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共沈阳市委关于制定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工作动态

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我就《中共沈阳市委关于制定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建议稿起草过程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沈阳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阶段。制定和实施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描绘好我市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蓝图,事关沈阳振兴发展全局和全市人民福祉,意义十分重大。

期间,文件起草组深入各区县(市)进行实地调研,召开经济社会各领域系列座谈会,听取各方面对沈阳“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各位市领导分兵把口,带领分管领域分管战线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分别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深入研究、建言献策。6月10日至10月31日,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为期4个多月的网上征求意见活动,社会各界踊跃参与,从中整理2000余条建议,为起草好建议稿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议稿形成后,先后送市委委员、副市级以上领导、曾担任副市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各区县(市)、市直各部门和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沈抚示范区征求意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建议。

从建议稿征求意见情况看,各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认为,建议稿符合中央精神及省委要求,符合沈阳实际,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建议稿提出了科学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思路和举措,突出了实践特色,回应了群众期盼,对于激励全市上下保持定力、勇毅前行,强动力育先机、重实干开新局,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在建议稿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保障改善民生、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各方面意见建议,文件起草组全面汇总、逐条分析、充分吸纳,对建议稿增写、改写、精简文字共计300余处,覆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235条。其中,一些工作建议和具体事项将在编制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时予以体现。12月1日,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对建议稿进行审议,形成了提交这次全会审议的建议稿。

二、建议稿的主要考虑和基本框架

建议稿起草的总体考虑是,按照中央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结合对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贯穿其中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丰富内涵,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沈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面临形势和发展趋势,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主基调,对“十四五”时期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安排部署。

建议稿起草注意把握了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坚持对标对表。建议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和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具体要求,确保把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具体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建议稿将破解影响沈阳振兴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为谋划和推动“十四五”时期发展的前提,针对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明确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途径和办法,强化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开放带动的动力源作用。

三是坚持求实务实。建议稿注重打基础谋长远,既立足正在做的事情、把既定的富有成效的思路举措一贯到底,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与时俱进科学谋划应该干而且能干成的事情。

四是坚持突出重点。建议稿从沈阳振兴发展和各领域工作实际出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期待,注重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工作,提出相应的针对性、指导性举措。

建议稿由13个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其中:

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第一、第二两个部分,主要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沈阳振兴发展面临的形势、到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主要目标。

第二板块为分论,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安排了10个部分,明确了创新驱动、深化改革、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开放合作、区域协调、文化强市、生态文明、改善民生、安全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提出了45项工作举措。

第三板块为结尾,包括第十三部分和结束语,主要阐述提升领导振兴发展能力水平、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和健全狠抓落实推进机制等内容。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

建议稿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要求和举措。在这里,主要就其中几点作简要说明。

第一,关于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落地落实。围绕“十四五”和更长时期发展,着眼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及省委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结合沈阳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是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政治责任,也是走对走实走好振兴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

建议稿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为根本遵循,突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明确既可操作又带动全局工作的抓手,切实把思想指引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确保把中央要求一件一件落到实处。同时,建议稿认真贯彻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提出的“实现辽宁振兴,沈阳要率先实现振兴,以人流物流信息流枢纽为目标,发挥中心城市的功能效应,在打造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上为全省作出示范,在‘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上为全省作出示范,在解决‘老字号’问题上为全省作出示范”的要求,从设定发展目标到优化工作思路,从明确重点任务到谋划具体举措,都注重做好上下对接、实化细化。

第二,关于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也是沈阳赢得发展主动权、重塑竞争新优势、确保振兴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沈阳振兴发展呈现出向上向好的良好态势。但是,与省委和全市人民的期待相比,与先进地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相比,与沈阳的城市地位和目标追求相比,还需要做更加艰巨的工作、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需要强调的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真解放,就没有发展的高质量。我们要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做起,持续深入地推进解放思想,破除思维惯性和观念误区,把新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

第三,关于“十四五”和到2035年发展目标。确定目标总的考虑是,既全面对标对表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具体要求,又与市委既定的发展目标有机衔接,既坚定信心、鼓舞斗志,又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基于此,建议稿提出,到2025年,推动沈阳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成为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心城市。

到2035年实现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是省委明确的目标要求,是沈阳的历史使命、政治责任和长期夙愿。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发展取得新突破至关重要,这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沈阳义不容辞的重大任务。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们做了很多打基础、攒后劲、利长远的工作,推动沈阳振兴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只要我们久久为功干下去,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新的更大突破。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0年的拼搏奋斗,沈阳一定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沈阳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既是对内凝聚奋斗合力、鼓舞人心士气的价值取向,也是对外增强发展预期、促进要素集聚的闪亮名片。省委对此大力支持,要求沈阳“按照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能级,提高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作为辽宁省会城市和东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沈阳拥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调高标杆、自加压力,以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谋划和推动沈阳振兴发展各项工作,依托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推动沈阳综合实力和城市能级迈上更大的台阶,在全省、全国的大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建议稿提出坚持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并将改革思维、开放视野、创新办法贯穿到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对重点工作作出专章部署。实施创新驱动,要培育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和瞪羚独角兽企业,加快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实施改革推动,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倒逼行政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国资国企做优做强、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加优化。实施开放带动,要推动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国内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第五,关于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加快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是省委着眼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辽宁“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为沈阳更好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载体。对内,有利于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以沈阳为中心的区域发展空间和产业生态升级再造;对外,有利于提升开放水平,必将成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有力支撑。建议稿提出,更好发挥城市组团的集聚辐射、产业协同和同城化效应,以深度参与国内大循环为重点,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区域的整体能级。沈阳与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和沈抚示范区等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交通相连、文化相通,拥有工业体系完善、产业基础坚实、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市场潜力大等优势,具备典型的趋圆性和一体化的都市圈特征,区域整体发展在辽宁发展大格局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沈阳与各城市之间同城化一体化扎实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效明显,产业发展和空间整合步伐全面加快、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影响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十四五”时期,只要我们用好独特优势,不断提高城市能级,就一定能够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汇聚资本和资源,更好发挥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打造成为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东北振兴发展的增长极。

第六,关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沈阳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础在县域,难点在县域。县域是沈阳的重要板块,在振兴发展全局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但目前来看,县域仍然是影响和制约振兴发展的短板。短板所在也是潜力所在、动能所在,只要把发展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动力充分释放出来,县域地区一定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做强县域、振兴县域,最根本的是把县域经济发展起来、壮大起来。没有发达的县域经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乡村振兴更无从谈起。建议稿对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进行了专门部署,强调做强做大中心镇,大力推动县域主导产业差异化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只要我们咬定目标,找准路子、迈开步子,经过五年的拼搏奋斗,沈阳的县域一定会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第七,关于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能够让城市更具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在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中,省委把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作出部署,表明了大力提高辽宁文化软实力的鲜明态度。

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时尚、创意、旅游、休闲、商贸等资源丰富。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下,如何把沈阳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利用起来,让历史文化名城不断焕发时代光彩,还需要破题答题。“十四五”时期,只要我们坚持在继承与创新中释放文化潜力、增强文化活力、展示文化魅力,就一定会擦亮文化这个最靓丽名片,打造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建议稿提出,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并围绕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就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

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战略性任务,既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更需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更大的力度、以更实的举措壮大文化产业,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利用,让文化的“软实力”真正成为发展的硬支撑。

同志们!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是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大家要认真思考、深入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制定出一份高水平的规划建议。让我们同心协力、集思广益,共同把这次全会开好!

关于《中共沈阳市委关于制定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

THE END
1.相亲后的正确发展步骤接亲网相亲后的相互了解的阶段最好不要随便牵对方手,而拥抱接吻等与女生的肢体接触更要避免。因为在对方没有完全熟悉了解你之前,你的任何小动作都会引起对方的警觉,茫茫然的肢体接触,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 很多女生就有了这样的抱怨:“和相亲男生还没见几次面,一点都不熟悉不了解,对方就想拉我手,占我便宜” 。 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92738
2.相亲后多久确定关系相亲后的正确发展步骤→MAIGOO知识相亲后多久确定关系 相亲后的正确发展步骤 摘要:很多的人都是通过相亲的方式来认识的,而且也是通过相亲的方式来组成家庭的。因此,现在有很多人都很接受这样的方式了,但是有一个疑惑,就是相亲完之后,要多长的时间就可以跟对方确定关系了呢?怎么算确定男女朋友关系?面对这个问题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下吧。https://www.maigoo.com/goomai/193249.html
3.相亲到结婚有几个阶段相亲后两人发展进程一、相亲到结婚有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相识 相亲的第一阶段就是相识,第一次见面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那么在穿着各方面都要讲究一点。再就是慢慢熟悉了,感觉能聊得来,可以发展的话,就往下面继续接触,聊聊工作,家庭等方面,让对方能更多的认识自己,同时也认识对方更多些。2.第二阶段相爱 相亲第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927868810366925499.html
4.报民盟中央理论研究论坛文章一: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2015年,习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一词。2016年,习总书记强调,各民族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共同构建命运紧紧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3.“牢铸”阶段 2017年,习总书记强调,要“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同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http://www.mmgzsw.org.cn/xxyd/llwz/202311/t20231117_83093336.html
5.当一个读者遇到另一个读者:至少我们都是爱阅读的人(我信仰阅读人生几个阶段:《我信仰阅读》依据时间顺序对作者人生的几个阶段做了回忆。母亲反复阅读旧书的习惯,父亲对书籍的热爱,为儿时戈特利布阅读习惯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读书上学阶段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阅读,并将之变成自己的信仰,沉迷阅读一发不可收拾:读书期间作者阅读了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詹姆斯的《金碗》、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270451/
6.2021云计算趋势报告——支撑数字化转型,企业云平台建设进入新阶段某家零售企业2018年切入社交领域,后发现线上交友,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线上相亲赛道存在商机,并持续在该赛道探索发展。目前,该企业已成为线上相亲赛道的头部企业,人员规模达700人。 自2018年切入线上相亲赛道,到目前发展为该赛道的头部企业,该企业共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业务探索期、业务增长期和业务成熟期。在https://36kr.com/p/1410569389507462
7.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构建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对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大从全球大视野和中国大历史出发,透彻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作出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等一系列重要判断,明确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所处的新方位新阶段。具体来说,可概括为6个“历史性”。https://cpcivillaw.dlmu.edu.cn/info/1019/1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