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13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日前深圳的何先生发现自己的手机被锁定,同时某购物平台账户遭人盗刷,犯罪分子使用白条消费和申请贷款,一夜间洗劫他5万多元。随后何先生才发现,自己的手机曾被一个陌生号码接管。来自运营商的短信显示,这是一项办理添加“副号”的业务,何先生的手机号码被犯罪分子添加为副号。当副号手机关机,所有短信都会被主号接收,犯罪分子在此期间接收何先生的短信验证码,进而作案。
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强
可以看出,轻易点击链接、误回复异常短信是当事人落入电信诈骗陷阱的第一步,王辉说:“其实电信诈骗高发跟个人信息泄露密不可分的,网上可能有一些黑客,或者有一些人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一些人的个人信息,比方人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包括一些银行卡号,这一些就是俗称的四大件,通过网络去贩卖。”通过不法渠道获得个人信息后,犯罪分子向已经掌握了银行卡信息的用户,发起绑定副号的业务申请,以广撒网的方式寻找作案对象。一旦受害人误回复,他就能把自己的副号绑到受害人主号上的话,就可以趁着当事人主号关机时操作一些认证、转账。
同时,由于此类案件具有跨区域犯罪的特点,犯罪团伙内部组织严密,也给公安部门的侦破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福建省南平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彭奇说:“这些银行卡和手机号码都是外省的,跨地区的,我们追查起来,比如说我们南平的受害人,嫌疑人的银行卡跟号码很可能都是外省的,然后再往下追查又发现银行卡对应的又在另一个不同的卡不同的市。这类犯罪基本上是团伙犯罪,他们的组织分工非常严密,每个人只分工这个诈骗环节中的一块,比如说负责诈骗的人只负责骗,卖手机卡的又是另外一批人,取款的又是另外一批人,洗钱的又是另外一批人,他们很多时候就算有联系,也是单线联系,而且很多时候是通过中间人联系,所以说整个链条你想打穿,对于公安机关来讲侦查难度是非常大的。”这类诈骗案件因为是非接触性犯罪、专业化犯罪,转账有转账组,取钱有取钱组,并且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给警方的侦破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打击诈骗取证难
福建省建瓯市公安局网络安全管理大队负责人李硕告诉记者,这种手机副号电信诈骗其实就是犯罪嫌疑人已经掌握受害人的银行卡信息,并且通过银行卡信息里面留存的手机号码,发起群发短信,然后再利用短信轰炸或者云端控制这些手段,让受害人手机处在失控状态:“他们用的群发器是互联网软件群发器,它的号码是随机产生的,是无从查起的,同时他们利用网络进行群发,网络上面一个VPN,VPN就是远程代理,远程代理服务器一般是在境外,这样我们查询的时候查询到的IP地址就是境外的服务器的IP地址,所以造成我们查询的时候有些难度在里面。”
如何止损防骗
同时,针对目前开始出现的类似深圳诈骗案件“手机副号”的诈骗手段,王辉提醒大家,手机副号诈骗同样离不了当事人去二次确认信息,应当及时中断回复,避免失误操作。
同时,福建省建瓯市公安局网络安全管理大队负责人李硕警官也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陌生链接勿点,定期修改社交账号密码,避免手机联系方式等信息遭到泄露;提高安全意识。李警官说:“我们经常碰到的诈骗手法有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撞库’,犯罪分子利用小网站,他们先攻破这些小网站,把里面数据库的信息,比如账户信息密码信息盗用出来,批量性的去尝试登陆支付宝、淘宝这类型的网站,如果有成功登陆的,他们就会把银行卡的信息盗出来。建议广大市民在网上行为中的时候,把一些涉及到银行卡这类型的网站,把它的密码区别于别的网站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