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

会员信息审核不严、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格式合同显失公平

版次:A072024年05月16日

当下,针对青年“脱单难”的痛点,越来越多网络婚恋交友平台推出各式婚配服务。但一些平台利用消费者急于“脱单”的心理,挖坑设套,诱导年轻人花钱购买昂贵的会员服务,却在服务中暴露出会员信息审核不严、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格式合同显失公平等诸多问题。

花两万多元购买VIP服务却遭遇不实相亲信息

2023年12月23日,韦萍来到门店,一位红娘表示,珍爱网拥有丰富的会员资源,服务非常专业,可在短期内为她找到合适伴侣,并称珍爱网是严肃的婚恋平台,会通过学信网、个人所得税等平台对会员的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单位、收入等基本信息进行把关核实,非常可靠。在红娘的极力推荐下,韦萍购买了为期5个月的VIP服务,价格为24960元,折合下来每个月4992元。

5天后,红娘向韦萍推荐了男会员王彬(化名)。韦萍看到珍爱网页面显示,王彬的个人资料已通过双重身份认证和多项资料审核,为“美国太平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及“公司高管”。见面后,王彬声称自己“清迈大学博士在读”。

在红娘的撮合下,两人开始了热恋。在男方的催促下,两人见了双方父母,还去医疗机构做了婚检。但在交往过程中,韦萍越来越觉得不对劲,王彬的言谈常常自相矛盾,有时出现明显漏洞,引起韦萍的怀疑。

相处47天后,在韦萍的要求下,王彬出示了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显示其毕业于广西当地一所专科院校,目前在重庆某高校接受本科阶段的网络教育。通过朋友核实,韦萍得知,王彬的职务也并非珍爱网显示的公司高管,实为某企业劳务派遣人员。

韦萍在与另外几名珍爱网男会员见面中了解到,该平台的VIP服务费存在很大差异,“一个月的会员服务费折合下来,有的人两三千元,我却被收了近5000元,销售红娘还说给我优惠了不少”。韦萍认为,珍爱网没有按法律要求公示收费标准,明码标价,服务收费是根据客户收入水平“看人下菜”,“看客户收入高,就多收点儿”。

网络婚恋交友平台问题频发

根据韦萍与珍爱网签订的合同,会员应当为珍爱网提供真实、有效、合法、完整的身份信息,若会员信息存在欺诈,除受害者追责外,会员要向珍爱网赔偿违约金5万元。若因其他会员或第三方故意隐瞒、恶意欺诈等行为对会员造成损失,珍爱网会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与援助,但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后果和责任。

“会员欺诈平台,会员要赔平台5万元;平台给会员介绍基本信息造假的相亲对象,却没有同等的赔偿。”韦萍认为,平台的格式合同有违公平原则。

今年2月,韦萍向珍爱网讨要说法,珍爱网表示将在服务期内继续提供婚介服务,但不愿赔偿违约金。

3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了珍爱网存在资料审核不严、价格不透明、虚构人物吸引会员消费等问题。韦萍感到自己的遭遇与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乱象非常相似,她认为自己是“掉坑了”,随即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

4月7日,在南宁市青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东盟市场监督管理所介入下,珍爱网向韦萍退还了与王彬交往期间以及剩余服务期的服务费,但拒绝退还多收取的差价,未赔偿违约金。

记者通过“天眼查”平台查询发现,珍爱网涉及多起法律诉讼,案由包括劳动争议、委托合同纠纷、肖像权纠纷等。

随着网络婚恋交友兴起,婚恋交友平台问题频发。据媒体报道,2021年12月,陕西一女子刷信用卡在某婚恋交友平台购买了8万元相亲服务,疑遇“婚托”相亲接连失败。其后,平台又以形象有问题为由,诱导她买下两万元的形象课程;2022年10月,广东一女子花费6.88万元购买某婚恋交友平台“婚保”服务,平台承诺一年内保证结婚,但一年后女子仍未结婚,平台拒绝退款;2024年3月,贵州一女子发现自己照片被某婚恋App盗用;2024年3月,媒体报道了某相亲交友平台用专业“聊天员”冒充单身女性,吸引男用户打赏、刷礼物。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发现,针对各类婚恋交友平台的投诉多达数万条,涉及诱导消费、虚假信息、拒绝退款、不平等条款等内容。

应提高网络婚恋平台准入门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在合同和服务环节挖坑设套,涉嫌违法违规,消费者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应勇敢拿起法律武器,向监管部门和司法机关寻求维权保护。

对于韦萍反映的平台格式合同问题,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杨治东认为,根据民法典第496条和497条,这种明显加重会员责任且对平台所应承担责任进行不合理的免除/忽略情形,应属无效条款。

“平台应主动承担起相应责任。”杨治东说,一方面,平台不能以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主提供为由,忽略自身审核责任:平台应该尽到基本的审核义务,例如对于消费者提供的违法违规或者显然不真实、自相矛盾的信息,不予通过或要求用户进行补正。另一方面,平台方掌握信息和资源,与消费者处于不对等地位,平台方更要秉持诚信原则,不应该用虚假信息欺骗会员,对此应承担更多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该法第二十条对经营者的违法行为明确了处罚标准。

4月15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该法,以不正当竞争行为为由,对珍爱网所属的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处以行政处罚170万元。

对于婚恋平台“看人下菜”的定价方式,杨治东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时,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否则应按照《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四条第(二)项,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网络相亲交友平台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应禁止的行为,我国现有法律已有较为明确的规范,监管部门对于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可谓不大。”杨治东说,现在依然乱象频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价格歧视、婚托等违法行为过于隐蔽,很难为外部所感知。有时,消费者明明上了当,却并不自知,监管、处罚难以启动。即使消费者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当事人、监管者有时也难以查明具体的违法行为,更难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取证。

THE END
1.风险提示揭相亲平台消费陷阱:"轰炸式"推销"凑数式"服务记者用手机号在几个婚恋平台分别注册了账号,当天就接到了各家销售人员的邀约电话。此后,记者每天都会接到10多个催促到店面谈的电话和短信。当记者表示不方便接听电话时,对方会在晚些时候持续打电话骚扰。 “只要不答应到店、不确定面谈时间,对方就不挂电话。”深圳的李女士说,不堪骚扰之下,只好选择去店里看看。说http://credit.wuzhi.gov.cn/news/content/1565312067998
2.会员隐私随便看红娘见人开价婚恋网站套路有多少?会员隐私随便看 红娘见人开价 婚恋网站套路有多少? 现在很多人相亲交友找对象,都会通过婚恋网站,但你有想过吗?你提交的个人信息,可能正在裸奔。某媒体报道,在世纪佳缘网站后台,员工可以随意查看用户的个人信息,以便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此外还有销售红娘当“托”捞客,随意决定签单价格等乱象。http://m.cetv.cn/p/412636.html
3.世纪佳缘灰黑产业链被曝:网络相亲情不深套路深另一方面,用户体验的难题,行业始终难以解决,而用户与平台的纠纷,很容易成为压垮婚恋网站的最后一根稻草。 简单来说,如今平台在销售、签署合约与履行义务等环节上,仍然存在很多灰色地带,这部分集中表现为线下红娘诱导消费、签订“霸王合同”等情况。 据搜狐财经报道,2019年,一位珍爱网注册用户与线下红娘面对面交谈时,对方https://www.hntv.tv/sehui/article/1/1469202035949694978
4.网络诈爱——你以为的爱情,可能都是套路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泉州市公安机关共接到此类警情逾百起,其中有个别受害人深陷骗局不能自拔,被骗金额高达数十万元。本期封面纵深,早报记者经过暗访,揭秘一些混迹于交友平台和婚恋网站男女的套路,提醒市民朋友,网上交友需谨慎,在未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切勿与对方发生任何借贷关系。 ■本期执行 李菁 傅恒 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18-06/12/content_5829431.htm
5.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转发)常见套路:犯罪分子在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发布虚假门票销售信息,自称票要临时转让,发来钓鱼网站链接或二维码或通过涂改、黏贴等方式把低价票伪装成高价票转卖。 常用话术:“没时间去,急转演唱会门票”“你直接转账给我,我在大麦网上直接改地址”“给你账号和密码登录扫码进场” https://webs.nuist.edu.cn/_s75/2021/0609/c3258a178606/page.p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