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涉农贷款余额达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堵点滚动新闻

多家上市银行近日公布的2021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正在加码。如邮储银行三季报显示,该行以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不断健全专业化为农服务体系,打造“三农”综合服务生态圈。截至9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58万亿元,本年新增1661.33亿元,增量超过去年全年;上海农商银行三季报显示,该行涉农贷款余额661.91亿元,政策性农业担保累计发放贷款在上海市场占比达54%。

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涉农贷款余额达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05%,连续多年实现持续增长。面对乡村振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金融服务应该如何改变?对商业银行来说,如何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堵点”?

用金融科技提升触达率

近年来,农村地区多元化金融需求日益旺盛,由此产生了新的难点,即贷款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那么,如何改变现有业务内容以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就成为摆在金融机构面前的一道考题。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位于舟山群岛北部,全县常住人口不超过7万人,当地农民以海水捕捞、海水养殖、休闲旅游等作为主业,嵊山岛有着贻贝养殖之乡的美誉。

嵊泗对于舟山本岛来说,是离岛;嵊山对于嵊泗本岛来说,更是离岛。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就在嵊泗县设有一级支行,并在嵊山岛上设了一个网点。邮储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面对当地农户、涉农行业需求,银行开发了以渔船捕捞、贻贝养殖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渔业贷’,以及以民宿经营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民宿贷’等一批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产品”。

这样的改变和探索,并非邮储银行独一家。更多的金融机构选择走进农村。多家金融机构设置乡村振兴专门部门,从体制机制上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进行保障。

因地制宜创新服务模式

不容回避的是,“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在“三农”金融中仍然存在,还需要金融机构投入更多精力和智慧。今年9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机构布局、信贷资源配置、资金定价优惠、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面为金融机构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指明方向,并从监管机构自身出发,为金融机构支持重点帮扶县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多措并举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金融机构作为实体经济的忠实服务者,对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具有重要意义,理应成为乡村振兴强基补短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郑忱阳表示,2021年以来,国家有关部委多次提及要发挥金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加大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此次《方案》强调金融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支持,更加聚焦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主体。

对金融机构来说,在助力乡村振兴上,既要认清自身责任,主动迎难而上;还要坚持创新赋能,紧紧围绕农村金融的特点来展开。杭州银行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可以通过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体制建设,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新方式,积极支持农户发展。据介绍,该行积极拓展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强银担合作,制定了杭州银行融资担保公司业务合作指导意见,修订操作规程,明确支持以小微企业、“三农”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的政策性担保公司。

盘活资源提高服务效率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不仅仅是把信贷业务送到薄弱地区,更要盘活乡村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农民主体的积极性,激发发展活力。

位于浙江临海市的上盘镇,是当地农业龙头镇,也是浙江省西兰花规模化种植基地。通过多年持续经营和发展,西兰花成为带领当地村民百姓致富的“富贵花”。上盘镇劳动村,就是远近闻名的“西兰花之乡”,村民种植西兰花有30年历史,全村有396户,从事西兰花种植的就有183户,村中还有9个西兰花收购厂,为周边种植散户提供销售渠道。

为了更好服务乡村,不少金融机构推进营业网点和金融服务下沉,并在更多乡镇和城乡接合部开设支行,把信贷支持送到金融服务薄弱的乡镇地区。台州银行设立临海上盘支行,将金融服务重点锁定在当地的西兰花种植户上,通过“兴农卡整村授信”的方式,为劳动村村民提供批量信贷支持。村民不用抵押物,有效期可长达6年,在有效期内随借随还,消除了西兰花种植户对还款周期不长、资金链周转困难等后顾之忧。

随着反季节蔬菜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为了突破本村土地资源的瓶颈、扩大西兰花种植规模,村民们前往内蒙古、宁夏、江苏、山东等地外扩西兰花种植地。如此一来,对信贷的需求也增加了。台州银行根据农户需求提供相应服务,目前劳动村近三分之一西兰花种植农户得到该行的信贷支持。

记者了解到,除商业银行外,还有不少消费金融公司也加入到乡村振兴的服务队伍中来。如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在乡村金融方面有不少探索。截至6月30日,累计服务县域用户和农村用户分别达2900万人、2390万人,并为650万信用白户建立信用记录。同时,借助自有平台助力农产品销售,并通过发放优惠券、免息券的方式助力消费。

要破解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中存在的服务机构欠缺、产品单一、信贷服务供不应求等诸多“堵点”,还需要各方发挥合力,盘活各类资源,久久为功。(记者钱箐旎)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THE END
1.用一瓶水贷款,苏宁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2017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从农业、工业、流通业三个产业的角度对供应链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提出了政策措施;2018年9月,商务部确定了北京、南京等55个供应链试点城市和TCL集团、苏宁易购集团等269家供应链试点企业,大力支持供应链金融创新。 https://www.yicai.com/news/100266164.html
2.光大银行打造温暖的数字金融服务下一步,光大银行“随心贷”还将聚焦涉农普惠金融领域,计划利用线上融资平台服务“三农”,探索开发惠农贷项目。该项目上线后将服务于广大的种植户和养殖户,为农户购买政策性农险提供便捷高效的普惠贷款服务。 未来,光大银行将继续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增强使命担当意识,将企业社会责任引领进业务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https://hn.cri.cn/chinanews/20191115/5c207a9d-767e-dcc6-c6df-77926c188620.html
3.上海市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关于下达2024年度科技金融保费补贴经费的通知 2024-11-12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优化上海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11-11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本市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4-11-04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 《关于大力发展商业http://kjjr.shtic.com/
4.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与现代化河南建设同频共振——中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与现代化河南建设同频共振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全力支持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https://www.kjxww.cn/jrsm/Details/8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