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传统婚姻文化发展和阶段特点传统婚姻婚姻的语源1、什么是“婚”?礼记昏义中的昏,原文作昬,由於古人娶妻,婚礼的亲迎是在黄昏时进行,这时太阳将要下山,月亮就要出来,含有阳往阴来的意思,因而得名,后来才加上女字偏旁写作婚礼。传统婚姻什么是婚姻?2、什么是“姻”?说文解字中对“姻”字的解释为:“姻,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姻”字在古代代表“席子”,引申为凭靠之意,意思是女方到了婿家,就有依靠了。传统婚姻婚姻二字本作“昏姻”或“昏因”,有三种意义:1是指嫁娶之仪式2是指夫妻双方之称谓3是指姻亲之关系传统婚姻婚姻的起源与发展一、原始群婚阶段此阶段,兄弟姐妹、上下辈之间的婚配是毫无限
2、制的(即父母兄弟姐妹杂处交配,毫无现代人的“乱伦”观念),无所谓婚姻家庭。“男女群居杂处无二别。”淮南子本经训“男女杂游,不聘不媒。”列子汤问传统婚姻婚姻的起源与发展二、血缘群婚也叫班辈婚或兄妹婚。此阶段的婚姻集团是按辈份来划分的,仅仅排斥祖先和子孙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互为夫妻,其他兄弟姐妹皆可互为夫妻。即同辈通婚,而且,同辈之间,不分你我,共妻共夫。伏羲、女娲的兄妹婚传统婚姻婚姻的起源与发展三、抢婚“娶”字从取,从女,本意就是取妇。说文解字中的定义为:“取,捕取也。”它的本义是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其左耳以作标记,后来引申到斩下敌人首级为取。由此可见,取就是抢、占有,是不用归
3、还的。传统婚姻婚姻的起源与发展三、抢婚“妻”字溯源古文字的“妻”字像一个人用手(又)抓住女人的头发。这实际上就是古代抢婚习俗的形象描绘。抢婚习俗曾经在原始社会风行,即某一部落的男子可以到另一部落中间去抢掠女子为妻。传统婚姻婚姻的起源与发展三、抢婚“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易经爻辞蒙古族的抢婚传统婚姻传统婚姻婚姻的起源与发展四、族外婚又称普那路亚。其特征是在同一个氏族中,姐妹与兄弟之间,不可通婚。这就开始了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进入了族外的群婚阶段。一群男人,共同地与另一氏族的一群女人通婚,反之也是。传统婚姻婚姻的起源与发展五、对偶婚。即一个男子以一群女子为
5、绳索伺候爱情婚姻婚姻传统传统的婚姻类型血缘婚氏族婚掠夺型财产型补偿型信仰型其它类婚姻政治和亲婚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又出现“和亲”政策它一度是中国王朝安邦定国的一大外交政策。具体措施是,把皇家宗室女嫁给少数民族首领。传统的婚姻类型传统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一、政治和亲婚政治和亲婚,即统治阶层利用婚姻血缘关系来调节政治关系,扩大政治势力。(1)有为政治上的结盟而联姻的。(2)有施美人计,以图报仇雪耻而联姻的。(3)也有为民族关系而嫁女和亲的联姻。昭君出塞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强权干涉型婚姻这类婚姻因具体操作的不同,又分作以下几类:1选婚2罚婚3赠赐婚4聘娶婚5
6、转房婚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1、选婚所谓的选婚,是古代帝王的婚配形式。为皇上选女人,是谓选婚,始于西汉,东汉时作为制度被确立下来。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2、罚婚罚婚是针对犯人及其家属而采取的惩罚措施。罪犯被判刑之后,其妻女即被充公。方式有二:一是罚配给别人,比如边关军卒。二是把犯人家属及其后代纳入贱民之列。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3、赠赐婚赠赐婚有三项:赠婚、赐婚、指腹婚。1、赠婚是指家长、族长或权势者,把自己手中控制的女人作为礼物赠给自己所亲近的人。2、赐婚是指帝王将相或匪头贼首把自己手中的女人当作奖品送给自己喜欢的人。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3、指腹婚又称“胎婚”,一般
7、是两家夫人同时怀孕,又是至交,便指腹相约,如生一男一女则结为夫妻。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4、聘娶婚聘娶婚,是指男子以财物作聘礼而娶妻,女子因聘礼而出嫁。它是中国婚姻形式中最广泛、最持久、最正宗的婚配。“非受币,不交不亲。”礼记.曲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聘娶婚一直受到人们的攻击,其受人攻击乃是由于它自身的两个特征:1、聘娶婚的实质乃是父母包办婚姻。2、有人认为,聘娶婚的第二个特征即是商品买卖婚。传统的婚姻类型传统婚姻媒婆蜡像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5、转房婚又称收继婚、升房婚、转亲婚、叔嫂婚。一般而言,转房婚是指父亲死后某一特定的儿子收娶其后母,或者兄长死后弟弟收娶其嫂,或者弟弟死
8、后兄长收娶其弟媳。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1、交换婚是中国历史上很典型的一种婚姻形式。它是指两个不同姓的家族通过协议,互换异性子女互为配偶的婚姻方法。一家男子娶另一家女子,必须以一女嫁到对方家作为交换条件。经济实用型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2、入赘婚入赘婚在中国这样一个夫权社会,是很另类的一种婚姻形式,其特点是:男方到女方家入户,俗称倒插门。儿女生下来,还要姓女方家的姓。而关于入赘婚的起源,史载先秦时即已存在,宋朝时开始流行。到元朝时,分为四种类型:1、养老型一辈子生活在女方家中,为女方父母养老;2、年限型双方约好一定的年限,年限内生子,归女姓,年限外,归男姓;3、出舍型夫妻成家,从妻家分离
9、出来,独立过;4、归宗型双方约定的年限到期,或妻子死,男子回到自己家中。传统的婚姻类型传统婚姻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3、童养婚童养婚是中国颇有特色的一种传统婚俗。它是指有儿子的家庭,抱养人家的童女为养女,等到儿子与养女达到结婚年龄,使他们完婚成亲,俗称圆房。郑板桥诗云:小妇年十二,辞家事翁姑。姑令杂作苦,持刀入中厨。析薪纤手破,执热十指枯。姑曰幼不教,长大谁管拘。今日肆詈辱,明日鞭挞具。五日无完衣,十日无完肤。吞声向暗壁,啾唧微叹吁。岂无父母来,洗泪饰欢娱。一言及姑恶,生命无须舆。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4、典妻婚又叫“承典婚”,这种婚俗往往是男方
10、已婚无子,但家财富足,需要有人继承,而女家生活困难,丈夫无力维持生计,只得同意在一定期限内将妻子典当给别人。男方付一定租金,到期或生子后将妻子归还。民间称之为“借妻生子”。关于典妻规矩,有以下几种:1、典妻双方当事人,被典之妻原主和典主,必须得订立典婚书,双方签字画押生效。一式两份,原夫和典夫各一份,内容包括典妻原因、期限、典价、子女抚养、归属等。2、典妻同样需媒人做证,媒人名字也必须媒人签在典婚书上,以备日后查询。3、典妻所生子女跟从典夫之姓,归典夫家所有,典子拥有典夫的财产继承权,亦可列入典夫家谱。4、典妻的婚礼多在夜间举行,摆宴请客,洞房礼俗一如其它,但并不张挂彩灯。传统
11、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传统婚姻传统的婚姻类型5、鬼婚又叫冥婚,阴婚,即幽冥世界的婚姻。冥婚是为死了的人找配偶。婚姻传统三书六礼所谓“三书”就是指结婚过程的三种重要文书,分别为:聘书(订亲之书),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礼书(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徵(过大礼)时用。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三书”虽然在仪式上十分简单,但却是古代保障婚姻有效的文字记录。统姻婚传三书六礼所谓“六札”则是娶妻必须办妥的六项手续,即是:纳采(提亲);问名(夹八字);纳吉(过文定);纳征(过大礼);请期(择日);提亲(迎亲)每段婚姻均须完成
12、这六个步骤才算得到正式承认,婚姻传统三书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相亲定亲成亲传统婚姻传统婚礼程式一、纳采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再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二、问名求婚后托请媒人问女方姓名、八字,准备合婚的仪式。3、纳吉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结果通知女方的仪式,后世也叫“订盟”,现称“订婚”。庚贴传统婚姻传统婚姻传统婚礼程式四、纳征又称“纳币”,是订盟之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进入成婚阶段的重要仪礼。五、请期是婚前去女家商定结婚日期时举行的仪式。六、亲迎结婚的当天,男方得亲自迎娶媳妇儿,不能找人代劳的。新郎身披一条红绸巾,或戴大红花,新娘着红色礼服,上绣
13、吉祥凤鸾的图案,将头发盘起来,俗称“上头”,化妆后“头戴凤冠”。婚礼仪式传统婚姻传统婚礼程式婚礼仪式古代用花轿去迎亲,如四人抬,八人抬,十二人抬为最佳。新娘上轿前,其母亲要为其盖上红头盖,一说是为了遮羞,二是源于古代的掠夺婚,蒙上盖头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传统婚姻传统婚礼程式婚礼仪式“哭嫁”,就是女儿上轿母亲哭送,哭词多为祝送,叮嘱话。“喂上轿饭”,就是母亲让即将出嫁的女儿坐在自己腿上,象征性的喂新娘吃饭,其寓意是不要忘记养育之恩。传统婚姻传统婚礼程式婚礼仪式“抱上轿”是指新娘由其兄长抱上轿,坐定后臀部不可随便移动,寓意平安稳当之意。“倒火熜灰”,即新娘脚下放一只焚着炭火香料的火熜,花轿的后轿
14、杠上系一条席子,俗称“轿内火熜,轿后席子”。传统婚姻传统婚礼程式婚礼仪式跨火盆和射箭:古礼中是新娘坐花轿过炭火盆,不过现在通常都是新娘在媒人的搀扶下直接跨了。然后在下轿之前,新郎还得拉弓朝轿门射出3支红箭,用来驱除新娘一路可能沾染的邪气传统婚姻传统婚礼程式婚礼仪式“拜堂”,又称拜天地,是婚礼中最重要的仪式,古代“拜堂”时,婚礼主持会大声的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传统婚姻传统婚礼程式婚礼仪式“坐床”,入洞房后,男左女右倚床而坐。由一名妇人用秤杆微叩一下新娘头部,然后挑去“盖头篷”,俗称“称心如意”。传统婚姻传统婚礼程式婚礼仪式新娘关房门,等新郎共吃“床头果”后,新郎上床,新娘
15、“坐花烛”,花烛不可吹灭,烛尽方可上床。美其名曰“洞房花烛夜”。传统婚姻传统婚礼程式安床传统婚姻安床传统婚姻凤冠霞帔传统婚姻天地桌马鞍妇顺之礼妇德(贞顺)妇言(辞令)妇容(容色)妇功(丝麻)传统婚姻夫席妇席腊俎豚俎鱼俎传统婚姻成婚第一餐卺爵拜见父母传统婚姻中国婚礼服的发展婚礼服是特指新郎新娘在婚礼上穿着的服装,包括服装、服饰品及配饰等。婚礼服的制式主要有三种:其一为“爵弁玄端纯衣纁袡”,其二为“梁冠礼服钗钿礼衣”,其三为“九品官服凤冠霞帔”。传统婚姻周代婚服周制昏礼服:爵弁玄端纯衣纁袡周代婚制中的礼服崇尚端正庄重,婚服的色彩遵循“玄纁制度”。新郎的服饰为爵弁,玄端礼服,缁衪纁裳,白绢单
16、衣,纁色的韠,赤色舄,或履。新娘在正婚礼的时候,穿玄色纯衣纁袡礼服,拜见公婆时则穿宵衣,发饰有纚、笄、次。新娘头戴“次”,以“纚”束发,有一尺二长的笄。传统婚姻周礼服秦汉婚服秦汉时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婚礼服形式用深衣制。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这种制式在当时男女服中用得极为普遍。禅衣内有中衣、深衣,其形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传统婚姻汉婚服秦汉婚服唐代婚服宋代宋代明代清代20世纪20年代30年代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现代婚姻的变迁北京市第十四区农民袁荣和本区杨淑英情投志合,于1951年10月8日在新婚姻法的保障下举行了正式结婚典
17、礼。婚姻法实施后在农村里自由结婚的风气已很盛行。1952年11月9日,湖南省醴陵县白兔潭村农民向区政府登记结婚,司法干部把结婚证书递给他们。1953年3月18日,北京西单区贯彻婚姻法委员会召开街道宣传婚姻法群众大会。1953年,河南省鲁山县开展婚姻法宣传后,自由结婚人数逐渐增加。1957年春节,辽宁沈阳风动工具厂的工人在婚礼仪式上接受朋友们的祝贺。1959年夏天,北京一对青年工人的婚礼。他们收到的彩礼全是日用品。1979年,共青团武汉市委为59对青年男女举行集体结婚典礼,并向他们赠送了纪念品。1985年2月22日晚,前中国女排队员周晓兰和前中国男排队员侯晓非在女排训练基地福建漳州
18、举行结婚典礼。1997年夏,藏族青年摄影家和汉族姑娘在藏北纳木错湖畔举行婚礼。1999年11月13日,两对新人在上海“海洋世界水族馆”内举行一场“海底婚礼”。2007年6月16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29对中国新人在玫瑰婚典结束时抛花束。这是中国新人第一次在俄罗斯举行集体婚礼。2008年8月1日,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上,武警西藏总队直属支队10名官兵和他们的新娘在各族群众的祝福声中完婚。2008年10月26日,北京市公安局为一批因奥运安保工作而推迟婚期的青年民警举行集体婚礼,208对新人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旁缘定终生。从奖状式到护照式结婚证1958年、1965年结
19、婚证1967年1973年1982年结婚证如今的结婚证现代婚礼仪式一、订婚理想的订婚期是三至五个月二、结婚登记传统婚姻多样化的现代婚礼(一)传统式婚礼(二)酒宴式婚礼(三)家宴式婚礼(四)茶话座谈式婚礼(五)集体婚礼(六)旅行结婚(七)其他形式的婚礼植树结婚典礼、婚礼电影晚会婚礼舞会传统婚姻婚礼致词例1:证婚人箴词今天是先生和女士结婚佳期,嘉宾盈门,风日畅朗,我作为证婚人,更感到十分高兴。新郎新娘,都是品学兼优、年轻有为,事先又经过一段时期的了解,有深厚的感情基础。我深信,今后在建设家庭、贡献社会方面,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并祝贺新夫妇欢度美满的新婚生活。证婚人谨述
20、年月日统婚姻传例2:介绍人赠词和两位的认识,最初由我们介绍。今天,有情人终于成为佳眷,我们自然分外欣喜。正如证婚人说的,新夫妇在创造幸福家庭的同时,一定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新夫妇的美好前途即将开始,谨借此表达我们的祝贺意愿。介绍人谨述年月日传统婚姻例3:男宾代表颂词今天鸟语花香,良辰美景,正值与两位新婚佳期,高朋满座,俪影并肩,凡属亲友,皆大欢喜。我谨代表男宾,向新郎新娘表示热烈祝贺,并为全家愉快、新夫妇相亲相爱而干杯。传统婚姻例4:新郎答词我由与两位的介绍,和由认识了解到举行婚礼,又蒙先生(女士)证婚,亲友光临,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后,我们一定遵照证婚人
21、的鼓励,努力报国爱家,相互尊重,只是酒菜菲薄,招待不周,希望多多原谅,并祝大家身体健康。传统婚姻例5:女宾代表颂词我参加今天、X两家的婚礼,既荣幸又高兴。我对新娘非常了解和钦佩,现在她和先生结为佳偶,深信今后在个人事业和共同生活上,必起突出的作用,成为模范家庭中的一个新的女能人。为此,我代表女宾致以热烈的祝贺。传统婚姻例6:主婚人训词今天吉日良辰,两家联姻,承蒙先生(女士)莅临证婚,并加箴勉,介绍人先生(女士)与先生(女士)致以赠词。语重心长,情意恳切,我作为主婚人,于此谨表衷心的感谢。男婚女嫁,本人生之大事,琴奏瑟和,正盛世之清声。小辈良缘既定,我之心事亦了。从今以后,务必勤俭持家,忠诚
22、奉公,出则各尽职责,入则互慰辛劳,这也是对我们长辈的最大报答。最后,还要请各位亲友不嫌简慢,多喝几杯。传统婚姻结婚周年纪念所有结婚周年纪念的名称:1年为纸或塑料,2年为印花布或棉布,3年为皮革,4年为丝,5年为木头,6年为铁,7年为铜或羊毛,8年电器,9年为陶器,10年为锡或铝,11年为钢,12年为亚麻布,13年为丽丝,14年为象牙,15年为水晶(包括玻璃制品)。从第16年到第19年都没有被命名,从20年起为每5年一个周年纪念日:20年为瓷器,25年为银,30年为珍珠,35年为珊瑚或硬玉,40年为红宝石,45年为蓝宝石,50年为金,60年为钻石。统婚姻传纪念银婚和金婚,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活动
23、形式:(一)团聚式(二)缅怀式1重游旧地2叙谈式(三)旅游式统婚姻传传统婚姻古代的离婚制度一、“七出”1、不顺父母亦即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理由是“逆德”。2、无子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理由是“绝后”。3、淫僻,亦即妻子与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性关系。理由是“乱族”。当爱已成为往事传统婚姻古代的离婚制度一、“七出”4、嫉妒指妻子好忌妒。理由是“乱家”,亦即认为妻子的凶悍忌妒会造成家庭不和。5、恶疾指妻子患了严重的疾病。理由是“不可共粢盛”(指不能一起参与祭祀)。当爱已成为往事传统婚姻古代的离婚制度一、“七出”6、多言指妻子太多话或说别人闲话。理由是“离亲”7、窃盗即偷东西。理由是“反义”,即不合乎应守的规矩。当爱已成为往事传统婚姻古代的离婚制度二、“三不去”1、“有所取无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