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悄悄地相亲,然后大声地脱单。为什么就你脱单难?”|高达37.1%的人居然在相亲中找到了对象

关键词提取:相亲、情绪价值、优质、适、优质、适配

为什么脱单这么难?

相亲对脱单有用吗?

最近身边很多人单身焦虑,无论是豆瓣,知乎相亲圈、各种相亲群、单身群、活动群等,相亲贴子随处可见,满天飞,为什么大家还是单身?

理性分析,为什么那么难脱单,那么多单身男女?

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我们先看几组图片哦。

综上得出,女生在情感方面的压力相对较大。尤其是相亲,想找到合适的对象堪比蜀道难?而能给对方提供所谓的情绪价值即懂她、共鸣,更是“男上加难”。

那相亲真的就是你想的那样吗?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相亲”是父母或者媒人介绍以结婚为目的发展对象的方式,这在提倡自由恋爱的现代社会似乎略显落伍。不过,当代相亲其实并没有这么“传统”。

结果显示,有64.8%的被访者有过相亲经历,并且其中大部分人相亲次数不少——41.9%的人相亲过4~10次,15.2%的人相亲过10~20次。

参与的形式也是各式各样——

图片仅供举例,不包含所有相亲形式

我们采访了其中一些人,了解了一些ta们的真实体验。

▽下图为"相亲老手",滑动查看"相亲萌新"▽

相亲次数多了,就当“逛动物园”了,会认识不同的人,还挺有趣的。

——茜格蕾,女,32岁,相亲次数20次以上

相亲对象目前为止没遇到满意的,奇葩人类倒是遇到了很多,每次都能刷新我的认知。

——山山,女,26岁,相亲次数4~10次

没相过亲时的我:相亲是不可能相亲的,开什么玩笑?

后来经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他的我:相亲真香。

——Dake,女,24岁,相亲次数2次

父母给设了局,出去吃饭突然多了另一家人。我挺生气的,感觉被出卖了。后面谁叫我相亲我都很抗拒。

——AX,男,27岁,相亲次数2次

Q1.你是以结婚为目的去相亲的吗?

Q2.你通过相亲脱单了吗?(警告:前方撒狗粮现场)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37.1%的人在相亲中找到了自己结婚/恋爱对象。

Q3.那没能通过相亲脱单的人,体验怎么样?

对于那些尚未通过相亲脱单的被访,在相亲的过程中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加各种相亲局虽然没有找到对象,但是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同性好友。这让我觉得这个过程就算没有找到对象,也是很有价值且有收获的。

——六六,女,32岁

——q,男,29岁

访谈过程中,我本以为会听到很多关于相亲失败的吐槽,但我发现,大家并不那么在意相亲成功与否,而更多的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对我而言相亲只是无数种可能遇到对的人的渠道之一。我见过任何方式修成正果的,无论是介绍、地铁搭讪、网友奔现,还是路shang认识,重要的是感觉遇到了对的人,然后谈一场好的恋爱。我还是会积极主动尝试,鼓励自己:该来的总会来的!

——茜格蕾,女,32岁

“只有结婚才叫相亲成功,最后没结婚的都叫相亲失败”,这种看法,至少在亲身体验过相亲的朋友中,已经过时了。并不是找到了对象,才叫做成功的相亲。

当然啦,可能会有人表示:虽然但是,我去相亲就是想脱单呀!

别着急,从访谈当中,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可以参考借鉴的经验——

Tip1.正确对待第一印象

著名的首因效应(PrimacyEffect)指出,第一印象常常影响着我们对对方以后的评价和看法。

作为快速评估系统,第一印象往往能反映出我们的直觉。在选择伴侣时,依赖直觉很可能好过逻辑分析。因为后者常常会纳入一些冗余信息(比如,“别人都觉得ta很优秀”),导致我们忽略在感情中最核心的需求(比如,“ta到底适不适合我”)。

——猫猫,女,23岁

Tip2.但是!不要太依赖第一印象

虽然上一条说了第一印象很重要,但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同样意识到了第一印象的局限性。简单来说,第一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自己对对方的感觉,但不要因为第一印象而完全否定对方。

我83年,她94年。当时第一反应觉得没有可能,毕竟年龄差距太大。但聊天中,我俩发现都挺喜欢对方的。相处过程中,她带给了我很多的改变。现在在一起两三年,不久前还有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宝。我很幸运能够遇见她,也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因为觉得不可能就放弃和她接触。

——Leo,男,37岁

Tip3.找到对的相亲方式

一些急于脱单的朋友可能很想知道哪种相亲形式更能找到对象。

听说最近桌游类相亲特别火,我真的不爱玩桌游……你说值不值得为了脱单去勉强试试呢?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疑惑,答案是——大可不必。

可以说,我们更容易在让我们舒适的相亲方式中,遇到拥有相似特质的对方。古老的吸引力法则在我们选择相亲方式的时候同样适用——我们天然地被那些与我们相似的灵魂吸引。

因此如果想遇到与自己有灵魂共鸣的ta,不用硬着头皮选我们不喜欢的相亲方式。选那些让我们最舒适的就好。

除此之外,我们也注意到两个不少人在相亲时持有的错觉——

错觉1.只要展现自己的“优秀”就能留下好印象

与心仪的相亲对象初次见面时,一些朋友可能很想向对方证明自己是优秀的,从而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但是,直接炫耀显得骄傲,闭口不提又让人心有不甘——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下,一些人错误地选择了一边谦逊一边自夸(humblebragging)……

研究指出,谦逊式自夸起到的往往是反效果——对方不会因为你的优秀喜欢你,还可能因此讨厌你。既想自夸又想谦虚,会给人强烈的不真诚感。

换句话说,想塑造好印象,表现得真诚比表现得优秀有效得多。

错觉2.我硬件条件优秀,我也很优秀(看上图)

乖乖,拜托,你物质条件优秀关我什么事?房子会写我的名吗?会给我打钱吗?

以自己优越的物质条件树立“天之骄子”优越感,那叫等价交换。

很多人感觉相亲很不自在,这很可能是受“相亲市场”这个概念的影响。在“相亲市场”这一话语体系中,每个人都成为了市场中的商品,而不再是独立的个人。我们为对方标价的同时,也把自己当成了可以与对方等价交换的商品,从而进入了自我物化的状态。

这个状态中,即便找到了合适的对象,也更像是市场中的一次买卖行为,而不是在寻求建立真正的关系。研究发现,自我物化会让人忽视自我的价值,并且让双方都对关系更不满意。

然而,将双方进行标价的观念深入人心。当被问到“你认为,当人们在判断相亲对象是否能成为结婚/恋爱对象时,最看重什么?”时,选择最多的五项分别是“性格”(13%)和“个人品质”(10%)、共同的兴趣爱好(8%)、爱情观(7%),颜值(7%);而“家庭背景”只有(2%)。

(数据样本来自群体调研,可能产生偏差。)

不少人下意识地认为,这些内容(家庭背景,经济能力等)是会被打分的。想要在相亲市场中受欢迎,提高成功率,ta们需要提高自己的“分值”。

同时,在相亲方面,女生如果想结婚,基于以上,那么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可选范围也变小,于是不禁思考,为什么女性要面对各种压力,甚至连同龄女性都要对同性说:你快结婚,后面没好男人了,这种近乎pua的话呢?为什么没有人对男生说?优质女那么多,你们不提高自我,配不上人家这种话呢

所以,根据最朴素的经济学观点,供不应求,即“市场上适婚的优质男性数量,远远少于优质适婚女性数量。所以总会出现高配女低配男的现象,无论男生怎样,都要优秀的女生急着嫁(此处无意于冒犯各位男性),只是在相亲市场上,女性的确更会被挑拣,相同年纪的男女,男性确实选择范围更大。这种说法不仅来自异性,更多来自同性、长辈。

目前,我们可以承认,适婚的优质女多于优质男。因此,总有十八线女生发帖子,提醒大家早早相亲。可是我们进一步思考,这能治标吗?如果优质女的总数大于优质男,那是不是总有一部分优质的女性要被所谓的“剩”下来?或者年纪大了,嫁给按照世俗标准不如自己的男性?那么这个问题的本质解决方式,难道不是督促男生提高自己的学历事业综合素质各方面综合能力,以匹配更多的女性吗?

然而女生对男生的要求,学历、车房很多只是表面,本质是不需要太高太帅,希望对方心智心态健全,自信自律,智慧上进,成熟,有礼貌,有同理心,懂得尊重女生,换位思考,情绪稳定,能言善辩,知识储备多等,满足其中一些即可。

但事实是,男生往往可能只在于工作和收入方面有优势。

可为什么,我们从来看不到有女生发帖子提醒各位男性自我提高呢?在焦虑的帖子里,从来都是女性打压女性说,你们要结婚就早早找,不然没人要了。鲜有女生说,姐妹你不错不要着急嫁,我们让男生变优秀呢?这种同龄女性对于婚姻的焦虑远远大于男性的现象,到底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1、社会整体对于女性的年龄要求更为苛刻。

所谓的30+的男生娶20多的小姑娘,大家就觉得他事业有成习以为常。可是35岁的女性与28的小伙子结婚,大家就会指指点点,当然这种现象存在我自己也认可,我们现在说社会大现象。甚至我听到一个95后的小姑娘对我说,28的男生为啥不找23的妹子呢?这说明啥呢,还不是优质女性太多?以及,所谓的“适龄生育年龄”?为什么女性30+就是高龄产妇,没有主流报道说,男性30+米青子质量就衰退呢?为什么男性都对自己这么自信,女性就要说自己是高龄产妇呢?这到底有什么确认的科学依据呢?

男性要搞事业先立业后成家,女性顾家庭。甚至有95后的妹子对我说:男生太传统,不敢娶太优秀的妹子,他们喜欢自己能hold住的,喜欢相夫教子的。此话来自95后女研究生。所以社会潜意识的观点就是,女性不结婚不行,男人搞事业到40也能找20的小姑娘。女性40不结婚哪怕事业再优秀,也会被指指点点怪异女强人,不仅是异性的非议,更多是同性的diss,除非你干到董姐那样。凭什么?我前司就有一个姐姐34,公司部门总,一线自己屯了两套房,年薪保证经济自由了,瘦、美。可是总有同事妹子跟我说,她这么大了,还不结婚,好奇怪啊。可是一堆3435没结婚的男同事,被人diss的机会远远小于这个姐姐。

基于以上两种情况,男生更应该从自身出发,督促男生提高自己的学历、事业、各方面等综合素质。如尤其是情绪控制能力、审美,穿着打扮、感情吸引力、情感应变能力、说话等。

恋爱这个课程没有人教,更没有老师教,只有靠自己实践。

这里以男生为例,不知道怎么和女生对话?更不能为对方提供情绪价值,以及大家认为所谓的情商,对方也较低,尤其在说话这块,简直是硬伤。

有部分男生想脱单,和我诉苦,一会说话“说话和情商”不重要,但面对问题又不知道怎么去交流感情。

这就很矛盾,你到底想怎样?难不成别人直接和你结婚?

这就是女生为什么单下来的原因

因为没有可适配的男生与之匹配,所以天平一方失重,那整个天平就会失衡,其实就是守恒。

可能有的人会问,特别是女生,是自己要求过高了么?

此外还有其他情况脱单难的原因:

1、在接触的过程中无法看清自己,加群过多,接触的人较多,挑花眼了,甚至不明确自己喜欢的类型选择太多等于没有选择。2、自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知道怎么去爱人,怕受伤,怕付出,也不想付出,过度的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壁垒。3、信息大爆炸,同时也会导致信息不对称,无法看到更多的信息,甚至无法辨别。4、社会多样化发展,人心也在变。很多人笼罩在压力之下,远大的理想是买车,伟大的理想是买房,房和车成了奢侈品,哪还有多余精力照顾情感。

所以:如何治根?--好好提升自己和关于对方在意的点。

自己这么做是为了提升自己,如果不提升自己,对方会喜欢你吗?你要做的就是吸引对方,让对方喜欢你。你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优点挖掘出来,毕竟千里马也需要伯乐。

但是如果某天你遇到一个真实的她,你没有特质,站在她面前,那么你觉得你还有吸引她的点吗?她会看你一眼吗?

就像某天,你变得更好了,她也刚好出现了,她喜欢的是变的更好地优秀的你,不会喜欢曾经的你。

一个爱你的人,事业成功无不良嗜好,其他条件也不错,还愿意用心为你改变的,无疑是值得真心的。

THE END
1.工会团委和妇联联合组织的相亲可以去吗?这是组织最正规,筛选最严格,嘉宾相对优质的相亲活动了,不比不熟的亲戚介绍的靠谱?不比中介机构介绍的靠谱?一次能认识好多单身优质异性,你就当自己去选妃,看上哪个选哪个,全都没入你法眼也不吃亏 赞(328) 回应 让我也听听 2021-03-24 15:25:19 活动靠不靠谱先不评论,就这表连我家里老底都要摸出来的感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7118842/
2.老司机告诉你,千万不要去相亲!1 说起相亲,我应该算是一个相亲专业户。 过去一年相过的亲,似乎也数不过来了。 以前,我觉得,相亲不过是过去看看。 聊得来就加个微信, 聊不来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留在微信里成为https://www.jianshu.com/p/61d32602482e
3.我建议,普通男生不要去相亲(不服来辩)本人91年男,不帅不丑,因为身高172拉胯,从小到大没谈过,没被人追过,因为自卑也没向任何人示好。毕业两年工作起色点后开始漫漫相亲路…… 我眼中的相亲是目的明确,不合适直说,女生眼中的相亲就是给对方一个追自己的机会。就算能加微信,也无非是以下1到4种情况: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013/16/1100068841_1100068841.shtml
4.如何使用决策树判断要不要去相亲?相亲决策树我们该如何构造一个判断是否去相亲的决策树呢? 根据创建决策树的步骤,首先我们要确定决策树的根节点。但是在众多影响因子中,每种影响因素肯定有所区别,那么我们应该选取那个属性当做根节点呢? 那么我们先了解下两个重要概念:纯度和信息熵 1.1.纯度 纯度就是我们一组数据差异性的大小,换种方式来解释就是让目标变量的https://blog.csdn.net/b379685397/article/details/127124263
5.女子5年相亲上百次,20分钟看透男人性格家底“有时我也问自己,为什么要去受这种屈辱?难道我是‘剩女’,我就有罪?”说到这里,张琳忍不住哭了,相亲受益的是婚恋机构,它们赚得盆满钵满。张琳认识一个35岁的女孩,已经先后在3个婚恋机构交了5万元相亲费:“我都怀疑‘剩女’是不是婚恋公司炮制出来的阴谋,大家都焦虑,就上当了。”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604/27/c74632.html
6.奇葩相亲记心理学文章这是一篇长文。文笔风趣幽默、叹为观止。对于想了解相亲的朋友很有帮助,看完我只能说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www.xinli001.com 早晨一睁眼,伸手摸到床头柜上的四凤儿,打开微博,我缩在被窝里开始像伊丽莎白女王一样批阅奏章https://www.xinli001.com/info/100010079
7.骚扰电话不断夸大效果……警惕相亲平台消费陷阱“短信电话狂轰滥炸”“不签协议想走难,上厕所都有人跟着”“推荐时说学历是本科,见面却变专科”……近来,不少相亲者投诉称,部分开通了线上平台的相亲机构在线下大搞轰炸式推销、绑架式签约、凑数式服务,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https://news.cctv.com/2019/08/30/ARTIUVNd6ZJvELNouGC5Fa2P1908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