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人心理健康:谁帮他们打开心结

预防在前,把心理健康服务送到校园、社区

天津市的小女孩美美在3岁时被确诊为孤独症,得益于专项康复补贴,家庭贫困的她得到了及时救治。如今,爱说爱笑的美美已经走进了小学校园。“十二五”期间,我国投入4.32亿元连续实施《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项目》,3.6万名儿童获得康复救助。

近年来,国家对居民精神卫生工作日益重视。特别是2013年《精神卫生法》的出台,使精神卫生工作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为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标志性事件。

精神心理疾病可防可治,预防工作要抓在前面。心理健康服务进校园、进社区是重要举措。

北京西城区某初中一年级学生阳阳因为交友问题产生了烦恼,心情低落。她预约了驻校心理老师,咨询谈话后她放下了心理包袱,整个人又开朗快乐起来。“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受各种情绪的困扰,心结打不开,会成为他们人生旅程的‘暗礁’,影响一生。有专业的老师帮助,太好了。”阳阳爸爸说。

2012年,教育部修订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一名心理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建立心理辅导室,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目前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少中小学生已经能主动、自觉接受心理辅导。

促进全民心理健康,要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可触可及”的社会管理职能。北京市海淀区卫计委日前启动心理卫生服务活动,为首批34个社区心理咨询室授牌,其中7个心理咨询室位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内。今后,辖区内的居民和大学生可以随时得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心理科主任房金涛介绍,心理咨询室由持证的心理咨询师坐诊,针对老年人群、在职人群、学生人群开展服务。“及早用专业的医学方式筛查、干预,防止一些情绪问题演化为心理疾病。”

今年24岁的阿宁在高一时发作了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退学治疗。在医院经过专业治疗病情稳定后,他来到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康复训练。经过社工志愿者一对一帮扶,这个以往眼神呆滞、不愿和外界交流的大男孩,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准备参加成人高考。据介绍,北京市将通过分批培训,实现全市355家社区每个社区平均拥有2—3名精神卫生专业社会工作者。

据美国学者研究,企业为员工心理健康每投入1美元,可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5美元到16美元。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至少80%的企业开展“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目前,国内很多大企业也已经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引入专业机构的心理卫生服务,为员工减压。

2015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0部门制定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出台,根据《规划》,到2020年,70%以上的县(市、区)将设有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城市、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70%、50%,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

提高疾病辨识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部门防治能力

虽然国家对精神卫生疾病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但在医疗救治层面,提高全民精神卫生健康仍有很多障碍需要跨越。

《规划》提出,要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精神心理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正确对待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过,在现实中公众对“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认知度仍然很低。

老伴去世后,70多岁的北京朝阳区居民马长林一夜之间就成了暴怒老头,总是蛮不讲理,经常拿拐杖追打儿女。其实马长林老人是患上了抑郁症。据调查,65岁以上人群中重度抑郁者有1%—5%,但他们中很少有人意识到或承认自己生了病。

“大多数人对精神心理疾病认识不足,并羞于谈自己的精神或心理问题。”北京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指出,现代社会常见的路怒症、居丧反应等,都是精神心理疾病。对常见精神心理问题的认知率过低,加上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歧视,使很多人讳疾忌医。

专业医疗机构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筛查也常有“漏网”现象。

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王刚在医院查房时发现一位病人,她在35岁左右患上了抑郁症,却一直在神经科、消化科、内分泌科等多个科室看病。辗转治疗19年,才第一次来精神专科医院治疗。

专家认为,传统中医讲求情志致病,就是对心理疾病造成的生理问题进行诊治。在西医教学中,也应重视心理精神致病的原理和表现,并渗透到各科目的教学和研究中去,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愈率。

面对社会转型、老年潮的到来,我国精神卫生服务资源严重短缺且分布不均的问题需引起重视。

目前,在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人均40元的费用里,用于精神卫生的费用仅为0.98元;全国共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650家,精神科床位22.8万张,平均1.71张/万人口,而全球平均水平是4.36张/万人口;精神科医师2万多名,平均1.49名/10万人口,低于全球中高收入水平国家平均2.03名/10万人口的水平。此外,精神科医师主要分布在省级和地市级城市,2/3的农村地区没有为精神卫生疾病患者提供床位。

根据《规划》,到2020年,抑郁症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0%,70%以上的乡镇(街道)都要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全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增加到4万名。专家指出,实现这一目标,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加速推进。

山寨服务毁人害人,“心理咨询”亟待专业化、规范化

王刚告诉记者一个案例:一位17岁的北京女孩去海淀区某心理咨询室求助,和咨询师谈话前,对方不小心弄翻了桌上的水杯,这时女孩突然歇斯底里地大喊,并把椅子狠狠地推倒在地,又把一个玻璃杯摔在地上,然后捶打自己的头。咨询师当时被她的举动吓得发懵,害怕她会拿碎玻璃自残……

“这种处置很不专业,有些精神类疾病不是心理治疗的适应症。”王刚认为,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与医疗机构缺乏协作,心理健康服务和医疗机构脱节的现状需要改进。

据统计,我国有100多万人持有“心理咨询师证”,但有关部门只管发证,却不管考核,导致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郑日昌教授指出,不正规的“山寨”机构毁人害人,心理咨询师必须走专业化、规范化的路子。

令人忧心的是,正规医疗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反而陷入发展窘境。目前,社会机构收费标准一般每小时300元起步,首席心理咨询师的价位则高达1000元/小时。而三级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收费60元/小时,普通医师收费仅30元/小时。因为创收能力差,心理治疗科室普遍受冷落。此外,由于心理咨询师游离于医生职称体系外,只能做咨询,最高获得中级职称,无法独立开展研究工作。这造成医院心理治疗师地位不高,待遇偏低,人才大量流失。

专家认为,心理治疗科室面临的经费、人才等发展难题,只能通过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来破解。

北京安定医院院长马辛表示,没有心理健康,全面健康就无从谈起。“不歧视精神疾病患者,重视心理治疗服务,并给予病人更多关爱,给医生更多认可。全社会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精神疾病这一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

(文中采访患者均为化名)

编辑:王启慧

关键词:心理咨询师;精神心理疾病;中医科学院;心理行为;心理卫生服务

2016-04-0508:15:00

【环球网综合报道】虽然有一句谚语叫“言为心声”,但是我们说的话或多或少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小孩子来说,父母的话会大大影响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日本Peachy网站3月7日采访了心理咨询师水垣广美,了解了一些可能造成孩子心理阴暗的“消极话”。

THE END
1.心理治疗师和线上心理咨询师有什么区别心理治疗师和线上心理咨询师哪个好?心理治疗师2023年招聘职位量 302,较2022年增长了 116%。线上心理咨询师2023年招聘职位量 120,较2022年增长了 43%。职友集还通过岗位职责,工作内容,为你对比心理治疗师和线上心理咨询师哪个好就业?想知道心理治疗师和线上心理咨询师https://www.jobui.com/gangwei/pk/xinlizhiliaoshi-xianshangxinlizixunshi/
2.心理咨询,不应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应该是多数人的必需品此外,心理咨询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因此,心理咨询在一定程度上是普通民众的一种重要需求,扩大一点儿,可以说是必需品。 心理咨询对于人们来说,确实如同身体不适需看医生一样,当心理出现不适时,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能够给予有效的帮助。 https://xsgzc.nit.edu.cn/info/1136/26614.htm
3.为什么精神疾病患者会有病耻感?日记张骏:这本书确实很好,作者在全球精神医学领域是权威人物。他认为有必要写一本书来介绍当前精神科医生的工作模式,所以他将个人经历压缩成一周的工作,希望向患者、家属以及工作人员,包括老师、社工、咨询师、法律工作者展示。如果大家想了解精神科医生、精神病院的工作流程和治疗手段,以及一些特殊情况,这本书提供了很好https://m.douban.com/note/863158209/
4.社会工作和心理学的区别(社会工作者与心理咨询师的有什么区别其实并没有“心理医生”这个称谓,这个概念是在大家不清楚,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的情况下一种误解的称谓。当然我也强烈呼吁,大家放弃使用“心理医生”这个称谓。 在我们生活中,心理问题或精神问题求助的方向,一般也就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那么他们三者的区别呢?我们从各个角度去论述他们的区别。 https://m.shenchuang.com/scnews/20240625/1805589511044993025.html
5.佛山第三人民医院心理咨询 更多 [儿童心理] 为什么小孩儿喜欢模仿大人[儿童心理] 听说你要跟我抢沈星移?!——《那年花开月正圆》[老年心理] 警惕老人情绪过山车[老年心理] 关注老年期抑郁症[校园心理] 及早调整,应对“开学综合征”[老年心理] 老年人疼痛的处理建议[婚姻家庭] 心理治疗能改变“过去”吗? http://www.fstth.com/index.action
6.指南规范详情人卫临床助手稳定,并且对于临床工作人员来说简便易行,可以通过临界值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痛苦;能够同时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躯体症状、情绪负担、社会问题等等,且能评估患者上述症状的严重程度,这样能够动员其他专业的人员有效地对患者的痛苦状况作出应答,包括将痛苦且有心理社会支持需求的患者转诊给专业的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社工等等。https://ccdas.pmphai.com/appguide/toPcDetail?knowledgeLibPrefix=guide&id=0001AA100000000EGDZ9
7.弱势群体调查报告(精选十篇)从我国弱势群体的整体情况看,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其陷于弱势地位的,因此,应当侧重从社会支持的角度考虑问题;(2)现有弱势群体中的很多人是在原体制下做出贡献的人。特别是一些早年退休者和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职工,社会应当考虑对其实施补偿;(3)目前弱势群体是在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况下出现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e16vn2.html
8.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试行稿)1.13兼具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工师等等,多重资质的心理师在面向寻求专业服务者开展工作时,应当向寻求专业服务者及时表明当下身份,当身份发生转换时,应当再次重新向寻求专业服务者表明当下身份。 1.14心理师与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同行、社工机构,包括精神科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等的交流和合作,会影响对寻http://www.szapc.org/m/view.php?aid=689
9.新闻调查医务社工:医患“摆渡人”“他们是医师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与家属的朋友,家庭的保护人,社区的组织者,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者”,他们就是医务社工。他们是专业社会工作者,主要在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中为患者提供心理关怀、社会服务。 泉州市第一医院医务社工开展医护人员减压活动 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19-10/17/content_7007721.htm
10.岭南师范学院《社会工作概论》的考试大纲都有哪些内容。《社会工作概论》包括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和技巧及其社会工作实务等。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学科特点和意义;了解其西方和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对社会工作助人特点的了解,以及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把握,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文关怀素质和专业价值观;社会工作http://www.gdzcb.net/ksdg/3815.html
11.科普宣传世界精神卫生日系列二:如何正确看待心理疾病2.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当前的社会现象是,很多人不愿意主动求助,认为去见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就代表自己有精神心理疾病;认为病情严重才有必要就诊;认为寻求他人帮助就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担心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看法等。其实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相http://xsc.lhub.cn/m/display.php?id=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