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新一轮融资还在进行中,却不断陷入质疑旋涡。
与此相对应的是,美团还面临着目标融资额降至8亿美元、多家融资机构出逃、审计合约不过关、商户资本金呈负数这几方面的质疑。
现金吃紧的危机
在上诉投资人爆料的8亿美元预期融资中,目前美团正在接触的有三家:国开金融、GIC和一家国内大型保险公司。投资人爆料,具备国有投资背景的基金国开金融即将在高位接盘美团,而作为新加坡政府的主权投资基金GIC,对美团还比较犹豫,很可能最终不会参与到这次融资中。
美团副总裁王慧文此前曾对财新网表示:“国开金融确实已与美团接触,也有投资意向,但这些都有待融资结束后才能最后确定。”另具业内人士分析:“若是国开金融接盘美团,往国家层面扯可能就更复杂了。”
除此之外,针对美团融资的投资人爆料称,与美团签订审计合约的德勤一直拒绝出具审计报告,原因是由于德勤的审计规则严谨。如果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美团优惠券的收入也要直接抵扣收入,如此下来美团的收入几乎会被记为零,双方对此僵持不下。
该投资人还称,美团的财务状况目前非常不乐观,资本金(即账面资金减去商家账期款)已经是负数,目前的流动资金基本就是依靠账期周转而来的商家账期款。另据业内人士透露,随着竞争加剧,美团的账期已经从以前的一个月减少至现在的7~15天。并且,在此次融资之前,美团曾找过高瓴资本过桥融资,但最终也是无功而返。如果商户对美团失去信心,陷入挤兑潮,那么对美团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王慧文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团正处于融资阶段,造谣者主要是想通过抹黑美团来影响投资人,从而阻止我们融资。这是同行竞争对手所为。”
“美团在7月27日启动了E轮融资,现在有20多份投资意向书,美团打算融资20亿美元,估值在100亿美元以上。本轮融资预计将在9月底或者10月份完成。”王慧文告诉本报记者。
同时,王慧文表示,到现在为止前几轮的投资人有好几家表示会接着投美团,当然没有close也不能说他们已经投了。
“融资额多少不好说,里面存在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互联网分析师葛甲对记者表示。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类融资失败的消息,也有利于投资人讨价还价。
“有所谓投资人屡次爆料美团新一轮融资受阻,美团情况必然也不是很好,否则如果能够顺利拿到融资,别人就没法去说了。肯定是美团投资方这边会有一个犹豫,或者中间还有个考察期间,这样才有可能出现投资人爆料的情况。”某业内人士表示。
美团模式或存在深层次问题
此前美团曾遭遇猫眼漂亮数据被吐槽;美团在最新这轮融资中佣金率下降到2%,上半年各条事业线月均亏损加起来高达6亿元,相当于每进账1元就同步净亏损2.7元。这些都暴露出美团模式存在深层次问题。
根据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中国生活服务O2O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美团上半年GMV大幅提升的背后,市场份额居然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1个百分点,降至51.9%,即将跌破50%。
据报道,7月至今,美团市场份额从60%多下降到50%出头,降幅超过10%,日均交易流水约2.5亿元;而大众点评和百度糯米都超过1亿元,份额都在20%以上。
与此同时,美团在北京、成都、福州、厦门等多个美团曾遥遥领先的一二线城市,已被大众点评和百度糯米攻下,如今份额下降到40%以下;而在美团曾经引以为傲的诸多三四线城市,如泉州、太原等也出现了被对手大规模反超的情况。
日前,有消息称,滴滴出行正在与饿了么进行投资接洽,意在共同打造城内配送系统。滴滴将要对饿了么进行战略持股,但并未透露具体占比。对此,饿了么方面并未否认,而滴滴方面则称:“滴滴和饿了么确实在业务层面接触过,但并未上升到资本层面。”
易观智库分析师刘旭巍表示:“美团现在的问题在于,业务太多,战线太长,除了外卖,还有酒店、电影、旅游,而且几乎在每个细分市场都有强劲对手。倘若饿了么联手滴滴出行,加码布局配送体系,必然会给美团或者其他外卖平台造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