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学校教育存在许多问题,那么家庭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已是不争的事实,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和水平已是刻不容缓。
家庭教育及其家长教育水平的确存在的问题非常严重,除了教育本身具有专业性和极其复杂的综合因素外,毕竟还有教育的知识,教育的常识,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家庭的千差万别,每一个家长的不同,孩子的不同,都导致教育的艰巨性。然而,从实际来看,许多时候仅仅是家长某一句话,一个不允许,一个不满足,或者动了一下手脚,总之,看似极其简单的一个举动,根本不至于走上不归路,但,结果就发生了,这不能不让我们应该有一个深度的思考。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当我们决定要孩子开始,教育就随之展开,这需要家长开始教育的学习与储备,参加各种教育学习,教育的体验,掌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将教育伴随家长自己和孩子一生。《三字经》中有“养不教,父之过”,这充分说明我们从古到今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为何直到今天,我们的家庭教育还有那么严重的问题存在?这还不能警醒千万个家庭吗?
究其原因,我们的家庭教育有哪些问题值得深思呢?
短缺爱的教育。爱而不当,我们的绝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爱只有多没有少,就爱这个问题上就有许多问题存在,一个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有几代人的关爱,几代人中爱又有许多的不同,孩子天然就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爱”于是因为“爱”引申出一系列的问题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这是重要的一个根源。
缺乏挫折教育。孩子从出生以来便享有“帝王将相”般的生活,一路顺风顺水,没有任何的坎坷,挫折,养成“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意识,受不得半点委屈,抗挫能力为零。
缺少责任意识。孩子从来只需提出要求,便得到满足,而孩子从来没有为家人或者别人付出什么努力,一当有困难,出现问题时,孩子以及家长便找出许多理由来为孩子开脱,责任都在别人,孩子摔了一跤,家长便马上安慰孩子,责骂地面不平,当孩子碰在桌子边上时,家长立马过去拍打桌子,怪桌子不乖……孩子从没有责任担当。
匮乏善良之心。善良是本性,但我们家庭教育不但不重视,还认为,人善被人欺,特别是孩子之间一起玩耍时,发生矛盾时,就看不得自己孩子受委屈,认为自己孩子吃了亏,于是,把孩子的谦让当作是软弱,把孩子的蛮横当成性格,当成“男子汉”的气质,家长对此就存在极大教育的误区,甚至是教育的错误,在对孩子教育上自然就混乱不清,无所适从。
贫乏孝道教育。“百善孝为先”,讲究“孝道”是我们民族优良传统,更是我们家庭教育的核心所在。然而,我们的家庭是孩子才是“老大”,一家人围着孩子转,孩子从小就“称王称霸”,在家里非常“豪横”,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孝心”,没有了“伦理”道德,试想,一个人没有道德伦理,那就如没有树根的树木,必然枯萎。不得不说,孩子少有孝心是教育问题的又一根源。
欠缺阅读教育。这里说的学习是指阅读方面如电子读物,一些地摊小说和某些玄幻小说。还有就是电视的动画、动漫,某些电视剧,某些暴力游戏,美化了死亡,把人的死,要么写的随意,无所谓,要么写的很优美,完全误导了孩子们对死亡的认知和理解,为孩子埋下了祸根。
家庭教育中应将孩子想走极端的选择作为常态教育,时常教育孩子,这是不足取的,这是一种逃避,一种不负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极其可耻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是一点不足惜,一点价值都没有的行为,是遭世人唾弃的行为。明确教育孩子:你若离开这个世界,能有什么作用呢,“没有你别人也便这么过”,“明天的太阳照样会升起”。所以,教育孩子:还是放下你的极端,你的不公,你的委屈,你的不满,你的偏执,你的狭隘,你的孤独,你的忧伤,你的绝望……丢弃负面的一切,昂起坚强高贵的头,坦然笑对世间的所谓不平,人生本来就没有过不了的河,翻不过的坎!
也许我们家长也很委屈,不承认自己教育没有从正面进行,甚至认为自己管教孩子还非常严格,说什么道理天天讲,打骂是家常便饭,可孩子就是不听,就是没有效果。爱孩子,有问题,打孩子,更有问题,从问题孩子教育中,我们的家长多半会从教育上败下阵来,只好放任,让孩子“自生自灭”。
但是,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尽管各个不同,因人而异,但几个基本原则应该遵循。其一,爱而有度,爱而有方。其二,尊老爱幼之心必备。其三,凡事对等原则,即孩子的权利与义务对等,犯错与惩罚对等,要有担责的意识。其四,磨炼意志力。对孩子必须有意识培养抗挫能力,各种问题的承受能力。其五,尽力提高孩子认知能力。一个人的认知能力,直接决定孩子的眼界远近,格局大小,胸怀宽窄。其六,情绪控制能力。教会孩子感情宣泄的途径和方法,感情必须要投入理性分析,从而,掌控自己的情绪。
特别提醒的是我们家长,牢记“身教重于言教”,但不可忽视“言教”,家长尤其要注意孩子天生的模仿力,既然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那就得真正起到良师益友的作用。所以,家长在待人接物之时,在对人对事之际,家人之间的关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家长的价值观尤其会从家长的举手抬足间传递给孩子。试想,作为家长时常占别人或者单位的小便宜,经常把单位的东西带回家里用,家长时常抱怨不平,时常评价或者辱骂单位领导,家长甚至还批评自己的父母等等一切,都会潜移默化的深入到孩子的心灵世界里。家长成了教育的两面人,孩子如何能辨识,如何能选择接受你的教育。孩子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做出极端行为,难道我们家长不应该深刻反思吗?
教育是艰难的,是极具挑战性的,同时,教育又是极其多样且复杂的,需要全社会,学校和家庭等等综合因素,全方位的立体的综合施治,进行个体化的“因材施教”,精准施策,一路精心呵护,方可是有效的教育。家长的精心呵护,是呵护孩子的心灵,品质,个性的丰满,积极健康的心态,是培养孩子认知能力,是助力孩子理解能力,是让孩子有一个宽广胸怀的积极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