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讲述:我从小到大一直是让大人特别省心的乖乖女。可是参加工作后,因为工作的事被同事误会。他们明里暗里针对我,不仅平时当面取笑、嘲讽我,背后议论我,还把很多难活、重活给我干。我心里非常难过,觉得很委屈,没事时总会胡思乱想,想要报复他们,可又力不从心,每天在心里和自己作斗争。我为什么会有报复心理?该如何化解它?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燕:复仇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不仅会伤害被报复的一方,还会伤害自己。另一方面,复仇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处理外部不良情境的本能自卫机制。当感觉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他人让自己的利益受损时,人们往往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这种情绪只有当对方也同样受到利益损害时才能平复下来。报复心理的产生与多疑的性格,家庭环境里父母太强势,内心压抑不自信等因素有关。另外,如果周围发生过类似的报复行为,人们也会进行模仿。
当我们因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焦虑和屈辱等不良情绪时,如果不及时排解,可能会对自身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发现自己产生了不良情绪,应该及时调整自己,以防止发生任何不理智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第一,学会自我调节。我们可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对事件加以淡化、转移。比如,暂时离开你看不顺眼的人或环境,转而进行一些自己最喜欢、能让自己心情愉悦的活动,以此来帮助转移注意力。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
第三,学着接纳他人的不同。人们有时需要变通,学会赞同和认可他人。当你赞同别人时,请说出来;当你不赞同时,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当你犯错时,要真诚承认,正确处理矛盾和冲突。接受别人和你不一样,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做自己。相信总有一天,你的真诚、你敬业的工作态度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