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叔本华曾经在书中讲过一个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里,几只豪猪挤在一起互相取暖。豪猪身上是有刺的,挤得太近了会彼此刺痛对方,于是不得不散开。
然而,寒冷逼得它们又聚在一起,接着又发生了同样的事情。经过多次反复,它们终于明白一个道理:最好彼此都调整到适当的距离。
人是一种欲求的动物,生存的需要使得人与人必须相互分工合作,聚在一起,满足生存的需要,同时得到情感的慰藉,从而形成社会。
叔本华把社会人群比作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让自己受伤;而傻瓜由于靠得太近,在灼伤自己之后就会抱怨火苗。
关于为人处世,叔本华认为有两点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一个是未雨绸缪,防护在先;还有一个就是宽容大度,与人为善。前者帮助我们避免受到损失,后者帮助我们避免与人发生冲突。”
所以,为了谋生,我们一边讨厌人情世故,一边人情世故。
要想更好的生存,我们就要懂得一些社交潜规则,其中四条社交潜规则:没有人明说,但很重要。
宋朝时期,有一位来自菏泽的官员,名叫李石,他当时在朝廷上担任著作郎的官职。
李石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官员,为人正直,品学兼优,与人为善,从不结党营私,洁身自好,一心专注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但是,当时的官场之中奉承拍马的作风非常盛行,李石当然对此非常反感。
平日里,上朝议事的时候,他经常独输己见、就事论事,从不多说一句与解决问题无关的话,下朝以后就赶紧回家,也不会故意与某些官员套近乎。
当时的宰相丁谓,就是一个惯用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卑劣手段获取皇帝信任和重用的人。
他不仅玩弄权术,还独揽政权,打压正直有为的官员,谁想在官场中有一个好的发展,都要对他逢迎奉承维他马首是瞻。
但是,唯独李石不走丁谓的门道,从未去拜谒过丁谓。
不免有人好奇,就问道:“李石,大家都去奉承巴结宰相丁大人,你怎么不去呢?”
李石回答说:“丁谓身为当朝宰相,身负治理国家造福百姓的重担,然而他不但不公正处理政务,而且仗势欺人,结党营私,有负于朝廷对他的重托和百姓对他的期望。这样的人我为什么要去拜谒他呢?”
这话传到了丁谓的耳朵里,李石就被贬至外地做官,这正合了李石的心意。因为,他早已看透了丁谓排除异己,欺上瞒下的恶劣行径,与其被迫同流合污,倒不如趁早远离,为上上策。
果然,几年以后,丁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倒台了。
当初那些上赶着巴结他的人,看见他大势已去之后,都纷纷向皇帝递奏疏控告丁谓的过错和罪责,要求抄没全部家产,甚至有人还上奏要诛杀丁谓及其家人。
当时,有一些丁谓的心腹官员也同样跟着一起被贬谪了,结局很是悲惨。
说起丁谓这位宰相,他的倒台其实很具有戏剧性和典型性。
丁谓有位副手名叫王曾,此人对丁谓百般讨好,谄媚无比,受到了很多人的鄙视。
王曾在丁谓面前表现的一直都是可怜兮兮,唯唯诺诺,毕恭毕敬,甚至还因为自己军籍出身的外甥而向丁谓哭鼻子。
然而,令丁谓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极力为王曾创造争取机会,让王曾当面在陛下和太后面前请求将外甥的军籍除去的时候。
王曾却压根没有说自己外甥的事情,而是把丁谓盗权奸私的一桩桩恶行全向刘太后和宋仁宗说了。
太后和皇帝当即决定要处置丁谓。
而王曾汇报完后出来看到丁谓站在门外,立刻更改了对丁谓一贯阿谀奉承的态度,横眉冷对,怒眼相向,连揖也不做,直接扬长而去。
后来也是王曾定下了处置计划。最终的结局是丁谓先被贬出京城到西京为官,后马上又被贬到崖州,当时一毛不拔的贫瘠之地,最后死在了外地。
丁谓倒台以后,李石就被调回了京城,众官员纷纷佩服他的远见和智谋,有人向他取经。
他微微一笑,说道:“捧你和杀你的人,往往就是同一批人,刻意去捧,和迷失于被捧的人,都是在玩火自焚呀。”
正如有段话说得好:“猪到死都不明白,手拿尖刀杀它的人,和喂它一日三餐的人,是什么关系。你被什么保护,就被什么限制,能给你遮风挡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
《风俗通》里说:“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着喜其言,使驱不已,至于死。”
有位官吏的马非常肥壮,看到的人都说这是一匹良驹,肯定跑的很快。马的主人对这些赞誉很是得意,便让马不停地奔跑,不给它歇息,最后导致马因为过度疲劳而死。
作家桐华曾经说过一句话,“有人可以将恶意藏在夸赞下,也有人将苦心掩在骂声中。对你好的不见得是真好,对你坏的也不见得是真坏。”
在人际交往中,比各种PUA更可怕的是捧杀。往往巴结你的人,和绊倒你的人,是同一批人。
在社交关系中,我们要认清现实,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有洞察力,看到事物的本质。
其一、在工作中,如果你能力很强,那么一定要保持谦卑低调,将功劳都归结于团队,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减少“树敌”的风险,也让别人愿意和你相处。
其二、在生活中,一定要警惕那些过分夸大你能力的人。对于一些类似捧杀的话,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吴克是重点大学毕业的金融系的高材生,大学毕业以后,他就顺利进入了当地著名的国有银行总行工作。
他没有什么背景,更没有什么关系,能进入这么好的地方工作,完全是靠他自己个人的优秀和努力。
他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不仅相貌堂堂,才华卓绝,专业能力强,而且还勤奋好学,但是,初入社会职场,把社会和人际关系想的太过简单,吃了不少亏。
其中,有一次,与他的领导有着竞争关系的另一个部门的一个老人,突然在咖啡区与他搭话,非常谦虚的向他请教问题,而且还不忘了对他夸赞一番。
有一次加班,对方还主动留下来帮他整理文件,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对方其实是借着整理文件的功夫偷拍了他们部门的一个重点项目的信息。
结果,第二天,等他们联系对方预约上门洽谈的时候,却被告知已经与贵行的其他人员在接洽了。
他们部门所有人一起加班加点准备了很久的项目,就这样被人截胡了。
其实,那位老同事之所以无缘无故靠近吴克,并不是真的因为吴克多么有才华,毕竟行里根本不缺有才华的人。
而真正看重他的是能从他身上得到从别的地方得不到的有利信息。
吴克初入职场,做事认真,但心思也单纯,对人的防备心很低,同时因为优秀又能接触到部门内部的核心资料,所以他就成了别人加以利用的对象。
人脉是钱脉,人缘是财缘,人脉决定命脉,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只有结合了价值、能力、金钱的人脉,才无往不胜。”
如今的社会,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个人价值是底牌。
社交场上的主宰,从来都不是感情,而是利益。
记住,所谓人脉背后的社交内幕往往是下面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互相利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你需要我都可以提供,我需要的你也可以给我,简单粗暴直接。
第二个阶段:价值输出,互相欣赏,互相成就。输出自我价值,吸引投资,拿价值筹码提升身价,互相认可,相互成就。
马未都在“圆桌派”里,说过这样一番话:“社交这个技巧,是包括资金支持的。”
要想在社会上混得有个人样,首先,你自身要有价值,其次,你更要小心因为价值所暗含的陷阱。
因为,很多时候,抬举你的人,不一定是帮你,而是利用你的价值,不要因此迷失了自己。
王其在大学的时候,有一个传一条裤子的上下铺的兄弟,两个人的交情非常好。
大学毕业以后,王其的运气不错,发展的也很好,一路晋升,没几年就升任为一个子公司的总经理。
以前,他的地位和身份没有现在高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不怎么联系他,只有好友林立经常与他联系,谈心,吃饭。
在他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也习惯性的找林立谈心,寻求解决方法,林立每次都会陪他。
然而,自从他高升了以后,或许是因为忙与各种更高层次的饭局,渐渐地就把这位挚友忘记了。
林立也没有上门巴结,而是偶尔的时候发个信息,但是,其他的很多同学和朋友知道王其高就以后,都纷纷上门巴结,请客吃饭,都想着日后或许有用得着他的地方,先把这尊大佛提前拜好。
可是,后来,因为公司出现了安全事故,被当作典型通报批评,不仅被罚了款,而且公司还因此损失严重。
为此,王其就被降职了。公司把他调到了一个清闲的部门,美其名曰工资金额不变,可是没了什么实质性的工作,也没了实质性的权力,其实就是架空了他。
他自知已经无力回天,在公司无聊的待了几个月以后,就主动引咎辞职了。
他辞职的消息,很快就被同学朋友们知道了,大家一改之前的态度,都纷纷躲着他,而此时,唯有挚友林阳亲自到家中来看他,没有躲着他。
后来,也是经过林阳的推荐和帮助,让他尽快调整了状态,找到了一份非常适合他的工作,比之前的待遇还要高。
从此以后,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社会上所谓的朋友大多数都是因为利益奔你而来的,利散人散,只有那些真正的朋友,才不会因为你的身份地位的变化而趋炎附势。
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指出,人际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那些较弱的关系,能帮助的概率更大一些。
正如林清玄所说:“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
你总会发现,很多时候,帮你忙的,不是熟人,而是那些半生不熟的人。
“150定律”告诉我们,一辈子遇到很多人,但是能够经常交往的人,只有150个,精准交往的,大概30个。
所以,社交中,不要掉入所谓的熟人陷阱,而是更要重视那些弱关系,看似弱,其实是真正会在你落难时帮助你的人。
李廷是农业部的一位青年干将,高文凭,高水平,干劲高,觉悟高,深受领导欣赏,但是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性格过于刚直,为人处世过于锋芒毕露,这是他的弱点所在。
他的老领导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能力非常强的人,看到现在的李廷,就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
他当初刚进入单位的时候,也像李廷这样只管做事,不管做人,经常不留余地,经常自以为是,因此,走了很多弯路,也吃了很多亏。
所以,当他看到李廷的时候,就一直不给李廷好脸色看,无论他的工作做的多么出色,都只是提出更高的期望,从来不夸奖。
李廷对这位老领导也是爱恨有加,心里又不服气,不甘心,所以,也一直憋足了劲迎头干,就是要得到老领导的认可。
老领导经常在会议上出难题为难李廷,让给他当场发表自己的看法,说的新颖有见地有意义就一点而过,如果说的敷衍随大流没什么建设性,就当场批评,经常让李廷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五年以后,有一个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岗位,需要选拔出优秀的年轻干部上任,李廷也摩拳擦掌想要竞争并施展才华。
老领导有一票否决权,他的这一票是最关键的一票,到了最后的竞争阶段,只有李廷和另一位同事在角逐最后的任命。
当李廷跑到老领导的办公室,想要让老领导支持他的时候,没想到老领导却当场拒绝了,最后同事获胜。
然而,同事在上任刚一年之后就因为犯了纪律性的错误而被撤职了,这个时候,已经变得非常成熟稳重的李廷被老领导叫到了办公室。
李廷在办公室听了老领导的一番话之后,激动的泪流满面,他终于明白了老领导多年来的一番苦心和对他的殷切栽培。
他上任了那个重要的岗位,并且也没让老领导失望,工作做的非常好,自己的才华和梦想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最后,李廷成了老领导的乘龙快婿,以后的路越走越顺,越走越稳健。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把说恶语的人当成仇人,这是人性。
有段话说:“人一辈子,真正渡你的人,只有三个:朋友,渡心;子女,渡身;夫妻,渡情。”
禅语有云:“若无相欠,怎会相见。”人海茫茫,世间种种相遇,都有因果。
在你命里出现的这三种人,都是来渡你的,遇到了要懂得感恩。
其一、给你罪受的人,逼着你成长;
其二、懂得欣赏你的人,让你的长处更明显;
其三、一直爱你的人,陪你走过风雨。
佛说:“来到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和你或多或少的缘分。”
看到一句话:“人字好写,却难做;人字好念,却难懂。提笔而起,一撇一捺是人字,一酸一甜是生活,一生一死是人生。”
人生在世,终躲不过这八个字:人情世故,世态人心。
世界本就不可能完全公平,在某些方面来说这不是歧视,而是正视。