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托PUA相亲贷,婚恋平台有多狂?界面新闻·JMedia

用户花了12800元,不仅没找到对象,还背上了债。

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婚恋平台背后的套路:抛诱饵吸引客户进店,筛选出“有钱”客户,用话术让客户把婚恋平台当成唯一希望,最后诱导客户购买数万元的会员服务。被点名的涉及珍爱网、世纪佳缘、恋爱课等多家公司。

世纪佳缘的讲师在培训时强调,一定要把客户当成“猎物”来看待。在投诉平台上,一个个“猎物”被困在婚恋平台的层层套路之中,维权无门。

婚恋平台的撮合生意,已经变成了一些人的收割机器。希望此次3·15的曝光能唤醒更多消费者,也能给从业者敲响警钟,接下来,婚恋平台们能否进一步规范发展,后期做出哪些整改和调整,才是关键。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家婚恋公司的“销售逼单”套路。实际上,婚恋公司的套路远不止于销售环节,我们一步步拆解。

根据报道,公司在对“红娘”的培训中,第一步是“抛诱饵”,根据客户喜欢的条件,模拟(虚拟)出一个人物形象,吸引客户来线下门店。

那“红娘”是怎么知道客户喜欢的类型的呢?2021年12月,据澎湃新闻报道,为达到“精准营销”目的,只要培训上岗,世纪佳缘网员工就可以在系统后台随意查看会员个人信息,包括会员浏览的异性照片记录、聊天记录等。但看到用户之间的聊天记录存在异常,可能是“杀猪盘”或者是诈骗,就要当做没看到,“否则被用户反手举报公司侵犯个人隐私权,就麻烦了”。

而等用户到了门店,等待他/她的将是一场长达几小时的小黑屋1对1的长谈摸底。

据报道,客户进门后,“红娘”要先通过客户的兴趣爱好、平时的消费习惯、芝麻信用、信用卡、存款等维度,摸清楚客户的资金状况,“没钱的会员,放过他也放过你自己”,一位讲师称。而对于目标客户,则要让他们把婚恋平台当成唯一希望,堵死其他的可能性。

在某家世纪佳缘线下门店里,经理会通过房间里暗藏的摄像头,实时监控红娘和消费者面谈的内容以及进度。当经理觉得红娘应付不过来时,还会找各种理由喊她出来现场教学传授经验。

图源/央视网截图

一位曾在某平台任职过的红娘对「定焦」总结,他们使用的套路和被曝光的类似:前期反复询问客户,身边朋友介绍、工作上认识、家里人介绍的为什么都没成功,PUA对方称不买专业服务可能要孤独终老,后期再给他洗脑,要舍得为自己的幸福投资,并给出成功案例。

而到了报价环节,则多是根据客户能掏多少钱给出方案的。

这在业内被称为“相亲贷”,用户宵玉告诉「定焦」,自己就曾被婚恋平台工作人员引导借贷了12800元,“还是打完折之后的价格,我只需刷脸和输入密码,其他手续有人操作。”

哪里有焦虑,哪里就有生意,婚恋平台就是利用人们的婚恋焦虑设置“层层套路”,最后钱都进了平台的口袋。

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圣告诉「定焦」,这种引导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规定的“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享有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根据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服务的权利,包括服务的经营者、服务方式、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获得“公平交易的权利”。

一套流程下来,钱花了,那消费者真的能在婚恋平台的帮助下,找到“合适的人”吗?事实是,很多人不仅没有找到伴侣,还被“反复伤害”。

很多消费者后续匹配的相亲对象,素质和质量都参差不齐。

央视记者在体验时,这几家婚恋平台都承诺公司会过滤掉不诚信会员、有重大疾病的会员,保障客户的征婚安全,然而有世纪佳缘培训讲师称,“他(用户)的隐疾,我们核实不了”。珍爱网培训讲师称,“他说他没结婚,他就没结婚”。

一位被某婚恋网站坑过的用户告诉「定焦」,付款前红娘称平台男会员都是行业精英,和她实际见面的人却连她的学历要求都没达标,大部分还是网站的免费会员,感觉对方也是被红娘忽悠了,以为完成和她见面的任务,就可以得到更多优质资源。

此外,在投诉网站上,还有用户称自己花了6万元,被介绍了多个“猥琐男”,线上对她进行言语骚扰;还有人称,平台给她介绍的第一个人就是离异人士,第二个人是来推销保险的。

其中有些人还遇到了婚托,而这在业内似乎也是公开的秘密。有的红娘为了履行合同当中的约见人数,推荐的嘉宾可能是婚托,信息也是编造的。

一位小红书用户称,自己有位同事就一直在做婚托,“在外都是包装成有房有车有存款的‘高富帅’,明明是大专学历,在外说是研究生,消耗女方的见面次数,他就有钱赚,见一次就没下文了,女方还以为是自己配不上男方。”

支付高额服务费之后,很多人得到的服务却是“敷衍了事”,即使后续进行维权,也会被门店以“已经完成目标,感情不能强求”为由,拒绝退款。

前婚恋行业私域从业者绪安指出,曾在婚恋平台付费过的女性会员,面临着很多被收割的方式,有红娘会在样貌和恋爱技巧上引发客户的容貌焦虑,随后介绍整形医院、情感课程、个人成长课程等,引导用户付费。

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投诉平台上屡见不鲜。「定焦」查询发现,在黑猫投诉上,针对百合网的投诉帖有3003条、世纪佳缘有7342条、珍爱网有3735条,问题多集中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霸王条款、会员信息不实、退费难等。

早在2017年,WePhone创始人苏享茂之死,就将世纪佳缘推上风口浪尖。苏享茂在遗书中提到,自己与妻子通过世纪佳缘认识,结婚前已在她身上花了几百万,领证前一天才知道她有婚史。双方在离婚协调期间,妻子向他索要1000万和三亚的房子。而因创业资金链断裂的苏享茂,最终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些骗术一直存在,也屡被曝光,为什么总有人上当?

婚恋是人性需求,2023年全国单身人数已突破2亿5千万人,找到另一半,是很多人的刚需。同时,绪安称,现在很多婚恋平台的模式,是靠加强信息不对称的方式来变现的,各种套路都以擦边球的形式存在,用户很容易入套。

在我国,婚恋市场一直是一个庞大,但从未被完全满足的市场。市场里玩家众多,行业处于鱼龙混杂的状态。

其中一类是传统婚恋网站平台,比如百合佳缘、珍爱网、我主良缘等;一类是伊对、一号媒婆、今日相亲等以视频化、直播、社群等方式切入市场的公司;一类是陌陌、探探、Soul、积目、青藤之恋等泛交友平台以及高学历相亲APP,人群更为年轻化;还有一类则是地方线下婚介所,主打本地人群。

而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发展,婚恋市场更加两极分化——有些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有大量红娘付费牵线,用户打赏之后上麦,牵线成功再发红包,这类直播间的受众多为三四线城市用户,年龄多为中年;还有些短视频博主,专做一二线城市有钱人的婚恋生意,组织高端相亲活动,会员有准入门,需要验资。

入场者众多,行业头部玩家的变现之路却充满波折。

世纪佳缘成立于2003年,于2011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婚恋第一股”。创始人龚海燕在2012年卸任世纪佳缘公司CEO一职,并在2015年清空所持股份。2015年12月,行业老二百合网收购世纪佳缘,随后世纪佳缘私有化退市,与百合网打包合并挂牌新三板。

两家平台合并后,更名为“百合佳缘”,但在此后数年里持续亏损,且亏损进一步扩大。2019年10月,百合佳缘从新三板摘牌,此后未披露业绩数据。2022年5月,百合佳缘更名为“复爱合缘集团”,复星国际总计持有百合佳缘72.36%的股权。

但易主之后的“复爱合缘”,依旧麻烦缠身。头部企业尚且如此,其他玩家生存空间就更小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整个婚恋平台都有以下三个难题。

绪安分析,一是成本太高,婚恋平台同质化严重,营销获客成本高,随着用户增长进入瓶颈、流量变贵,投入加大。另外,不论是电销引导用户进店,还是线下门店一对一模式,都高度依赖人力,不仅产出低,也很难对服务进行验收和量化。

最后,婚恋是个低频需求,用户高价引来之后,活跃度低、流失速度快,且后端的消费效率很低,只能用擦边的方式诱导和刺激消费,容易导致口碑变差,形成恶性循环,公司业绩自然也会萎缩。

有从业者表示,婚恋公司想创造收入,前提是一定要做好服务,否则用户互只会离你而去。

面对行业乱象,李圣指出,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应该加强,或者应该多部门联合执法,另一方面,消费者虽有单身焦虑,也应该清醒定位,要有防骗意识,尽量避免婚恋陷阱。

只要还有人在为“催婚”“单身”而焦虑,婚恋就是一门抢手的生意。但相爱这件事,不会因为交了钱就变得简单。“网络平台只是渠道之一,而且婚恋大事,终究是要回到现实,且需要冷静,面对任何平台、任何相亲对象,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自己是自己青春、情感、财务的第一责任人。”李圣称。

THE END
1.风险提示揭相亲平台消费陷阱:"轰炸式"推销"凑数式"服务记者用手机号在几个婚恋平台分别注册了账号,当天就接到了各家销售人员的邀约电话。此后,记者每天都会接到10多个催促到店面谈的电话和短信。当记者表示不方便接听电话时,对方会在晚些时候持续打电话骚扰。 “只要不答应到店、不确定面谈时间,对方就不挂电话。”深圳的李女士说,不堪骚扰之下,只好选择去店里看看。说http://credit.wuzhi.gov.cn/news/content/1565312067998
2.会员隐私随便看红娘见人开价婚恋网站套路有多少?会员隐私随便看 红娘见人开价 婚恋网站套路有多少? 现在很多人相亲交友找对象,都会通过婚恋网站,但你有想过吗?你提交的个人信息,可能正在裸奔。某媒体报道,在世纪佳缘网站后台,员工可以随意查看用户的个人信息,以便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此外还有销售红娘当“托”捞客,随意决定签单价格等乱象。http://m.cetv.cn/p/412636.html
3.世纪佳缘灰黑产业链被曝:网络相亲情不深套路深另一方面,用户体验的难题,行业始终难以解决,而用户与平台的纠纷,很容易成为压垮婚恋网站的最后一根稻草。 简单来说,如今平台在销售、签署合约与履行义务等环节上,仍然存在很多灰色地带,这部分集中表现为线下红娘诱导消费、签订“霸王合同”等情况。 据搜狐财经报道,2019年,一位珍爱网注册用户与线下红娘面对面交谈时,对方https://www.hntv.tv/sehui/article/1/1469202035949694978
4.网络诈爱——你以为的爱情,可能都是套路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泉州市公安机关共接到此类警情逾百起,其中有个别受害人深陷骗局不能自拔,被骗金额高达数十万元。本期封面纵深,早报记者经过暗访,揭秘一些混迹于交友平台和婚恋网站男女的套路,提醒市民朋友,网上交友需谨慎,在未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切勿与对方发生任何借贷关系。 ■本期执行 李菁 傅恒 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18-06/12/content_5829431.htm
5.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转发)常见套路:犯罪分子在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发布虚假门票销售信息,自称票要临时转让,发来钓鱼网站链接或二维码或通过涂改、黏贴等方式把低价票伪装成高价票转卖。 常用话术:“没时间去,急转演唱会门票”“你直接转账给我,我在大麦网上直接改地址”“给你账号和密码登录扫码进场” https://webs.nuist.edu.cn/_s75/2021/0609/c3258a178606/page.p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