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核心价值观范文

导语: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主题活动;养成教育

一、多方面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时代小季子”系列活动

学校层面:

(一)举行“季子文化”艺术节活动

为弘扬季子美德,传承季子文化精髓,学校每年12月举行为期两周的“延陵季风”季子文化艺术节,立足于学习本土先贤季子精神,延伸到古圣先贤,着眼现代名人。活动形式多样,分层分年级,师生全体参与:

教师层面:开展季子文化研讨交流会、“季子讲堂”等活动,充分体现教师在传承文化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层面:开展《延陵季风》德育展示活动、季子美德故事情景剧表演、“诚信”、“我与文明有约”征文、“颂季子”朗诵比赛、“我爱读书”主题班会、文学创作大赛、“书香伴我行”黑板报、手抄报比赛、评选“十佳小季子”等活动。

社会层面:将季子文化延伸到社会、推向纵深,学校邀请“季子文化”辅导员、地方社会名人、家长一起参与“小季子猜灯谜游园活动”、“小季子”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分将季子文化的精髓与当代精神相结合,提升我校“季子文化”德育品牌。

(二)开展创建“季子中队”研讨活动

为推进优秀班集体“季子中队”建设,充分发挥班集体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彰显季子文化特点,政教处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季子中队(团支部)”专题交流、学习等活动:

1、每月开展班集体建设经验交流会。由优秀班主任针对“季子中队(团支部)”的创建活动进行交流,谈班集体建设与创建的感受、心得,引领全校班集体的建设。

2、定期开展德育沙龙活动。每学期定期开展以“季子美德”为主题的沙龙研讨活动,例如,如何将“弘扬季子美德”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更好地将季子美德融入班集体建设等等。如此的沙龙活动气氛热烈,大家各抒己见,充分展示出师生、班级风采。

3、期末开展创建“季子中队(团支部)”现场考评活动。在现场考评过程中,创建优秀班集体的班主任面对全体班主任以及学校考评组领导,综合汇报一学年来所带班级的创建情况(主要工作、创建成效、亮点等),并进行现场答辩。

(三)开展“弘扬季子美德”主题德育活动

结合教育节点和年级特点,学校政教处有序规划“弘扬季子美德,培育时代公民”的系列德育活动:3-5月“学雷锋”、“小季子”社会实践活动、“缪荃孙读书”、“唱响青春,放飞梦想”十四岁青春仪式,7-12月“敬老.感恩”征文比赛、“诚信”法制故事演讲、“季子文化艺术节”等。

班级层面:

(一)积极开展创建“季子中队(团支部)”优秀班集体活动

1、各班制定“季子中队(团支部)”优秀班集体创建计划、班级公约、常规管理评价机制,创立班歌、班训等,争创行规合格班、示范班、常规管理先进集体。

2、充分利用每周班会课,各班有计划开展“季子美德”讲故事、《弟子规》经典诵读等班会活动。

3、结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五小行动的教育,各班积极展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小季子”主题班会。班主任以此为契机,凝聚班集体力量,建设良好班风学风。

(二)积极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时代小季子”评选活动

1、开展班级“优秀季子”评优活动。每学期各班开展评选“十佳小季子”活动:勤学小季子、诚信小季子、环保小季子、爱心小季子、安全小季子、光盘小季子、整理小季子、守序小季子、尊长小季子、遵时小季子。以此树立班级典型,榜样示范,激励每个学生争当时代小季子,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班风。

2、开展班级“读书小季子”评先活动。借助学校每学年的“缪荃孙读书节”活动平台,各班根据“读书小季子”评选要求,通过学生自荐和师生推荐,每班评出5名读书小季子,上报政教处审批,然后学校进行张榜公布、大会表彰。通过这种形式,激励学生热爱读书、勤奋学习的热情,形成浓郁的校园书香氛围。

二、多形式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小季子”养成教育

(一)加强行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争当时代小季子

1、政教处抓实德育常规管理,重点抓牢“文明行走、文明课间、文明仪表、文明集会、文明午餐”五个文明行规教育,通过班会课、课间操、行规点评、升旗仪式等德育阵地,有序推进“五小行动”、“八礼四仪”等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促进学生人人争当“五小季子”。

2、定期更新校园橱窗、开展春蕾广播活动、编辑发放“连心桥”家校报等,不断加强学生文明行为宣教活动,促进学生人人争当“智慧小季子”。

3、政教处以教育节点、传统节日为契机,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缪荃孙读书节、庆祝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季子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促进学生争当“艺术小季子”。

(二)开展德育主题活动,促进班集体争创“季子中队”

1、围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时代小季子”主题,积极开展主题班会展示评比、黑板报、优美环境布置评比、“优秀班集体”等评比活动,激励各班争创“季子中队(团支部)”。

2、结合教育节点,政教处、团委、少先队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活动:“学雷锋”、缪荃孙读书节、庆六一、“十四岁青春仪式”等,让班集体“季子中队”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一、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员工普遍认同的指导企业运营和员工行为的根本原则。它集中反映了企业管理者为有效经营企业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主要思想理念。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企业自己发展的历史形成的。它包含着企业所在的领域、企业自身的属性(类型、产品等)、企业决策者的理念、生产者群体的愿景、时代特征等要素。这是其企业共性与个性的组合体,是独有的,别的企业可以借鉴,但无法照搬套用。如贵州中烟的“负责任、重执行、求卓越”的核心理念,就不是科研企业、军工企业等能适用的,是其自身发展哲学中形成的,是企业所有人员的众望所属,是践行的核心。

在中国,社会环境对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环境的影响力是政策性、民众性的,特别是大型企业在这方面尤为重视。如中国移动通信的核心价值观是“正德厚生,臻于至上”,既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彰显了中国移动追求卓越、勇担责任的社会时代精神。再如,中国烟草的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既体现了他们承载着为国负责的重任,又体现出对消费者捧为至尊的责任。这些价值观引起各行各业的热议,启迪了许多企业对价值观的探索和自身文化内核理念的建立。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文字、语言等描述时,要有层次,语言要简洁,文字要通俗,要让所有人能很快理解,容易掌握,便于使用,从而达到激励人心的作用。它既能表述观念的常理,更要使常理有前瞻性和发展性。例如,波音公司的企业价值观,领导航空工业永为先驱;应付重大挑战和风险;产品安全与品质;正直与合乎伦理的业务。例如,阿里巴巴的企业价值观――窗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

二、价值观的作用

企业家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企业规划,设定阶段性目标,确认可以使用的人才。但是在实施中常常能听到他们在喊,员工素质低,只能靠经济手段来激励员工,而大家都熟悉的日本企业则更多的是靠员工的精神,组织许多小组或小团队来解决企业内的问题。如QC小组的行为则来自日本企业。一个企业如果能在战略发展,规划制定,目标任务,利润分配等各方面达成上下一致,则企业的员工定能在制造流程、工艺纪律、质量保证等方面达到企业要求,所谓“上下同心,其利断金”,企业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唾手可得。

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有凝聚力。有的企业是高薪凝聚,有的是宽松环境,但真正能凝聚人心的是企业共识,是企业核心价值观。我认为核心价值观既是思想共识,更是行为底线的共识。大家都知道,哪些是不能碰触的。在底线之上有许多管理将会简约化,人性化,能造就更加和睦的生产工作环境,能更加增进企业的向心力。

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产生有两种形成方式,一种是以老板意愿决定,另一种是老板与员工共同决定。这里我们重点研究第二种方式。用列表将决策者和员工对正向和反向的意愿列出,找出其共同点,由此描绘出共同的愿景。在这个愿景下找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用企业文化建设成体系,初步形成核心价值观的书面表达。

企业核心价值观践行则需要在企业内部进行不断的宣传,要让企业全体人员都熟知自己的核心使命。要利用各种形式和环境进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这里讲两个必须条件,一是在企业内各层级要有主动性,不可操之过急,不能做教条式宣教,要充分利用新兴媒行,开拓适应员工喜乐的方式,做到入眼入脑入行。二是要有专兼职队伍,要有人员来担起这个宣教任务。三个层面,首先是领导率先示范,二是管理层意识到位,三是企业文化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在当今知识经济及国际化大背景下,我们不断重申文化力的作用,是因为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需要一种大智慧、大境界、大格局,大文化。企业文化工作者所贡献的就是一种智慧,就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的践行后的佐证。如何将价值观有效地进行管理,笔者认为除了要进行机制的建设,进行科学的管理。从组织保证、人员配备、资金保障、有效激励、协调畅通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整体考虑和管理,更重要是要以“大隐于市”的情怀,以“无为而治”的坚韧,恪守一份坚持的力量,从员工内心真正形成一股力量,到达一个核心竞争力的层面。

环境文化蕴育核心价值观氛围

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潜在的育人方式。本校立足于中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打造中,让每个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举手投足中,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主题文化墙显践行历程明德楼内有一面主题为“快乐少年,中国有我”的文化墙,记录着学校开展核心价值观组歌传唱活动的足迹。游览其中,一种喜悦与自豪油然而生。

班级文化墙展生动内涵学校在每个班级内张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版,并充分利用班级室外展示墙面宣传核心价值观内容,展示学生作品,让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不同形式的作品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连廊文化墙写艺术领悟学校的“心泉长廊”常年陈列着8尊雕塑,4幅以莲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定期举办画展,引领师生在高雅的艺术氛围中,产生一种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师生形成强大凝聚力的同时领悟核心价值观的精神。

课程文化浸润核心价值观内涵

核心价值观理念博大精深,如何将其春风化雨般浸润到学生的心田?本校牢牢抓住课程文化,让核心价值观理念走进艺术课程、德育课程、校本课程,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

德育课程启迪核心价值观涵义对于小学生而言,二十四字真言,他们只识其字,不得其旨。孩子需要一种直观的启迪,才能真正理解核心价值观的涵义。德育课上,让孩子看各种中华美德故事片,听各种美德故事宣讲,于是,核心价值观高深的理念演变成一粒粒种子,在孩子的心田萌芽起来。

艺术课程进行价值观心灵体验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引导他们运用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对核心价值观理念的理解,这样的价值观才可能变成他们灵魂的一部分。通过美术曼陀罗展示核心价值观的和谐,通过水粉画展示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衍纸卡通画塑造快乐少年的形象,通过国画书法呈现祖国山河等等,学生们在色彩与线条的空间中寻找社会的进步,感悟国家的富强。

活动文化颂扬核心价值观精神

核心价值观理念必须外化于行,才能爆发巨大的教化功能,而组歌传唱就是践行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手段。

班级传唱把核心价值观组歌纳入到课前一支歌中,组歌作为学唱内容,全面普及到每一个学生。

年级传唱开展了各类竞赛活动,其中表现优秀的班集体和同学确定为年级传唱组,定期走入其他班级为同学们传唱,在传唱中将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也传递给大家。

校级传唱学校合唱队学唱能力和演唱水平都优于班级和级部学生,为更好地推广和传唱组歌,学校合唱队通过多层面的展演活动,提升组歌推广的力量。

教师传唱学校教师合唱队把组歌定为学习曲目,这样,组歌精神与教学生活实践相结合,打造教师团队爱岗敬业的品质。

社区传唱开展“组歌进家庭、进社区”活动,孩子们将自己会唱的组歌教给爸爸妈妈和社区居民,让更多的人感受组歌的魅力,在M歌传唱的过程中争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好公民。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涵的引领下,今年在由威海市宣传部主办的六一儿童节中,本校承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传唱活动全国启动仪式;9月份威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传唱专题音乐会上,本校学生演唱了《快乐少年》《幸福少年》两首作品;在开学第一课、美德少年评选、学校艺体节等不同的场合下学校都不断传唱组歌,让组歌真正入脑入心。

爱不需要说,它在,你就能感受到,并且,会生根发芽,生长蔓延,就像分蛋糕的学生首先会想到给生病没到场的同学留一块;一个看起来很弱小的女生,竟然能倡议举办一场为新疆一个烫伤孩子的捐款活动;回新疆的路上,经常迟到违反纪律的男生竟然为同学们递送行李箱忙得满头大汗……爱是孕育感恩的种子,而感恩,是照耀世界的光芒。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必然会是一个爱人、爱家、爱国的人!尊重。这不仅是关乎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更事关跟社会的关系,跟自然的关系,跟整个宇宙的关系。生命就是关系。各种关系中首要的就是尊重。学生尊重老师,尊重父母长辈,尊重知识,有了这份虔诚,心灵才能敞开,心灵敞开了,知识才能进来,教诲才能进来,感恩才能升起,成长才能发生。教师尊重学生,才能怀着虔诚心投入到教育中;父母尊重孩子,才能给予孩子真正的爱而不是控制。

每当学生出现关系上的问题,我都会引导他最终落到对万事万物的尊重上来。尊重自己、他人作为生命的独立性,就不会总用自己的观点去指点别人,缓解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收获感情;尊重知识的神圣,就会用虔诚心投入到学习中,大口大口吮吸知识的营养;尊重自然,就会种下一颗爱护自然的种子,感恩自然万物,与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站在这个角度去做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能不是人才吗?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立性,让我对学生的各种行为、才能上的优劣有了极大的包容心。学习差的,也许善良;违纪调皮的,也许聪明;反应慢的,也许踏实……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我送给每一个“丑小鸭”学生的话,也是引导每一个“小天鹅”看到别人优点和自己短处的箴言。尊重培养的是尊重,是包容心,是善良,是开阔的胸襟和自信。

尊敬的评委、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范津铭,来自光复小学五年四班。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正能量》。心里有春天,心花才能怒放;胸中有大海,胸怀才能宽广;凝聚正能量,才能强劲腾飞的翅膀。一个国家凝聚正能量才能富强;一个人凝聚正能量才能向上。社会需要正能量,时代呼唤正能量。

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个太阳,一个由正能量构成的太阳,它会帮助我们驱赶风雨,让人间变成温暖的天堂。

为了给小昊昕更多的帮助,老师、家长、同学利用周末走入社会,通过义卖活动帮助小昊昕筹款。我们班是在周五的傍晚,在老师和家长组织下到江边进行义卖捐款活动,傍晚的江风让人觉得异常寒冷,但是大家的爱心汇聚成熊熊燃烧的火焰,这火焰不仅可以驱赶寒冷,更能赶走病魔。为了准备义卖的物品,同学们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最喜欢的图书,家长们免费提供了毛毯,衣服,文具等商品。从金港湾到纪念塔,爱心在松花江畔燃烧。同学们手拿传单,向每一位路人发出救助的申请,善良的市民得知昊昕的不幸,纷纷用爱心为昊昕搭建起一座生命之桥,我们在帮助昊昕的同时被无数个爱心的举动感动着,一位奶奶得知昊昕的情况,特意回家取来500元,一位叔叔放下1000元,不留姓名不要纪念品,稚气的小妹妹,踮起脚尖,把20元投进捐款箱。一个傍晚,我们就为小昊昕筹集到2万多元。当我们把善款交到昊昕爸爸手中时,面对这份沉甸甸的爱,这位坚强的男人泣不成声。义卖完毕回到家后,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两句话:赞,人间自有真情;愿,爱与生命同行。

我们用爱帮助了小昊昕,我们用行动唤醒社会的正能量,我们满心期待,爱能让这个脆弱的生命重新绽放光彩。

有一种爱,从有限到无限,经过无数的心手相牵而继续延伸。爱心无价,不分大小,"正能量"可贵,不分强弱。爱心是春风,可以温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正能量是火炬,可以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核心价值观是汩汩甘泉,哺育着我们健康成长;核心价值观是温暖的阳光,用她的光辉激励着我们斗志昂扬!让我们从今天行动起来,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培育;践行;价值观

在党的十上,我党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高历史任务。高校学生是中国社会发展中最具潜力的社会推动力量,也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力量。中国每所高校都要针对学生认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做出深入的了解,同时针对高校学生中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查找造成这种现象背后真正的原因,从而从源头上扭转这种弊端,实现大学生真正的做到认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在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一)通过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速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改变。社会中各种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形成了各种冲击,例如“新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已经开始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现在很多高校学生是90后,非常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受到不良思想的毒害。因此,在当代高校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十分必要。只有当代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才能成为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二)高校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早日实现中国梦。当今社会,世界正在发展着重大变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力量上的竞争,还体现在经济实力以及科学技术实力等等众多方面。这对于国家发展而言无疑是一场核心价值观的对抗。对于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来讲,其中不仅仅包含着政治和文化的对抗,还包含着国家各个民族是否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对抗,直接反映出国家各个民族之间是否和谐稳定。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现状分析

(一)理想迷惘信仰缺失。人们在前进道路上最重要的发展因素则是理想的建立,通过理想的建立,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克服困难时的意志力,也可以成为人们前进过程中最伟大的推动力量。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却存在着缺乏理想这样的普遍问题,当代大学生缺乏理想的问题尤为严重。在高校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理想。但是有些学生却认为开设“两课”课程对于大学生成长作用不大。

(二)价值取向功利倾向严重。现在世界正在处于快速转型的发展时期,社会结构十分不稳定,变化非常快。在这种社会结构快速变化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较大改变。许多学生还是十分认同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正确价值观,但是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功利思潮的影响,却出现了各种价值观念的偏差。

(三)社会公德缺失,责任意识淡薄。众所周知,公共道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公德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重要责任意识,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在现在社会发展中,高校部分学生却出现了违背社会公德的一些做法,很多学生不仅不会表现出羞耻感,同时还会认为这种做法值得社会肯定。这在很大层面上反映出高校学生存在核心价值观缺失的现象。

三、大学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路径探索

(一)两课”在大学生养成核心价值观中作用。高校通过开展“两课”的做法是促进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在“两课”中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让学生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通过教师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的课堂中感受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

(二)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外化载体。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不仅仅需要将社会主义价值观牢记于心中,还需要通过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当代信息产品和媒体的重要价值,通过各种媒体形式的宣传,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将校园网站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通过在校园网站上设置合适的版块促使学生在网站上形成互动,拍摄可以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影片,促进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潜移默化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高校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需要通过实践的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强化,从而达到最终的认同和践行。

(三)构建有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创新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校园文化内涵,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反映出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还可以展现出一所大学的文化内涵,校园文化的不同直接决定着学校会形成怎样的学生价值观。因此,学校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宣传,以便为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铺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通过开办各种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创设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型模式。

关键词:“90后”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价值观就是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道德意识层面,高职学生正处于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刻,因为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困惑,导致不良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这对于高职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对我国精神文明和经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肩负着为我国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应该加强对“90后”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这样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保障。

一、“90后”高职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1.理想信念意识淡薄。人的意识会不断随着生活而改变,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信念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很多“90后”高职生原有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变化,一些优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消失,取代的是拜金主义。经过数据调查分析,大部分的“90后”高职生在对待信仰问题的时候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很多西方的思想理念也在逐渐地侵蚀我国“90后”高职生的头脑,少数的“90后”高职生表现出迷茫的状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知之甚少。

2.个人价值观混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前大学生最需要的也是这种价值观,但是在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多种多样,有很多的价值观都是不正确的,功利性较为严重。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90后”高职生的利益性价值观严重阻碍了其正常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90后”高职生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网上和生活中接触的一些事物都可能影响其价值观的确立,在如此多元化的价值观面前,“90后”高职生的个人价值观较为混乱,难以做出正确的决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90后”高职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

3.自我意识较为严重。在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面前都需要进行抉择,现在的“90后”高职生大多都是家庭中的独子,从小被娇生惯养,这样就很容易形成自我意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面前会选择个人利益,缺少奉献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更加注重个人利益,没有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导致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割离,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二、影响“90后”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

2.个人因素。很多大学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是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在对待一些事情的时候也是以个人利益为主,这样的思想很难让别人接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也是有着不利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很多东西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过于自我的性格就会导致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丢弃,不利于大学生的正常发展。

3.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已经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这种经济体制为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有很多不利的影响。“90后”高职生中很多都出现了拜金主义思想,对“90后”高职生的价值观也是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90后”高职生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等都逐渐丧失,缺少奋斗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严重影响了“90后”高职生的成长。

4.网络媒体的影响。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地进入我们的生活,现在的“90后”高职生更是离不开互联网,每天都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浏览,与同学、家人之间沟通。在网络上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价值观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90后”高职生的认知意识淡薄,对于很多不良的信息缺乏判断能力,逐渐地形成不良的价值观,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

三、培养“90后”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1.确立培养全方位人才的理念。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一些课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多学院成立了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小组,通过与二级学院之间的协同合作,对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在一些思想教育课上,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讲解和分析,让社会主义价值观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开设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讨论交流会,不断对“90后”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纠正,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3.通过社会实践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90后”高职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国家也是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为国家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对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学校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多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高职学生应该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确立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参观纪念馆等活动,对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在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让其在实践服务中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内涵。

4.合理利用新媒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能消除的,互联网的存在给予了“90后”大学生极大的便利,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网络,在学校建立一些积极的网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促进“90后”高职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引领学生的思潮,让校园网成为高职生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吴欢.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梁龙.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

[3]易志军.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J].学苑教育,2014,(18).

[4]王占霞.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路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6).

TheCultivationandPracticeofSocialistCoreValuesofthe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udentsAfter90s

ZHOUShu-min

(LiaoningVocationalCollegeLiaoningtieling112099)

摘要:在农村社区中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充分认识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社区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深入分析农村社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挑战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期对农村社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社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困境与对策

中央文件指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农村社区是最贴近实际、最贴近生活、最贴近群众的基层组织。因此,分析农村社区现状,探索农村社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对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凝聚群众价值共识、引领道德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型农村社区培育和

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核心价值观反映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落实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反映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公民层面,都与社区密切联系,对促进农村社区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1.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现实要求

从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群众力量角度说,社区发展靠的是社区群众对政策、规章制度的认可、认同和支持,靠的是群众创新能力;靠的是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激发群众活力,增强群众创新能力,促进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此外,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助于群众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少走弯路,投身于改革发展事业中,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2.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的内在要求

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凝结,体现时代精神需求和未来价值取向,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对增强社区成员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使社区成员认同、接受并践行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化社区成员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激励和引导社区广大群众万众一心,为实现“社区梦”而不懈奋斗。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区意识,形成思想共识,以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迎接挑战。

3.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提高社区成员道德文化素养的根本要求

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对引领社区主流文化、指导社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以核心价值观为道德规范,坚持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促进社区成员以社会公认的道德原则自觉约束自己;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求社区成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核心价值观为标准严于律己,提高自身道德文化素养。

二、新型农村社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困境

当前,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道德的失范和价值认同出现偏差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消弱了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弱化了引领作用,对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带来了挑战。

1.社区建设忽视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服务意识淡薄

核心价值观是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根本价值追求,社区建设要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强化服务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融入到社区组织建设和社区服务中。由于新型农村社区较城市社区相比,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政策配套不健全;社区工作人员疏于重视文化水平、业务能力以及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意识,导致专业社区工作人才有缺口,特别是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升社区建设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意识匮乏。这些问题极大程度阻碍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也忽视核心价值观对社区建设和提升服务意识的指导意义,故此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迫在眉睫。

2.社区宣传教育忽略核心价值观为内容,教育方式落后

宣传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社员综合素质、倡导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农村社区宣传教育内容多以生产技能培训、职业技术培训、法治宣传教育、计划生育等宣传教育为主,安全教育、道德教育等相对缺乏。教育方式多为集中授课、广播宣传、书画板报等方式,对以新兴媒介等先进教育载体和传播工具缺乏重视。其次,宣传教育工作疏于与社区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失去宣传教育的真正意义。第三,以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宣传教育过于日常化、生活化,工作理念缺乏创新,没有进行有规划、有预见、有针对性的展开,培育和践行效果不明显。

3.社区思想文化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地位面临挑战

农村社区较城市社区相比,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参差不齐,缺乏科学精神,思想观念落后,迷信盛行,更有甚者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做出伤风败俗的事情;文化建设意识薄弱,社区产品、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文化队伍力量不足;文化素养不高,聚众喝酒、打牌赌博成为日常娱乐的一部分。这些现象致使思想意识涣散,消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社区思想文化发展,增强社员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巩固农村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三、新型农村社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在农村社区中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实际出发,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提高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做到知行合一。

1.加强宣传教育,凝聚社区群众价值共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2.加强道德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社区氛围,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加强道德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社区氛围。一是贯彻社区道德文化建设指导思想,以社区道德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以生态伦理道德为底线构建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二是充分发挥社区治理机构功能,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比如社区调解委员会、社区政务服务站、社区文化服务站等组织,强化组织责任意识,切实履行职责,强化服务意识,秉着秉承大局意识,化解社区矛盾,梳理社区利益关系,维护社区团结稳定。三是做好道德模范示范工作,引导公民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用核心价值观改造自身主观世界。社区是具有血缘关系联接的地域性特征,社区居民具有相互比照或从众、攀比的心理特征,存在“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的情况,发挥优秀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和先进道德模范户的引领作用。

3.社区、学校、家庭协作形成合力,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社区、学校和家庭是社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培育和践行合力。社区组织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核心领导力量,有职责和义务引导社区文化道德建设,引导家庭团结和谐氛围,指导社区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元,是社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父母有责任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学校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发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毋庸置疑。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组织建设中,融入到学校日常教学中,融入到家规、家训、家教、家风中,探索社区、学校、家庭一体化培育和践行机制,探索依托社区、家校联动、形成合力的培育和践行模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夯实核心价值观培育基础,将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社区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79.

关键词:大学生;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金项目:本文系乐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题“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1234。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

1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因此,理性地审视和思考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迫切需要

1.2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客观需要

1.3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价值选择到价值认同再到价值实践的转化过程。为此,应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特点,不断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1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大学生价值认知能力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同样如此。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行为的前提,也是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和重点。因此,要鼓励和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教学之中,让学生从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等理论知识,充分认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极端重要性;同时,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其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客观理性分析和评价当前各种社会现象,把握社会精神领域中的主旋律,以社会主义理想、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塑造学生的灵魂,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

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往往采用灌输、说教方式,内容相对枯燥,手段相对单一,很难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应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演讲、辩论、讲座、讨论、情景再现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和探索真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特别是要结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接受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沟通和传播渠道多样化和便利化的特征,变“教”为“导”,变灌输为讨论,变理论讲授为结合实践研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疑释解惑,提高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影响,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并能在实践中外化为自己的行为。

4、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是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的主力军,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高校应加大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为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可靠的师资保证。高校教师首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主流或者核心价值观的意识,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耐心向学生进行有效传授和教化,并用其引领学生成才。二要不断增强理论素养,拓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基础,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认知水平,不断增强说服力,吸引力;三要强化师德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大学生,为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表率和榜样。

2.2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增强大学生价值认同度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开展形式多样、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表演、演讲辩论、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形势报告等,多渠道、多方面的为大学生灌输正确的、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使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净化校园精神环境,增长大学生才干、发展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充分发挥示范教育的作用和榜样的力量。正确地选准一个榜样就等于是树立起了一面旗帜。应该在学生中大张旗鼓地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对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给予赞扬和褒奖,并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炼出那些积极健康、崇德向善、催人奋进的人和事,用真实感人的典型报道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调动广大青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使正能量不断扩大。

2.3注重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

1、高校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引导、组织、带领学生参加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力倡导,更需要努力践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由价值选择到价值认同再到价值实践的转化过程。大学生普遍理论水平较高,但是实践能力往往与市场和社会需要存在差距,在价值认知上重感性轻理性,看问题带有片面性。大学生只有身体力行,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然后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意志和情感,再外化为行为和习惯,最终形成持久稳定的价值观,并成为自觉行动。因此,在校内,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社团组织的活动,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演讲会、辩论会、报告会,参加勤工俭学、义务劳动服务等实践活动,以达到更加全面认识、理解社会,更加直接体验到自身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

2、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大学生通过参加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勤工俭学、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能让青年学生进一步认识国情,了解社会,亲身感受到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及面临的新问题,促使学生运用理论分析思考现实,更加明确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内心深处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接受,从而促进大学生的知与行真正统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吴潜涛.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人民日报.2013年05月22日。

[2]李中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倡导更需践行.光明日报.2013年02月23日。

[3]汪力.科学继承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2013年07月18日。

THE END
1.我对婚姻和家庭关系的现实和务实的看法这些话语涵盖了婚姻、家庭责任、居住选择和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表达了柳缘安对于婚姻和家庭生活的某些观点和建议。 柳缘安对婚姻的看法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经济准备、个人责任、家庭关系和居住选择等。根据他的话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 **经济独立**:柳缘安认为在结婚前,个人应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包括能够应对https://www.bilibili.com/opus/1006027163484291073
2.90后成为离婚主力军?看完分享才知道,原来这么多人已经离婚了咱们得说说90后的婚姻观,相较于前几代人,90后这一代对婚姻的理解显得更加自由和多元,他们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幸福,很多人在结婚前会思考“我想要的伴侣是什么样的?我是否真的准备好进入婚姻?”而不是单纯地接受父母或社会的安排,这种思考使得他们在选择伴侣时变得更加谨慎,但同时也意味着一旦发现不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693869059149844&wfr=spider&for=pc
3.90后的婚姻价值观及对新婚姻法修订的看法。历史项目免费模板90后的婚姻价值观及对新婚姻法修订的看法。1.您的性别? 男 女 5.如果父母反对您现在的爱情,你会? 认为这跟他们无关,坚持和对方在一起。 听父母的话,立刻选择分手。 重新审视自己的爱情,再做选择。 13.您对夫妻双方婚前财产公证是否认同? 认同,这是避免未来发生财产纠纷的正常行为和合理手段 不https://www.wenjuan.com/m/slp/BnUBfe6/
4.全站日记标签:婚姻价值观我急忙劝她别冲动,毕竟从旁观者看来,靠“租约”是无法维系“婚姻”的,哪怕仅仅是一种“形式婚姻“。 她告诉我:“我对婚姻没有什么憧憬,‘形婚‘不过是找个不那么讨厌的室友搭伙过日子而已”。 她只想有个看上去还凑合的对象,好把家里人搪塞过去。 我说:那你也不能赌上自己以后的生活呀,这样做牺牲太大了https://www.douban.com/note/tags/%E5%A9%9A%E5%A7%BB%E4%BB%B7%E5%80%BC%E8%A7%82?people=143562813&all=1
5.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摘要:目前, 80后大学生逐渐地退出了大学的“舞台”, 90后大学生又纷纷地登上大学“舞台”, 但是80后大学生的影子依然会照射在90后大学生的身上, 一些隐性的差异只有通过对比的方式才能被挖掘出来。鉴于此, 本文分析了80后与90后大学生在婚恋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择业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1r3dpkf.html
6.我是演说家:90后演讲价值观正能量满满,鲁豫被惊艳到,太震撼!张书旂画美国白宫都有收藏,回国展览引起轰动,如此大作价值几何 2018-10-02 细数张雨绮三段感情两次婚姻,一直敢爱敢恨,网友:现实版千颂伊 2018-10-02 我是演说家:90后演讲价值观正能量满满,鲁豫被惊艳到,太震撼! 2018-10-02 四组姐妹来闯关,姐姐秀瑜伽技术,伊一不甘心现场下腰 2018-10-02 延禧攻略https://m.56.com/c/v106746953.shtml
7.是什么使我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多年婚姻,因为一句话,而走到尽头 夫妻之间争吵,我们常常忘了分寸,用最伤人的话语来伤害对方。 殊不知,别人能够对你包容一次两次,是因为爱你,可是每说一次,伤痕就会加深一分,就算时间长了,疼痛忘了,可是那个伤口还在。 2 价值观的不对等 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发生了价值观差异,时间久了自然也就会导致两人之间https://www.jianshu.com/p/9dd5759af0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