感器的无人驾驶汽车动态障碍物检测及表示方法[J].机器人,2014(06).
[5]关天瑜.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再次追尾[J].计算机与网络,2015(15).
[6]张建新,乔仁铭.“脑控汽车”在南开大学“开跑”[J].农家参谋,2015(08).
[7]陈慧,涂强,范正帅,王琳.互联智能汽车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J].中国集成电路,2015(06).
[8]贾祝广,孙效玉,王斌,张维国.无人驾驶技术研究及展望[J].矿业装备,2014(05).
[9]杨帆.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J].上海汽车,2014(03).
[10]李崇寒,彭鑫.无人驾驶汽车:可行还是不可行?[J].今日科苑,2011(12).
[11]乔维高,徐学进.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及方向[J].上海汽车,2007(07).
[12]王握文.时速75.6km──国产无人驾驶汽车创新时速[J].中国科技月报,2000(07).
[13]林一平.无人驾驶汽车逐步进入实用化[J].专用汽车,2000(02).
[14]林一平.新世纪的无人驾驶汽车[J].交通与运输,2000(02).
[15]闫民.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汽车维修,2003(02).
[16]林一平.不断创新发展的现代无人驾驶汽车[J].专用汽车,2003(01).
[17]薛福连.自动控制高速公路上的无人驾驶汽车[J].汽车运用,2006(04).
[18]吕宏,刘大力,孙嘉燕.从无人驾驶汽车奔赴世博会看未来汽车[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06).
[19]边疆,赫玉莹,王贯安.无人驾驶车图像采集的失真矫正[J].中国科技信息,2014(09).
[20]宋世春.初露头角的无人驾驶汽车[J].国外自动化,1980(04).
关键词:物联网;职业教育;需求分析
0引言
从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到2009年8月,总理提出了“感知中国”的提议,全球各机构科研单位、网络运营商以及研发机构高度重视,应用推广也初见成效。目前,我国物联网在交通、安防、医疗、教育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且正日趋成熟。本文主要就职业学校物联网发展现状及需求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1物联网概述
1.1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化革命。现阶段广泛认为是指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物联网具有三个特点,即全面感知、可靠传递以及智能处理。
1.2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2物联网在职业学校的应用现状及需求分析
校园物联网是在传统校园信息化的基础上,以信息网络为依托,利用数字化手段借助物联网技术对校园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等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从而达到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实现学校办学宗旨的目的。自2001年国家教育部倡导实施“校校通”工程至今,国内教育信息化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投资建设,很多地区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种模式,硬件设备、网络基础设施以及应用软件都已经具备,并在教学中得到应用。目前在一些学校中,物联网的雏形已经出现,例如校园一卡通,手机一卡通等。但总体来讲,物联网在校园中的应用仅仅停留在最基本的应用上,更深层次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1物联网技术与智能教学环境
总之,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学校更加迫切需要一个更加安全、共享、智能化的环境,实现教学活动在物联网环境下的完全智能化。
2.2物联网技术与校园安全环境
目前,学校希望运用物联网技术,对校园环境进行监控、对学生进行跟踪,特别是对学校危险区域进行监控,完善校园安全控制管理体系。
实时监控方面:需要在校园入口、教室、走廊、操场等架设高清摄像探头并联网,实现对学校重点公用区域进行安全监控。
学生跟踪方面:不但要对学生到校情况进行考勤统计,而且还要能对学生目前所在位置或行进路线跟踪和确定,避免“到校不到堂”管理漏洞的出现,并使用物联网技术随时采集学生行踪的准确信息,通过物联网平台通知老师和家长。
2.3物联网技术与后勤服务
目前在国内,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27%以上,而且国内95%以上的建筑都属于高能耗建筑。学校的情况,甚至更加严重,因为目前国内学校的后勤管理还基本停留在人工阶段,如水电的管理、车辆人员的出入等基本还是由人工控制,效率低下,后勤管理的手段急需改进和提高。
在物联网建筑节能方面,学校希望在目前学校信息化的基础上,以现有的三层网络架构结合智能化的“物联网”技术构建通信技术、节能信息和节能标准为一体的节能监管平台,对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师生宿舍等建筑楼宇温度、用水、用电量等信息进行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和节能监管,帮助后勤人员做出科学决策,从而实现建筑的智能管理。
而在车辆智能管理方面,学校通常希望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校区内车辆智能识别、车位状态信息,结合校园“电子地图”还能实现车辆导航的动态管理,对进出学校的所有车辆信息进行识别、导航。系统能实行全信息化监控,智能识别车辆的进出信号,提供校园当前车位信息,允许车主通过终端查询车位实时信息,以及提供车辆导航服务。系统实现了车辆的进出、停车有序,更体现出一个智能化校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捷和高效。
3结语
总体而言,校园物联网水平还处于早期阶段,还需要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从长远来看,物联网应用前景相当广阔。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物联网的出现将会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和服务,引起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最终将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1]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12):5-11.
[2]张文宇.物联网智能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3]白世贞.物联网书籍教材资料教程[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及对策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良好,但遇到的问题也很多。下面仅以我所在的村为例,谈谈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及应对措施。
当前现状
1、从大的角度讲,国家还没有把学前教育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这与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是不相适应的。既然国家都还没有达到重视的高度,那么落实到下面的政府,状况只会更糟糕。部分农村的学前教育仅限于附属在村小学的一个学前班,由于师资缺乏,学龄前一年的小孩才上学前班,部分小孩甚至直接上小学。
2、从现实角度讲师资差、办园条件差。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所以导致政府用于投资教育的资本也跟不上,另外也限制了外地的师资引过来。
3、师资队伍基本情况――年龄大、素质低、公办教师少。这些教师大部分没有受过系统教育,专业素质低,教育理念落后。虽然多数教师已取得中等幼师学历,但第一学历大都为初中。因经费不足、大班教学等原因,外出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很少,教学活动在低水平徘徊。公办教师比例太低,也造成了教师工资挤占教育经费的现象。
4、幼儿园布局不合理、办园条件差,规范化程度低。
5、教师待遇低,医保、养老缺乏保障。幼儿园仅依靠收费维持运转,教师的大部分工资也靠收费支付。教师工资待遇低,医保、养老等方面缺乏有效保障。幼儿教师一方面严重超编,另一方面难以吸纳优秀人才进入幼教师资队伍;大龄教师退养制度难以落实。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幼教事业的发展。
解决对策
1、加强师资建设。一是加强幼儿教师培训,挖掘培训资源,精心设置课程,构建多元、开放、多向选择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使他们较为系统的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提高教育技能。二是鼓励优秀毕业生从事幼教工作,逐步增加公办幼师比例。三是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适当淘汰一部分不合格人员。
关键词:汽车;碰撞;专利技术;测试
在类目繁多的汽车测试技术中,对于汽车安全设备的测试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些测试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车辆的安全性能,减少恶性事故的发生。各个汽车生产企业及使用部门在这类测试上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做出了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和专利申请[1]。
1汽车碰撞测试技术
改进汽车的安全性,有效地减少汽车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是我国汽车行业近几年的重要工作之一。汽车碰撞试验以再现交通事故的方式,用以分析汽车在碰撞过程中车内乘员与车辆的相对运动状态,乘员及车辆伤害状态等,通过分析结果可以改进车辆结构安全性设计和增设汽车乘员保护装置。通过对试验车辆上安放假人的伤害值评价,可以得到对汽车整体安全性能的综合评价[2]。
现有技术中,汽车碰撞试验的方法主要有移动屏壁撞车试验、台车试验及试验台冲击试验。
图1
在移动屏壁撞车试验中,如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的、公开号为CN102564719A的一种防正碰系统侧向来车标定试验装置,图1中驱动装置驱动模拟板1移动,模拟板1的面板与实车大小相同并具有实车的侧向轮廓,试验车辆6从垂直于模拟板1的方向移动,正碰撞系统中的控制系统4对前方侧向来车的标定设置五个阶段,即正常阶段、跟踪阶段、预警阶段、二次预警阶段和碰撞缓解阶段,并用车辆雷达探测车辆前方物体,以此对车辆的防碰撞系统进行测试。
图2
在台车试验中,例如:由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提出的、公开号为CN10228837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图2中试体15是仅具有骨架的机动车的白车身,白车身中安装有座椅15a、转向装置15b、安全气囊15c、安全带15d等装备件,并且安装有假人15e。试体15搭载在滑车11中的规定的位置,在滑车11的前方的地面12上设置有对滑车施加后方加速度的发射装置21,通过发射装置21对滑车11施加后方加速度的情况与滑车11上的试体15发生前方碰撞时受到前方加速度的情况为同样的形态,能够模拟发生机动车碰撞事故。
3专利分析
3.1专利趋势分析
3.1.1中国申请量分析
通过统计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CNABS)中汽车碰撞测试技术的中国专利,截至2015年6月30日共检索到615篇专利文献,其中重点分析2001-2014年的申请量随年份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01年开始,汽车碰撞测试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大致呈逐年增长趋势,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快速增长趋势明显。
3.1.2世界申请量分析
图4
3.2主要申请人重点技术分析
以下将对申请量排名前几位的主要申请人进行重点技术的分析。
(1)浙江吉利控股集团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自成立了吉利汽车研究院以来,大部分关于汽车测试领域的专利申请都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第一申请人提出,关于汽车碰撞测试的专利申请集中在2010年以后。
吉利公司的汽车碰撞试验主要采用移动屏壁撞车试验和台车试验,移动屏壁撞车试验在前已经介绍过,下面介绍关于台车试验的重点专利申请。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2年3月1日提交了公开号为CN102854021A的汽车碰撞模拟台车装置。试验时,发射装置7给台车提供加速度,直线平台1.1带动偏转平台1.2及固定在偏转平台1.2上的试验车身3沿轨道2向前做直线运动的同时,偏转平台1.2同时绕万向球4.1的球心做水平偏转运动及竖直平面内的转动。该发明可以更加准确地模拟处汽车碰撞时汽车车身的运动变化,为设计和制造安全性能更好的汽车提供了试验研究设备。
(2)现代汽车公司
现代汽车公司是韩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世界20家最大汽车公司之一,成立于1967年。
现代汽车公司在汽车碰撞测试中更多的是倾向于采用试验台冲击试验,下面介绍两个主要专利申请。
现代汽车公司于2004年7月6日提出了公开号为KR20060003998A的一种汽车碰撞测试装置。刚性组合件2悬挂在框架1上并可以做摆动,相当于一个摆锤,试件3模拟被测试汽车,摆锤通过摆动冲击试件3,由此进行碰撞测试。
现代汽车公司于2002年7月31日提出了公开号为KR20040011925A的汽车侧面碰撞测试的模拟装置。碰撞柱10固定在固定装置20上,运送车30载着被测车辆1向碰撞柱移动,使被测车辆1和碰撞柱发生碰撞,由此实现碰撞测试。
(3)神钢电机株式会社
神钢电机株式会社成立于1917年,是日本知名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其产品涵盖运动控制、输送、检测和控制系统等工业领域。神钢电机关于汽车碰撞测试的技术较为集中,主要就是采用牵引碰撞的方式,下面介绍一个神钢电机的重点申请,其它关于汽车碰撞测试的专利申请都是由此衍生。
神钢电机于2001年6月29日提出了公开号为JP2003014575A的一种汽车碰撞测试机构。主要方案为,由绳wb牵引被试车辆向结构1行驶,直至与之发生碰撞。这种方案也是对实车进行破坏性测试。
4展望
通过以上对汽车碰撞测试的专利分析,我们看到了我国技术发展的光明和困难。
[1]严朝勇.汽车测试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关键词:电控系统混合动力控制流程分析研究
现代社会对汽车节能、环保的要求日益增高,研发节能、环保的新型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但因当前电池技术和工艺瓶颈的限制,纯电动汽车暂时还无法完全取代燃油发动机的汽车[1]。拥有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种动力的混合动力汽车,很好地兼顾了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的优点,从而成为更加务实的选择。混合动力汽车除发动机、电动机、蓄电池、变速器等主要部件外,更重要的是实现能量在各部件间合理分配以提升整车效率的电控系统,所以研究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控系统对推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混合动力汽车结构概述
混合动力汽车继承和沿用了大部分内燃机汽车的装置和系统,将内燃机、电动机、能量存储装置(蓄电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驱动系统一般有串联型、并联型和混联型三种布置形式[2],分别如图1、2、3所示。串联型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可始终在最佳的工作区域内稳定运行,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排放性。特别是在汽车低速运行工况时可关闭发动机,只利用蓄电池向外输出功率,降低汽车的排放污染;并联型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运行工况受汽车行驶工况的影响比较大,适合于在中、高速稳定工况下行驶。而在其他工况下发动机不在最佳工作区域内运行,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污指标不如串联型。混联型的布置形式综合了串联型和并联型的共同优点,在汽车低速行驶时,动系统主要以串联方式工作;当汽车在中、高速稳定行驶时,则以并联方式工作。
2混合动力汽车电控系统类型及结构
随着电控系统的广泛应用,汽车的电控系统已由传统的集中控制系统向现场总线构成的智能化网络系统转化,特别是采用CAN总线网络控制系统的电控技术已成为当今汽车业界的先进技术。混合动力汽车同时拥有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种动力,电子控制装置复杂,检测及交换的数据量较大,只有应用高效的电控系统才能实现两种动力的最佳匹配,发挥混合动力的优势[3]。因此,CAN总线构成的电控系统是实现混合动力汽车两种动力合理有效匹配的可靠手段。
为解决能源的协调问题,一种基于CAN总线结构的电控系统在混合动力汽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主要由中央控制器、发动机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及信号反馈和检测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具体为整车控制器、发动机电控单元、变速器控制单元、电机控制单元、电池管理系统、高压管理系统、ABS控制单元、仪表及显示系统、监控/标定系统等[4]。整车控制器与各电控子单元、驾驶员及整车共同构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CAN总线从各类传感器上获取驾驶员的操作指令和车辆的运行状态,再通过CAN总线实现各控制单元间信息的共享、交换和传输,最终完成整车动力系统的能量分配。整个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驾驶员的各项操作指令位于顶层,整车控制器在中间层,底层为各子控制单元[5]。
3电控系统各单元控制功能
3.1整车控制器(VSC)
整车控制器(VSC,VehicleSystemController),是整个电控系统的核心,具有管理和控制整个车辆的重要功能。主要完成车辆信息采集和驾驶员意图的判别,对采集到的点火、踏板及档位信号、车速、发动机和电动机扭矩和转速、电池电荷状态(SOC)、故障码等主要信息进行迅速处理,并通过内部相应的控制策略,分析计算出发动机、电动机等当前的状态参数,得出满足最佳需求的功率或扭力矩分配、最佳的充电功率、自动变速器的最佳档位控制等,控制车辆的实际运行[6]。当电控系统出现故障时,它会及时对故障进行处理,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3.2发动机电控单元(ECU)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是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核心,它根据从各种传感器接受到的信息来控制各种工况下的燃油喷射时刻、喷射量和点火时刻(汽油机),向发动机提供最佳空燃比的混合气,使发动机始终处在最佳工作状态,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它通过CAN总线接收整车控制器发出的对发动机的命令,经判断处理后对发动机进行控制,同时也可以通过通讯接口与车内其他电子控制单元进行数据通讯。
3.3电机控制单元(MCU)
电机控制单元由微处理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驱动和接口电路及电机调速控制等几部分组成。它不仅能够通过CAN总线接收整车控制器发出的对电动机的控制指令并及时执行,以控制电机的发电与电动状态的切换、电机转速的快慢及输出力矩的正负,还可以向CAN总线发送电机的运转状态,比如实际扭矩、转速、充放电电流、故障码等。同时该控制单元的故障自诊断功能还可保证当电机出现故障时能够自行处理,以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
3.4电池管理系统(BMS)
电池管理系统(BMS)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容量、充放电电流、电池的SOC值,并将这些信息通过CAN总线发送到整车控制器进行处理,以提升电池性能和寿命[7]。同时,BMS还要对电池系统内单体电池的电荷均衡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保证电池组正常工作,也会将电池组的SOC值传送到显示系统进行显示。
3.5高压管理系统
高压管理系统主要负责高压用电设备的上、下电管理,监测高压设备的工作状态,并通过CAN总线向整车控制器报告。遇到故障或紧急情况时采取保护措施,减小电流冲击,防止设备损坏[8]。
3.6仪表及显示系统
混合动力汽车的仪表及显示系统除动态显示车速、发动机转速、里程、水温、油量等传统信息外,还能接收CAN总线上的讯号,额外显示工作模式、电池SOC值、充放电电流、电机转速等必要信息。驾驶员能够通过仪表及车载显示系统实时了解车辆的运行状态,因而该系统是整个电控系统的眼睛。
3.7监控与标定系统
该系统最初用来完成整车控制系统开发、调试与检验。在实现其基本功能后,监控与标定系统一方面可以准确及时地检测发动机转速、车速、节气门负荷、真空度、冷却水温、档位、空调状态等车辆参数,并通过CAN总线送往整车控制器进行决策,送往显示系统进行显示;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标定系统的接口来优化各个参数,使车辆运行达到最佳效果。
3.8电动助力转向(ESP)及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SP)通过传感器监测驾驶员施加在方向盘上的力矩和车速,然后根据控制单元内置的算法来控制转向助力电机的运行,向驾驶员提供合适的转向助力力矩;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在车辆制动时,监测车轮的滑移率来自动控制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防止车轮抱死,以保证车轮与地面间的最大附着力。当ABS作用时会通过CAN总线网络向其他控制单元告知其状态,从而触发VSC相应的管理模块,终止制动能量回馈功能,以保证车辆安全。
4电控系统的控制流程与特点
整车控制器(VSC)根据汽车当前的实际运行状态及驾驶员的操作意图确立合理的运行模式(即发动机驱动与电机驱动模式的选择),以保证车辆的驾驶性能。在选定的运行模式下,VSC可通过CAN总线与各子控制单元或系统进行通讯。整个工作过程中,各子控制单元或系统分别采集各自控制对象的信号和动态参数,通过现场总线发给VSC,VSC利用这些信息,通过控制策略的运算来进行信号流和能量流的处理和分配工作,并通过现场总线向各子控制单元或系统发出执行指令。各子控制单元或系统接受执行指令,并根据控制对象的当前动态参数,再发出对控制对象的控制命令。例如,VSC根据采集到的参数和运算策略计算出目标挡位后,会向变速器控制单元(TCU)发送换挡命令,TCU根据指令将控制变速器的执行部件完成挡位变换。
电控系统由主控制单元和子控制单元组成,整体是一个高度集成的控制网络。整车控制器(VSC)作为主控单元,负责管理各个子控制单元的能量分配和子部件系统执行元件的工作,显现了很强的集成性能[9]。而子控制单元将控制任务模块化,每个模块都有一个控制单元来接管,降低了系统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不仅如此,这种面向对象设计的分布式系统还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便于建设、运行和维护。
5结语
混合动力汽车有效减轻了能源与环保问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电控系统肩负着在不同运行工况和驾驶习惯下提升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的责任,同时还要兼顾电池寿命、整车部件的安全可靠性及成本,可谓任道而重远。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控系统还需在当前的框架之下不断完善其控制过程,来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这是我们要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
[1]刘春娜.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池的市场前景[J].电源技术,2013,37(9):1506.
[2]于秀敏,曹珊,李君,等.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学报,2006,42(11):10-16.
[3]田江学,屈卫东.CAN总线在混合动力汽车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3,29(19):174.
[4]何晶.混合动力汽车电控系统的设计[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
[5]李胜利.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分析与控制策略制定[D].沈阳:东北大学,2008.
[6]陈素梅,王智晶,龚军.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系统分析研究[C]//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2013:289.
[7]张忠义,羌嘉曦,杨林,等.混合动力电池管理系统[J].机电工程技术,2006,35(1):61.
3.2010年3季度工程机械进出口数据
4.2010年1-8月中国工程机械主要机种销售情况刘佳
5.2010年1-9月工程机械主要机种进出口分析李红彩
6.日本2010年1-6月挖掘机出口情况子璐
7.信息动态
8.挖掘梦想装载未来李一川
9.面向未来携手发展李香美
10.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对外租赁发展及前景展望彭保华,陈外华,王宏
11.洛建新品压路机系列
12.多功能电力工程抢修平台建筑机械(上半月)丁世英,张先锋,韩小勇,DINGShi-ying,ZHANGXian-feng,HANXiao-yong
13.XC400L沥青冷再生厂拌设备陈言国,李静,李根营,CHENYan-guo,LIJing,LIGen-ying
14.基于ANSYS的YZS900t上行式造桥机导梁有限元分析徐艳平,谷立臣,朱冰,王宇飞,XUYan-ping,GULi-chen,ZHUBing,WANGYu-fei
15.新型挖掘机模拟训练平台设计高勇,姚凯,牛红攀,王胜军,GAOYong,YAOKai,NIUHong-pan,WANGSheng-jun
16.轮式装载机产品演化发展特点分析与对策黄鹤艇,王浩伦,侯亮,HUANGHe-ting,WANGHao-lun,HOULiang
17.荷重平面摆动引起的塔机动态响应分析周海波,段志善,ZHOUHai-bo,DUANZhi-shan
18.旋挖钻机在超厚卵石层中的应用及质量预防措施探讨段军朝,熊艳,DUANJun-chao,XIONGYan
19.塔式起重机变幅机构变频调速的电气控制陈天惠,CHENTian-hui
20.新型伸缩臂叉装车电控系统设计陈文科,王志,高艳雯,张辉,鲍曼雨,CHENWen-ke,WANGZhi,GaoYan-wen,ZHANGHui,BAOMan-yu
21.基于AMESim的混凝土泵车泵送液压系统仿真研究高明,吴智勇,刘海明,黄罡,GAOMing,WUZhi-yong,LIUHai-ming,HUANGGang
22.挖掘机动臂下降时主阀芯节流槽的确定王晓娟,邓斌,张树忠,贾旭,WANGXiao-juan,DENGBin,ZHANGShu-zhong,JIAXu
23.基于频谱测试的驾驶室噪声成因分析汪壮,吴彩庭,徐亚非,邹云玲,张召春,WANGZhuang,WUCai-ting,XUYa-fei,ZOUYun-ling,ZHANGZhao-chun
24.工程机械多功能试验台转速控制系统动态性能分析马登成,杨士敏,MADeng-cheng,YANGShi-min
25.卡特彼勒D系列中型液压挖掘机几种常见故障分析李剑功,LIJian-gong
15.建友机械新产品展示会隆重召开
16.美国2009年8月份建造业增长2%
17.未"雪"筹谋凯斯滑移迎击冬季暴风雪
18.智能拆除机器人无线遥控系统的设计刘军伟,LIUJun-wei
19.塔式起重机顶升套架的结构分析张朋,王凯晖,ZHANGPeng,WANGKai-hui
20.预制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的搅拌张帆,ZHANGFan
21.沥青路面再生技术选择的浅析厉建成,LIJian-cheng
22.工程机械齿轮传动装置及我国行业现状陈天生,CHENTian-sheng
23.升降横移式与巷道堆垛式立体停车设备的比较与探讨李丽,刘正,LILi,LIUZheng
24.铁路救援160t伸缩臂起重机电气系统介绍周正旸,ZHOUZheng-yang
25.基于ANSYS的门座起重机象鼻梁静力分析胡静波,倪大进,HUJing-bo,NIDa-jin
26.用PRO/E绘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筒螺旋线赖宝,陈宜通,曹先海,LAIBao,CHENYi-tong,CAOXian-hai
27.一种三通类零件的有限元结构优化方法张,王世军,万中,ZhangWen-ge,WANGShi-jun,WANGzhong
28.基于ANSYS的动臂塔式起重机臂架系统有限元装配参数化建模滕儒民,高顺德,王欣,喻乐康,付英雄,TENGRu-min,GAOShun-de,WANGXin,YULe-kang,FUYing-xiong
29.振动压路机-土壤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分析张青哲,杨人凤,戴经梁,ZHANGQing-zhe,YANGRen-feng,DAIJing-liang
30.康明斯发动机燃油系常见故障分析诊断杨小强,姜海宝,邓伟,杨晶星,巴金,YANGXiao-qiang,JIANGHai-bao,DENGWei,YANGJing-xing,BAJin
1.直视海外销售的短板
2.大有作为的大件吊装市场《建筑机械》编辑部
3.大型疆带式起重机吊装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贾秋枫
4.繁荣的中国吊装业孔庆璐
5.工程起重机租赁市场调查结果分析李红彩
6.Revolution复合材料混凝土搅拌筒倪元,贺继红
7.建筑工程机械行业部分上市公司2008年半年报分析刘佳
8.卡特彼勒在华新动向李红彩
9.北京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价格对比分析孔庆璐
10.建筑机械(上半月)阿特拉斯.科普柯矿山机械产品展示
11.工程/经济/行业/企业
12.福田雷沃重工创业十周年庆典
13.美国吉尼公司常州工厂破土动工
14.中国第一家塔机专业"4S"店在郑州开业
15.混凝土搅拌机充盈率及拦筒型式对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王卫中,冯忠绪,WANGWei-zhong,FENGZhong-xu
16.模糊综合评价与层次分析法在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田志成,丛国全,范英,夏明珠,TIANZhi-cheng,CONGGuo-quan,FANYing,XIAMing-zhu
17.宇通重工H系列装载机外观设计严德海,王瑞丽,隋修学,孙保生,李玲琴,YANDe-hai,WANGRui-li,SUIXiu-xue,SUNBao-sheng,LILing-qin
18.基于VB的HCD110型振动冲击夯动态仿真王良文,李安生,董平,马俊涛,WANGLiang-wen,LIAn-sheng,DONGPing,MAJun-taoHttP://
19.液压挖掘机上车架有限元分析王军,司俊德,邓祥伟,杨军,WANGJun,SIJun-de,DENGXiang-wei,YANGJun
20.轮式挖掘机工作装置虚拟样机在ADAMS中的实现刘娟,周志鸿,张韬,LIUJuan,ZHOUZhi-hong,ZHANGTao
21.铁路救援125t伸缩臂起重机液压系统周罡,ZHOUGang
22.弯桥架桥机和二自由度调平混凝土节段吊具李杰,张长荣,LIJie,ZHANGChang-tong
23.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控制崔节兴,CUIJie-xing
24.提升机平层控制器位置检测装置设计吕广明,沈刚,马晓萍,LVGuang-ming,SHENGang,MAXiao-ping
25.基于Creator和Vega的塔式起重机视景仿真系统研究张佳福,董明晓,陈明文,ZHANGJia-fu,DONGMing-xiao,CHENMing-wen
26.1000MW塔式锅炉钢结构吊装及起重机械的配置吴常苗,程建棠,马万树,WUChang-miao,CHENGJian-tang,MAWan-shu
27.推土机疑难故障排查6例燕来荣,YANLai-rong
1.发展中的我国沥青搅拌设备行业李科锋,马俊
2.浅谈我国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发展方向彭长顺,王宏义
3.国内沥青搅拌设备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张超群
4.国产稳定土拌和机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蔡志刚,谢华,董长雷,陈标,郭明锦
5.2007年中国建筑工程机械主要机种市场情况中期观察刘慧彬
6.2006年美国工程机械销售分析梁树英
7.建筑工程机械行业主要上市公司2007年半年报分析赵家旺,吴辉
8.洛建百年经典系列产品何以走俏市场——洛建辽宁部分地区产品施工现场走访李科锋,马俊,谢华
9.级配碎石试验路施工与质量控制毛峰,李红船,刘洪海,毛明,张学莹,李文博
10.资讯
11.发动机集锦建筑机械(上半月)孔庆璐
12.沥青搅拌站大世界马俊
13.工程振动机械动力学模型薛渊,陆念力,凌贤长,XUEYuan,LUNian-li,LINGXian-zhang
14.加强塔式起重机可靠性设计及寿命评估李漾,LIYang
15.激光传感器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宋永刚,郝飞,王海鸣,SONGYong-gang,HAOFei,WANGHai-ming
16.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拌筒转速和混凝土匀质性的关系何永荣,HEYong-rong
17.相位关系对摊铺机振捣机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姚运仕,刘怀智,康敬东,刘本学,冯忠绪,YAOYun-shi,LIUHuai-zhi,KANGJing-dong,LIUBen-xue,FENGZhong-xu
18.多功能塔机黑匣子的设计与实现袁丽艳,张桂青,阎俏,高焕兵,YUANLi-yan,ZHANGGui-qing,YANQiao,GAOHuan-bing
19.轮式底盘转向方式的分析以及转向机构的优化季文祥,JIWen-xiang
20.考虑地基沉降的塔机压重式底架受力分析兰朋,张铭钧,赵欣,LANPeng,ZHANGMing-jun,ZHAOXin
21.沥青路面坑槽裂缝修补方法的适用性及经济性分析马登成,杨士敏,MADeng-cheng,YANGShi-min
22.压路机振动液压系统的气蚀及其预防曹全星,刘强,CAOQuan-xing,LIUQiang
23.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流体动力特性研究陈进,方建忠,李世六,张石强,CHENJin,FANGJian-zhong,LIShi-liu,ZHANGShi-qiang
24.5YCT20冲击式压实机性能结构分析郑玉和,ZHENGYu-he
25.胎带机的伸缩机构驱动装置刘志忠,聂立新,孟凡波,LIUZhi-zhong,NIELi-xin,MENGFan-bo
26.用塔机拆除施工升降机梯笼时易引发的事故朱森林,陈春生,ZHUSen-Lin,CHENChun-sheng
27.巧用废弃物品解决工程机械修理难题邢帮学,王忠福,冯寿斌,XINGBang-xue,WANGZhong-fu,FENGShou-bin
1.关于建设工程机械行业生存度调查分析田利芳
2.旋挖钻机:站在高铁的肩上胡方华,马俊
3.TBM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前景陈馈
4.德国建筑机械在阿拉伯半岛国家的出口情况
5.日本建设机械销售逐年升温陈镜波
6.2006年2季度工程机械进出口数据
7.内资融资租赁试点的思考和建议俞开琪
8.建筑机械(上半月)徐挖XCG450LC-7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王雷
9.柳工CLG418平地机卢荣
10.徐筑GR135平地机李新峰
【关键词】汽车售后服务养护用品
一、什么是汽车售后服务
二、我国汽车售后服务存在的问题
因为汽车具有消耗品的特点,所以顾客对其维修和保养都非常重视。汽车售后服务作为汽车营销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汽车售后服务商近几年也在大力发展配件、保养、维修等综合化产业。汽车售后服务如果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既有制造业的特点,又有服务业的特点;既有自己独立的利润,又有与销售部门共同的链式利润。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服务意识十分淡薄
服务意识比较淡薄是汽车售后服务商或经销商中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各种品牌的汽车售后服务商或汽车经销商大部分因建立不久,为了迅速增长销售量和维修量,许多企业在用人尺度上放宽了要求,许多工作人员没有经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队伍的的建设尚未经过严格、系统的训练和教育,整体业务素质较差,缺乏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意识。各汽车售后服务商或汽车经销商也没有建立起规范的服务制度和管理体系,工作人员对工作并没有做到尽心尽责,工作态度不是很积极,目标也不明确。对汽车的保养、维修质量不够重视,对汽车的故障排除也不尽如人意。整体评价我国汽车售后服务商或汽车经销商的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到位,服务观点淡薄。
(二)提供的汽车配件质量较差
汽车售后服务商或汽车经销商对的配件供应大多数看中的是这个行业的利润点和旺盛的发展前景抱着赚钱和提高销售业绩的目的,大多数汽车4S店或汽车经销商都有以低价引进非原厂配件的情况,并且向车间和顾客以原厂件的名义高价卖出,这就导致汽车的使用安全系数降低,增加了顾客的维修成本,失去大量的顾客,这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向顾客提供和销售劣质或假冒的配件产品是汽车售后服务商或汽车经销商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三)售后服务理念落后
(四)忽视顾客的信息反馈
虽现在的汽车售后服务商或汽车经销商知道收集顾客的信息反馈,但顾客的反馈信息最终并未得到满意回应或解决。客户回访只是表面的一种形式,真正做到回访及时、认真做回访记录、建立客户档案的并没有做到细致。顾客的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不能让顾客满意,也不能为公司的竞争及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这四个方面只是汽车售后服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中较为严重的几个方面,作为汽车售后服务商,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这几方面给企业所带来的弊端,权衡一下利弊关系,对售后服务在汽车营销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做一下全面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提高售后服务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工作方法。
三、汽车售后保养的分类
汽车保养主要分为常规保养和免拆保养两大类。一是常规保养。常规保养是采用普通工具设备对汽车进行检查、调整,例如车辆日常保养的一些项目,如机油、三滤、正时齿带、火花塞、制动片、防冻液以及雨刮等的更换作业等,都属于常规保养的范畴;二是免拆保养。免拆保养是采用现代免拆保养设备,辅以专业的保养产品,对车辆进行清洗、护理以及油液的补给与更换,如燃油系统、系统、冷却系统、进气系统的以及变速器系统的免拆清洗等等。与传统的汽车保养和维修相比,汽车保养具有便捷、优质和高效等优点。此外,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以养代修”观念的深入人心,汽车保养已越来越多的得到车主的认可。
四、汽车售后服务养护用品的发展现状
因技术和资金等方面受到限制,深度养护用品领域一直被国外的品牌控制,国内企业涉足非常少。另外,国内的汽车保养用品领域则是陷入了一片乱战之中,由于我国汽车养护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再加上汽车养护行业具有投资小、利润高的特点,使得一些中、低端养护产品甚至是伪劣产品进入到养护市场,为一些中小型维修企业及路边店所使用。他们利用车主对于汽车养护内容和养护产品知识的匮乏,谎称产品来自国外,并过分夸大汽车养护的功效。最终的结果就是使得消费者对车辆养护用品望而却步,进而对汽车养护市场的发展带来危害。这种种迹象造成了我国汽车用品市场山寨“无处不在”,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整个汽车保养用品市场秩序,折损了很多企业品牌。加之汽车4S专营店内部的管理漏洞,根据粗略调查仅在上海地区就有大约百分之十五的深化养护产品并未真正使用在消费者车辆上。后台工作人员接单后将产品外流至汽车用品市场以极低的价格对外销售,造成鱼龙混杂的局面。
五、结束语
汽车售后服务作为我国汽车行业中一个必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但在各产品市场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汽车售后服务行业中也对汽车产品和服务走向市场化起着重要作用。热情、诚实守信为顾客着想的服务能给顾客带来满意,获取顾客的信赖,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赢得市场。因此,汽车售后服务商要不断以完善服务为突破口,以优质的产品与独特的服务所具有的魅力和一切为顾客着想的体贴来感动顾客。提升汽车售后服务工作人员的素质,拒绝非纯正养护用品及配件,提高维修及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且信得过的优质服务,从而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及企业的知名度。
[1]杨波.汽车服务也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J].价值工程.2004(2)
[2]张国方,胡雨禾.我国汽车服务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
[3]汪燕.我国汽车售后服务也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4]李鸿超.我国家用轿车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现状;发展前景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单片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嵌入式系统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各种各样的新型嵌入式系统设备在使用频率上已经大大超过个人计算机。人们已经拥有大大小小各种嵌入式技术的电子产品,小到手表、MP3等微型数字化产品,大到车辆导航、家用电器、多媒体电器;而在服务行业和工业领域中,嵌入式技术的医疗设备、工业过程控制、各种智能ATM终端等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2.嵌入式系统介绍
2.1嵌入式系统的含义
嵌入式系统(EmbeddedSystem)是一种具备软件及硬件的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但又不同于传统的通用计算机系统。根据英国电气工程师协会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剪裁,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所用的计算机是嵌入到受控器件中的专用微处理器,只执行特定要求的任务,具有通用计算机所不能具备的为特定应用而设计的、高实时性、高可靠性和较低开发成本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2.2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3.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现状
4.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前景
5.结束语
嵌入式系统是这个后PC(Post-PC)时代的擎天之柱。相信随着科技及生产工艺的进步,人们科技素养的提高,未来的电子技术就是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天下。
[1]郑文波,曹金安.嵌入式系统的产业化发展——市场、技术与前景[J].自动化博览,2005.12:120-122
[2]探矽工作室,胡继阳等.嵌入式系统导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3]沈兰.浅论嵌入式系统及其发展[J].科技资讯,2008,22:247-248.
[4]刑雁宁.未来所有设计都将成为嵌入式[J].中国电子商报,2008,8.
[5]刘秋平.嵌入式操作系统[J].科技创新导报,2007,33:12.
[6]桑楠.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开发技术(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